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竟。能說得出來的都是方便。所以佛法到終極怎麼說法?唯證方知。你自己沒有證得這個境界,怎麼說對你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所以佛法重視證,這就是科學的精神,不是我聽哪個講的。聽佛菩薩講的都要唯證方知,聽人說的、聽鬼神說的,我們用什麼態度?也要唯證方知,這就對了,這個佛法就不是迷信。佛法是科學,爲什麼?它求證。你證到了,別人沒證到,那你要給那個沒有證到的人說法,你得有善巧方便。他不能證知,沒有辦法用現量,可以用比量,用推理的方法告訴他。他覺得是有理論依據,這可以相信,雖然沒有親證,他也不懷疑。這種方式,佛菩薩在教學當中常常使用,我們要把它學會。
當我們看到江本博士對水實驗的這個成就,我們就可以舉一反叁。知道什麼?所有物質現象都有見聞覺知,都有受想行識;換句話說,統統都能看、能聽、能接收人心想的意識,它能接收到,不能小看它。在家裏面桌椅板凳,物質;茶杯、毛巾,甚至我們居住的房屋,下面是土地,所有這些建築物,它們有沒有見聞覺知?它們能不能看、能不能聽、懂不懂得我們起心動念?全懂。起心動念你能瞞過誰?瞞自己。古人說的這個話非常有道理,叫什麼?自欺欺人,其實什麼你都瞞不住。人該不該做個好人?該做好人,好人有好報。不要好報也應該做個好人,爲什麼?與性德相應,性德是善。我們老祖宗早就明了,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肯定像佛菩薩一樣明心見性,才能說得出這麼一句話,「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這不容易說出來的,這是諸佛如來才能說得出來。善心善行,你跟自性相應,這是性德流露。一切不善呢?違背性德。違背性德,你起心動念,所有境界隨你的念頭在轉,我們不善的念頭就變成現在所謂自然災害。我們喜不喜歡?不喜歡,不喜歡就不能有不善的念頭。
佛在大乘教裏告訴我們,貪心所感的是水災,無止境的貪婪,水災出現了。瞋恚所感的是火災,地球的溫度不斷的在上升,什麼原因?我們冷靜想想,現在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脾氣不好,很容易發怒。這感得什麼?感得地球溫度上升;嚴重,感得地球裏面的火山爆發。愚癡感來的是風災,臺風哪來的?愚癡感來的。什麼叫愚癡?真假不分、邪正不分、善惡不分,甚至于連利害都不懂。愚癡!什麼對我有利、什麼對我有害都不知道,這就感來風災。很容易怨人、恨人、心地不平、傲慢嫉妒,他感來的是地震。所以佛教給我們化解災難的方法,一句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天災人禍都化解了。佛在大乘教裏常常教導我們,外頭沒有問題,什麼問題都沒有,外面境界是從我們分別執著起變化。解決一切問題從哪裏解決?從自己的心,念頭上解決。所以佛的經教稱之爲內典,向內不向外,佛學稱爲內學,道理在此地。只有從內、從自己內心起心動念之處才能解決問題,在外面是決定沒法子解決;縱然解決,後頭有後遺症。爲什麼要從我們自己解決?因爲外面境界是自性變現的。能生能變就是分別執著,所生所現就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所感受的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要相信這兩句話,這是真言,不是妄語。總的在此地指導我們,解決人生一切問題的原理原則,只要你抓到,你能夠理解,你能夠依教奉行,你在這一生當中就會過得幸福美滿,充滿智慧、快樂,你不斷向上提升。一生當中,你所遭遇的困境、遭遇的挫折,那是什麼?那是考試。你心地真誠清淨,能放下,你就不斷向上提升。所以才說「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特別在逆境,大幅度幫助你成長,幫助你提升。你還會怪人嗎?感恩都來不及!真的。
我在學佛這五十八年當中,親身的感受,能有這點小成就,得力于老師的教誨。所以我對老師感恩,要不是老師教導我這個方向、這個目標、這條道路,那我自己回想,我這一生不堪設想。爲什麼?全錯了。所以老師對我一生關系太大了,生我者父母,成就我的是老師。在佛法裏面講,老師成就我們法身慧命,父母成就是身命。有身命沒有智慧,那很可憐;有身命,這個身命産生至高無上的價值,那是什麼?用這個身命成就慧命,這個價值就大。父母是真歡喜,父母沒有白生你,沒有白養你。你的成就就是父母的成就,這叫大孝、真孝!所以佛門裏有諺語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往上去九代的祖先享天福,我們俗話講沾光。菩薩的祖先,天地鬼神都尊敬,這是爲父母增光、爲祖宗增光,人生沒有白過。世間怎麼樣孝不能比,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這不是某個局部,整個地球都是這樣。爲什麼會這麼混亂,衆生過得這麼辛苦?許多志士仁人,我們很感激、很佩服,他們是認真在找這個原因,想找出一個拯救的方法,真正能夠化解沖突,能夠把世界恢複到從前那樣安定和平。我遇到不少人,可是怎麼樣?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出動亂的因素。我們有緣遇到這些朋友,參與國際和平會議。我們看到情形,知道動亂的因素是什麼?我們中國古人講失教,就是《叁字經》上前面講的八句話疏忽了。這樁事情,我們不能不佩服老祖宗,他們在五千多年之前就明白、明了人性本善。要怎樣把這個本善永遠保持不變,得用什麼方法?教育。所以在整個世界,每個國家族群,在這方面比不上中國,中國自古以來最重視教育;有教育整體圓滿的概念,有方法、有經驗、有很好的成績表現,五千年來這個大地長治久安,愛好和平。我們看看曆史,每個朝代,帝王掌握政權之後製禮作樂,至少有一百五十年到二百年的太平盛世,這在全世界找不到。
果報現前了,廣大的群衆沒有依靠,標准失掉、模範失掉,每個人都隨順現在科學技術、物質欲望的誘惑,他就變壞了。所以老祖宗告訴我們,「茍不教,性乃遷」,就應了這句話。怎樣挽救這個社會?還是聽老祖宗的話,「教之道,貴以專」。今天教育有大問題,教的是什麼?是雜、是亂,不是專。專,專一,人心是清淨的,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現在的教育是既雜又亂,他生的什麼?生的是妄想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只知道自己,沒有想到別人。連父母都想不到,他還能想到誰?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源。能不能救?能救,把傳統教育找回來就行。我們過去在中國大陸安徽廬江湯池鎮做了叁年的實驗,成功了,說明古老的傳統教育在今天還起很大的作用。佛法的教育,延伸到宗教的教育,都是聖賢教育。每個宗教的經典都講到四根本戒,佛門裏面叫「四重戒」,根本戒。我們一看,所有宗教裏頭全都有,真的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四重戒是什麼?第一個,不殺生,很多宗教是不殺人;第二條,不偷盜;第叁條,不邪淫;第四條,不妄語。這四條幾乎每個宗教都有。你不去看他的經典、不去研究不知道。佛教裏面還多一個,不飲酒,所以佛教是五戒。而且還有一條,幾乎沒有一個宗教不提倡教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是每個宗教基本的教條,沒有不重視師道、孝道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孝親尊師是第一大德,在外國宗教裏頭也有。這些不同的宗教創始人,他們沒見過面,沒有在一起開過會,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我們生在這個社會,要想幫助這個社會,像聯合國提出來的「化解沖突,促進世界安定和平」,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有責任。中國人那套東西很管用,真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可是從哪裏下手?一定要從自己做起。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到,佛在經上常講「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個道理。所以父母要想教兒女,父母得先做到,兒女聽話、兒女肯學。現在我們聽說很多做父母的有痛苦,小孩不聽話。爲什麼不聽話?你教他做的,你自己沒有做到,他不相信你。我也遇到很多做老師的,從事于教育工作,告訴我現在的學生很難教。我一聽就知道,什麼原因?老師要求學生所做到的自己沒做到。爲什麼從前的學生好教?從前的兒女好教?父母、老師做到。現在社會的危機,你細心看下一代,你看現在的青少年,他們想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你細心去觀察,二十年之後那個社會是什麼樣子?現在這個社會墮落,二十年跟二十年差距很大,往下滑波。我這樣的年齡,二十年之後看不到了,不在這個世間;比我年輕二十歲的,他們會看到。我們雖然看不到,我們能想象得到。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從新聞媒體裏面得到的訊息,每個星期父子沖突、兄弟沖突的總有一、二次;二十年之後,大概父子、兄弟沖突的,可能每天都有一、二十件。這是講最輕的,那外面就不必說。這世界多可怕!人生活在世間沒有安全感,每個人活在這個世間,一天到晚提心吊膽,你說那多痛苦,那像是人過的日子嗎?人比畜生還要苦!我們想到這個地方,這是必然的趨勢。我們要幫助這個國家、幫助這個社會、幫助下一代,除了極力提倡傳統文化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我們沒有私心,這些年來在整個世界上,我們的表態都很清楚。哪個國家民族有好東西拿出來,比中國傳統東西還要好的,我們會擁護,我們會熱烈支持。太少了,找不到!中國東西外國人服不服?服!我們這些年到處介紹,聽的人都歡喜。我們在澳洲淨宗學院推動《弟子規》的學習,當地澳洲人看到之後,贊歎!接觸到之後他們都說,做人應該要像這樣。可見得中國人的東西是稱性,他只要是有識之人,他有人性,接觸到之後自然就生歡喜心。
我們團體是個宗教教學的場所,我們是宗教,但是我們重視宗教教育。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釋迦牟尼佛一生,叁十歲成道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他老人家圓寂,教學四十九年。除了教學之外,他沒有做其它的事業,專門教學、專心教學。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是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個職業老師,而且是不接受報酬的。所以我說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老師,他不收報酬!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出去托缽,…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九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