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得人的意思,這礦物,發現到這個。那個時候我在澳洲,我們有個同學在網絡上看到這個信息,把它下載下來四張紙。我看了之後,我說難得,他把佛經上講的東西用科學方法證實,這是好事。我說你們找他的地址跟他聯絡,邀請他到澳洲來講學。真的把他請來,請來的時候正好我離開澳洲,我跟他沒見面,我們學院的同學接待他,他也非常滿意。我是在二00叁年還是二00四年,我參加聯合國的會議,在日本岡山召開的,先後我去了兩次,有機會到東京去訪問他,去參觀他的實驗室,聽他的報告。他原先是科學家,不敢碰宗教,爲什麼?怕人說他是迷信。我告訴他,我說「你這個實驗很好,釋迦牟尼佛在經典叁千年前就說到,你現在才發現。」他非常驚訝,他說「佛怎麼說的?」佛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華嚴經》上講的。情是有情衆生,我們講動物,無情是植物、是礦物,它有見聞覺知,這佛講的。你今天能把它實驗出來,水是礦物,不但是水,所有一切物質它都會看、都會聽、都懂得人的意思。我們用的桌子它會,爲什麼?它是物質。我們坐的板凳也會,沒有一樣東西沒有見聞覺知。我說你才發現這樁事情,而佛說一切物質都有色聲香味,你在水裏面才發現一個色,你看到色相,它有香你沒有發現,它有味,它有音聲。我說你加緊努力好好去研究,不但是水,所有物質統統都有,佛在叁千年前講的。

  《還源觀》裏面講得很清楚,物質從哪裏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是個緣,真正它的體是什麼?體是自性,佛家講的「真如本性」。但是真如本性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所以我們的六根沒有辦法知道它,看不見,想也想不到,它不是精神,不是心法,但是它能生物質、能生精神,精神跟物質是同時起來的。我們在經典裏面摘錄這段經文,這段經文裏面是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專門研究心理學的,好像是一個大學,這是心理學的專家。他問彌勒菩薩,他說一個凡夫我們心裏起個念頭,這我們不知道,這一個念頭是很多很多細念組成的,這個我們就不知道。彌勒菩薩知道,他說這個念頭裏有多少念,多少個細念?有多少相?相就是物質現象;有多少識?識就是精神現象。彌勒菩薩回答,實際上佛菩薩的一問一答是給我們聽的,他們不需要,他們完全了解,一問一答是給我們聽的,是教導我們。彌勒菩薩說一彈指,這一彈指的時間很短,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叁十二億乘十萬,我們中國人講的叁百二十兆,你看這一彈指有那麼多念頭。現在科學裏面講時間是用秒做單位,大概我們一秒鍾可以彈四次,再乘四,叁百二十兆再乘四,變成什麼?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鍾這個念頭的生滅多少次?一千二百八十兆次。你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就是每個念頭都生起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個物質現象裏面都有見聞覺知。所以,心、物同時生起來的,唯心裏面有唯物,唯物裏頭有唯心,心跟物不能分開,同時起來。所以只要是物質它就有見聞覺知,只要有見聞覺知它一定有物質現象。我鼓勵江本博士去做實驗,我說你真的把那個能證實出來之後,你對佛教是一大貢獻,你對于科學、哲學上也做了大貢獻。這佛經講得沒錯,我今天到你實驗室來參觀。好,從這之後,他不排斥宗教,他拿到宗教的經典、宗教裏面的句子去做實驗,統統都非常美,結晶都非常美。

  所以邪正,佛法從哪裏分?都從自性,性德。我們中國老祖宗也講,但是沒有佛講得那麼清楚,你看《叁字經》上頭一句話講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性德。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我們要知道,這個善是什麼?是講圓滿,它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善惡的善那是第二義,這是個形容詞,是個贊歎的詞,是第一義不是第二義,它是絕對的,它沒有相對的。善對面是惡,那是相對的,那不是本善的意思,它是圓滿的,沒有欠缺的。通常佛給我們講的,講得比較具體叁種圓滿,第一種智慧圓滿。所以智慧是自性裏頭不是外頭來的,外面來的叫知識,你求的是知識,智能不能從外面求,智能比知識高,高得太多,叫明心見性,見性的時候智慧就出來!智慧圓滿,你本來就是圓滿的。第二個什麼?德行圓滿,所有一切道德都是自性裏本有的。這我們中國人說得好,我們中國人說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自性裏面性德。隨順性德就是正,違背性德那就是邪,用這個做標准。不是哪一個人給你製定的,不是哪個人發明,哪個人創造的,哪個人立的法,不是,這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們現在這個講法,在佛法自性裏面本具的德能。第叁個是才藝,才藝是自性裏頭有的,沒有不能叫萬德萬能。最後一條叫相好,相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福報,都是圓滿的,全是自性裏頭具足的;你到外面去求,錯了,外面求的是假的不是真的。

  自性裏面東西是真的,顯示在什麼地方?顯示在實報莊嚴土。我們看到,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那是性德流露,那世界不是人造的。《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叫本有家珍,自性變現的。自性怎麼變現?佛經上講「一念不覺」。這個一念我們很難懂,現在我們知道,是彌勒菩薩講的那一念,那個微細的一念,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一念。那個一念一動世界就出現。世界怎麼出現?是我們真如本性裏頭本來具足的,不動就不會出現。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什麼?就是沒有隱顯,沒有這個緣,沒有動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沒有,本自具足,智慧、德行、才藝、相好統統具足。那一動,這個動現在我們科學裏面講的振動,極其微細的振動,這個振動我們不能發覺,在佛門裏面佛講七地菩薩以前都不知道。他們所曉得的跟我們一樣,從佛經上看到的,釋迦牟尼佛講的,我們聽到的,不是我們親見的。到什麼時候你才見到?八地就見到。八地以上,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妙覺就是圓滿,這五個位次能見到。這定功分的等級一共是五十二個等級,最頂上的那五個他們看到。我們中國古人的詩句講,「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你要想看遠一點,你再上往高去。這等于五十二層的大樓,上面五層能看到,下面看不到。這就屬于科學,科學講證據,不是隨便說的,不是你一個人說的算數。凡是定功到這個等級統統看到,這就不是假的。所以佛法講邪正標准,是從這裏說的。

  我們沒見性,怎麼辦?沒見性我們就得聽老師的話,老師見性了,釋迦牟尼佛見性了。祖師大德當中有見性的,也有沒見性的,見性的,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是見性的。惠能大師學生裏面,他一生教學有四十叁個見性的,這在中國曆史上曆代祖師大德,在他一生教學當中,明心見性的人這麼多的,真叫空前絕後。我們在傳記裏面看到的,一個祖師一生當中有一個見性的,這很了不起,真的傳法,二個、叁個,四、五個有,像能大師那樣子沒有,找不到。從這裏去看,佛教真的是科學,它不是假的。現在人相信科學,如果這個邪跟正,現在可以說是正的看不到,全是邪法。你講正的人,聽到人家贊歎,歡喜,他說這個做不到,沒信心。我們必須要做樣子,「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個人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一般人看,家庭要做一個好樣子給別的家庭看,公司行號要做一個好榜樣給全世界公司去看,這個樣子正法能夠興旺起來,使人真正能夠辨別邪正、是非。

  凡是邪這叫魔,魔是折磨的意思,魔是苦難。這個字,現在我們看,你看上面是個麻,下面是個鬼,古時候沒有這個字,古時候這個磨是折磨,下面是個石頭,折磨。這個字相傳是梁武帝發明的,梁武帝說折磨太苦!比鬼還可怕,石頭換個鬼,所以這個字是從佛教裏發明的。『魔網入心』,真的在從前講魔網很難體會,現在說魔網我們立刻就能體會到。魔網是什麼?諸位想想看,電視是不是魔網?網絡是不是魔網?無線電廣播是不是魔網?遍滿虛空。裏面教的是什麼?全是邪法,找不到正的東西。暴力色情、殺盜淫妄,把人全都教壞了,教人、勸人、鼓勵人無惡不作,造惡業,惡業後面就有惡報,這是魔。佛菩薩入世真的叫救苦救難,今天真的不只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是道高一尺,魔高千萬丈,不是一丈。如果再沒法子拯救,這個地球肯定走向毀滅,衆生苦,衆生可憐,衆生無知!

  要救怎麼救法?一定從自己救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小得不能再小,細得不能再細,都要想到給衆生做好樣子。我這個想法,如果世間人都這個想法行嗎?我這個做法,世間人都學我這個做法行嗎?常常問問自己,如果覺得不行,不行就不能想,就不能做。行,好,可以想、可以做,孝順父母好,友愛兄弟好,照顧貧苦好,這應該的。不孝父母不好,就不能想;損人利己不好,我們就不可以做損害人的事情,不要過分的求著自利。今天真的邪正不分,我們今天在學習《弟子規》,學習倫理道德,你看社會上多少壓力給我們,說我們什麼?說我們神經不正常,複古,這是什麼時代,二十一世紀太空的時代,怎麼還把幾千年老古董搬出來。極力的反對、排斥,行,你排斥可以,你能不能拿出好東西來拯救這個世界?你拿不出來,他也想不出方法,災難臨頭,自己死在災難不知道怎麼死的。這個問題嚴重,非常嚴重!

  「魔網入心,欺诳行者」,這八個字形容今天所有宗教的信徒,無論在家、出家一點都不錯,我們逃不出魔網,魔網散布在空間每個角落,打開電視就是的,打開網絡就是的,你天天跟它接觸,它天天在教你。這一次唐山辦了一個企業家的講座,有一位呂先生是山東電視臺的,他是「天下父母」的總導演,他做了一個報告,「電視對人心的影響」,說得好!他做得很辛苦,他知道這個東西對人心影響很大,默默在做,怕人家批評他,說他複古。…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