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八集) 2009/8/30 臺灣 檔名:12-47-8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八頁倒數第二行,從最後叁個字看起:
【凡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诳行者。又無師匠谘問莫憑。依四魔功將爲正道。日月經久邪見既深。設遇良緣終成難改。沈淪苦海出離無由。】
到這裏是一段。大師這一段非常感慨的言辭,我們今天在一千多年之後,看到大師這幾句話,確實就說到我們現前的社會、現前的佛法。我們都是初學的人,確實沒有能力分辨邪正,世尊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講末法時期,也就是講我們現代,說「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我們用什麼標准來辨別?世尊慈悲,給我們說出四種清淨明誨,那就是邪正的標准。總的來說,依照經典所說的理論、方法去修學,契入的境界與經典上所講的相應,這就是正法。如果我們廢棄戒律,曲解經典的理論,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佛菩薩的境界完全相違背,這就是邪法。所以我們也很痛心,這麼多年的修學,總算是幸運,遇到的是真正善知識,接受老師的指導。最後老師教導我們,發心做印光大師的私淑弟子,尊崇大師的教誨。
大師一生的行持,他老人家常說的四句話就全代表了,這四句話是大師的傳法心印,普遍的弘傳,誰能夠接受依教奉行,就是大師的法子,傳法弟子,這是正法。大師常說的四句話,我相信諸位都知道,很多人也都能說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四句。「敦倫盡分」,敦是和睦,倫就是人際關系,天倫,天然的,這不是哪個發明、哪個人創造的,哪個人製定的,都不是,天然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統統能做到,這叫敦倫。盡分,我們在講席裏也多次的提到,也勸導大家,我們每個人這一生當中有正當的職業,無論你是哪個行業,你自己要把你本分做好,與不同行業的互助合作,這個社會就和諧,天下就太平,這是敦倫盡分。儒釋道叁家都講究,尤其儒講得透徹。這一句要做得圓滿,我們說個很具體的,把《弟子規》倫理道德的教育落實,變成我們的生活習慣,敦倫盡分這一句做到了。「閑邪存誠」,閑邪,邪就是邪道,邪知邪見、邪說邪行,這兩個字要做到,標准就是《太上感應篇》,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的。我們用什麼來閑邪?閑是防止,防止邪知邪見、邪說邪行,要用因果教育。人人明因果,就不敢有邪念、有邪行,爲什麼?會招來惡報。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存誠,誠是真誠,真誠表現在哪裏?給諸位說,表現在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誠。大師這兩句話,就是我們最近這幾年極力提倡的紮根教育,儒釋道的叁個根,敦倫盡分是儒的根,閑邪是道的根,存誠是佛的根。你不從這上認真去做,這兩句話念是念得很熟,沒法子落實。所以這叁個根要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那你就是很圓滿了。
由這個基礎,大師引導你歸心淨土,勸導我們信、願、持名,這是淨土的叁個基本條件,古德講叫叁資糧,信願行,持名是行。對淨土法門要生起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彌陀經》不長,四次勸導,勸我們求生淨土。我們真信,十方諸佛贊歎就是幫助釋迦、彌陀勸人,十方佛都勸,這能不信嗎?要發大願,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太好了,印光大師贊歎備至。古大德講菩提心講得太深,初學的人聽不懂,講直心、深心、大悲心,講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人家聽不懂。蕅益大師講得好,真正發心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印祖鼓掌,說得太好了!所以我們想想,真正發菩提心,我不再在這個世間住,我把這個世間所謂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講得太好了。這裏面,經上講的叁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具足了;論上講的叁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具足了。蕅益大師講得好!簡單明了一句話。
特別現在在我們這個世界,這世界太苦,你還想再來嗎?再來可以,再來要像佛菩薩一樣,明心見性之後再來,不迷了。來幹什麼?來救苦救難,來普度衆生的,不是受報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要明了。萬緣放下,這個放下真的是要從境界裏去鍛煉,你才真放下,你沒有通過實際上的訓練,你怎麼知道你沒放下。我這一生當中非常感激章嘉大師的教誨,他老人家告訴我,他說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只要真正發心學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這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所安排的都是在訓練,教你放下。一個人,我相信都有好逸惡勞的習性,這是習慣,無始劫來養成這個習慣,有許多自己歡喜的東西,不容易放下,可是環境到的時候,你不能不放下。韓館長往生之後,我們景美這個道場,經營了十幾年,就這麼個小地方,我們也很安心,沒有貪心,就這一點小地方也得要放下,佛菩薩安排的,時勢逼著你不能不放下。我們在美國也有兩個小地方,達拉斯建個小道場,古柏帝諾建個小道場,我們也就想可以能夠在這裏安居,在這邊終老,一生在這邊弘法利生,安居樂業;逼著你非放下不可,去過流浪生活。我們離開臺灣、離開美國,我心裏很清楚,我們對這個地方還有一點留戀,世尊來考驗考驗。到新加坡,新加坡我就有警覺性了,我們到達新加坡那天,我跟我們的同學說,我們二十多個同學跟著我一起去的,李木源歡迎,給我們安頓,在那邊講經教學。我就給這些同學們講,因爲我們離開臺灣、離開美國這些經驗,從這裏得到警覺。我說我們這一次到新加坡來,我們非常感激新加坡的護法,新加坡有兩個大護法,內護李木源居士,外護李光耀先生,這兩個人要有一個人有了問題,我們就得離開新加坡,又要去流浪了。我的話說得很清楚。大概住了叁年半不到四年,將近四年,問題出來了,不能不走。這一次也相當殊勝,離開之後,澳洲同修們歡迎我們,布裏斯班臺灣的華僑很多,悉尼(雪梨)那邊是廣東、香港的,我們在那邊成立一個淨宗學會。淨宗學會早就成立了,我們移民到澳洲。澳洲能不能長住?人緣好,政府的領導從聯邦到地方都歡迎。我們住在圖文巴這個小城,這個小城大家知道是澳洲基督教的聖地,除基督教從來沒有其它宗教,我們進去了。最初他們並不表示歡迎,我們展示我們真誠的愛心,現在十年了,關系處得非常之好,地方的領導、地方的居民,對我們這個小團體都出自于真誠的贊歎。
我勉勵我們的同學,要在經教上下硬功夫,要真幹,如果我們能夠有十個、二十個老師,我們可以在那邊辦佛學院,甚至于辦宗教大學。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十個以上優秀的師資,我不敢做。如果做,沒有成績做出來,不如不做。真正有好的師資,師資是確實發真心,不爲自己,確實是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一切不善的習氣,我們的道業就能成就,就能感動叁寶加持,龍天善神擁護。你個人的道業能成就,你發心弘護正法,幫助正法久住,這個願望一定能夠圓滿。在澳洲,我們得到朝野的贊助,所以在那邊辦宗教大學,或者辦多元文化大學,都沒有問題,都沒有障礙,大家都歡迎,大家都歡喜。現在我們不敢做,就是缺乏師資。我們學佛,或者是學習任何宗教,學習古聖先賢的傳統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紮根教育。這個根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有這個基礎,無論學哪一門東西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會破壞你的成就、會破壞你的功德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這個東西不能夠徹底放下,決定是障礙,決定是毒素,現在人講的是病毒。
大師說得很好,『魔網入心』,魔網是什麼?現在我們常常講的網吧,你想是不是魔網?入誰的心?特別是青少年,嚴重!網絡,網絡比電視還厲害。在臺灣我現在還不了解,沒問過,我在美國住的那些年我曉得,美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學計算機,就跟網吧結上緣。我怎麼知道的?韓館長的外孫念一年級,我看到了。學校裏教的功課不多,網絡上的信息太多了,他全都看到了。小朋友晚上睡覺的時候蒙著被子,在被子裏面看,媽媽看了,你怎麼這麼用功,好好睡覺。她不知道他在看網吧。你想想看這個多可怕,可以說是他是網絡長大的,你看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研究所畢業,沒有一天離開它,這不叫「魔網入心」嗎?我前天看到大陸上「唐山企業家論壇」的光盤,一共有叁片,我看到一段,山東電視臺有一位導演呂先生,他在山東電視臺有個欄目「天下父母」。他跟大家做報告,跟大衆分享,題目是「電視影響人心」,那個傷害有多大,他在做忏悔、做報告。他這個節目「天下父母」,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初做還提心吊膽,爲什麼?怕一般人歧視、批評,壓力很大。結果沒有想到,這個節目播出之後非常受歡迎。他說得很好,他這個節目對象是四十歲到六十歲的人,看這個節目,年輕人不會看這個吧!沒想到居然年輕人占大多數。現在這個節目受到國家的獎賞,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贊歎,現在他可以大膽去做,不再有顧忌,好事!他說非常可惜,在中國大陸上,你看電視臺那麼多,十叁億人看電視,正法的就這一家。其它電視臺都爲著收視率、爭取廣告,什麼它都播,我們常講暴力色情、殺盜淫妄。我聽了他的報告很受感動,以我們佛法說,這是菩薩現世,救苦救難。有許多感動的人,自動自發的替他宣傳,勸大家不要疏忽了看這個節目。他現在發心想做一個村,把中國傳統的孝道做出來,做一個典型,做一個模範,像我們過去在廬江湯池做的那個方式一樣,好!太好了,值得我們贊歎。這個點他真的要做出來,我們會全心全力支持他。
今天弘揚傳統文化、弘揚正法,不做出一個典型、樣子來不會起作用。就是我…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十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