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禅者之間無種族,禅者之間無地域,禅者之間無宗教信仰隔閡,所以禅者相逢可以一杯茶而會心;禅者相伴可以一頓棒,互相激揚,不會産生敵對和戰爭。
所以我對將來的事業充滿了信心。也對在座的各位成爲我們的一分子充滿了期待。
謝謝各位!
明海大和尚:聽了奘師的講話,我們可以給他個奘師“素描”。他以前在大學是學大氣物理,工作以後是在出版社,出家以後剛開始是打板的,後來就做夏令營的錄取,叫“夏生”,他對錄取得幾百人都能記得,而且一見面都能認識。
那麼現在他應該是夏令營,冬令營,春令營的營長。營長是一個不高的職務,但是他的工作壓力很大,讓我們用掌聲對營長表示鼓勵。希望他把這項工作向更大的空間推展,作爲柏林寺的方丈,我希望奘師在推展這項工作的同時能收一些加盟費交回柏林寺。(掌聲)
奘師:這個,總要先有投資再有産出的吧。(笑)
明海大和尚:你們從奘師的話裏聽出一種聲音了嗎?我沒有聽到,我聽到的是鍾聲,通過夏令營出家的很多,在這裏我記得還有一位隆藏師父,他本身是一個音樂家,來參加夏令營,再後來就換了衣服了,那我們請隆藏師講幾句,(衆人鼓掌)隆藏師在哪呀?不是隆藏是隆藏(cang)呀,藏起來找不到了,沒辦法,隆藏師隱而不見了!
在每一屆夏令營,剛才我們聽到他們幾位的發言就知道,一個活動有很多人付出。從錄取到活動的過程中,方方面面的人,爲我們服務,有師父也有居士,有年輕的義工也有年紀很大的老居士。我知道今天晚在現場,還有親曆過我們曆屆夏令營現場的老居士,老奶奶,一直到70多歲還爲我們服務的我們柏林寺管理雲水樓的劉居士。(海師對劉居士的采訪)
明海大和尚:你今年有多大!
劉居士:71歲!(衆人鼓掌)
明海大和尚:你第一次參加夏令營的時候是多大歲數?
劉居士:那個時候是58歲。(衆人鼓掌)
明海大和尚:你給我們營員講幾句話好吧!
劉居士:阿彌陀佛!我哪會說呀!(衆人鼓掌)我是一個文化不高的人,就上過工人夜校。我從16歲就開始上班,18歲到石家莊,天津人。上了30多年的班,50歲退休以後到處去旅遊。以前我們河北寺院少,到了南方的寺院裏,也不知道哪位是菩薩哪位是佛,反正是見了就磕頭。(衆人笑)後來從南方回來,在正定的臨濟寺皈依了,後來就在那幫忙。我93年的時候到這裏來發心做義工,94年受的菩薩戒。師父問我這好呀還是南方好
我說哪都好。
我在這做義工,一有客人來,師父就對客人說我是師父的義工,我聽了心裏說不出的高興。
我這個人過去脾氣相當大,現在信佛,我完全改變了換了個人似的。這麼多年來跟著師父,師父看我哪裏做得不對就教導我,不過我還是記不住,說話還是大喊大叫的。因爲以前我是紡織工人,機房裏機器聲音嘈雜,所以養成了大聲說話的習慣,也就是所謂的職業病吧!(笑聲)我告訴師父,我說:“師父,我是職業病。”等有說話大聲的人給師父頂禮啊或是其他,師父說“你這也是職業病啊!”我一見到這些同學們,就高興。見到出家人我也說不出的喜歡。我一直在這,大和尚的慈悲,更感動著我,是誰都不及的。我都是托師父的福,拖大和尚的福。我並沒有什麼福報,從小就是個工人,又沒有文化,就上了幾年工人夜校。因爲我父親重男輕女,不讓我上學,他教我哥認字,我偷聽都不讓。有時候我偷聽,他就轟我,我就嚇得跑掉了。解放以後吧,我們老家那裏特別多的老師勸我父親,“讓你家姑娘上學吧”我父親就說,“不行,一個姑娘家,上什麼學。”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因緣吧,是我沒有這個福也不埋怨父親,可能是自己的福緣不夠吧。通過這幾次夏令營見到這麼多同學,我心裏特別高興,今後你們要常來,經常來這看看師父們的慈悲心,我覺得這裏的師父非常慈悲,還有佛學院的學生們,對我都非常尊敬和關心。使我特別感動。我說了,只要我能幹我就幹,不能幹了就算了,活著幹,死了算,阿彌佗佛!
明海大和尚:感謝劉居士,我們寺院向她這樣堅持十幾年、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爲我們服務的居士還很多,當然我們對她們也有批評。在場的還有好幾位,不過由于時間的關系就不一一讓她們發言了。
我覺得很讓我們感動,劉居士說了,她也沒多少文化,可是現在她早晚課都能背下來,還能念其他的好多經書。來這裏之前和剛來的時候身體還不太好,現在都七十多了,還很精神,一到法會的時候她還特別積極、特別忙。
在她身上,我們就看到了佛法的力量,我覺得一個人一生中能十幾年堅持做一件事,真是很了不起,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一大成就。
今天我們開營本來是有一位夏澤紅居士要來的,由于臨時有事就未出席。從第一屆到現在的十四屆,十四年來,不管她的經濟寬裕還是緊張的時候,她都不間斷贊助夏令營,是很不容易的。有時候奇迹從哪裏來呢?從堅持,堅持會創造奇迹。隆藏法師現身了嗎?他堅持不現身啊!
剛才我們給大家介紹了黃明音居士,他是在夏令營當中産生的一位我們的音樂家。還有一位女居士,也是在夏令營中間産生的,她經常在網上唱佛樂,唱梵樂。現在我們就請來自的秦皇島的侗青居士,贈送給你們每個人一盤CD的侗青居士,是她們自己製作的。請她給我們講幾句話或是唱一首佛歌。
侗青居士:剛才聽大家的發言,其實我自己也在慢慢地梳理自己的思緒。一直到今天,我也想不明白當時爲什麼想來柏林寺。
說起來是2003年我們幾個要好的朋友在網上發起了佛音大家唱的活動。大家都來自天南海北,素未謀面。因爲我們新疆的一個好朋友來這裏參加夏令營,作爲她在河北的好朋友,我當然要來看她。就這樣我參加了夏令營。
當時來這裏之後我就非常震驚,震驚什麼呢?就是感覺這裏非常的熟悉,那種熟悉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的。當天晚上我們非常興奮,幾個人就在祖師塔下唱歌,就是那首“觀音菩薩如秋月”。當時的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我們真的是滿眼深情的望著祖師塔。願佛音能傳遍四方。當時只是很單純的這樣想,第二天正式開營之後,也是這樣的夜晚,也是這麼多年輕的面孔,也是幾位非常熟悉的法師。當時是淨慧老和尚主持,他講完話之後,我們感覺他有些疲勞,然後我就鼓足了勇氣,在草地上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現在我站在這裏,也還是緊張,雖然做了這麼多年的主持人,按理說應該有臨場的經驗,不知爲什麼還是緊張。腿一直在抖,當時肥大的營褲掩飾了我的緊張,然後我就唱起了觀音菩薩如秋月。當時我心裏就想,這樣德高望重的法師,這樣一個道場,這麼多營員,能不能接受我,包容我,當我的聲歌響起的時候,熱烈的掌聲一直持續到我歌聲的結束。我的心也隨之平靜下來,這種平靜不止是當時那一刻的平靜,而是許多年以後,這種平靜始終伴隨著我的生活,直至今日。因爲在此之前,我的內心好像有一種很堅硬的東西,自己無法將其融化,就在柏林寺這裏,那種冰封已久的東西突然間融化,這種融化化爲一種感恩,這種感恩無以回報,只能是把“佛音大家唱”推廣到更廣泛的空間,將這裏的法師對我的鼓勵,趙州和尚對我們的加持,奉獻給更多的有情衆生。
就是講再多我也無法描述自己的心情,爲了感恩夏令營,感恩常住的法師,感謝老和尚,感謝柏林寺的常住能夠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我們的志願者們爲夏令營作了一首歌曲,是將老和尚的一首詞譜成曲子,我現在就唱給大家聽。
(唱:庭前柏子西來意)
明海大和尚:感謝前面這麼多師父、營員的發言。聽了他們的發言,相信我們心裏會湧起無盡的感想,相信還會有很多營員有許多話想說,但時間也不允許,最後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就交給明奘法師吧。(掌聲)
明奘法師:你們手中的茶如果覺得涼了就不要再喝了,待會把它澆在旁邊的柏樹根上就可以了。
我們將眼睛閉起來,放松,能放下的一概放下,讓自己處在最放松的狀態。盡可能地讓身體放松,每一個骨節、每一個毛孔都放松,然後讓我們將這一天中所感受的,體驗的,經曆的,真正的清涼、柔軟、慈悲,還有洞見生命時下的那種智慧,從我們的身體升起來,從我們的內心升起來,從我們的內心慢慢地擴散,擴散到兩邊,擴散到頭顱,擴散到軀幹、小腹,擴散到兩腿。讓你的身心在一種純淨、自然、單純的柔軟中,單純的慈悲中,又非常非常純淨的智慧中。將這種智慧、這種慈悲、這種柔軟,化爲一種力量,從我們的生命向外擴散。你們彼此相依,將這種力量融爲一體,充滿這個庭院,從這個庭院向外擴散。
這個縣城、這個城市,這片國土,這個星球,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慈悲,柔軟和智慧遍及這個星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的智慧、慈悲、柔軟所到之處,一切的征戰都平息;一切的災厄都變爲祥和;一切的不平都變得平坦;一切的不和諧都變得和諧。
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每一個生命,有情的生命,無情的礦物,植物,每一朵花,每棵草,都自由而充滿生機,充滿了彼此的尊重和依賴。
然後讓我們用心再一次的發起一個意願,願這個世界,願這個星球充滿了和平的力量,充滿了純淨的愛,充滿了單純的智慧和光明。
願一切的生命有情、快樂、安詳、自在
願一切的生命有情、快樂、安詳、自在
願一切的生命有情、快樂、安詳、自在
然後我們隨著自己的意願,想要繼續坐一會,就自由的靜坐,或是要結束就拿起手中的東西交還到工作人員手中;然後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好好的享受這裏的一切!
謝謝各位!
《十四屆:普茶之一——我和夏令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