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從營養的觀點
素食會不會導致蛋白質攝取不夠,不夠營養?其實,植物性蛋白質並不亞于動物性蛋白質,它是高品質的蛋白質。然而很多醫生、護士、營養師都還沒有這種概念,他們還存著動物性蛋白質才是高等蛋白質的觀念,那真是最大的錯誤!
想想看,就算動物性蛋白質是一流的蛋白質,但附在上面的脂肪是一流的嗎?這些是我們所需要的嗎?每只動物在被殺害時,因爲恐懼、嗔恨而分泌到肉裏的毒,我們肉眼看不到,但導致許多治不好的病,所以想要健康,都應該從“斷肉食”開始。
同時,在攝取蛋白質時,要有個認識:蛋白質如果超過每日熱量的百分之十五,會有害處。
首先,肝、腎的負擔會大量增加,肝會工作得很辛苦、很疲累,腎髒則必須處理過多的蛋白質,努力地把它排出去。腎髒在長期蛋白質過量之後,組織會變大,大而無用就衰竭了。
每個器官都是如此,心髒擴大就衰竭;肝髒擴大就形成肝腫大,腫了之後就萎縮、硬化。腎髒原本約9厘米,但是蛋白質過量使血流量增加、變大,它反而要很費力地工作,所以會逐漸萎縮,這就是典型的腎髒病。因此,所有疾病的起因裏,食物是很重要的角色。
蛋白質在生化功能上,因爲有硫鍵及磷鍵的關系,屬于酸性食物,分解到最後會變成磷酸或硫酸。這些酸到了腎髒後,因爲腎髒有調節酸堿的功能,所以需要堿性的物質來中和。
而身體裏大量的堿是鈣,骨頭是身體的鈣銀行,因此會從骨頭拿取鈣來中和,否則蛋白質太多、酸質很高會造成酸中毒。此外,腎髒爲了維持酸堿平衡,就必須處理這麼多蛋白質代謝之後的酸質,所以需要更多的鈣來加以中和。
這就是爲什麼蛋白質攝取愈多,我們的鈣質流失就愈高。而這些流失的鈣質從腎髒流到小便中,所以蛋白質攝取太多的人會腰酸背痛,並且會覺得疲倦,長期以後背部則會痛得很厲害,小便混濁,甚至泌尿系統的結石也會增加,身體則會産生不應該有的鈣化情形,因爲鈣從骨頭大量流失的關系。
然而,堆積在關節,就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堆積在血管,止管會鈣化、硬化;也有堆積在腦部的:而堆積在晶狀體的,即成爲白內障;另外也會堆積在任何器官。
當一個人有白內障,眼睛昏花,就被說成是“老”,而蛋白質吃得太多也會讓人早衰,早衰就是老化,所以不要吃太多的蛋白質,否則會催促我們老化、體弱多病。
蛋白質也是骨質疏松症很大的元凶,所以長壽者的秘訣就是“少吃肉、多運動。養身以動、養心以靜。吃得少、又清淡。蛋白質、脂肪的攝取要減少”。
現代人不要擔心蛋白質攝取不夠,而要擔心的是蔬菜吃得不夠多。
動物性蛋白質的分子太龐雜,而且不屬于我們人體,是異類。在分解過程中,如果我們的辨識功能不能發生作用,會被當做攻擊的對象,因此就會發病。所以膠原病、風濕病、氣喘或過敏都是這些無法分解的蛋白質被當做引動者,在濕度升高、空氣變化或特別因緣時被誘發出來。
長壽者的秘訣:
少吃肉、多運動。
養身以動。養心以靜。
吃得少、又清淡。
蛋白質、脂肪的攝取要減少。
有的孩子打減低過敏的針,十年的過敏仍不會好,因此還是要減少牛奶、肉類及蛋類,多吃有生機的東西,"“半數以上增加生食”,然後排泄會隨之增加,把累積十幾年的廢物排除出來,這種方式絕對會有起色。
腎髒病、尿毒病人常常被恐嚇:“洗腎的人絕對不可以再吃素,吃素體力會愈來愈弱,要吃動物性蛋白質,因爲它是高品質的蛋白質,具有完整的蛋白質結構。”這些話乍聽之下很對,爲什麼?因爲蛋白質有必需氨基酸八種,而肉類的內髒完整具足,所以吃這些東西就能很輕易地取得。
問題是,這些肉類除了含有必需氨基酸外,還附帶什麼?
任何一種肉類都沒有複合式碳水化合物,它的脂肪非常高.雖然可以補足我們高品質蛋白質,但是卻阻塞了我們的血管,想一想哪種好?所以很可悲的是,尿毒病人經過洗腎之後,不是死于尿毒症,多半死于心髒血管性疾病或感染症。
尿毒病患認爲,吃進去的蛋白質廢物透過洗腎就可以把它清洗出去,而不知道血管的變化是持續性的。吃這麼多白肉、紅肉、魚肉,那些脂肪對血管組織的傷害是不回頭的,所以,他們的血管會塞住,腎髒也無法清洗。
因此腎髒病人最大的殘害來源就是這些高蛋白,雖然動物性蛋白質是完整蛋白質,但絕不是高品質蛋白質。
素食者只要好好調配,絕對可以避免必需氨基酸不足的現象。因爲植物所提供的氨基酸不是八種都有,但只要A+B搭配起來有八種就好了。所以爲什麼要拿肉類來解決一切呢?只要會調配就可以達到均衡。
還有,素食者絕對要生食,爲什麼?因爲生食提供了B12的補充。
素食者經常被非素食者駁斥的地方,就是:“素食是不營養的,因爲維生素Bl2攝取不足,造成貧血。”其實食物裏面也有維生素Bl2,如泡菜、味噌、回春水、生菜、深海綠藻都能讓我們的血液再生,都含有豐富的BI2,攝取之後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