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一、楞严咒

  一、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大佛顶首楞严六个字,是一部佛经的名目。这部经是因为佛的弟子阿难,依照了佛定的规矩,到施主人家去化斋,走过淫女摩登伽的门前,被摩登伽用邪咒来迷惑了。正在危险的时候,佛晓得了,从顶上放出光来,光里头有佛的化身,坐在有一千瓣叶的宝莲花上,说了一篇咒,派文殊菩萨把这个咒去解救阿难。文殊菩萨就把阿难,同了那摩登伽,一齐带到佛前。阿难自己惭愧,没有道力,哀求佛说止观修禅的法门,佛就说出了这一大部经来,总共经文有十卷。这篇神咒,就是救阿难的,在经文的第七卷里头,是阿难请佛重说一遍,给大众听的。这个咒,佛原定的名字,是叫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光明四个字,就是说佛头顶上的光里头,化出来的佛,说的这一篇咒,所以用一个明字。并且这咒是从佛的心光里头,流出佛的智慧来说的,所以又叫心咒。摩诃萨怛多般怛啰八个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摩诃是大,萨怛多是白,般怛啰是伞盖,就是真心的表相。心量最大,十方虚空在真心里头,只好比得一片浮云在天空里头,所以说是大。心本来是清清净净的,不受那一切污秽的,所以说是白。一切的法,都隐藏在心里头,好像伞盖能够遮盖东西的,所以说是伞盖。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再没有能够超过心的东西,也没有比心的力量更加大的东西,所以说是无上。神字,是说心佛的威神力,不可思议。这是大略解释这篇咒的原来的名目。现在所取的名字,只有大佛顶首楞严六个字,是用简单的经名。加上神咒二个字,就算是咒的名目。大佛顶三个字,照高明法师讲起来,有许多的道理在里头,不独是取顶光化佛说咒的意思。三个字里头,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佛的三种德的。大字,有大,多,胜三种的道理。佛的法身,所有一切的境界,没有不周遍的,所以取大的一种道理,就是法身德。佛的智慧,无量无边,叫做一切种智,所以取多的一种道理,就是般若德。佛证得最胜的妙法,超过声闻菩萨的境界,能够教化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无碍,所以取胜的一种道理,就是解脱德。佛字,是中国文觉字的解释。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三种的道理。自觉,是从文字上边明白了道理,用观照的方法,照见那实相,这是般若德。觉他,是用方便真实两种的智慧,教化众生,使得他们都证得自己的心性,了脱生死,这是解脱德。觉满,是了因缘因两种修的功德,完全满足,显出自己的正因佛性来,证得圆满的法身,这是法身德。顶,是在人身上最高的地位,有最尊,最上,最第一的三种意思。佛所以称世尊,就因为是在一切世界里头最尊贵的缘故,所以最尊是法身德。般若波罗蜜多,叫做无上咒,所以最上是般若德。一切法里头,涅槃最是第一清净的,妙法莲华经说的,知第一寂灭,就是这个涅槃法,所以最第一是解脱德。若是把大佛顶三个字,各显一种佛德讲起来,那么大字,是显的法身德,因为法身是没有边际的缘故。佛字,是显的般若德,因为没有智慧,就不能够觉悟成佛的缘故。顶字,是显的解脱德,因为超出一切境界,不受束缚的缘故。这是单讲大佛顶三个字。还有首楞严三个字,也应该要讲明白的。首楞严,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做一切事究竟坚固。这是修定的第一种要紧方法。一切事,就是一切法的现相。一切的法,都是从自己心性里头现出来的,所以一切法的体性,就是自己的心性。心性虽然能够随缘现相,但是到底没有丝毫的变动,所以说是究竟坚固。照这个名字的意思,也是显佛的三种德的。一切事三个字,是所有一切的事,没有不是从因缘上生出来的,照性的一边说,全是空的,晓得这种道理,就是般若德。照相的一边说,一切的事,都是假名目,既然是假的,还有什么可以取,有什么可以舍呢,不起取舍的执著心,就是解脱德。一切事的本体,完全是中道佛性,就是法身德。究竟,是极顶的意思。佛的法身,是最尊贵到极顶的,那是显的法身德。究竟又是到底的意思,般若能够照到诸法的边底,那是显的般若德。究竟又是圆满的意思,功德圆满,自然成解脱,那是显的解脱德。坚固两个字,是说法身是不动不变的,再要坚固也没有了,所以坚固两个字,可以合着法身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拿最坚固的金刚来比般若的,所以坚固又可以合着般若德。涅槃经里头说,解脱名曰独一无二,坚实不可破坏,所以坚固又合着解脱德。若是把那三德分显出来讲,那么一切事是法身德,因为心性是一切法的本体的缘故。究竟是般若德,因为一切法要用智慧观照,方才能够晓得究竟的道理的缘故。坚固是解脱德,因为离一切相,自然心不摇动的缘故。所以照这样看起来,一切的法,实在都有这三种德的道理在里头的。这是什么讲究呢,因为那三种德,本来是自己心性里头,天然有的,并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不过要修到功德圆满,才能够证着实在。讲到修的一个字,实在也并没有旁的东西可修,仍旧还是自己的心性。所以说来说去,总之只显得一个心性。照经上说起来,所有十方如来,从修因起,一直到成佛坐道场,说法度众生,都是靠这篇心咒的力量。因为这篇咒的力量大,效验大,所以称做神咒。但是要照了规矩,正式的设坛持咒,修这首楞严三昧,那是很难很难的。若是要远离开一切魔事,那就定要诚心持这咒,才能够有效验。就是平常念诵,也有无量无边功德的。照经里头说,诚心念这咒的人,有菩萨金刚神等保护他,所以火不能够烧他,水不能够淹他,所有恶鬼邪魔,同了一切毒虫毒物,都不能够害他。并且到了后世,可以不生在穷苦人家,还能够得着种种出世的功德。就是不会念这咒的,把咒写好,做一个袋,放在袋里,挂在身上,或是挂在屋里头洁净的地方,这个人也可以一世里头,不受毒物的害。有这种种的大利益,所以这篇心咒,应该天天要诚心念的。欲心重的人,更加应该多念,可以使得欲心渐渐的消灭。只要看那摩登伽,本来是一个淫女,靠了这神咒的力量,就成了阿罗汉,可见得这咒的威神力,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不过佛经里头,不论什么咒,都是照了咒的梵音念的,不像经的字句可以翻译成中国文的。咒的所以不翻译,有五种缘故,叫五不翻。第一叫秘密,佛的说咒,像军营里头的密令一样的,不让旁人知道的。第二叫多含,那是一种咒里头,包含的意义很多的,有多到六种意义的,若是翻译起来,照哪一种意义翻呢。第三叫此土无,那是有许多东西,我们这里没有的。像阎浮提树,中国不生的,翻译起来,叫他什么名目呢。第四叫顺古,那是从古时到现在,向来用惯梵音的。像阿耨多罗,菩提等,各种名词,向来不翻译的,就不翻了。第五叫生善,那是不翻译可以使得念的人,生出恭敬的善心来。像智慧两个字,觉得平淡轻薄得很,现在用原来的梵语般若两个字,便觉得尊敬郑重些,所以也不翻的。因为有这五种道理,所以咒都不翻译的。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皈依两个字。皈字,就是把我的性命归托佛。依字,是把我的性命依靠佛。念起佛的名号,或是菩萨的名号来,头上都要加南无两个字的,就是皈依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次的法会里头,说的是楞严经,所以就叫做楞严会。凡是一个法会,说法的佛,是主,听法的菩萨等,都是伴。但是虽然只说得菩萨,实在连那缘觉,声闻,也一起要皈依的。因为缘觉声闻,也都在僧宝里头的,所以也应该皈依的。这一句,叫做皈依的总相三宝。佛,是佛宝,楞严是法宝,菩萨等,是僧宝。因为这三宝,都是在这一个会上现的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的,所以说是总相三宝。讲起真的道理来,无论他是总相三宝,别相三宝,总之都是从自己心性里头现出来的,实在就是自性的三宝。但是照俗谛上边说起来,各有各的相,却是不能够不分清楚的。念的时候,这一句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要连念三声。从这一句起,一直到下边四个字一句的偈,都要合了掌念的。念到了咒,就可以不要合掌了。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从这两句起,一直到后面烁迦罗心无动转,总共有十八句七个字的偈,都是阿难赞叹佛法,发大愿心的文字。楞严经上说,在那个时候,阿难碰着了去救他的文殊菩萨,依仗了佛说的心咒,脱了摩登伽的难。回来见了佛,哀求佛说修行用功的方法。佛就对阿难说明白一切众生,所以在那六道里头,死死生生,不断轮回的缘故,都因为没有晓得自性清净的真心,把那业识上起的妄想心,当做了真心。妄想心里头现的虚幻相,反认做是实在的,所以就生出了种种的烦恼来,造业受报,一世一世的不了。这害处的根本,全在那虚妄同了真实两种上,辨不明白。所以佛先七处的征心,教阿难辨明白心的真妄。十番的辨见,教阿难知道性的虚实。再把那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种种法相,一种一种的推究道理。末后发明了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的性。这七种性,都是周遍法界,随缘发现的。七种性都发现了,那么如来藏心本体的实相妙用,就自然完全都显出来了。阿难才恍然大悟,晓得自己的真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仿佛就像是得着了法身了,心里头感激佛的恩德,发愿报恩,所以说这几句偈的。这是所以有这个偈的原因,不可以不先说明白的。现在再把开头的两句偈来解释。妙字,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湛字,是清净光明的意思。总持,是一切都照顾到,没有一个失落的意思。不动,是永远不会变动的意思。尊字,是赞叹佛的尊贵,就是赞叹妙湛总持不动六个字的德。这一句,是总赞佛的三身的。妙湛两个字,是赞佛的报身,智慧满足,光明遍照的缘故。总持两个字,是赞佛的应身,度一切众生,不失机缘的缘故。不动两个字,是赞佛的法身,真如实相,不生不灭的缘故。报身,又称尊特身。应身,又称世尊。法身,又称无上尊。三身都是…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一、楞严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