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大意▪P7

  ..續本文上一頁冤枉的麼,所以說是第叁世怨。極樂世界,比較那十方的淨土,有四種特別好處。第一,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一切衆生,只要誠心念佛,求生到極樂世界去,到那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沒有不來接引他往生的。第二,是極樂世界衣食住叁件事情,都是自然有的,並且都是很好的。又沒有女人,沒有惡緣。所聽見的,都是佛法,那貪瞋癡的惡心,自然不會起來了。第叁,是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往生的衆生,也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壽。這樣的長壽,還怕一世修不成功麼,就是根性鈍的,也一定能夠修到一生補處的地位。第四,是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就可以慢慢的得到六種神通,能夠隨意到十方佛前,供佛聽法,修種種的功德。這都是靠了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力量,才能夠有這四種特別的好處。佛總勸人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因爲有這種特別好處的緣故。還有一層道理,專心念一尊佛的名號,容易成功叁昧。隨願往生經裏頭,佛對普廣菩薩說道,閻浮提的衆生心思惡濁散亂,所以十方佛都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好使得衆生把心思歸在一處,容易往生。要曉得念佛法門,最重要的是一心不亂。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那麼臨終的時候,自然不會得起顛倒的心,萬妥萬當的往生西方了。雖然說每天十念阿彌陀佛,只要求生西方的願,發得懇切,同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了,靠了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也一定可以往生西方的。但是究竟功夫太淺,總恐怕沒有十分把握。況且修行的人,功夫多做一分好一分,所以有空閑時候,總還是多念的好。

  那人道,我聽見阿彌陀經上說,生到極樂世界去的,都是不退轉的菩薩。觀佛叁昧經上說,佛授記文殊菩薩,應該往生極樂世界。華嚴經裏頭,普賢菩薩說十種大願,求生淨土。照這樣看起來,極樂世界,只應該大菩薩往生的,我們凡夫,怎麼能夠有往生的資格呢。我道,阿彌陀經所說的不退轉,是說往生的衆生,都能夠到不退轉的地位,不是說要先到了不退轉的地位,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講到佛授記文殊菩薩的往生,那是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常寂光土,或是實報莊嚴土,不像我們凡夫,生到極樂世界去,只能夠生到凡聖同居土。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不獨是勸衆生自己求往生,還要教化一切衆生,勸他們個個人發求生極樂世界的願心。講到普賢菩薩自己,是等覺菩薩,還沒有到妙覺菩薩的地位,所以也還應該要求往生的。要曉得極樂世界,同我們娑婆世界,一樣的也有四種土相。法身菩薩往生,是生的常寂光,實報莊嚴,兩種淨土。十信位以下的菩薩往生,是生的方便有余淨土。尋常凡夫往生,是生的凡聖同居淨土。論起道理來,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種種莊嚴,比了娑婆世界最高的天宮,還要勝過百千萬倍哩,薄福的凡夫,實在是沒有往生的資格的。所以阿彌陀經上說,少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不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的。幸虧阿彌陀佛,有攝受衆生的慈悲大願力,只要衆生真實的相信,發懇切求往生的願,至誠的念佛名號,沒有不接引往生的。照觀無量壽佛經上講起來,就是那造了種種極大罪業的衆生,臨終時候,地獄的相,已經現出在面前了,差不多就要落到地獄裏頭去了,只要靠從前念佛的善根力,碰著了善知識,教他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接連念了十聲佛號,那地獄的相,就化做一陣清涼風,看不見了,只看見一朵金蓮花,比太陽的光還要亮,停住在他的面前。就在起這個念頭的時候,那個人已經就托胎在這蓮花裏頭,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像這樣有極大罪業的衆生,臨終至誠懇切的念了十聲佛,也就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你想便宜不便宜呢。你要曉得,這是靠了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所以有這樣的好處。大衆念佛的人,只要信心真實,願心懇切,實在是沒有一個不往生的。永明壽禅師說,萬修萬人去,這句話並不是假說的。還有一層,念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用至誠心念一句佛號,就可以消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這是佛金口說的,一定不會不真的。念佛的人,天天念佛,或是幾千,或是幾萬,那怕從前所造的罪業多,也自然都會消滅完的。沒有了罪業,就是沒有在這個惡濁世界投生的因緣,只有往生淨土的因緣了。

  那人道,我聽說一個人盡管平常不念佛,只要到臨死的時候,能夠念幾聲佛,那怕是積過惡業的人,也一樣可以往生西方的。像張善和,本來是一個殺牛的屠夫臨死碰到了善知識,勸他念佛,他就往生西方了。像張善和那種殺牛的人,已經積了不少的殺業,臨死念了幾聲佛,尚且能夠往生西方,那麼往生西方,是很容易的事,何必要天天念幾萬聲的佛呢。我道,張善和這個人,前世一定是很有善根的,所以臨死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善知識,勸他念佛,他自己還能夠心神安定,接受這善知識的勸。這是千萬人裏頭,難得看見一個的。要曉得,一個人到了臨死,四大分散的時候,好比有無數的刀,把他的身體解開來,痛苦得了不得,心裏頭萬分的恐嚇慌亂,怎麼還會想到念佛呢。不要說碰不到善知識,就算有善知識去勸他,恐怕他的神識糊塗,也聽不到善知識的勸了。或者就是聽到了,人到了臨死的時候,舌頭也硬了,呼吸也短促了,要念也念不成了。像這種種的情形,多得很,哪裏拿得穩臨死還會念佛呢。況且還有田地,房産,金銀,財寶,夫妻,子女,功名,富貴,種種的放不下。這樣也想想,那樣也想想,使得心裏頭一些主意也沒有,這個時候,還能夠從從容容的念佛麼。要想他一心不亂,那是斷斷乎沒有這種道理的。一個人生在世界上,做一世的人,好比是一場大夢。死了就像夢醒了,夢醒了後,夢裏頭的境界,完全落了空。人死去了,生前的事業,也就都抛棄了,只有那所造的業,印在第八識裏頭,做後世受生的因。所以說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到了快要死的時候,種種東西,都帶不去,單只有這個業,跟定了他,替他現出後世的身相來。惡業就現惡道的身相,善業就現善道的身相,淨業就現淨土的身相,好比是種瓜結瓜,種豆結豆,一些也不會錯的。若是不趁早多念佛,多種淨土的因,先預備好了往生的資糧,不要說臨終的時候,一定會有各種的障礙,使得他提不起念佛的心來,就是能夠念佛,那浮飄飄的隨口念幾句,怎麼抵得過一生所做的業的力量呢。恐怕他最後的一念,還是不能夠著牢在這一句佛號上,到底不免要被那業力牽去的。所以這種討便宜的心,一定存不得的。你看古來往生的人,他們總是每天有一定的功課做的,或是念十萬佛號,或是八萬,六萬佛號,或是五萬,四萬佛號,最少的也要念到一萬,或是幾千佛號的。平時認真念佛,就是爲那臨終最後的一個念頭,做的預備功夫。一個人的念頭,實在只是習氣發動,哪一種的習氣深,自然哪一種的念頭,就來得利害堅固。平常時候,時時刻刻地拜佛念佛,一個一個的求生西方的念頭,起得慣了,成功了一種相續心,又能夠完全不起別的念頭,除了一句佛號,隨便什麼念頭,一些也沒有,這就叫做念佛叁昧,就叫做淨業純熟。自然到那臨終的時候,旁的念頭,都起不來,只剩了那清清淨淨,一個念佛求生西方的念頭了。後世受身的身相,就是今世最後的一個念頭所現的,所以真是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必定要平常時候,天天認真念佛,方才可以有希望,有把握。不是這樣把一句佛號,記牢在心裏頭,總是靠不住的。還有一層,尋常的人,到了臨死,總有那種種的病痛苦惱的,有了病,就不免要把他的心思擾亂了。病是罪業的報相,念佛能夠消除罪業,所以平常認真念佛的人,往往臨終沒有一些病痛,好讓他從從容容的念佛,這也是有極大關系的。

  那人道,念佛要怎樣的念法,才可以容易成功念佛叁昧呢。我道,念佛最要緊的,是信心,願心。信要信得深。第一,要相信這念佛求生西方的法門,是釋迦牟尼佛金口說的,六方的許多佛,都證明白這個念佛法門,了不得的好,勸人都要相信的。佛是一定不會說謊話的,只要我們能夠依照佛說的方法去做,一定不會不成功的。第二,要相信阿彌陀佛,實在是大慈大悲。爲了要救度我們這些苦惱衆生,發四十八個大願,直說到倘然不能夠滿他的願心,就賭咒不願成佛。發了這個願心,又經過無量無邊劫的修種種苦行。不要說布施旁的東西了,就是身體,手足,頭目,腦髓,也不知道布施了多少次。爲的什麼呢,就爲了一心要造成這個極樂世界,好讓我們去自在受用。這樣的恩德,怎麼報得來呢。倘使再要不相信,怎麼對得住阿彌陀佛呢,恐怕這辜負佛恩的罪,已經要落到地獄裏頭去了。四十八願裏頭說,十方世界的衆生,只要至誠發願,念佛名號,一定都能夠生到極樂世界去,永遠不再受生死的苦的。並且在一世上,就會到候補佛的位子的。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像這樣的大便宜事情,一定再沒有別的法門,能夠勝過的了。第叁,要相信自己的心力。我們現在的心性,本來同了十方叁世諸佛,沒有兩樣的,所以說衆生即是佛。十方一切世界,都在自己的心裏頭,並不是心的外面,另外還有別的境界。心沒有外面的,心也沒有限量的。一切的法,都是在自己的心裏頭的。就是虛空,也是自己心裏頭所有種種法的一種法相。心裏頭既然有種種的法相,虛空不過種種法相的一種。拿一種來比種種,自然一種是很小,種種是很大了,所以說虛空生在心裏頭,好比只是一片浮雲,在天空裏頭。拿浮雲來比天空,那種大小的比例,還可以用說話來形容,數目來計算麼。現在拿虛空來比做天空裏頭的一片浮雲,拿心來比天空,那麼這心量的大,大到還可以說麼。自己的心性,既然這樣的大,所以要怎麼樣,就可以做到怎麼樣。願意要離開自己心裏頭的惡濁世界,生在自己心裏頭的清淨世界上,仿佛是左手拿的一件東西,換了右手拿罷了,原是自己的心做主的,怎麼會做不到呢。況且還靠著阿彌陀佛的慈悲大願力,臨終…

《佛法大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