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則心裏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 )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倘心中起煩惱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隨他轉。除過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複林介生書
徹權師至,又言居士怨尤之狀,及無知俗人謂作善獲殃,修行無益等種種邪說。予聞之淒然。恐上智者因茲惰行,下愚者敢于作惡,故不揣固陋,直詞以告。如來說經,報通叁世。凡人生子,略有四因。報通叁世者,第一現報。謂現在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如士子習舉業,現身得功名。此凡眼能見者。第二生報。謂今生作善作惡,來生享福受罪。如祖父重斯文,子孫方發達。此則凡眼所不能見,天眼猶能見之。(今生來生,皆約本人說,然隔世之事,難以喻顯,權約祖父子孫,欲人易了,不可以詞害義,至禱。)第叁後報。謂今生作善作惡,至第叁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萬生,或一十百千萬劫,或至無量無邊恒河沙劫,方受善惡之報。如商周之王業,實肇基于稷契弼舜佐禹之時。若叁四生等,天眼猶能見之。若百千萬劫,天眼則不能見,聲聞道眼,猶能見之。若無量無邊恒河沙劫,惟如來五眼圓明者能見。尚非聲聞道眼之境,況天眼肉眼哉。知此叁報之義,則作善降祥,不善降殃,聖言原自無爽。富貴貧賤壽夭窮通,天命未曾有偏。境緣之來,若鏡現像。智者但修鏡外之容,愚人徒憎鏡內之影。逆來順受,方爲樂天。不怨不尤,始可立命。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二者報怨,叁者償債,四者討債。報恩者,謂父母于子,宿世有恩,爲報恩故,來爲其子。則服勞奉養,生事死葬。必使生則親歡,祭則鬼享。乃至致君澤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後世,敬其人而並敬其親。若曾魯公,陳忠肅,王龜齡,史大成。(曾陳王叁公,皆宋名臣,史公清初狀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肅悟入甚深,以前世皆爲高僧,故雖處富貴,猶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賢孫,皆此類也。報怨者,謂父母宿世于子有負恩處,爲報怨故,來爲其子。小則忤逆親心,大則禍延親身。生無甘旨之養,死贻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權要,謀爲不軌,滅門戮族,掘墳夷墓,使天下後世,唾罵其人並及其親。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是也。償債者,子宿世負親資財,爲償債故,來爲其子。若所負者多,則可以終親之身。若所負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學甫成名而喪命,商才得利而殒身。討債者,謂親宿世負子資財,爲討債故,來爲其子。小債則徒費束修聘金延師娶妻,及種種教誨,欲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爾喪亡。大債則不止如此,必致廢業蕩産,家敗人亡而後已。谛觀令子,恐是討債而來。幸所負者少,故弱冠而去。當忏悔宿業,努力勤修。天必畀汝好子,光大門戶。況孔子聖人,中年喪子。顔淵大賢,壯歲夭亡。原憲赤貧,子路殉難。夷齊餓死于首陽,伯玉窮困于衛國。將謂聖賢因修德而遭天譴耶,抑亦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耶。但責己德之不誠,勿問天報之禍福。能如是者,五福自然臨門,六極決定避舍。謂予不信,有如皦日。須知人生世間,具足八苦。縱生天上,難免五衰。唯西方極樂世界,無有衆苦,但受諸樂。將非天以汝倡導淨土,以此無福無壽之子,爲汝作頂門一針。使汝知叁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畏懼。人命無常,速如電光。大限到來,各不相顧。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于此猶不惺悟,力修淨業,則與木石無情,同一生長于天地之間矣。有血性漢子,豈肯生作走肉行屍,死與草木同腐。高推聖境,自處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憤發,聞聖賢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負人耶,抑人負天耶。祈垂慧察。
念佛儀式
南無常住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賢聖僧 (叁稱叁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叁稱叁拜)
南無阿彌陀佛 (叁稱叁拜,拜畢念。)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叁稱念)
佛說阿彌陀經(一遍)
往生咒 (叁遍)
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衆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衆生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即接念)
南無阿彌陀佛 (至少五百聲,多則千聲萬聲,任便。)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叁稱)
南無大勢至菩薩 (叁稱)
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 (叁稱)
發願回向偈
(一)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二)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叁)願我宿現諸父母 曆代祖宗及怨親
同仗如來慈悲力 接引往生安樂國
(四)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爲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爲伴侶
(五)願將以此勝功德 回向法界諸有情
普願沈溺諸衆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
叁皈依
自歸依佛 當願衆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一拜)
自歸依法 當願衆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一拜)
自歸依僧 當願衆生 統理大衆 一切無礙(一拜)
和南聖衆 (叁拜而退)
注:括號內字皆不念,如不念經咒,蓮池海會佛菩薩亦不念。念時要懇切至誠,字字從心中念出,攝耳谛聽,令心歸一。
附錄麻風之福音
麻風必效療法
患麻風之痛苦,與療治麻風之困難,幾盡人皆知之。今有驚人之消息焉,即麻風病可治而愈是也。緣民國二十一年春間,前鹽城縣知事龐性存君,赴淮安接辦春赈,見該縣政府派令供使之警吏張永茂容色異常,詢知曾患大麻風,已至不可救藥程度。遇一老人,授以治方,照服不半月即愈。年來且養育兒女,重享家庭之幸福矣。其法用所在多有之蒼耳草,于小暑節之日起,刈取此草,棄根與須,切碎煮爛,取汁熬膏,絕不加他味。每飯後,約取二小匙沖服,半月即愈,重者一兩月亦愈。愈後一如常人,不致複發雲。茲將龐性存君,與各人通信發表如後,俾明真相。(熬膏方法,詳後章鑒虞複李圓淨書。)
龐性存致印光法師書
現來淮查赈,而得一治大麻風之驗方。方用一到處皆有不值一文之草,以草煮水,以水熬膏,每飯後沖服,不出一月即見效。即眉毛盡落,面如火燒,指甲全脫,損及骨節,亦不過兩個月即能見效。愈後,一如常人。縣政府所派聽差之張永茂,即患大麻風最厲害之一人,當病重時,其現象一如上述。且滿臉風熱,不可耐,則以冷豆腐冰之,熱則更換,自分必死。遇一老人傳以此方,服之半月而愈。由是治愈者,已不可勝數。聞我國患麻風者,惟廣東爲最多。不惟中醫束手,即西醫亦難治療。慮其傳染也,則設麻風院以隔離之。因思同爲天地所生之人,而獨嬰此痼疾,致不齒于人類,心實悲痛,而惜無法以拯救之。今幸得此方,急願公之于世。章鑒虞先生願任熬膏之責,以六月初四即小暑節,時不可失,即多收此草煮汁熬膏,以待病者之求取。章先生所開之義生藥號,在淮安城內大街,現正熬膏廣爲施送。試之有效,來年小暑後,當盡量籌備以應雲。(廿一年叁月十五日)
章鑒虞與龐性存書
麻風膏一節,自我公榮行後,立即趕辦,收買蒼耳鮮棵叁千余斤。(先行曬幹,以免熬成生黴。)責成小號專門夥友數人,輪流監製。當用粥廠甑鍋,晝夜熬煮,約曆半月之久,始獲竣工。現已收淨膏約壹百五十余斤。本欲再加多熬,可惜時期已過。如以現成之膏,每人每日叁錢計算,即服半月,亦可療治四百余人矣。(廿一年八月二十日)
刻有王長春者,系小本賣洋皂爲業,雲及服膏藥十日後,頭轟身熱已止,飲食加多,足力回複。又有潘立中,年叁十八歲,灌雲縣人,現住淮安運河西渡口小廟內。服膏六日後,面先無汗者今有汗,十指不能伸屈者今能伸屈,飯量從一碗增至叁碗,飲食有味,現能步行六七裏之譜矣。楊元者,年十四歲,據雲,臉上二年無汗,服五六日後即有汗。王鴻鈞者,病已六年,服後,眉毛長出,面腫盡消。按上各節,足見功效尚速。但願患斯病者,服此藥化險爲夷,庶不負我鄉長孜孜救濟之心也。(廿一年九月一日)
章鑒虞複李圓淨書
垂詢蒼耳草熬法,具見我公痌癏在抱,壽世心堅,莫名欽佩。虞謹將此膏再叁考驗,已有把握。茲將經過情形錄後,以供采擇。今年小暑時節,即在淮安公益堂,收買蒼耳棵子叁十余擔,用刀斷開約二寸長。曬幹後,用粥廠大甑鍋煮汁,約六小時,將汁濾盡,用大鍋再煉汁,勤添慢熬,曆期半月,將膏熬成。(除煮汁六小時外,約計再熬六小時上下,便可成膏。)計用煤二千斤,鍋甑約用水一萬五千斤,不加糖質,成膏二百余斤。分貯叁壇,外加柳筐,特先運呈一壇。此草須在小暑後,立秋前,采取,交秋無效。細爲研究,秋前有蟲在蒼耳子內,立秋後便鑽出,故無用。(蒼耳草有子,滿身皆刺,名蒼耳子,中醫常取以爲藥,熬膏時不必棄去。)該草除根與根上之須不用外,余俱有用也。(膏因不加糖,收液體頗稀。)至于麻風膏之服法,如患上部者,叁餐後,每服兩小匙。如患下部者,叁餐前,每服兩小匙,大致服六個月即除根。而就此間之經驗,每有服至半月即見效驗,或兩月即見奇效者耳。(取此草,須正在草子中有蟲時,多傷蟲命。又是病非如此不能治,只好從權以救人爲要。但熬膏服膏之人,皆當常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名,以度被傷之蟲,轉怨成恩,方有利無害。)
熬膏方法
用蒼耳草五斤,斷成二寸長,放在藥鋪所用銅鍋內,將淡河水加滿。由早七點鍾熬起約至午後一點鍾,將汁用榨取淨,再將汁熬至晚七點鍾成膏,約重九兩爲止。用有蓋瓷瓶收好。但熬時須將沫用小籮篩漉盡,否則天熱生黴,以托藥鋪代熬爲最好。服此膏忌食豬肉。(文鈔叁編卷二·複尹全孝居士書二(校者注))
此藥兼治風濕,不獨治大麻風也。
《初機先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