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類:從食物治愈力上認識谷類
治療與治愈並不相同。治療是一種醫療行爲,借此以達到消除疾病的目標。治愈是一種逐漸康複,回複到原本健康自在、自然的狀態。全谷類具有治愈的能力。這在數千年前中國的醫書藥書中就有記載。谷物象征和平、綠化、痊愈。如果能分析了解各類谷物的個別差異,取其特征,調和谷物就有治愈萬病的功效。在我們每日飲食中,首先應當增強且加重各種谷物的比例,用谷類來平衡每個人偏差的體質,以期達到中庸和平,陰陽氣血調和,因爲食物爲最佳的藥物。臨床上,可按中醫八綱辯證法,先分陰陽兩大綱,區別實虛、寒熱、表裏,或濕、風、燥證,再選用適當谷物調配。平常也可按四季的寒暖靈活調配,達到均衡的目標。例如自覺寒冷,某些地方感到特定的僵硬痛點,腰背難挺立,喜食熱性食物。這是寒證,可酌量增加偏熱性的谷物,如燕麥、荞麥等。如果自覺懶散、緩慢、全身沈重,病理上可能有水腫,或身體肥胖、痰多、粘液分泌多,出現囊腫、腫瘤等,此屬濕證。谷類選擇則以幹燥性爲宜,如小米、荞麥、大麥、裸麥、野米、烘焙過的燕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