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請教您:《心經》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 · 在思想上、修證上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問:我是北大哲學系的學生,想請教您:《心經》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單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好像是一個意思,但又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出來了,不知道它們在思想上、修證上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索達吉堪布答:“色不異空”,是指色法的本體是空性。關于這一點,理論上可用中觀推理來抉擇,竅訣上可讓一個開悟者對你直指。像禅宗的話,有些上師對弟子狠狠地打一打、敲一敲,他馬上就開悟了;像密宗的話,灌頂時依靠水晶的指點,也可以認識心的本性,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明白色法其實不離空性。

  “空不異色”,這裏的“空”並不是不放東西、空空蕩蕩的一個地方,而是指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也就是萬法的本性。這種空性不離色法,所有的色法跟空性無二無別,此境界只有大中觀才可以描述,世間人或小乘宗根本無法觸及。現在很多人在抉擇空性時,往往落入一個單空,比如碗裏不存在東西,就認爲這個碗是“空”的,但究竟實相若只是單空,這種境界連我們的分別念都可以緣取,佛陀又怎麼會說它不可思議?

  因此,“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指色與空在本體上無二無別,心和外境只不過是我們的迷亂顯現。就像在做夢時一樣,夢中雖有山河大地、苦樂感受,但這些全部都是幻相,一旦你醒過來,就會發現夢中的色法與空性沒什麼差別。同樣,我們現在所感受的一切,實際上也跟做夢沒有兩樣。通過夢境來認識色法與空性之間的關系,就會證達中觀比較甚深的境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