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素食:從生理結構的觀點

  素食:從生理結構的觀點

  

  哺乳類動物有很多種,像人有叁十二顆牙齒,但只有四顆尖銳的牙齒是食肉用的,其他的都是用來切斷、碾磨,和虎豹犬貓的鈎形齒不同,甚至牙槽的形狀也不一樣。

  我們的牙齒除了上下領可以做垂直運動外,還可以做左右移動,而且左右移動比垂直的機會還要多,因爲左右移動就是在碾磨食物。肉是要靠垂直的切割,所以老虎等動物吃東西時都沒有左右碾磨的動作。

  再看看我們腸子的長度,貓的長度與脊椎骨是叁比一。我們和牛一樣,是七比一。所以肉類在貓的肚子裏不會停留太久,只經過身體的叁個長度就可以排出來,因爲在體內蓄存太久會發酸、發臭和發毒。

  但我們不一樣,我們的腸子是脊椎骨的七倍那麼長,如果吃下的肉經過兩天、五天甚至一個星期才能排出,試想回收的毒素到底有多少?

  按照人體結構,加上動物在被殘害時所發出來的毒素,都告訴我們:“肉食不是有利于我們的。”

  素食:從生態保護的觀點

  以統計學來說,生産一斤牛肉足夠讓 12 一 16 個人換取面包.也就是養一斤牛肉需要 12 ~ 16 個人吃的谷物。如果換成東方人的白米,則可以養十多個人。

  在能源危機、講求自助助他、救濟貧困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要素食。因此養十多個人和養一個人,哪一個劃算?哪一個經濟?

  另外,生産一磅牛肉需要消耗五十平方尺的熱帶雨林,而五十平方尺的雨林可以放出五百磅的氧氣。畜牧業廢水是水汙染的主要來源。少養一頭豬,可以減少相當于四到六個人的廢汙水排放量。

  又根據調查,全球有十二多億頭牛,每年産生約一億噸的甲烷(沼氣),促成地球溫室效應。所以吃肉不但對身體沒有積極的利益,反而破壞大自然、傷害動物。

  地球只有一個,能夠少吃一塊肉就是舉手之勞做環保。現在的環保人士提倡環保,我要問他:“你是不是素食者?”若是素食者才更能講這一句話。

  口中說“我是環保人士”,卻又拿大塊大塊的肉來吃,我覺得並不是真正的環保。

  其實素食就是保護動物、愛護地球、不去破壞雨林、愛惜資源。雖然我們沒有宣稱自己做的是環保工作,但這就是在實質上參與環保。

  人類許多疾病均起因于體內酸度過高,追本溯源,就是含酸性的肉類及乳製品攝取太多的緣故。然而每人每天每餐少吃一塊肉,你我都可以辦得到。如此不但爲自己健康著想,也爲環保盡力,何樂而不爲?植物性蛋白質的品質絕對不輸動物性蛋白質,甚至超過數千、數萬倍。

  飲食之外,我們應該還要考慮我們對環境所應負的責任和道義,“少吃一塊肉,就是舉手之勞做環保”,這是我一直強調的,也希望大家一起重視它。

  健康的建立從“飲食”開始,在飲食的基礎上我們不但需關懷自己,還需關懷他人、關懷衆生、關懷地球。

  正確的飲食是回歸到“四大金剛”的飲食觀,從四大金剛建立我們自然、自在、清淨的飲食觀。

  從此你可以給人家一個信息:“吃天然素食的人非常健康,能受到別人的贊歎,吃天然素食的人最健康,沒有畏縮。”

   吃蛋的壞處

  蛋除了營養之外,還有什麼不爲人知的事實?

  蛋黃與蛋白其實是有差異的,不過到底要不要吃蛋呢?

  我小時候最愛吃蛋,那時不知道這就是埋下後來過敏病源的原因。

  後來不再吃蛋後,鼻子與皮膚的過敏也自然消失了,不藥而愈。

  蛋的酸質(尤其蛋黃的部分)非常高,蛋白提供了蛋白質.然而蛋的所有膽固醇都在蛋黃內,所以膽固醇高的人最好不要吃蛋。

  攝食蛋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到養雞場參觀,就知道,業者必須在飼料裏添加種種防止雞瘟的抗生素與促進發育的激素。這些東西都聚積在蛋裏,所以,我們吃的蛋外形很大,都是超大型的。

  而這些雞種從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工作就是准備生蛋,它們彼此生活在極爲狹隘的空間,彼此啄來啄去,不平的情緒也點滴彙人“精華”的蛋中。

  販賣者只看到蛋的營養,並沒有把負面的影響告知我們:蛋裏面殘存多少農藥、激素、抗生素?所以,消費者必須了解後面還隱藏很多很多對我們健康危害的事實。

  此外,蛋的生處不淨,也是我們攝食時要加以考慮的。

  食物的營養與否不是只決定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它們含量很多,但是質不好又有什麼用?培養一個人尚且要重質不重量,我們對于所吃的東西何以只重量不重質?這豈不是顛倒?

  所以評估營養、衡量食物就像看一個人、看整個世界一樣,不要呆板的、刻板的、僵化的用一種人雲亦雲的方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