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車,不是什麼太好的車,但是我們還是很順利地完成了行腳。
這是我們傳燈,這是在接站,唱《叁寶歌》,你們注意到這個變化了嗎?這上面的琴是腳踏風琴,現在的琴是鋼琴,很多變化。
這是那次外國營員來的時候同聲傳譯的照片。
哎,你們看,在夏令營中新事物出現了,就是電腦在網上同步轉播。我們講課,網絡上同時還有好多人在聽。所以那時候電腦很新鮮,一般一臺電腦前都有好幾個腦袋。你看,都擠在那兒看。
這是講課人的千姿百態,上面是王雷泉教授,下面是于曉非居士,宗性法師——宗性法師講課是最生動的,他的身體語言很生動。這是淨因法師,講完課以後他還要回答網上聽衆的問題,那時候感覺很新鮮,所以有幾次都是網上同步轉播。
這是坐禅,唱歌,看,這張上面有明契,那時候她就來了。
這是我們在五臺山,五臺山有個寺院叫普壽寺,普壽寺有個殿很大,這是在五臺山碧山寺、在五臺山金閣寺。
這是2003年第十一屆,坐禅,明基法師教授禅修,馮學成老師講課,這是明契在開示,抄佛經——抄佛經是個很好的修行法門。這是在外面行腳。這是在接站,我們看義工開始多起來了,在萬佛樓坐禅。上面有夏居士分享。有一個畫僧叫慧禅法師,他也來講過一次課。他出家以前就是個大畫家,後來在加拿大出家,有一年我們請他來分享。
這是我們到外面行腳,走到趙州橋。這是宗舜法師在夏令營中講課,這是達照法師,左邊是明傑法師。
最近兩年我們也會請一些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來跟營員們分享。左上角是楊钊居士,他是香港旭日集團的董事長。我們爲什麼這麼做呢?就是爲了讓營員體會到佛法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去落實,而且會提高你的競爭力。我們說佛法講智慧,智慧光說不行,還要用。剛才老和尚和我們分享,不知你們注意到沒有,前天我們北大的營員也有來找我,我們也有交流。剛才老和尚的分享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他創辦夏令營,最早辦起來,其實就是兩個問題。你們發現了嗎?哪兩個問題呢?第一個,想法;第二個就是做法呀。第一個是怎麼想,第二個是怎麼辦。怎麼想我們都會想,我們的想法都很好,我相信特別是你們,每個人都有非常美好的想法,但是你這個想法怎麼做到?怎麼實行?怎麼把它做出來?這個就有問題了。所以老和尚的分享你們要好好體會。你有一個很好的想法,你要知道你手上的條件,你有哪些因緣,哪些條件,你周圍的環境,你要遵循那個環境的規則,你要接受現實的條件。接受現實的條件,同時又不放棄你的想法,能在現實條件中把你的想法做出來,我覺得這是很多青年朋友的一個問題。我們從學校走到社會,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怎麼到處碰壁呢?怎麼就做不出來呢?就是因爲你不了解現實的很多因緣條件。你不了解它,你不了解它的規則,不善于利用它,不善于運用它。那麼要了解現實的規則,要運用它,你要做到無我。爲什麼你不了解?因爲你的想法太多了,把你的眼睛遮住了,你不願意接受,你有好惡。把你的眼睛遮住了,你不願意接受,不願意看它。所以佛教的核心競爭力就在這裏,你能把自己放下,你才能了解現實,了解事物是怎麼回事。你了解了事物是怎麼回事,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就是這麼個問題呀。我們爲什麼不了解,就是因爲有我,我的想法、我的好惡,這樣就造成很多死角。所以我們請了一些成功人士來跟我們分享,他們是怎麼樣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的?怎麼把你的想法也做出來!
右下角這位是位環保人士,我們也請這些人來講。
我們還請過一位種地的農民來跟我們分享過,這個農民非同一般啊,不是一般的農民,這個農民就是一個有想法的農民。而且他把他的想法做出來了,多年如一日,一直到現在,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而且有國際影響了。他就是我們河北衡水一個做生態農業的農民。他種地絕對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他對土地跟對人一樣,他對莊稼就跟對他的子女一樣。他有整個一套哲學,人生哲學,一套想法乃至落實到種地的做法。對人對事他的生活方式整個一套做法非常有意思。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就做出來了。所以我們有一年也請他來和我們分享過。
我們夏令營中,有時候也會安排短期出家,這個短期很短,一日一夜,體驗出家生活。出家以後呢,會托缽,到趙縣縣城托缽。出家生活的體驗有很多方面,念經打坐都是了,但是可能最能對我們形成沖擊的就是托缽了。因爲托缽也是接受啊,剛才我們討論過布施和接受。布施對我們是一種會很有沖擊力的行爲,其實接受別人的布施也是一樣的。所以出家人到街上托缽,然後回來分享他們的心得,營員們回來分享都非常精彩。
還有一年,有些營員出家托缽,還有的營員不出家,然後讓他們在趙縣城街上不帶錢,不說假話,然後自己找飯回來吃——生存挑戰。這張照片就是他們在街上自己找回來的東西,很豐盛啊,所以我們趙縣縣城的人民很好的,當然也是這些營員有福氣。這個體驗是非常有意思。爲什麼呢?因爲不同的營員到街上,拿回來的東西不一樣,“你看福報不同吧?你的福報就不如我喽!”很奇怪呀,條件都一樣,爲什麼他就能要到很多,我就要不到呢?還有的說話別人不信,有的人不說話人家就信她。這是爲什麼,臉上有沒有寫!還有的去了人家家裏要,那狗還咬呢!哎呀,弄得他逃跑啊!哎,他就體驗到佛教講的福、善緣。我們學佛有障礙,福氣在哪兒啊?什麼叫緣啊,看不到啊!在這種情況下你就體驗到了,什麼叫緣。有一個營員上街沒走幾步,後面就有人叫她了:“閨女,什麼事啊?”她說:“我們師父讓我們到街上找吃的。”“別找了,上我家來吧。”這就是結的緣好,其實她們互相也不認識;但是也有營員說:“我們是柏林禅寺的營員,師父今天讓我們到街上找吃的……”人家說:“不會吧?!”所以你們大學畢業以後到社會上不也是一樣嗎?你說:“我是北大畢業的……”“會嗎,不像啊!”也有的你一開口就要你了,這是怎麼來的呢?這是修行來的,這是可以修行的,你可以通過修行改變你的氣質,改變你的氣場,改變你在人們眼中的那種印象。有的人別人一看他就信,有的人一看就懷疑,這個是可以改變的。佛法就是教我們這個,這個東西才厲害。你一分錢不帶,你可以走遍天下,因爲別人信你!
這個是開營式,開營式上有潘宗光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原來的校長。接站、報到、參觀寺院,這是我們的開營式,統戰部長來祝賀。
這是坐禅。坐禅是個考驗,首先是腿會痛,要有忍耐。這是潘宗光校長講課,這次他也要來。這是江西寶峰寺代理住持衍真大和尚。這就是我剛才講的做生態農業的安金磊居士,他在衡水棗強。其實生態農業你們不會感到陌生,也聽過,但是你們要是接觸他就知道,他是用心來做,他從想法到做法到生活方式都是統一的。他跟我講,他種莊稼,莊稼長出來以後,他經常到地裏去看它們,轉一轉,啊不錯,他跟大地有對話,跟植物對話。他是這樣用心來做。我覺得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很成功的農民。
我們每個人都會走一條自己的路,你怎麼把自己的路走成功,走出精彩來,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這張上面是達照法師,這是明勇法師,有時候我們在夏令營中也會有佛教的一些文藝活動,這是數據中心。
(指齋堂照片)他們在包餃子,這是短期出家,短期出家還要受戒的,是真正的出家。他們在勞動,做衛生,這是接站,報到,義工們自己做,這是學習寺院的一些威儀、規矩,這是迎請,這是坐禅,明天早上你們就要坐禅了,這是做熱身,活動身體,這是講課的法師們。
有一次夏令營還看電影,電影的名字是《一輪明月》,講的是弘一大師的故事,我們還請了弘一大師的扮演者濮存昕來跟大家分享,他講得很好。所以我們要知道修行佛法並不一定只有出家人,甚至也不一定只有居士。在這個衆生的世界裏,很多人都在修行善法,在走這條路。濮存昕他和我們分享,他的人生就是一直按照佛法的善美這樣一個原則來做的。他告訴我們,他從小是小兒麻痹症,只是最近他才做手術。但是你們看他也沒有自暴自棄呀。
這張照片上有一位日本和尚,他這兩年來每次都會帶一個日本小朋友來參加夏令營,今年沒有來,去年他來了,然後也會在這裏短期出家。這是我們在邢臺這個地方參觀。
這是短期出家剃度,上街托缽。佛教傳到中國,托缽乞食這個製度就沒有堅持下來。因爲中國的國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決定的。但是這個活動本身它很有意義,在佛陀時代,比丘吃飯都要去外面托缽。所以下一頓飯在哪裏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很有心理壓力的。通常來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頓飯在哪,你的心力要很強。就如同你們現在不知道畢業之後飯碗在哪是一樣,心裏有壓力。
這是供燈。這是做什麼?對了,在測量體溫。所以夏令營有很多我們時代的痕迹。這是甲流的時候,那一年是有點緊張,也考慮過夏令營是不是要停辦一次,萬一要是甲流集中爆發的話就麻煩了。但是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是宗舜法師給我們講課,營員在做筆記。衍空法師教我們禅修,糾正姿勢,今年他還要教,這是去年的了。營員們在洗碗,這是分組座談,我們明天晚上就有分享,這是臺灣的遊祥州教授,這是在萬佛樓上行禅、打坐,這是執行長利生法師的書法表演,這是明堯居士,遊祥州教授在講課,他講茶禅。
從去年開始我們有一個小參,今年我們也會安排。有兩個晚上你們個人有什麼問題,可以單獨去找師父,有什麼疑惑可以去說。所以在本屆夏令營有兩個晚上是這樣,其他的人呢,可以和師父們一起誦經。要小參的人我們分兩個晚上可以和師父單獨談話。那麼你們說不單獨啊,旁邊還有一個人坐著,他是計算時間的。到了時間他會敲引磬,大概時間是15分鍾。你們有什麼問題這幾天可以准備好,最好寫在紙條上,到時候見到師父直接拿出來問。這是四川什邡羅漢寺的素全大和尚去年來和我們分享,因爲他在汶川大地震中做了很多事、很多感人的經曆跟我們分享,分享到營員都哭了。
我們還請到一個歌唱家,關牧村。她是一個佛教徒,她也來和我們分享人生的經曆。關老師也非常不簡單,你們聽她唱歌,看她人,根本看不出來她小時候吃了那麼多苦,那些苦你都想象不出來。媽媽去世了,爸爸被關在監獄裏,她很小帶著弟弟沒飯吃,到街上去撿煤碴,撿爛的白菜,而且在那時還遭受各種歧視。這是她和他的先生一起給我們分享。
好,結束了。
我用很簡單的圖片不長的時間跟大家一起回顧了夏令營這十八年一些精彩的鏡頭。佛教講緣分,所以我覺得夏令營是柏林禅寺1988年以後複興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緣,這個緣帶給我們的那種影響,那種對社會的影響包括佛教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很難叁言兩語講清楚,重重無盡。就跟你在水裏扔一塊石頭,它的漣漪和波紋不斷地向四周擴散。佛教講我們做一件事是在時間和空間的層面上不斷地傳播的,善法、惡法都是這樣,所以夏令營是我們寺院一個很重要的大事因緣。我們也相信夏令營能成爲每一個營員人生路上的大事因緣。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謝謝!
利生法師:感謝大和尚把我們從現代的生活帶到古老的曆史長河裏,介紹柏林禅寺久遠的曆史,然後又緊接著講到生活禅夏令營的緣起。從第一屆一直到去年的第十六屆,每一屆的精彩畫面,雖然大多數營員沒有機會參加每一屆的因緣,但是我們非常榮幸今天晚上得到大和尚的開示,使我們感同身受,每一屆猶如自己親身參加、體驗,使我們對生活禅夏令營有更深的了解,使自己在這七天當中會有更好的方向認識生活禅,這將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更好的目標。
下面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大和尚。
最後我提議,由文藝組義工用一首古琴曲感恩我們的大和尚。
(奏古琴曲,結束)
《十七屆:生活禅夏令營回顧》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