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下 叁、忏悔文▪P2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說是同時成佛的。但是叁世時劫的那種虛相,實在也不可以說是沒有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得道成佛的時候,就看見一切衆生同時成佛的,這是佛證得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的,也說不明白的。總之這幾句文,是發修行的願心,同了後邊發回向的願心,意思也是兩樣的。照我說起來,依照現在通行的課本念,也仍舊可以頂禮一百零八次的,只要把開頭大慈大悲的四句偈,改做每句一拜,那麼也合著一百零八拜的數目了。把這段刪去的文,補講清楚了,再來解釋現在的本文。這叁小段,是皈依的常住叁寶的。有人問道,十方的虛空界,到底沒有盡處的,那麼依了各方虛空成立的世界,自然也都是沒有盡處的了。每一個世界裏頭,總有一尊佛教化衆生的。有了佛教化衆生,那麼一定就有法就有僧的了。世界既然是沒有盡處的,那麼佛法僧叁寶,自然也是沒有盡的了。像這樣無盡的叁寶,怎麼能夠說皈依盡呢。我道,十方叁寶的相,雖然說都是無盡的,但是能夠明白了唯心的道理,那麼發心皈依的時候,實在就已經是皈依盡的了。因爲一切的相,都是自己的心現出來的,完全就在自己的心裏頭,沒有一個相在自己的心外面的,那麼盡虛空界,也就在自己的心裏頭了。盡虛空界既然在自己的心裏頭,那麼盡虛空界所有的佛法僧,也沒有不在自己的心裏頭的了。既然都在自己的心裏頭,那麼發了皈依的心,還有不在同一個時間皈依盡的麼。一切諸佛,是說佛的多。一切尊法,是說法的尊貴。法是一切諸佛的大師,一切諸佛所以能夠成佛道,就是靠這法寶的力量。佛已經稱世尊了,法還是佛的大師,那就見得沒有比法更加尊貴的了,當然應該稱做尊法了。一切賢聖僧,是顯明白皈依的叁乘裏頭證到果位的僧人。證到了各種果位,沒有證得法身的,稱做賢人。要證著了法身,才稱做聖人。並且一個人就是沒有修到成佛的地步,沒有修到跳出叁界的地步,但是皈依了佛,就可以不墮落到地獄道裏頭去了。皈依了法,就可以不墮落到餓鬼道裏頭去了。皈依了僧,就可以不墮落到畜生道裏頭去了。所以這叁寶是萬萬不可以不皈依的。要照這樣的皈依叁寶,才可以叫做發大心,也就可以叫做普賢禮佛。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是一切諸佛的十種通號。因爲這十種名號,凡是佛都有的,所以叫通號。也可以叫德號。因爲名號本是用來表顯佛的功德的,所以叫德號,梵語稱做多陀阿伽陀,又稱做怛闼阿竭。像釋迦牟尼,同了阿彌陀,那種名號,是各別不同的,那就叫別號了。禮佛的前,先恭恭敬敬念佛的十種通號,是表顯贊歎諸佛功德的意思。照如來兩個字的字義解釋,如字,是不變的意思,來字,是隨緣的意思。金剛經上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意思是說沒有從什麼地方來,也沒有到什麼地方去,所以稱如來。這是照法身佛解釋的。轉*輪論上說,第一義谛名如,正覺名來。第一義谛,就是如如不動的理性。正覺,就是如如不動的真實智慧。智慧同了理性合著,叫做如來。這是照報身佛解釋的。成實論上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這叁句的意思,是說從法身上邊生出變化身來,應衆生的緣,在世界裏頭現成佛的相,所以叫做如來。這是照應身佛解釋的。應供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阿羅诃。應字,是應該。供字,是供養。大論上說,佛應該受一切衆生的供養。羅漢雖然也可以說是應供的,但是只能夠受叁界衆生的供養,不能夠受一切衆生的供養,所以只好算是半應供。獨有佛可以受九法界,所有一切衆生的供養,那才是真實的應供。正遍知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叁藐叁佛陀,又稱做叁耶叁菩。照正遍知叁個字的字義解釋,不偏不邪,叫正。沒有遺漏,叫遍。知字,照鸠摩羅什法師講,應該照覺字解釋的。因爲佛陀,本來是翻譯做覺字的,所以正遍知,應該說是正遍覺的。佛的說法,沒有絲毫錯的,所以說是正。佛的智慧,沒有觀照不到的地方的,所以說是遍。所有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兩種生死的大夢,都超出的了,所以說是覺。不要說凡夫邪道,絕對說不到一個覺字,就是叁乘的聖人,也還夠不上,因爲還有變易生死的夢,沒有覺的緣故。所以這個號,只有佛可以稱的。明行足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鞞侈遮羅那叁般那。明,是叁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種叁明,同了六通的天眼通,宿命通,漏盡通,是兩樣的。大論上說,若是只曉得他在這邊死,那邊生,叫做通。再曉得他的行業因緣,一定能夠會合攏來,沒有錯失的,才可以叫做明。只曉得過去宿命的種種事法,叫做通。再能夠曉得種種因緣行業的,才可以叫做明。不過能夠一時斷盡種種的煩惱結心,不曉得後來再生出來,不再生出來,叫做通。若是曉得諸漏盡了,那就種種的煩惱結心也決定不會再生出來了,才可以叫做明。天眼明,是能夠曉得現在世的一切法。宿命明,是能夠曉得過去世的一切法。漏盡明,是能夠曉得未來世的一切法。羅漢得六神通,也得到這叁種明的,但是現在世,只能夠看到一個大千世界,過去世,未來世,都只能夠曉得八萬大劫,所以雖然是明,還是不滿足的。佛的叁明,才是透徹到底的。法華經上說,通達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又說,佛智淨微妙,通達無量劫。這四句的意思,是說所有十方衆生罪福兩種的相,都能夠明白。佛的智,清淨微妙,所以哪怕無量劫的長久,也都能夠明白,所以說是明足。行字,就是六度萬行。佛修了叁大阿僧祇劫,有百劫種的相好,六度圓滿,萬行莊嚴,所以說是行足。善逝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修伽陀。善字,是好的意思。逝字,是去的意思。善逝兩個字,並攏來講,是去得好的意思。因爲是到不生不滅的好地方去,所以說去得好。大論上說,于種種諸深叁摩提,無量智慧中去,所以說是善逝。菩薩地持經上,解釋這善逝兩個字,說是第一上升,永不複還。說上升,已經見得是好的了,何況又說是第一呢。說不還來,已經見得是去的了,何況又說是永遠不還來呢。世間解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路伽憊。世間有兩種。一種是有情世間,就是衆生。一種是無情世間,就是國土。解字,是明白曉得的意思。佛看了世間的一切相,不論是有情世間,無情世間,都明白得很,沒有一些些不知道的,所以稱世間解。無上士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阿耨多羅。佛是一切衆生裏頭最尊最上的人,再沒有比佛更加尊,更加上的人了,所以說是無上士。涅槃經上說,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有所斷,還有一品的根本無明沒有破,還是斷德沒有究竟圓滿,還是等覺菩薩,還比佛差一級,所以叫做有上士。佛是斷德究竟滿足的了,再沒有什麼可以斷的了,修證到了沒有什麼可以修證的地位,還有哪個能夠勝過佛呢,所以無上士的德號,只有佛能夠稱的。調禦丈夫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富樓沙昙藐菩羅提,翻譯中國文,就是可化丈夫調禦師。現在只用調禦丈夫四個字,是簡單說法。調字,是用軟功夫來化導的意思。禦字,是用強力來製伏的意思。丈夫兩個字,照大論上說,若言佛爲女人調禦師,爲不尊重,若說丈夫,一切都攝。這幾句的意思,是倘然說佛是女人的調禦師,就不尊重佛了,若是說佛是丈夫的調禦師,那就不但是女人當然在裏頭,所有一切衆生都包括在裏頭了,那就是指一切衆生說的了。安士全書裏頭,講調伏馬的四種方法。說是佛在世的時候,有專門調禦好馬的馬師,佛問他用幾種法調禦的。馬師回答佛說,是四種。第一是用恩,第二是用威,第叁是先用威,後用恩,第四是先用恩,後用威。馬師也問佛用幾種法教化衆生,佛說也是用這四種法。第一用恩的,對那善信的人,教他修行學道。第二用威的,對那造惡的人,對他說墮落叁途的苦處。第叁是先教他修行學道。第四是先對他講叁途的因果。這就叫做調禦丈夫了。天人師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含多提婆魔含喃。佛是叁界衆生的大導師。叁界裏頭,天同了人的兩種衆生,算是最上等的。說了天人,還有的一切衆生,也都包括在裏頭了。照大論上說,度余道衆生者少,度天人衆生者多,所以說是天人師,就因爲度天人多的緣故。佛的一種德號,在朝課裏頭,已經講過的了。世尊的一種德號,梵語稱做路迦那他。成論上說,具足上邊的九種德號,天上人間,大家都尊敬的,所以說是世尊。從如來起一直到世尊,總共有十一種德號。涅槃經疏,阿含經,同了成論,都是把無上士調禦丈夫,合做一號的。若是依照大論上的說法,那就無上士同了調禦丈夫,是兩種德號。把世尊的一種德號提出來,說是佛的總號。因爲上邊的十種德號,完全都有了,所以世間出世間,都稱佛是第一最尊的。現在的課本上,把善逝世間解合做一句念,不曉得是依據那一部經論上的說法,卻是沒有考查得出來。

    南無普光佛

    普字,是周遍的意思。普光,是說佛的智慧光,能夠周遍照到一切的境界。

    南無普明佛

    四十二品無明,佛都完全破盡了,沒有一絲一毫微細的無明,所以稱做普明。

    南無普淨佛

    法華經上說,微妙淨法身,具叁十二相,是說佛身的清淨。仁王經上說,叁賢十聖位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是說佛土的清淨。身也淨,土也淨,所以稱做普淨。

    南無多摩羅跋旃檀香佛

    多摩羅跋,是一座山的名目。旃檀,是一種香的名目。這種香的形狀,像牛頭,所以叫牛頭旃檀。華嚴經上說,摩羅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這種香有這樣大的用處,所以拿來比佛破盡了一切的惑,證得了一切種智,就是現身在叁界的火宅裏頭,也能夠不被那一切的煩惱火燒著,所以稱做多摩羅跋旃檀香。

    南無旃檀光佛

    這一尊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專門修念佛叁昧,香光莊嚴的法門,所以成了佛,就得到這個名號。

    南無摩尼幢佛

    摩尼…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下 叁、忏悔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