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請問大堪布具體該怎樣拔除痛苦呢?
索達吉堪布答:
1、低劣的世間方法
首先講一下世間人除苦的錯誤方法。有些人在特別痛苦時,拼命地酗酒、抽煙、吸毒。我就認識一個佛教徒,他說自己的煙酒戒不了,爲什麼呢?因爲他心裏很煩躁時,就會躲到咖啡廳裏吞雲吐霧,再去舞廳借酒消愁。他覺得一醉可以解千愁,但真的能這樣嗎?並非如此。這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愁,一旦清醒過來,事情仍然要面對,想躲也躲不掉。
還有些人,心情不好了就去邪淫,或到卡拉OK亂吼,或者打麻將、花天酒地,這些無疑都是一種逃避。
還有些人,把痛苦的事都寫在紙上,然後點火燒掉,看著紙上的字一點點灰飛煙滅,感覺痛苦也隨之消失。但這相當于迷信,也沒有多大意義。
還有些人,到山谷裏大喊大叫,或者用頭使勁撞牆,甚至把家裏的鍋碗瓢盆全部砸爛,這樣發泄一通才覺得輕松。
更有甚者,還會以殺人取樂。前不久在美國,一個17歲的孩子就把父母殺了。在雙親遺體仍在房內的情況下,通過facebook邀請40到60名青少年來到家中,通宵喝酒進行狂歡。
或者,有些人失戀以後,要麼自殺,要麼把愛人殺了,如果實在找不到愛人,就找些樣子相似的人代替。聽說某地就有個大學生,因爲自己失戀了,就專門殺一些穿紅衣服、長發披肩的女學生,以此來報複前女友對他的無情抛棄。
2、中等的世間方法
稍微好一點的人,在遇到痛苦時,則會遊山玩水,或者找有智慧的人聊聊天,或者作一些心理咨詢,或者看看《心靈雞湯》等勵志的書。
《心靈雞湯》是個美國人寫的,前幾年比較轟動,裏面講了很多哲理小故事,看的時候比較舒服,但看完以後,不像佛教那樣有特別深的竅訣,可以根除自己的煩惱。不過,這也是一種方法吧。
通過這些方法,就像吃了止痛片一樣,可以暫時壓製痛苦,讓它不再折磨自己。但這終究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學佛。
3、最殊勝的佛教方法
所以,我今天想將自己所了解的佛法,與你們分享,大家通過這些方法,很容易消除內心的痛苦。即使有些習氣根深蒂固,無法一下子完全斷除,但只要持之以恒經常串習,痛苦也遲早會離你而去。
什麼方法呢?下面就介紹幾種:
(1)利益衆生,斷除自利
當你特別痛苦時,首先要認識到痛苦的來源是我執,也就是自私自利的這顆心。相信各位都很清楚,一旦你遇到困境而痛不欲生時,爲衆生痛苦的應該寥寥無幾,爲自己痛苦的可謂比比皆是。所以,要想斷除一切痛苦,就先要斬斷它的來源;而要想斬斷它的來源,大家理應學習一些佛教經論,以大乘的無我精神改變自私自利的心態。
以前就有不少這樣的人,剛開始因爲各種事情特別苦惱,但後來學了大乘佛法以後,經常做些有利于衆生的事情,比如搞慈善、做義工,原來的痛苦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所以,第一個斷除痛苦的方法,就是要利益衆生。假如你有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那是再好不過了,但即使沒有,至少也應具有仁愛的傳統道德,它也是挽救人類的妙藥之一。
1988年,曾有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一次曆史性的會議,探討了21世紀科學的發展與人類面臨的問題。最後,他們共同發表了一個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然而遺憾的是,國外對中國文化抱有很大希望,但這個時候的中國,孔孟思想卻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記得在我小時候,大概是1974年,全國就開展了“批林批孔”運動。爲了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害怕某些人以儒教思想來複辟反黨,四人幫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批鬥。盡管這個運動不到半年就結束了,但它的後遺症卻相當嚴重。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傳統文化便一蹶不振,即使現在許多有識之士想力挽狂瀾,但它就像個奄奄一息的病人,想完全恢複過來非常困難。
昨天在中文大學的研討會上,我看到很多年輕人,除了對佛教感興趣之外,對弘揚傳統文化也有一定的積極性。爲什麼呢?因爲這些傳統文化,如今在別的國家被推崇備至,而在自己的國家,卻備受冷落。像“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方面的美德往往都看不見了。好多老師自己都沒有受過這種教育,想教學生更是難如登天。如此一來,這些學生在什麼樣的教育中成長,他們的下一代也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所以,我們現在的教育內容,需要再叁地完善,不能只追求一個分數就夠了。如今各個大學錄取的標准,只看分數的高低。其實,一個人考了多少分並不重要,他的人格才決定一切。有些人就算再聰明,但人品特別差的話,對社會也不會有利,反而贻害無窮。所以,培養人才一定要將“德”放在首位。
我就遇到過有些大學生,肚子裏明明沒什麼內涵,但傲慢心卻如山王一樣大,對佛教的態度非常輕視,口口聲聲加以批評。其實,佛教並不怕人批評,它所揭示的真理完全經得起任何觀察。可你若對佛教一竅不通,就斷章取義、信口開河,這只能暴露自己的淺薄無知,對佛教卻不會構成任何危害。
所以,教育一定要教學生怎麼做人,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到底能否得以重用,不但要看他的學問,更要觀察他的德行。假如他人格高尚、衆望所歸,即使學問不是很高,也會被委以重任;反之,倘若他沒有慈悲善良的心,縱然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或者精通佛教的叁藏十二部,也不一定對天下蒼生有利。
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德”的重要性。如今聯合國總部的大廈中,就挂著孔子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很多人懂不懂這個道理呢?當你受到生命威脅時,往往會貪生怕死,而你天天吃的動物,它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斷除自利、利益衆生,並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自己能否真正做到,這需要從很多方面觀察。當然,假如你真的做到了,則必定會斷除各種痛苦。
(2)苦樂皆轉爲道用
我們遇到很大的痛苦時,佛教中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將它轉爲道用。也就是說,本身這個事情是一種痛苦,但你可以不把它當作痛苦,而把它利用起來。
比如,無著菩薩在《快樂之歌》中講過,我們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生病的話,以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業障;不生病的話,用這個健康的身體可以多做善事。我們沒錢也可以,有錢也可以:沒錢的話,可以斷除對財物的耽著;有錢的話,可用它來上供下施、積累資糧。有些出家人對錢沒什麼貪執,自然就有很多錢了,這時你也不必特別苦惱:“有錢了,我怎麼辦啊!”佛陀在《毗奈耶經》中講過,倘若你前世的福報很大,今生不需要勤作就腰纏萬貫,那就算是一個出家人,所住的房屋價值五百金錢,也是允許的;所穿的衣服價值一億金錢,也是可以的[1]。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苦也好、樂也好,我們都應該快樂。
其實,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與輝煌,經曆各種痛苦也是必需的。愛因斯坦說過:“通向人類真正偉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會畏懼痛苦,反而會將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難,都轉化成通往解脫的基石。
曾有個故事,就講了這個道理:從前,一個農民的驢子掉到了枯井裏。農民在井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沒辦法把它救出來。最後農民斷然決定:這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救驢子。于是就把所有鄰居都請來,開始往井裏填土。
驢子很快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起初,它在井裏恐慌地大聲哀叫。不一會兒,令人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靜下來了。農民忍不住朝井下一看,眼前的情景讓他震驚: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後狠狠地用腳踩緊。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然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縱身跳了出來,快步跑開了……
實際上,生活也是如此。縱然許多痛苦如塵土般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也應將它統統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腳下,而不要被這些痛苦掩埋。若能這樣,到了最後,我們定會像驢子逃離枯井一樣,從輪回的苦海中徹底脫身。
關于將痛苦轉爲道用的方法,藏傳佛教的噶當派中講了很多很多。我有個同學就學得不錯,他是一個領導,有次在競選某個職位時,他無動于衷,好像跟他沒關系一樣。旁邊的人見了都著急,勸他趕緊去做做工作。他回答:“沒事。萬一沒選上也很好,我正好有空精進修行;萬一選上了也很好,可以有更多機會利益衆生。不管結果如何,我都很快樂。”
但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經常患得患失,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有時候把順緣也變成了違緣。假如你能換個角度看問題,那什麼違緣都可以成爲順緣,這就叫把痛苦轉爲道用。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也說:“最傑出的人,總能用痛苦來換取歡樂。”
(3)修持自他交換
觀修自他交換,對消除痛苦也很有幫助。比如,當你重病在床、名聲受損、窮困潦倒時,可以發願:“輪回中也有許多感受這樣痛苦的衆生,願他們的一切苦難都成熟于我身上。”然後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所有安樂,猶如脫下衣服給衆生穿上般,完全布施給他們;當向內吸氣時,再觀想把衆生的所有痛苦全部吸入體內,由自己來承受,以此他們都離苦得樂。
這是大乘佛教中甚深的修心教言。我們在遭受痛苦時,若能經常這樣觀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價值,對自我的愛執也會日益減少。
(4)以空性觀面對
假如你有空性見解,這是最好不過的了,以此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從分別念而來,而分別念則可依靠空性見斷除。聖天論師在《四百論》中也說:“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
當然,所…
《請問大堪布具體該怎樣拔除痛苦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