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三届:会心当下即是——生活禅的不二法门 净慧老和尚闭营式上讲话▪P2

  ..续本文上一页得很,这下可解放了,父母也找不着了,钱也有了,可以有吃有喝有玩。生活当中的这种误导,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办网吧的老板,这些人的良心在哪里,我不知道。(鼓掌)以毒害青少年纯洁的心灵为代价,来榨取几个钱发财,良心何在啊?所以我看到这种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出家人实在是不忍心!你们都是读书人,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也做了父母。走上工作岗位的也好,准备走上工作岗位的也好,每个人都想事业有成。但是,无论你有没有佛教的信仰,选择什么事业来实现人生的理想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择业一定要选择有益于社会的事业,不能毫无选择地去挣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无所不为。(鼓掌)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就是有良心,无所不为就是没良心。没良心的钱不要挣。

  23日在这里讲课的杨钊先生,他是只穿着一条裤衩偷渡到香港去的。他是惠州人,当时他才十六岁,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许多的中学生纷纷北上见毛主席。他想到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就偷渡去香港。第一次失败了,再试一次;再失败了,也不管同行的有几人,再试一次。他的弟弟杨勋九次失败,最后成功了。到香港后人生地不熟,好在他能讲广东话,要是我们内地人去就更惨了,说话也听不懂。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还没找到工作,每天怎么生活呢?就是从垃圾桶里捡面包吃。香港人做三明治,面包边上烤糊的那部分用不上,就把它切掉扔到垃圾桶里,他们每天就捡人家丢掉的面包过日子。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他还在继续找工作,最后就找到一个烫衣服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的男孩子,叫他烫衣服他才不干呢。有一句话讲:“男做女工,到老不中。”但是杨钊先生当时很高兴。他当时个子矮矮的,烫衣服的架子很高,工作起来很吃力,他就在地上放一个大木头凳子,站在上面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屋子里面又闷又热,可不像现在这样有空调。这样他一个月能挣到港币三十块钱,他高兴得不得了。他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直到现在拥有跨国公司。这些是不是上天赐给他的?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上天的关怀,但是如果不努力,这种关怀就不能显现。你要劳动,你要去做,上天的关怀才对你有用。你不动,你不干,上天的关怀不能起作用。上天给你关怀,你要配合,积极主动地配合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所以他有“裤王杨钊”之称。他发了财以后怎么样呢?他说:我是从做衣服发起来的,我还要继续做这个行业。他的那些伙计,都是与他甘苦与共三十几年的人,都是从做车衣服、烫衣服这样一些艰苦工作当中同甘共苦走过来的。他有一次给我介绍说:我要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要做这种产业呢?这种产业能够成就更多的人就业,使更多的人有工作可做,有生活来源。所以他的公司里,员工有三万多人。车衣服、烫衣服、染布,各种各样的工种都需要很多人去做。凭他现在的财力,他可以发展高科技产业,用很少的人赚很多的钱。他说我不做这个。一来这不是他的本行,二是不能满足大多数人通过劳动求生存的需求。他不做娱乐行业,不开酒店,不开饭馆。在香港那个地方开酒店很挣钱,因为那里是国际都市,旅游的人很多,一到旅游旺季,酒店都是住得满满的。他说做酒店把握不好就会成为滋生罪恶的地方,所以他不做。他一定要做清净的产业。你们年轻的朋友选择职业很重要,要有利于良心的落实,有利于我们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健康的东西多一点,不健康的东西少一点,才有利于社会人心的净化。佛教徒是想要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就要从具体的工作去落实。

  所以,我这次在开营式上提出四句话:“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以此作为生活禅和禅文化的理念。我希望你们每天都要重温这四句话,看自己在生活当中能不能够逐步落实,能不能够用这种理念调整心态。生活禅实际上就是要在生活中调整、转化自己的心态,转化我们生活的方向。生活禅很实在,很实际,操作性很强,检验起来也很实际。你今天发脾气没有?你今天骂人没有?你今天起嗔恨心没有?很容易检验,很容易检讨。检讨这个词香港人也常用,就是检查讨论。但在我们大陆用这个词,就意味着你有点问题了。要你作检讨,问题就严重了。我犯了什么错误要检讨?特别是在二十年以前,说起检讨就会诚惶诚恐。我们现在恢复这个词的正确含义和用法,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检讨自己。做自我检讨,实际上就是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然后改进,以求发展进步。这才是检讨真正的意思。在心里接受了这些理念,然后在生活中好好落实。

  下面我想用一点时间,来讲一下生活禅的不二法门,题目叫做“会心当下即是”。有会于心,当下即是。临济宗讲这个方法,所谓“即事而真”。即事而真,就是在生活中检验自己的心态。

  “会心当下即是”包括哪些内容呢?

  第一、在迷失中求开悟;

  第二、在染污中求清净;

  第三、在烦恼中求菩提;

  第四、在生死中求涅槃;

  第五、在此岸中求彼岸;

  第六、在众生中求成佛。

  迷与悟在同一点上,染污与清净也在同一点上。烦恼、菩提,此岸、彼岸,众生与佛,都是会心当下即是。(鼓掌)如果我所提出的六个对立不能统一在同一点上,那永远就迷失是迷失、开悟是开悟,不可能会心当下即是。迷与悟的转化不需要挪动地方,路就在脚下;生死与涅槃、此岸与彼岸同样如此,都在你所站立的同一点上。这就是《维摩经》所讲的不二法门。

  我们佛弟子,无论是出家的、在家的,修行了许多年,往往把世间与出世间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这种理解有偏颇。实际上世间与出世间都在一个点上。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心不净则佛土不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岸即彼岸,问题就在于你能不能“即”。就是要在即字上下功夫,就看自己对当下这一念如何把握。佛教关于这个方面有许多的语词概括性很强。比如说,“背觉合尘”是凡夫,“背尘合觉”是圣者。一背一合的不是两个点,就是当下这一念。又比如说“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都是在怎么转化上用功夫。转化虽然是一个长期而深远的过程,但是觉悟不能等待,觉悟之后的逐步转化也不能等待,“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在理上弄明白,所谓“理上明,事上修”。我们无始以来的种种烦恼和习气,特别是习气,不能一下子消除断尽,那就要在事上一点一滴地对治,在生活当中修行。如何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是修的实际内容。

  有一天我与几位同学开玩笑:现在有十块钱在地上,我们怎样去对待它?是想把这十块钱马上据为己有,还是想这十块钱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如果每个人都想让这十块钱让更需要它的人得到,我们这个社会就能真正和谐,我们的心地就能真正清净。这是一种考验,这是财的考验。考验我们的东西,佛教把它归纳为五个方面,即“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这五样东西天天在考验我们,我们怎样去面对财、色、名、食、睡?修行,就是在这五件具有巨大诱惑力的事情面前,转化我们的心态,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转此岸为彼岸。修行很现实,并不遥远。

  学习佛法,树立人生的信念,就是要每时每刻来检讨自心,检讨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是在想什么。人生的修养从这里开始,人生的成就从这里开始。我们要有事业、要有朋友、要有好的名誉或者影响,就从每一个起心动念来落实正念。刚开始要克服自己的邪念,的确是很勉强、很勉强的,经过三年五年可能就习惯了。我想这最少要三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做得到。立地成佛在理念中应该有,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理须顿悟,事要渐除”。我们且不说信仰与修行,仅仅从做人来说,不克服那些下劣的念头,想要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很困难。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保不住,自己会把那一点点成就糟蹋掉。那些成就,也许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所感,如果得到那点成就以后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花天酒地三天两天就把它糟蹋掉了。像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当中有的是!所以当你得到了,应该像没有得到一样。成就了一件事业,我们首先要想到感恩。想到感恩,想到分享,想到结缘,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感恩。没有天地万物、山河大地对我们的成就,我们任何成就不会有。所以这次我们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为主题举办第十三届生活禅夏令营,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人成就人格、,成就学问、成就事业。在什么地方成就?就在感恩的世界里成就。

  (鼓掌)

  我建议我们每一个营员,回去以后把这件汗衫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用衣架挂在你的房间里,每天把“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一句话作为座右铭,(鼓掌)作为人生的格言,作为对待周围所有人的金玉良言。可能你的朋友走到你的房间会看到这几个字,你可以向他解释,也许你不用解释他就会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震撼。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勇气来坚持正确的东西,抵制不正确的东西,这才叫人。如果一个人不敢于抵制不正确的东西,或者说不敢于坚持正确的东西,那这个人字就得倒过来写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鼓掌)要做顶天立地的人就得先从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做起。(鼓掌)下面还有一点点时间,跟大家来沟通、来分享、来交流。好吗?(鼓掌)

  课间交流

  问:老和尚,我遇到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院子里有一户人家,他的孩子五岁了,在我屋子前拉屎。我看了很生气,第一次给他们扫干净了,并且对他的家长说了。结果第二次他们的小孩仍然这样。我觉得很生气。这么没有公共道德,所以我就说了他一下,后来和孩子的父母发生了冲突。请问老和尚,为什么我坚持正义,却遭到别…

《十三届:会心当下即是——生活禅的不二法门 净慧老和尚闭营式上讲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