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周圍還有那麼多盞燈在照亮著我前行。所以我在這裏要再次表達我對柏林禅寺各位師父和老師的感激。
男營員:在這裏感觸最深的就是安定的氛圍。每天吃飯睡覺坐禅誦經這樣的生活讓我非常留戀,我覺得這裏就是人間天堂,很舍不得離開。我還想問一下法師兩個問題,一個就是當初你們出家的時候,家裏人是怎麼看的呢?
利生法師:要說父母的看法,那肯定是不尋常的看法吧!父母從小把我們養育,從我們不懂事到懂事,尤其是母親,母親對孩子的感情,我們作爲男性是永遠無法了解和體會的,所以母愛是非常的偉大。但是就是因爲她這麼偉大,所以她在特殊的情況下反而會表現出特殊的方式來支持我們。我相信每一個出家師父的父母,都是他後面最重要的心靈力量在支持著他,所以在出家的道路上才會走得更好。
男營員:如果有一天我要出家的話,你們寺廟會收我嗎?
利生法師:你們說呢?
衆營員:收!
利生法師:對啊!
女營員:我想就“庭前柏樹子”分享一點我自己的感受。有一天下雨後,早上去行禅,我看到一棵柏樹,奇怪的是一顆柏樹籽都沒有,我把樹枝扒開了看也還是沒有。但是後來在普賢閣前看到一棵小一點的柏樹,上面結滿了柏樹籽。我想是不是這柏樹也跟人一樣呢?人年輕的時候對一切都很有興趣,老了以後就什麼都不想了。但是我又想這棵大樹爲什麼一定要結柏樹籽呢?
于是我得到了一些做人的感悟,要像小樹一樣,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永遠不斷地探索,茁壯成長;但是也要像大樹一樣,收斂一切光芒,定慧等持。柏林寺這次活動讓我收獲特別多。我覺得那些花草、銀杏、薔薇、鳥鳴等等都是一種禅,都很美,我希望有機會能答謝這個緣分。
明影法師:我先糾正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庭前柏樹子”不是庭前這些柏樹的籽,而是庭前“柏樹子”!這個“子”是語氣詞,就像南方人說的“山伢子”。“庭前柏樹子”就是指殿前的柏樹。因爲禅宗的古大德說法非常活潑,多用白話、土語乃至于俚語。語錄和公案中忠實地記載了祖師們生活化的法語。但祖師們談的又都是最深刻的佛法。所以,趙州和尚的“庭前柏樹子”、“吃茶去”、“洗缽盂去”、“狗子無佛性”等公案都是傳佛妙心的方便,都具有令學人當下明心見性的奇妙功能。禅宗的公案都是講的《金剛經》的妙義。《金剛經》中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果你明白了“吃茶去”、“庭前柏樹子”講的就是這個,那時候“吃茶去”你就聽懂了,一切公案也就讀懂了。所以,怎樣參“吃茶去”和“庭前柏樹子”呢?一個非常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把《金剛經》真正讀懂。每句話都搞明白,真正消化了,看看曆代祖師們是怎麼注解的,以古大德的注解爲標准。有了信解《金剛經》的基礎,在未開悟之前,才可以略有談“吃茶去”的資格。如何以《金剛經》來談“庭前柏樹子”和“吃茶去”呢?所謂“庭前柏樹子”,即非“庭前柏樹子”,是名“庭前柏樹子”。所謂“吃茶去”,即非“吃茶去”,是名“吃茶去”。希望大家好好體會,回去以後認真研讀《金剛經》。
利生法師:喝杯茶!下面我們請這幾天非常辛苦的義工講幾句,我們前面就座的是幾位十幾年一直堅持奉獻的義工,現在我們歡迎李老師講幾句。
李曉林老師:大家說的很生動,我確實不知道說什麼,都說體會,記得以前說過一句,就是聽和尚說法,聽佛說法,肯定是沒錯的。大概二十多年前,我也跟大家一樣。那個時候沒有你們這麼好的條件,你們喜歡什麼,就可以去努力。80年代,整個社會上條件沒有這麼好,也沒有柏林禅寺可以找。等到90年代,教書教了很多年了,有一次在北京見到老和尚,這時候知道有這麼一個夏令營。
我確實覺得你們很優秀,很勇敢,想做什麼就去做。那個時候我不是,我當時聽說夏令營可以提前點過來幹活,我就穿上最簡樸的衣服,放下所有的貴重東西,只帶了點路費,任何財産都不帶。我學過攝影,雖然是業余的但是也很認真的按照專業的教程去學習過,很愛好攝影的。但是當時我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我就來了,照相機也不拿,上威虎山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豁出去了!恨不得要寫點遺書什麼的:一旦回不來——倘有不測,怎麼辦。結果來了以後——我是提前幾天來的,跟法師們一起在這兒勞動,咱們那個長廊上第一批的燈就是我安的。跟法師們一起幹活我才發現他們是人!但是就是這個人,讓我感動,我想,就是他!他跟我一樣!也有可能是法師示現了給我看,他跟我一樣現煩惱相,也有問題,我看見他們在討論怎麼辦,但是他對待這些東西,是用他的生命在去探究,而我做一件事都是做好准備才去做,而且來這兒,如同我剛才說幾乎連遺書都寫好了,這才來呢,所以我贊歎你們哪,說來就來了,這個不得了,當然我也贊歎我自己,也來了!
後來我就隨著柏林寺一起成長,到現在也快過半百了。我是在大概30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領悟了古人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看到咱們說的光明。這個光明我的體會就是“知道”。我們說盲人,我們跟盲人比,我們在光明中,他在黑暗中,就是因爲他有些東西不知道,我們沒法告訴他什麼是紅色,我們也許永遠沒辦法告訴他什麼是顔色,他也許永遠不知道,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在黑暗中,我們在光明中。我們說佛陀的光芒,(除了我們感知的光明之外)還有一個“光明”,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我們要想辦法去知道這個光明。光明跟別的不同的是,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你把你的光明給我,你的光明不會少,而我的光明就有了。
我們來到這裏種下一顆什麼樣的種子,大家放下什麼,去掉什麼,怎麼樣清淨,怎麼樣去放下。我們有的時候,一個東西的放下是爲了另一樣東西的不放下。只有把東西放下了,我們真正清淨了,才能升起一個東西來,這個東西我們自己去努力,一定會得到的。謝謝大家!
男義工:感謝大家能來柏林禅寺體驗生活,更希望大家以後有時間能回來看看,希望大家能誠心地來做義工,等到那個時候,就會有深刻的體會了。
明傑法師:這幾天我說別人的說得比較多,今天我就講講我自己對于夏令營的一些感受吧。我參加夏令營很多屆了,應該是有十叁屆了吧。剛才明影師在他的發言裏也剖析了我們夏令營的策劃、組織的法師、義工們的體會和他們內心的一些想法。在1993年的時候,柏林寺那個時候的條件還相當的簡單,但是我們的老和尚就開始辦了生活禅夏令營,我們的寺院、僧團都是與夏令營在一同成長。到了今天我們舉辦了第十六屆生活禅夏令營。柏林寺舉辦夏令營的經驗也影響了很多其他的寺院,所以每年夏天全國很多寺院都會有夏令營的活動。但是今天,我們的老和尚、大和尚,我們的很多義工仍然在努力把每一屆夏令營辦好。
總的來說,我覺得每一屆夏令營都是成功的,都有它各自的亮點,雖然我們有一條主線“生活禅”貫穿其中,但是每一屆應該說都是唯一的,都是不同的。今天我們仍然在思索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夏令營營員的主體更多是80後、90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來辦這個夏令營,讓大家在七天當中有更多的受用,收獲更多?這個問題柏林寺一直在探索,我相信這個探索會一直堅持下去,這樣我們的夏令營才會越辦越好,在未來也歡迎大家再來參加我們的生活禅夏令營。
說到對義工的感恩和感謝,也不單單是一種心意,柏林禅寺常住,也有一些小的紀念品供養他們。
明影法師:這幾天大家都很辛苦,時間也不早了,下面就請大家自如地、靜靜地聆聽柏林禅寺的鼓聲和鍾聲。活動到此結束。
《十六屆:珍重道別》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