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以不容易。我們還是期望著下一任的住持,我們不知道是誰,肯不肯像滿成老和尚一樣繼續發心來護持正法。確實我們真有個十年,十年每個同學專攻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就會有成就。這些同學的條件,什麼條件能參加?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十條就是條件,他要是有這十條決定成就。
第一個是「深信因果」,對于業因果報決定沒有懷疑。第二個「生重慚愧」,慚愧就是羞恥心,我們要身心清淨,不能隱藏一點見不得人的事情。發露忏悔,要認真自己去反省,我這一生當中對父母有沒有虧欠,對兄弟、對親戚朋友、對老師、對同學有沒有昧著良心的事情,這個重要!你想得愈細愈好,一絲毫不能夠隱瞞,你都說出來。爲什麼?這些事情隱瞞在心裏,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是屬于罪業,王鳳儀先生所講的那是病根,他講得正確,諸佛如來也講是病根,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個根本煩惱。人會生病,爲什麼會生病?你裏面有病根。諸佛如來對一切衆生,不但對有情衆生,對無情衆生、對山河大地,決定沒有貪瞋癡慢疑惡見,沒有,這叫清淨心,所以諸佛如來是金剛不壞身,他不生病。因要是加上緣,罪業、病苦就來了。緣是什麼?緣是現前的煩惱,王鳳儀講的,我同意他的說法,他說煩、惱、怨、恨、發脾氣。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怨恨過人?有沒有發脾氣?有沒有看到別人的過失?看別人過失,自己就得病。惠能大師說得好,《壇經》裏面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天天看到別人的不是,王鳳儀先生說你收別人的陰氣,陰氣就是病的緣,你看別人的好處,你收別人的陽氣,陽氣是養身的,陰氣是病。專門找別人的麻煩,對自己是最大的傷害,這個話我在講席裏面講得很多,你怨恨別人、批評別人,別人受害叁分,你自己受害七分,劃不來,錯了!
我們常常回想、反省,慚愧心就生起來,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佛菩薩。出家了才想到對不起所有的護法,我修行沒有成就,他們供養我,這怎麼能消得掉?古來祖師說了一句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得要還債,這個供養不好消化。我們在世界各地供養的人很多,實在講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供養是臺灣的同修,所以臺灣同修有福。金融風暴來了,我告訴臺灣同修不要害怕,爲什麼?你們有福報。福報從哪來的?肯布施。在國外,還是靠華僑,華僑肯布施,但是布施數字不大,爲什麼?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賺錢不容易。只有外國人,那就太少太少了,我在全世界,外國人對我的供養一年不會超過美金一萬塊錢。我們這麼多年在全世界的活動花的錢很多,要知道百分之八十是臺灣同修支持的,另外幾乎將近百分之二十是華僑跟中國大陸同胞,這是我幾十年當中親身體驗的。我們從來不攀緣,從來沒有伸手向人要過錢,都是自動自發的,我們給他做好事。這裏頭的帳目要清楚,不清楚的話以後麻煩可大了。
做好事也要有緣分,沒有緣分,想做好事也做不成,錢放在那個地方麻煩!我去年做了一樁事情,向臺灣商務印書館訂了一百套《四庫全書》,大概合臺灣錢一億多,將近兩億。這書做什麼用?我想用九十套送給大陸著名的大學跟國家圖書館,這個書可能快要完成,另外十套送給海外。這些都是諸佛菩薩、古聖先賢所提倡的文化教育事業,提供給有心研究漢學的人。我們很清楚,今天這個動亂的世界要想恢複秩序,恢複到安定和平,真的就像湯恩比所說的,一定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所以我們印《大藏經》,我們的目標是一萬套,現在已經接近了,我們印送的已經超過七千套。我們沒有去蓋廟,我們做文化事業。這些主要還是送學校圖書館,寺廟我們也有送。在國際上,我們做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宣揚大乘佛法,也有許多要用錢的地方,都産生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團結宗教,幫助社會化解沖突,恢複安定和平,這是我們的方向、目標。
教育,佛菩薩、古聖先賢做出榜樣給我們看,要想影響人,先要把自己修好,自己要沒有修好,怎麼能影響別人。也就是說人是教得好的,我要把別人教好,先把自己教好,才能影響別人,自己沒有教好,說影響別人那是做不到的。我們自己沒有慚愧心,怎麼能叫別人生起慚愧心?生慚愧心具體的方法,就是不要看別人的過失,專門找別人的長處,看別人的優點,人人是好人。看別人的過失,人人都是惡人,我們爲什麼不轉過來?中國古大德教導我們隱惡揚善,這道理很深。別人做的過失我們不放在心上,也不去說他,讓他自己去反省;他有一點好處,我們贊歎他、鼓勵他,慢慢他就覺悟了。自己所造的惡,別人都原諒我,都不提,做一點好事就贊歎、鼓勵,人就會離惡修善。我們說別人過失,批評別人,想想自己有沒有過失?自己如果有過失,對方能服你嗎?願意接受嗎?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是誰?孔子的老師是誰?人人都是我的老師,我看到別人好處,我想想我自己有沒有?沒有,向他學習;有,很好,繼續保持。看到別人作惡,我想想有沒有?有,要改過來;沒有,勉勵自己不要犯他的過失,不都是老師嗎?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我們對一切衆生感恩的心才能生起來。真的感恩,都是幫助我、成長我,我們就生活在佛菩薩的世界裏。處處見到別人過失,看不到別人好處,自己生活在餓鬼、地獄裏頭,那多苦!
第叁「生大怖畏」,這一條在現在來說,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生大怖畏。我是四十多年,至少有四十五年以上沒有看電視,電視、報紙、雜志、廣播都絕緣,我都不看了。我一些信息從哪裏來?有些同修他們在媒體,特別是在網絡上,重要的信息把它下載來給我看。我看到生大怖畏!頭一樁叫我感到怖畏的事情,地球的暖化。今天這個世界許多地區夏天的溫度超過四十度,還有些地方到攝氏四十八度。科學家提出警告,溫度要是繼續上升,地球會毀滅,爲什麼?糧食減産,太熱了,糧食都壞了。稻米、小麥,科學家統計,全世界的糧食都欠收,將來沒有糧食吃的人要超過十億人以上。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人口六十七億人,就算七十億,七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沒有糧食吃,這還得了!自然災害,南北極的冰快速的融化,海水向上升,估計會上升一米到叁米,世界上沿海的都市都會淹沒。還有瘟疫,臺灣還是個福地,還算不錯,許多國家,特別是歐美,瘟疫爆發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大家,這個瘟疫是全球性的,估計叁分之一的人會感染,叁分之一是二十多億人,會感染,感染當然不一定死亡。也有人估計,感染的人,一千個人當中可能會有四個死亡,這數字也相當可觀。
科學家想不出方法,佛法裏頭有,他不相信,說這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這事情就難了。佛法裏怎麼講?佛法說「境隨心轉」。災難從哪裏來的?不是自然來的,是我們的心、行爲不善所感得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覺悟,斷惡修善,災難就沒有了。可是大多數人不相信,不相信怎麼辦?我們自己相信,哪一個相信的人我們自己真幹,我們幹雖然不能影響整個世界,在我們生活周邊會影響。我相信臺灣的同修至少有一半可以接受,不要說一半,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人能夠接受佛法提供的這個方法,斷惡修善,有十分之一的人斷惡修善,臺灣就沒有問題,大災難就變成小災難,小災難就沒有災難,要相信!古人常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是誰?古聖先賢、諸佛菩薩是老人。所以臺灣我們要重視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這個地區就是地球上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人締造成的,不是自然的。你看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那個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臺灣這個小島二千叁百萬人,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人斷惡修善,我們向上善這個目標去精進,認真的修行,就把臺灣的環境整個轉變,十分之一的人就可以做到。所以要生起大怖畏,現在不幹來不及了!我們看到網絡上這些信息提心吊膽。從誰做起?從我做起。不要問別人,你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你會大失所望,一定從自己本身做起,然後影響你一家人,你一家人都做,你一家會影響鄰居。在宗教團體裏面寺院庵堂,出家人帶頭做,影響信衆,就能夠緩解當前這許許多多的災難。我們做出好榜樣,真有效果了,就會影響世界。湯恩比所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孔孟學說是什麼?倫理道德;要靠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什麼?是因果、真誠慈悲、破迷開悟。
下面第四條「發露忏悔」,這一條非常重要,無論在家、出家修行,所有過失不要隱瞞。對哪些人說?對你的親朋好友說,對你的家親眷屬說,對你的老師、同學說,把心裏的真心話說出來,要認錯,要承認我做錯了,我有罪業。說出來之後,你的心情就愉快,沒說出,這個東西藏在心裏,藏在心裏是毒,說出來之後就流出去,吐出去了。真正的後不再造,這叫忏悔。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那時候,我前生沒修福,沒有福報,生活非常艱苦,老師教我,學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話是章嘉大師教我的。他又說,有時候你有求沒有感應,這什麼原因?不是佛不靈,不是法不靈,是你自己有業障,你必須要忏悔,忏除業障,你所求的心願就能現前。怎麼忏悔法?那時候剛剛學佛,寺廟裏面的佛事活動我從來沒參加過,怎麼忏悔法?他老人家告訴我,知過必改,後不再造,是真忏悔。你在佛菩薩面前忏悔了,明天再幹,沒有用。真正曉得我錯了,我以後再不會幹這個錯事,這叫真忏悔。你的過失、罪業,實在講知道的人愈多愈好,接受別人的批評、別人的責備,爲什麼?你的罪業就消掉了。如果你隱瞞著不給人知道,藏得很密,你這個罪業不但在,它還會增長,麻煩大了。小罪變成大罪,大罪變成重罪,以後必墮叁途,這就錯了。發露忏悔,要把過去自己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