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上 一、楞嚴咒▪P2

  ..續本文上一頁極尊貴的,所以用一個尊字來總贊佛的叁身。下一句,是贊佛所說的法。首楞嚴,是叁昧的總名。首楞嚴叁昧,也可以稱做王叁昧。這部經所說的,就是首楞嚴叁昧修因證果的方法。佛所說的這種方法,是最尊貴的,修到了證果的地步,就可以得大自在了,所以說是首楞嚴王。希有,就是少有。佛不是常常現身相到世間來的,見到佛是很不容易的,聽得到這樣無上的妙法,更加是不容易了,所以贊歎說是世間少有的。這是講阿難當時說偈的意思。現在把這篇偈,放在咒的前邊,修行的人,應該要明白阿難說偈的意思。在念的時候,心裏頭就當是自己說出來,贊歎佛同了這篇楞嚴咒的功德,那麼同了念這偈的道理,格外相應了。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祇獲法身。

    這兩句,是阿難說自己覺悟的情形。銷字,同了消字一樣的意思,就是消滅。我字,是阿難說他自己。億劫,是一億個劫,是極長極長的時代。顛倒想,是心裏頭不明白真道理,起的種種妄想。這種妄想,都是不正當的,是顛顛倒倒的。見思,塵沙,無明叁種惑,都就是顛倒想。曆字,是經過的意思。僧祇,是阿僧祇的簡單說法。獲字,是得著的意思。照教相說起來,那個時候,阿難只證得聲聞最低的一種果位,同圓教的初信位一樣的,見惑雖然是斷了,思惑還沒有斷。要到圓教第七信位,方才斷盡思惑。到了第八第九第十信位破塵沙惑,進到了圓教的初住位,破了一分的無明惑,方才證得一分的法身。阿難雖然聽得了無上妙法,心裏頭登時開悟了,但是究竟沒有超證到圓教的初住位,不要說無明惑沒有破,就是思惑也還沒有斷。所以這句銷顛倒想的銷字,並不是說把所有的顛倒想都完全消滅,只是消去了一小部分的顛倒想罷了。億劫兩個字,應該要活看的,不可以呆定一億個劫的,要曉得這種顛倒想是在最初的時候有了生死就有的。無明沒有破得,就是法身沒有證得。照這樣講起來,那麼現在所說的得著法身,也只是悟得,還不是證得。因爲照小乘的說法,所有一切的佛,一定要修了叁大阿僧祇劫,方才能夠證得法身。阿難不過證得聲聞最低的須陀洹果,怎麼就可以說不曆僧祇獲法身呢。這是因爲佛的弟子,大都本來是大菩薩,從權現的聲聞相,所以阿難的本地,實在也是不可思議的。並且這裏是照圓教的道理說的。圓教的人,一世裏頭,能夠修到初住位,證得一分的法身,確是不必要經過阿僧祇劫的。阿難雖然證的是小乘果位,但是既然開了圓解,就是圓教的信位菩薩,所以能夠說不曆僧祇獲法身。修行的人,念這兩句的時候,應該要存心當做自己求願的,那麼功德就格外大了。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衆。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爲報佛恩。伏請世尊爲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衆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

    這八句偈,是阿難對佛發的菩薩四宏誓願。前四句是發的願,後四句是發的誓。照梵網經裏頭說,菩薩本來有不發願,不發誓兩條戒法的。所以發了願還要發誓,是要使得這個願心堅固,不退轉失去的緣故。現在阿難發這樣的大願,可見得阿難實在是大菩薩。得果,是要求得佛果。寶王兩個字,是代表一個佛字的。寶字,是最尊最貴的意思,一切世界裏頭,只有佛是第一尊貴的人,所以說是佛寶。證了圓滿的清淨法身,能夠在一切法裏頭,得大自在,所以說是法王。簡單些說,就叫做寶王了。現在說要求成寶王,就是要求成佛。這一句就是四宏誓願裏頭的佛道無上誓願成。還字,是回來的意思。如是的是字,是指釋迦牟尼佛所度的衆生說的。恒沙,是說恒河裏頭的沙。恒河又叫做殑伽河,是印度地方一條很大的河,有四十裏路的闊。佛說法的地方,離開這條河很近的。這條河裏頭的沙,比了別條河的沙,格外的細,格外的多,所以佛要用到最多的數目,都是用恒河的沙來比的。恒沙衆,是說衆生的數目,多到像恒河裏頭的沙一樣。全句講起來,是說我成了佛,回到這惡濁世界上來度的衆生,要像現在佛所度的一樣多,好比恒河裏頭的沙,數也數不清。這一句就是四宏誓願裏頭的衆生無邊誓願度。講起道理來,要想成佛道,必定先要學通了佛法,要去度脫衆生,必定先要能夠自度,這是因果的道理。要學通佛法,就是四宏誓願裏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要能夠自度,就是四宏誓願裏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所以照字面上看起來,雖然是只說了四宏誓願的前後兩種願,實在是連那中間的兩種願,也一同發在裏頭了。將字,是把字的意思。此字,就是這個的意思,是指上邊所發的願,是圓教菩薩的四宏誓願,也就是普賢菩薩的行願。發這樣懇切的願心,不是浮面的,所以說是深心。奉字,是供養供奉的意思。塵刹的塵字,是微細的灰塵。刹字,是一個佛土,就是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塵刹,是說佛土像灰塵一樣的多。奉塵刹,是說供養微塵數佛土的一切佛,不是只用那香,花,油,燈,幢,旛,寶蓋等莊嚴的東西來供佛,是還要用這種深重的願心來供佛,這叫做真法供養如來。普賢行願品上說,一切的供養法裏頭,真法供養,最是第一。照經裏頭的說法,真法供養,總共有七種事情。第一種,是依了佛說的各種出世法修行。第二種,是使得衆生能夠得著利益。第叁種,是用種種方法,使得衆生服從自己的教化。第四種,是衆生從前造的惡業,應該受苦報的,我去代他受苦。第五種,是勤勤懇懇修自己的各種善根。第六種,是所有菩薩應該做的事業,一些也不肯放棄。第七種,是心心念念,總在這個菩提心上,沒有一個時候離開這條心念。這七種的真法供養,實在還只是成佛度衆生的願心。度衆生,是佛的本心。法華經上說,若是能夠用佛說的妙法,教化衆生,就算是已經報了諸佛的恩了。現在阿難發的願,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是則名爲報佛恩。意思就是說要像這樣,才可以算得是報答佛恩。上邊發願的四句偈,解釋完了,再講下邊發誓的四句偈。伏請,是俯伏在地上請求的意思,是恭敬誠懇的意思。世尊是佛的一種名號。證明的證字,差不多做一個見證的意思,就是請求佛,替阿難證明白,下邊所發的叁句誓。五濁惡世的濁字是渾濁不潔淨的意思。五濁,就是阿彌陀經裏頭的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五種。娑婆世界,因爲有這樣的五種渾濁不清淨的法迷惑了衆生的本性,造出種種惡業來,所以叫做惡世。五濁惡世的衆生,最是不容易教化。所以像法華會上,八千個受記的聲聞,同了六千個比丘尼,對佛發誓,都說只願意到別的國土裏頭去,講這經典,不願意教化娑婆世界的衆生。可見得這個世界的衆生,實在是難度,所以他們都不願意。現在阿難發的誓不但是願意來度,並且還願意先到這個五濁惡世,先度五濁惡世的衆生,所以說五濁惡世誓先入,這真是菩薩的發誓了。後兩句的意思,是說若是還有一個衆生,沒有成佛,自己終不肯就入泥洹的。發這樣的誓,差不多同了地藏王菩薩的誓願一樣了。修行的人,念這八句偈,應該要至誠懇切,存心當做是自己發的大誓願,萬萬不可以忽略的。要曉得菩薩的四宏誓願,實在真是成佛的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這四句偈,是阿難請求佛加被的。大雄,是贊佛的無上威德。大力,是贊佛的無上智慧。照世間法說,能夠打成功天下,做成功一番大事業的,就叫做英雄。何況佛是法王,統轄一個叁千大千世界,都歸佛教化的呢。做成功了這樣出世的大事業,還不是最大最大的英雄麼,所以說是大雄。世間人有特別的勇力,能夠勝過大衆,就叫做力士。佛的大智慧力,能夠打破五陰魔,煩惱魔,死魔,降伏自在天魔,從叁界火宅裏頭,救出一切衆生去,還不是絕大絕大的力士麼,所以說是大力。慈,是衆生沒有快樂,佛拿涅槃的樂來給衆生,所以稱做大慈。悲,是衆生只有種種的苦惱,佛可以拔去衆生生死的苦,所以稱做大悲。希字,是希望,就是請求佛加被的意思。更字,就是再字的解釋。審字,是辨明白的意思。除字,是去掉的意思。阿難聽了佛的一番說法,雖然把最粗的顛倒想消滅掉了,還有無數的微細顛倒想沒有去掉。不先把那迷惑的根原,辨明白了,怎麼能夠去掉他呢。這種迷惑的根原,若是自己能夠辨得明白,那是早就把他去掉了,也不等到今天了。既然自己辨不明白,那是一定要請求佛的威神加被,開發自己的智慧,才可以辨明白,去得掉,所以說希更審除微細惑。意思就是說希望佛再替我辨明白,那各種微細迷惑的根原,好讓我把他去掉。因爲不把那各種的迷惑完全去掉,就不能夠成佛度衆生的。這是阿難度衆生的願心非常的急切,恨不得自己立刻就成了佛,現出無量無邊的化身,到十方世界去說法把那所有的一切的衆生,完全度脫。所以有這下邊的兩句。菩薩裏頭最高級的,一生補處的菩薩,還只能夠稱等覺菩薩,所以無上覺叁個字,只有佛能夠稱的。阿難說令我早登無上覺,就是說好使得我早成佛。用一個早字,就可以見得阿難的心,急切得很了。于字,是在字的意思。于十方界,就是在十方的世界。道場,就是講道的會場。佛在道場裏頭講法,總是先安好了最高大的座位,跏趺坐了,才開講的,所以叫做坐道場。這一句,是阿難盼望自己早些成了佛,可以在十方世界坐在道場裏頭,說法度衆生。修行的人念這四句偈的時候,也要當做是自己求佛加被,至誠懇切的念的。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說這兩句偈,是表明白自己所發的願心,決不肯退的意思。舜若多,爍迦羅,都是梵語。翻譯中國文,舜若多,是空。爍迦羅,是堅固。照佛經裏頭說起來,不論什麼,都有一個性的,哪怕虛空也有空性的。這個空,是沒有什麼東西的,怎麼可以銷到沒有呢。這是用反說來顯明白懇切的意思。就算虛空可以銷到沒有,我這個堅固的願心還是沒有變動退轉,何況虛空不可以銷到沒有呢,那麼我的堅固願心,更加…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上 一、楞嚴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