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在大地不穩,你要記住,爲什麼不穩?就是我們逆倫而行。我們怎麼挽救?人心淳厚問題就解決了,大地的密度它就變成堅固。可見得消災免難,化解地球上所講的自然災害,有方法、有理論依據,不是做不到的。我們東方要把聖賢的教誨找回來,西方要把宗教裏面聖人的教誨也得找回來,這個世界就有救。要不然像現前這個樣子,再繼續下去就不得了!大地不穩,接著就「山河崩塌,五谷無收」。五谷無收是什麼?現在大家也許都曉得,提出來「糧食危機」,五谷無收,糧食危機就現前,人沒得吃了。

  「人深陷其中,求出無期,同覆俱亡。此乃邪行,思之,應悔其前過。行使人之天職,方化末劫浩蕩,不愧爲萬物之靈的稱譽」。這段話多重要!跟我們所學習的這部論相應。賢首國師在這裏講的就這個事情,賢首國師是根據釋迦牟尼佛《華嚴經》上說的。現在科學家給我們做印證,災難有沒有?有,爲什麼有?地球上的居民心行不善所造成的。我們佛門做這些護國息災法會有沒有益處?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真有。這話怎麼說?看做法會的人。做法會的哪些人?所有參與的人。不是一個主法的法師,所有參與的人誠心誠意做這個法會,法會裏面那些經論教誨真的懂得,真的依教奉行,真的忏悔,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那這個法會功德殊勝。他真回頭!從不善回到純淨純善,那山河大地又美好了,大地又堅牢了,不再不穩固,使這個世間風調雨順,五谷豐滿,人民安樂,什麼災難都沒有。所以都在人心!化解災難就是讓大家都明白事實真相,勸導大家都回頭,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回頭,災難就能化解,這一個人修福,那九十九個人沾光。希望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證此大止妙觀,法力加持,得如是故」。下面引經說:

  【經雲。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或以異境入定同境起。或以同境入定異境起。或以一身入定多身起。或以多身入定一身起。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也。】

  這些話我們把它總結來說,就是《華嚴經》上常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這裏講的是『一身』,我們講現前這個身體也行。其實如果你要知道、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一身」講得很微細,就像前面給我們講的一一毛孔,我們這身上有多少毛孔?要在物質現象裏面,依報裏面講一一微塵,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微塵?這個世界有多少微塵?我們這個身體裏面有多少細胞?每個細胞、每粒微塵,現在我們知道,它包含著有遍法界虛空界裏面的能量,除能量之外,它還包含著圓滿的信息。信息是什麼?阿賴耶。能量是什麼?能量是波動,有了波動就生物質現象。所以一一毛孔、一一微塵裏頭含的是圓滿的,不是部分,全體。我們身如是,外面環境亦如是,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影響它們,它們的反應也影響我們,這就是互作。此地講的十身互作,十身,十它是代表詞,它不是數目字,代表圓滿、代表究竟。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這個境界是不思議境界,是自己性德圓滿的顯現,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衆生是迷而不覺,諸佛菩薩障礙放下了,覺而不迷。迷而不覺的人很辛苦,這辛苦全是假的不是真的,虛妄的,就像做惡夢一樣,在夢中嚇死了,醒過來之後,幸虧是假的不是真的。佛知道我們六道是個夢,十法界也是個夢,十法界跟六道合起來講,六道是夢中之夢,不是真的,但是被嚇得很可憐,所以佛也很慈悲,趕快幫助你醒過來。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這麼回事情,幫助我們省悟過來。省悟過來叫佛,迷的時候叫凡夫,所以迷悟不二,迷的時候是你,悟的時候還是你。

  這個地方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佛門裏面的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法門,修什麼?全是修定。這諸位一定要知道,絕對不是說禅宗是修禅定的,那你就搞錯了。只要是佛法,統統都是修定,戒定慧!慧開了就成佛,就覺悟了,不迷了,就成佛了。慧是怎麼開的?從定開的,心定了智慧就現前。智慧是本有的,而定也是本有的,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大乘教裏佛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本來是定,現在你爲什麼不定?現在你身邊有一些擾亂的人,叫你定不下來。這擾亂是什麼?是妄想、是分別、是執著,這叁大類,這叁個頭,它底下還有些幹部,叫喽啰,那是什麼?那是自私自利、貪瞋癡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東西一天到晚擾亂你,讓你感覺到煩亂不堪,你的定不見了,慧沒有了。所以你一定要曉得這些東西是假的,我們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輪回,就是被這一群小人障礙住,你還把它當好朋友,你真叫認錯了人。今天搞明白了,就要下一個決心,跟它們斷絕往來,不再受幹擾,你的心就定下來了。

  佛菩薩慈悲,叫我們去找阿彌陀佛,只認定這一個目標,念念不離開阿彌陀佛。需要多久你才能成功?照經上講的話,一天就行。《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到若七日」,那個七不是數字,七是圓滿的,不定哪一天,就是你一直功夫用下去,一定會達到圓滿。根利的人一天、二天、叁天,那根真利,真有,不是沒有,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裏看到宋朝瑩珂法師,叁天!叁天念佛成就的不止他一個。這是一個很著名的代表人物,因爲什麼?他雖然出家了,他不守戒律、不守清規,是一個不善的出家人。他有一個好處,這救了他的,什麼好處?他相信因果報應。所以他自己常常反省,出家之後不守清規造了很多罪業,破戒了,照《戒經》裏面講,他將來決定墮阿鼻地獄。想到這樁事情他就害怕,地獄進去很容易,出來可難!畏地獄苦,這樣才發一個勇猛心,求道場裏面的同參道友幫助他,怎麼能夠讓他不墮地獄。就有同學送他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到這本《往生傳》非常感動,每看一個人都痛哭流涕,人家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我還在這裏造罪業。忏悔的心生出來了,這個好!所以他就發了一個願,把自己關在一個寮房裏面念阿彌陀佛,一心專念,不吃飯、不睡覺,真幹!叁天,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真的現身在他面前。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你壽命到的時候我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送消息給他,他一聽之後覺得有問題,有什麼問題?他跟阿彌陀佛講,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外面的財色名食睡一誘惑我,我又造罪了,那我還能去得了嗎?這樣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去。提出這個要求,阿彌陀佛同意,他說:好,你十年壽命既然不要,我叁天之後來接引你。他很開心,叁天之後,佛不會講假話。歡歡喜喜的把寮房門打開,告訴寺廟裏的大衆:我見到阿彌陀佛了,叁天之後佛來接引我往生。寺廟裏的人聽了他這個話半信半疑,你這種無惡不作的人怎麼念了叁天,佛就接引你?好在這叁天時間不長,看叁天之後你往不往生。到第叁天,他要求寺廟大衆念佛送他往生。大衆當然也歡喜,我們來給你助念。念到一刻鍾,這時間不長,瑩珂法師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我看到了,向大衆告假,我先走了。他真往生,你看,沒生病,真走了。這寫在《淨土聖賢錄》裏、《往生傳》裏,決定不是假的。

  一般人念佛,絕大多數大概是叁年,叁年的時間不長,只要你放得下,你一心專念。這個法門,善導大師講得好,萬修萬人去,我們爲什麼不幹?爲什麼不肯放下?這個機會太難遇到!所以這個世間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重要的,對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來說,應當放下,求生淨土。不要再搞六道輪回的遊戲,這遊戲不好玩,你已經玩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玩夠嗎?要是真正想到玩夠了,不想再玩,想出去了,你緊緊把阿彌陀佛抱住,決定得生,阿彌陀佛幫助你生極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就算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的智能德能、神通道力,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十身互用。你就有這個本事,你就可以能展現在十法界,衆生有感你就有應,這一點都不假。你才到極樂世界,你的無明煩惱還沒破,習氣還很多,爲什麼你就有這個能力?實際上這不是你自性的本能,是阿彌陀佛智慧威神加持你的。你表現出來的智慧德能跟諸佛如來幾乎是沒有差別,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諸位細讀《無量壽經》,你就明白了。現前身體還在,真正悟入這個境界,能不能藉這個身體來幫助苦難衆生?行。你在這個世間就好像變了一個人的樣子,你不是從前那個樣子,你完全變了。從前是什麼?從前你自私自利,你貪瞋癡慢,你搞五欲六塵,你搞是非人我,現在完全沒有了。現在像什麼?像《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一樣。善財童子真的證果,真的成佛了,沒離開這個世間,給大家表演做樣子,顯現正道給大家看。這個正是邪正的正,顯現正道。五十叁參,五十叁參裏面的五十叁位善知識,你細心去看,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其實就是我們面對的社會。我們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一天所接觸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那就是善財童子參訪的善知識。你看善財怎樣接待,你就開智慧,你就知道行菩薩道。可是善財到最後,第五十叁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己終極的目標是極樂世界,是親近阿彌陀佛,最好的榜樣,我們應當效法才對。『多身入一鏡像觀也』,這句話是總結這一段。「多身」就是我們的念多,我們想得太多,一個念頭是一個相,具足色相也具足心相。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六段:

  【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下面有解釋:

  【謂以自爲主。】

  自己是『主』。

  【望他爲伴。】

  其它的人統統是『伴』。「主」是正報,「伴」是依報。依報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環境裏有人事環境,所以它不是我,它是我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