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一點是,佛有如來、應供、正等覺等十種稱呼 ,很多佛經中通常只有“如來”一種,其他的稱呼很少出現,但若能念全這十種稱呼,功德非常非常大。漢傳佛教的《文殊師利問經》中雲:“若能專念如來十號,佛于彼人常在不滅,亦得當聞諸佛說法,並見彼佛現在四衆。”如果能專心專意念如來的十種名號,那麼佛陀會經常跟著我們,將來能見到佛陀的四衆弟子,聽聞如來講法,還能“增長壽命,無諸疾病”等等,講了許許多多的功德。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來念佛,非常有必要。
在念誦的過程中,前面若加上“頂禮、皈依、供養”,後面是如來的各種稱呼,以此方式來念誦,當然是最好的。有關經典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文殊師利問經》中講了很多,希望你們方便時看一下。如果實在不能這麼念,也可以直接念佛號,比如頂禮無量光佛、頂禮寶髻佛,這沒什麼不可以的。尤其是有些老年人,或者你家裏的親朋好友,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這麼多的名稱記不住,那只給他教一句就可以。譬如先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教會了以後,再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然後“南無寶髻佛”……簡單地教一個佛號,這樣功德也非常大。
給別人宣講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乃至菩提果之間也不會窮盡。而自己緣佛陀——觀想佛陀、看著佛像等來念佛的功德也不可思議,乃至涅槃之間永遠不會消失。《大悲經》中有一個教證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所以不管你是以善心還是無記心來聽一聲佛號、念一句佛號,這種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間都不會耗盡,就像銀行裏的存款,乃至沒有取完之前不會窮盡一樣,這種功德非常大。
現在世間上亂七八糟的語言,大家沒有必要說得很多,而應該把心思用在念佛號方面,有時間就要多念佛。現在淨土宗在這方面還是做得非常不錯,很多法師提倡一心念佛,不能雜修。當然,念多佛名號不會成爲雜修,坐禅、做其他善法也不會成爲雜修,這一點不要有任何懷疑。所謂的雜修,就是對根基比較低劣、只能念一個阿彌陀佛的人來說,其他什麼都不能念,給他教這個、教那個,就成了一種雜修。而其他大多數的修行人,應該像喬美仁波切爲主的藏傳佛教的大德,或者漢傳佛教的有些高僧一樣,既要修禅定,也要念佛號,還要鑽研經論。從他們的傳記中或弘法利生的事業中可以看出,真正對自己有影響的“雜”,是一些胡思亂想的不如法念頭,這對成就有一定的危害。
所以,我們應該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有首歌裏唱得好:“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欲海茫茫不迷惑。”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人生非常短暫,也很難得,這樣難得的人身不應該整天吃喝玩樂、說是道非。現在很多在家人,一天到晚的話題就是——你買房子了沒有?買車了沒有?結婚了沒有?生孩子了沒有?孩子讀書了沒有?讀書的話,讀幾年級?……每天研究來研究去,其實也沒有多大意義,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念一些佛號。
念佛號,不僅對究竟佛果有非常大的利益,甚至對暫時利樂也有非常大的幫助。有些人害怕出現地震、雪災、海嘯等災難,這樣的話,可以念“龍自在王如來”的名號,世間上的各種疾病、災難、傳染病等,通過他的名號能遣除;若念誦“日月燈如來”的名號,邪魔外道不會幹擾你,有些人特別怕魔,晚上不敢一個人上廁所,這個時候你就念“南無日月燈如來”,有了太陽、月亮、燈,所有的魔都不會來幹擾,而且此佛號的功德很大,以遍滿整個叁千大千世界的珍珠寶鬘來求都值得;如果念誦“月燈如來”,念誦的人或聽到名號的人,就會成爲人天應供處,自己的身體跟佛塔沒有什麼差別,如果有人向你頂禮,你就可以“南無月燈如來,南無月燈如來——好,開始頂禮吧,頂禮我也沒事”;還有人特別喜歡漂亮,希望相貌端嚴,那麼可以念“南無步蓮如來”。總之,有許許多多佛號的功德,這是從暫時利益來講的。
其實現在追求暫時利益的人比較多。個別法師講法也好,修行人求法也好,好像只是求人天福報,成了一種人天乘。我們佛教中的乘,先是人天乘,然後是小乘,再是大乘。人天乘只求即生中快樂、妙色、生意好,很多人學佛就是這個目的。如果你想獲得人天乘的福報,念這些佛號就足夠了。如果還要獲得生生世世的利益,就應該發下殊勝大願,如藥師七佛裏的善名稱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琉璃光王如來發十二大願,還有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最終依靠這些願力得以成就。而且,我們看了這些願以後,可以知道即生遇到這些佛號,福報是非常了不起的,麥彭仁波切引用《趨入定不定手印經》的教證說:以整個大千世界遍滿金銀財寶及世間供品來供養緣覺,功德當然是不可思議,但一個人口裏說“佛陀”或“遍知”或“世間怙主”,或者聽到“佛陀”或“遍知”或“世間怙主”的聲音,這個功德遠遠超過了前面這些功德。我們除了一些啞巴以外,“佛陀”兩個字誰都會說,包括小孩子也會說。既然福報如此之大,大家從現在開始,一定要重視念佛。
我所提倡的念佛,跟淨土宗的念佛略有不同。淨土宗所講的只念阿彌陀佛,其他佛號沒有特別強調,但我這裏要求大家持誦諸佛名號。平常若能這樣持誦,直接間接的功德相當大。
《妙法蓮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以散亂心稱一聲“南無佛”,逐漸也能成佛道。這句話還有一個典故: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老頭見衆比丘威儀端嚴、清淨自在,他特別羨慕,也乞求出家。(我們這裏有些老居士也是這樣,看到有些出家人比較舒服,自己就一定要剃頭。)當時好多阿羅漢用神通來觀察,(不像我們這裏,過了叁四個月,只要管家簽字就可以出家,)發現他八萬劫以內都沒有種過善根,沒有出家的因緣,于是阿羅漢們不答應。那個老頭特別傷心,一直哭著。後來佛陀以超勝阿羅漢的神通,知道他于八萬劫以前,曾是一位樵夫,有次在森林中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就急急忙忙爬上樹,無意中喊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句佛號,善根今天成熟,佛陀開許他出家,出家之後證得阿羅漢果位。
我們平時到寺院裏、坐在家中,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頂禮、皈依、供養如來正等覺釋迦牟尼佛”,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但這個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白蓮花經》雲:“佛陀不可思,佛法不可思,信奉不可思,異熟不可思。”我們遇到佛陀和佛法的福報不可思議,對之生起信心,進行供養、頂禮、皈依,其異熟果報也不可思議。這一點,任何一個思想家、文學家、理論學家,通過苦思冥想,或以分別念來進行觀察,都無法得到這種功德。
而且,即便說不出“佛”,光說“南無”兩個字,也是有功德的。《阿含經》中記載:提婆達多與佛陀作對,造了叁個無間罪,命終墮地獄時特別害怕。當時身邊有些眷屬勸他皈依佛,因對佛陀的嫉妒心比較強,他一直不肯說“佛”,只說一個“南無”。以此功德,佛陀授記他將來成爲南無辟支佛 。這與《根有律》的說法稍有不同 ,但內容大致是一樣的。
所以念佛號的功德的確非常非常大,我今天只作了一個簡單介紹,希望大家下來過後多參考這方面的典籍。麥彭仁波切曾引用《寶積經》的教證說:““頂禮一切佛陀”是一大火炬,必定焚毀一切煩惱。”又引用《華嚴經》的教證說,念佛就像“已食金剛界,縱使攝取微量,然而金剛界無法溶解”。因此,即生中遇到佛法相當難得,緣佛陀的這種功德,乃至生生世世也不會耗盡。
麥彭仁波切還在最後一些小字裏講得很清楚,說因爲有了佛法如意寶,我們才得以聽聞如此殊勝、尊貴的佛號,如果沒有佛法,百千萬劫也難遭難遇。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機會,有智慧的人理應盡量念誦佛號,看見別人死了或受苦時,就在他耳邊、身邊給他傳授。有些佛的名號比較常用,比如寶髻佛、藥師佛,還有火如來等等。以前上師如意寶常說,用整個世間的金銀財寶來供養諸佛的功德非常大,但是一稱“南無火如來”的名號,遠遠超過它的功德。上師如意寶也給我們念過這個傳承,他老人家經常強調念衆多佛號的功德。
大家應該再叁看一下麥彭仁波切後面的文字,裏面還說了,對恩重如山的父母親友,報答他們恩德有一定的困難,但若能引導他們念佛,縱然不能經常念,偶爾念一句,功德也相當大,可以算是一種報恩。
所以,我這次要求菩提學會的道友,勸家人一起聞思修行可能沒有這個因緣,但是勸他們偶爾參加一次念佛,從頭到尾只用一個多小時,他們應該給你這個面子。如果他實在不肯,你拽著他的頭發也要讓他參加。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只要耳邊聽了這麼多如來的名號,對生生世世都有莫大利益。因此,麥彭仁波切最後以誠摯的心來合掌、以高昂的文字來勸請大家,一定要持誦諸佛菩薩的名號,這個是萬萬不可放逸的。麥彭仁波切這樣偉大的大成就者,鄭重合掌勸請的事情,我們如果不重視,就是沒有心髒的人了。
念這些佛號,不管老年人也好、年輕人也好,有地位也好、有錢財也好,黃種人也好、白種人也好,什麼樣的人都能得到利益。哪怕旁生,正在掙紮死去的時候,你在它耳邊念個佛號,它也能得到巨大的助益。以後我們金剛道友之間,如果有人離開人間,馬上就要死去,幾個道友應該一起給他念一遍佛號。我們學院從今天開始也是這樣要求。外面各個地方的人,看見有些人要離世時,給他100塊錢沒有用,不如給他念一些佛號。畢竟錢到中陰身時也用不上,人民幣不要說是中陰身,到美國也用不上。
前段時間,我母親的妹妹得了癌症,馬上要死了,我母親拿1000塊錢給她,我說:“給她1000塊錢有什麼用呢?還不如給她念一點佛號好。”所以,親朋好友死的時候,千萬不要給他錢,給錢也沒有用。如果…
《念佛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