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去年去過一趟青海,發現藏族人和漢族人對待財富的態度很不一樣。那麼,藏地的人如何看待做事業積攢財富的意義?
索達吉堪布答:在藏地,相當一部分人對財富的態度,不像漢地人看得這麼重。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他們的幸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所以物質條件雖然一般般,但依然過得很快樂。我曾去過很多牧民的家,他們生活十分清貧,你們有時候的一頓飯,抵得上他們十多個人幾個月的吃穿,可是相比之下,他們心情上的快樂,卻遠遠超過漢地許多有財有勢的富人。
古人說:“有富不一定是福。”在佛教中,知足少欲才是最大的富翁,有了這種滿足感,做什麼都會比較快樂。可是現在許多人缺乏這一點,他們有一輛轎車想買兩輛,有了兩輛又想叁輛,而且質量也要越來越提升……這些人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卻忽略了它的副作用,最終只能招致無盡的煩惱、痛苦。而我們藏地很多人,從小就信仰大乘佛教,內心有種滿足感、利他心,因此,內心的快樂遠遠超過大城市的人。
當然,現在藏地也有一部分年輕人,由于信仰喪失的原因,走向社會之後,行爲比漢地人更瘋狂,經常去一些不正當的場合。對你們漢地人來說,畢竟有些事物已司空見慣,對此也看得比較淡,而這些人到了大城市以後,拼命地追求物質享受,天天耽著醉生夢死,這種現象如今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