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七冊 第八品 靜慮 第一百二十四節課

  第一百二十四節課

  以推理決定身體是不清淨的,分叁個方面。第一是以因和果來觀察,這也分爲兩種,首先是“真實宣說”。

  昨天已經講了,世間上最髒的應該是不淨糞,而不淨糞的來源就是身體,所以從因的角度來觀察,身體沒有什麼可貪的。那麼今天從果方面來講,身體也是不清淨的,因爲它是不淨物中所産生的果。

  若謂厭不淨,垢種所孕育,

  穢處所出生,何以摟入懷?

  有些人特別討厭不清淨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所貪愛的人,身體是清淨還是不清淨?

  衆所周知,從最初的因來講,人的身體是父精母血、精卵結合,由不淨種子中孕育出來的;入胎之後,于住胎九個月間,在母親的腹腔內,周圍的環境不外乎是汙穢不堪的膀胱、大腸、小腸;最後降生的地方,也是從産門出來。從始至終,不管是哪一個環節,都是又腥又臭,沒有絲毫的清淨可言。

  如果你學過一點生理知識,或者上過衛校及醫學院,對人體的結構和組成部分,應該非常清楚。我們不是像蓮花生大師那樣化生,大多數都是胎生的,而胎中的來源去觀察時,的確沒有一點清淨的部分。既然如此,你爲什麼要將不清淨物形成的身體摟入懷中呢?

  清朝的《欲海回狂》一書中,也通過幾個方面,用教理闡述了人身不淨:一切凡夫,皆從情欲生,是“種子”不淨;本爲精血和合,是“受生”不淨;住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是“居處”不淨;在胎唯飲母血,是“所食”不淨;足月之後,從陰道出,是“初生”不淨;身內膿血,九竅常流,是“舉體”不淨。月稱菩薩說:“此身從出胎,皆爲不淨性,無法令彼淨,如同不淨糞。”因而,無論從果方面或因方面來觀察,整個身體沒有一個幹淨的地方。

  身體如此不淨,那是不是要舍棄它呢?不能墮入這種極端。以前佛陀讓很多比丘修不淨觀,後來有些比丘修得太好了,紛紛自殺或者殺他人,這種現象在《毗奈耶經》中也有。當然,也不能過于貪執身體,每天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打扮上。現在的世間人,尤其是稍微有點條件的年輕男女,時間基本上都花在這方面了。我們有些出家師父,年輕的時候是在家人,老了以後才出家,過去天天在裝飾這個“不淨糞”,現在回過頭一看,自己的修行一無所成,人生目標也是一片空白,這完全是愚癡所導致的。如果從小就受到佛教的良好教育,可能也不至于變成這樣。

  所以,現在大家遇到這麼好的機會,希望你們像盲人抓住大象的尾巴一樣,千萬不要放棄。修行法中有這樣的教言,上師如意寶也經常講,比如一個盲人好不容易找到大象,如果丟失了,在茫茫的世間中,再找到也很困難。同樣,我們現在好不容易因緣聚合,遇到了這麼殊勝的佛法,假如對佛法不希求、生邪見、隨便舍棄,那是極爲可惜的。

  前段時間,有個美國留學的道友(我認識她很多年了),在我們這裏聽了一段時間的課,她覺得回到那裏去沒有多大意義,最後發願將《入行論講記》全部譯成英文。她說如果這樣的話,自己活著有一點意義,否則一點意義都沒有。當時我也開許了,假如真正能完成,還是對衆生有一些利益。盡管我講得不好,可能也有胡說八道的地方,但也有很多聖者們的公案、教言,尤其是《入菩薩行論》的頌文,應該說是舉世公認的。前不久,一位韓國的法師,將《入行論廣釋》全部譯成了韓文,雖然我也看不懂,但還是比較隨喜。不管怎麼樣,有一本書的話,對部分人可能有些許利益。其實《入行論》的教理是不分民族的,無論你是美國人、韓國人,一說到人的身體不幹淨,誰都不得不承認。

  如今很多人一直在研究人體,但他們的研究角度,與我們這裏的完全不同。有些解剖學的老師,天天在學生面前說:“人體特別不幹淨,肚子剖開以後,裏面是什麼什麼成分……”但講完了以後,自己仍繼續化妝打扮。既然明知道人身這麼不淨,何必如此徒勞無益呢?

  有時候看來,這些行爲非常可笑,但是天底下的芸芸衆生,都被愚癡顛倒的邪見蒙蔽著,有幾個明白這些道理呢?現在很多其他宗教,在提倡慈善事業、贊揚高尚人格等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但在用教理抉擇萬法實相方面,這種竅訣比較少。世間上的書就更不用提了,你們很多人也受過高等教育,哪個高等學校有如此甚深的竅訣?即便是舉世公認的宗教典籍、古代文獻,恐怕也找不到這樣殊勝的教言。

  所以,大家遇到這些教言之後,盡量不要放棄。現在的學習條件比較方便,我用你們的語言來傳法,雖然表達能力非常差,但大概的意思應該能說出來。你們依照這個來理解的話,以前不知道的一些佛教觀念,現在會有重新的認識,這對你們學佛應該有幫助。

  下面用比喻對人身的本體進行剖析:

  糞便所生蛆,雖小尚不欲,

  雲何汝反欲,垢生不淨軀?

  糞便中長出來的蛆蟲,雖然很小很小,但你也不願去觸碰它,那爲什麼反而特別貪愛不淨胎中所生、本體惡露不淨的軀體呢?

  廁所裏的蛆蟲盡管很小,但誰也不願意去碰它,如果一大盆食物中,出現了一條蛆蟲,人們就會很惡心,馬上將食物倒掉。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個同學吃飯時,在碗裏發現一只小蟲,然後輾轉相告,所有的學生全都不吃飯了,在那兒集體罷課。廚師們氣得不得了:“這麼好吃的東西,就一個小小的蟲,憑什麼不吃了?你們的嘴巴裏面灰灰紅的打!”嘴巴裏面灰灰紅的打,是藏地罵人的一種方法,意思是往你嘴裏倒紅色的灰,那個廚師的漢語不太好,說話總是順序顛倒,惹得大家經常笑他。當時他特別不高興,但不高興也沒辦法,全學校的人都出來了。

  不要說在碗裏面,聽說幾個年輕人到一個地方去,那裏是非常殊勝的地方,但他們去廁所時,發現裏裏外外都是蛆蟲,那些蟲也特別長,一想起來就惡心嘔吐,飯都吃不下去,于是當天就離開了。討厭蛆蟲是常人都有的習慣,然而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人比小蛆蟲更嚴重,人是白白胖胖的大蛆蟲!

  有些人可能想:“雖然我們出生的來源不清淨,但從母胎裏出來後,體表的血汙已洗掉了,並且塗抹了很多香脂,應該是比較幹淨的。”如果這樣認爲的話,那麼反過來說,我們從廁所裏撈上一條蛆蟲,把它用清水洗幹淨,然後噴上香水,這樣以後,你願不願意接觸它?

  現在的人特別喜歡吃一些蟲,但是吃廁所裏的蛆蟲,好像沒有聽說過。以後可能會有的,因爲人什麼都敢吃,也許會把糞便裏的蛆蟲,洗得幹幹淨淨的,盛在精致的盤子裏,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到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糞坑裏長出來的蛆蟲,人們對它充滿厭惡,但實際上人的自身也是如此,只不過相比之下,蛆蟲只是小小的不淨蟲,而人卻是大大的不淨蟲。《中觀四百論》雲:“于彼不淨蟲,愚故生驕傲。”人是不清淨的一只蟲,因爲特別愚癡,才認爲自己非常幹淨,整天對著鏡子打扮,覺得世界上自己最好看。有些年輕人看見自己的皮膚後心滿意足:“我如是的漂亮、如是的美啊!夏天的鮮花不算很美,天上的月亮也不算很美,整個世間上,我才是最美的。”其實你不知道自己體內多麼髒,就跟廁所裏的蛆蟲一樣,肚子裏全部是不淨糞。你的來源不清淨,身體裏出來的東西也不清淨,從果方面、因方面、本體方面來觀察,人完全是一個臭皮囊。

  以前嘎西美男 遇到一個人非人美女時,美女一見到他,立即就被其相好端嚴所吸引。爲了引誘他,她假裝說其他的人非人美女看上了他,讓她來轉達愛意。嘎西美男因前世修持之串習,對美女、王位等毫無貪執。(不像現在人一樣,瘋狂地追求自己所愛的對境。)他問:“這位美女與你相比,是比你更漂亮,還是與你一模一樣?”美女答道:“當然比我更漂亮,天人見了她都會生貪心,要不要給你介紹呢?”他平靜地回答:“不論你或那位美女,所擁有的美色均會瞬間消失。而且衆生的軀體,無一不是儲藏不淨物的臭皮囊。若貪執于它,將來必定會受無量痛苦。”通過這叁種原因教誡之後,美女也頓然熄滅了貪心欲火。

  有些人的貪欲可能非常非常大,但是依靠一些教言,應該是可以對治的。其實現在的環境非常不好,人們把貪欲作爲贊歎的對境,有些人本來對感情不是特別執著,但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被迫要受這種教育。前段時間,有位居士在電話裏哭訴:“我原本過著非常清淨的生活,一輩子就是想好好修行,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追求。但是母親天天逼我,說你馬上30歲了,這麼大的年齡,爲什麼不去尋找工作?”(師言:這個工作是什麼工作 ,知道嗎?)所以,現在很多人在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希求一些貪愛對境,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他們善良純潔的心,要保護下來也有一定的困難。

  如今世間人對感情特別執著,好像已經步入了瘋狂境地,他們的有些語言,在我們修行人看來太沒有意義,但他們卻習以爲常了。什麼“天若有情天亦老”,哪會有這樣的情況?無爲法本來無有生老病死的現象,難道它也像你一樣整天執著對境嗎?世間人的這些論調,若憑借諸佛菩薩的智慧來觀察,真的非常可憐!

  卯二、呵責貪彼:

  汝自不淨身,非僅不輕棄,

  反因貪不淨,圖彼臭皮囊。

  明知自己身體不淨,卻不但不輕視、厭棄,反而欲求別人的臭皮囊,這是何等愚癡啊!

  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然後通達世間的萬法規律,這無疑是智者的選擇。可是現在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身體是什麼物質組成的,整天追求所謂的美麗、幹淨、純潔,一直不嫌棄自己的身體。本來一個臭皮囊就足夠了,但他仍覺得不滿足,還要孜孜不倦地貪求其他的臭皮囊,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些道理雖然比較容易理解,不像勝義空性、心性光明那麼難懂,但如果沒有佛教的教言,很多人都不了解整天拖著的這個身體。有些人自己的身體如是不幹淨,可一點厭離心都沒有,別人的身體也照樣不幹淨,還要不擇手段地去希求,實在是愚癡至極!

  尤其在諸佛…

《《入行論講記》第七冊 第八品 靜慮 第一百二十四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