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叁屆:會心當下即是——生活禅的不二法門 淨慧老和尚閉營式上講話▪P3

  ..續本文上一頁人的誤解和怨恨?

  答:我覺得你的這個問題要用佛教的方法來處理。用佛教的方法來處理,你就一定要有耐心。你也不要說,他拉了屎你就把它掃幹淨,撒了尿你就擦一下,你根本不要告訴他們家裏,不跟他們家裏任何人說這件事。你天天這麼做,做十次、做一百次、做一千次、做一萬次,而且你在內心不要有任何怨言,日久天長就會慢慢感動他的家人,並且還會感動周圍的人。我在書上看到香港一位企業家的故事。有人問那個企業家:“有人對我進行侮辱,怎麼辦?”企業家告訴他:“你要忍。忍一次、忍兩次、忍叁次、忍無可忍還要忍。還要忍多少次呢?忍一百次、忍一萬次。”行菩薩道就是這個樣子。菩薩修行不問對方怎麼樣。面對不好的事物,這就是在考驗你,看你能不能忍,你受得了受不了。你受不了說明你的定力不夠。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修戒定慧。爲什麼要這麼修呢?因爲你有了定力才能夠忍,有了智慧才能夠忍,有道德修養才能夠忍。希望大家記住:受不了的事,忍一次、忍兩次、忍叁次、忍一百次、忍一千次、忍一萬次。那是在成就你。你能夠忍受一萬次,你這個人了不起了,你一定就是一位菩薩。(鼓掌)我想我們不要企圖去說服任何人,而是要說服我們自己。能夠說服自己就能夠以身作則帶動他人。行菩薩道主要不是看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問:很多事我還不能很主動地去做。比如說這幾天行堂,我是看到別人在做,我才會去做,並且做得不認真。我覺得我還是缺少責任心。請問老和尚,我該怎樣去改變?

  答:子曰:學而時習之。要逐步去練習,逐步轉化自己這種沒有責任心的心態。不斷反省自己,時時刻刻去練習,就可以變被動爲主動,變消極爲積極,變關心不夠爲充滿愛心。這次活動畢竟只有六天的時間,六天時間你有這樣的認識,說明你進步很大。如果你用六年的時間,不斷反省,不斷進步,我想成績一定會不得了。(鼓掌)

  問:老和尚,您好!這次夏令營的托缽活動,讓我很感動。但是我覺得如果讓我去做,我還是有些放不下。我這幾年上大學,都是自己去打工掙錢,不用父母的錢。所以,伸手去向別人要,我做不到。請老和尚開示一下您對這次活動的看法。

  答:我們這一次的托缽活動,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想成就我們營員,讓他們能正確地面對人生、面對生活,感受生活得失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第二個意義,就是讓社會的人士也能夠了解佛法、接觸佛法,更多地參與我們寺院的活動。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這件事情本身,它超越了表面的事相。我們走到街上,至少我覺得我們這些年輕人首先要把愛面子的心放下。我本來是一個很尊貴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我父母是什麼幹部,家庭生活條件很優越,現在一下子變成一個乞丐,你心裏怎麼想?實際上,比丘的意思就是乞士,只不過當時的翻譯比較好聽,實際也可以翻成乞丐。所以我們首先要突破面子這一關,這是對你人生觀的一個很大的考驗,你的一切尊嚴到這個時候都在“一缽千家飯”這一念中面臨考驗。你要把你自己看得很低,不要把你自己看得很高,覺得自己現在是一個和尚,是人天師範,應當接受他人的供養。你千萬不要這樣看。你這樣看,你的貢高我慢心就生起來了。人家說你是人天師範,那是衆生對叁寶的稱贊。我們做和尚的不能那麼看,我們做和尚的每一天看著自己都很低下,很微賤,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樣你才能生起道心,你才會努力,你才會精進。所以托缽這件事很有意義。我們要通過這件事,慢慢來消化這件事所産生的一系列的思想內涵。我們每個人都談了很多感想,是不是把這件事實本身所包含的內涵全部都消化了呢?我覺得還沒有。因爲這一次的活動有它很深的內涵,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活動中、工作中、理念中,慢慢消化它。(鼓掌)

  問:老和尚,我是一個學醫的,皈依的時候說不能殺生,但我們上實驗課的時候往往要傷害到動物。我想就這個問題請教一下老和尚。

  答:這個問題我被問過很多次。每年的夏令營都有學醫的學生來,也有學法律的學生來參加。這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比如說學醫要做試驗,做試驗一定離不開動物。那我們就要了解,你做試驗是爲自己個人的利益,還是爲大衆的利益;是從仇恨心出發將動物置于死地,還是從社會大衆的需要出發來做這件事。盡管直接殺生有責任,但是這個責任從動機和效果來講,責任很輕。我們所有吃藥的人,所有接受醫療的人,都要承擔藥品所包含的殺生的責任,它不需要你個人來承擔。這就像執行死刑的人一樣,從法律上來講殺人是要償命的,如果執行死刑的人也要償命,那誰去做這件事情呢?因爲這是國家的命令,是人民大衆的要求,必須要有人去執行這件事。那麼責任由誰來承擔呢?我們所有享受國家安定,受到國家保護的人,都要來分擔這個責任。(鼓掌)

  剛才有人提出來要皈依,我們現在就來舉行結緣皈依。我知道昨天大和尚已經爲大家舉行過一次皈依,也可能還有的人沒有皈依,有的人可能皈依過了。結緣皈依的儀式,在南傳佛教國家,是每次活動開始時都要舉行的。我們就以結緣皈依來結束今天的活動。(儀式略)

  

《十叁屆:會心當下即是——生活禅的不二法門 淨慧老和尚閉營式上講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