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六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看電視一樣,換了頻道,前面這個頻道沒有了,後面顯現出來。四聖法界是怎麼造成的?是分別造成的,你沒有執著,你還有分別。有分別就有阿羅漢、有辟支佛、有菩薩、有佛,這十法界裏面的佛,天臺大師講相似即佛,不是真的,他沒有明心見性,在十法界裏最高的。但是四聖法界裏面的人,剛才講了,他對于佛所證得的這一切法的真相,他們知道,爲什麼?他們都是學習經教的,他都懂,沒有證得。爲什麼沒有證得?沒放下。這個悟叫解悟,不是證悟,證悟才管用,解悟不行,解悟沒有辦法幫助你了生死出叁界。所以要證,證就是真放下,放下就證得了。四聖法界裏面的人比我們自在,我們這裏有苦,他那裏沒有苦,叁苦、八苦他們都沒有。他們在那邊就是不斷要提升自己境界,也就是不斷的練習把分別放下,分別是塵沙煩惱。

  果然真放下,最後還要把起心動念放下,起心動念是什麼?叫根本無明,無始無明。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六道是夢境,十法界還是個夢境。這個放下之後出現什麼?一真法界出現,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如果我們這麼說法,六道是染汙,四聖法界是清淨,這有染淨,到一真法界裏頭,染淨都沒有了,那是真實的報土,它還是有相,極樂世界就是的,《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就是的。你到那個境界裏面,普賢菩薩的十願你就全看到,他每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的,他自自然然的,絕對沒有一點做作。我們現在要學,那是有做作的,他們做作的痕迹你都看不到。你看到所有的人,他們見面那麼樣的謙虛、那麼樣的恭敬、那麼樣的真誠、那麼樣的關懷,互助合作,你全看到,那個世界多美好!一絲毫缺陷都看不到。在那個世界裏面沒有男女之分,但是他還是有形相,爲什麼?無始無明是沒有了,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

  佛經裏面講菩薩修行要叁大阿僧祇劫,叁大阿僧祇劫不是講從我們現在修行起要修行那麼長,不是的,叁大阿僧祇劫是成佛之後習氣統統斷掉要那麼長的時間。習氣用什麼方法斷?沒方法,一有方法就壞了,你不又起心動念,又有分別執著?他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你說他用什麼方法?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沒有了。需要多長時間?叁大阿僧祇劫,這個沒法子縮短的,就隨其自然。在那個地方修行,佛經裏講無功用道,不像我們這裏,十法界裏面用道是你有功用的,他那是無功用道;古大德講此處用不著力,一切順其自然這就對了。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從比喻當中我們能體會到什麼叫習氣,習氣難斷。古人用酒瓶,酒瓶是盛酒的,把酒倒幹淨,擦得幹幹淨淨,確實沒有了,一滴都沒有,可是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那個味道你就沒法子斷,你洗也洗不掉。瓶蓋打開,放在那裏,放個叁個月、放個半年,再去聞聞,沒有了,那就斷掉了,那叫無功用道;我們去倒它、去擦它,那是有功用的。所以,最後無明習氣不好斷,不理它,沒事,那個習氣不礙事。

  習氣完全沒有了,我們現在明白,極樂世界也沒有了,華藏世界也沒有了,最後變成什麼?常寂光土,常寂光是永恒存在。常寂光就是自性,所以自性裏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那是常寂光淨土。身土不二,身土是一不是二,雖然沒有,他能生、他能現、他能變,怎麼變法?衆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個感應,我們可以從日本江本博士水實驗裏面看到,他做這樁事情消息傳到我這裏來,我很歡喜,跟《華嚴經》講的可以做印證。水是礦物,水有沒有執著?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妄想?肯定沒有。可是我們以善意對它,它有好的反應,以惡意對它,它有壞的反應,這就叫我們有心去感,它無心而應。諸佛如來在十法界裏面現身、說法就是這個道理。你看釋迦牟尼佛早成佛了,不是這一世成佛的,《梵網經》裏面講,他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表演成佛是第八千次。他常常來,他是來演戲的,表演給我們看的,不是真的這一生當中修行證果的。這種表演就像江本博士水實驗一樣,我們有心對他,他是無心的反應。他反應能現身,雖現身,雖然是住世八十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決定沒有。他要起心動念不就退轉了嗎?他沒有,他確實從常寂光裏面來的,他不是從實報土裏頭來的。起心動念都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他給我們講經、爲我們示現,他要有分別,那是隨順你們的分別而分別,隨順你們的執著而執著;就像水裏面現的結晶一樣,它是隨你們的意念所現的,不是它自己,它自己要現的話,應該都是相同的。

  江本博士這十幾年的實驗,他告訴我,沒有兩個是相同的,這什麼原因?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楞嚴經》上講的。我們同是一個人,我自己一個人,我前一個念頭跟後一個念頭不一樣。雖然我對水說我很喜歡你,我愛你,它現的、回應的結晶不相同,前念跟後念不相同,因爲我們前念跟後念有差別,所以它不會有相同的結晶出來。如果是常寂光裏,那一定完全相同,肯定相同,爲什麼?他沒有起心動念,肯定相同。常寂光跟常寂光沒有感應,它不起這個作用,實報土跟常寂光有感應,常寂光跟常寂光沒有感應。我們現在了解這些東西,這是解悟,不是證悟。證悟,那我們的能力可大了,我們的智慧神通全部就出現。我們是解悟,對這個沒有懷疑了,你看搞了五、六十年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往後我們的功夫就在求證,但是這個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放下真不容易。所以我們學《華嚴經》,在《華嚴經》裏面指出我們一條修行的道路,決定念佛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自然就證得,會很快的證得。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就非常的難得。

  在現前,我們還沒有離開這個世間,沒到極樂世界之前,我們一定要把普賢行願盡心盡力的把它做到。我們做人學謙卑、學禮敬,我們對佛是怎樣的禮敬,我們對所有的衆生是同樣的禮敬,對蚊蟲螞蟻我們也是這樣的禮敬,真的跟牠們溝通了。我們在澳洲院子很大,院子裏面種菜,很大的一個菜園,我在澳洲居住的房子的院子,合中國是一百七十畝,英畝是二十八個英畝。在臺灣算甲,好像五個英畝是兩甲,我們有十幾甲地,很大的面積。種菜我們沒有用化肥、沒有用農藥,小蟲要吃怎麼辦?我們都稱小蟲稱牠菩薩,牠也很高興,我們對牠很尊重。我們種菜留一片,菜園裏劃一個區域,告訴牠,那個地方供養你們,小蟲全到那邊去吃;隔一個田埂,這邊的,牠就不吃,牠留給我們。我們也種了很多果木樹,果木樹,那個小鳥也跟牠協調好,我們指定有幾棵樹供養你們的。鳥都到那邊去吃,沒有指定的牠都留給我們,很聽話!比人好處。我們在那裏已經做了十年,效果卓著。我們的菜園、果木園,放佛號、放佛門的音樂供養它們,統統能溝通。

  我在那邊住的時候,蓋了一棟房子,新房子裏面四個宿舍,四間。房子蓋好之後我搬進去住,到第二天,洗手間裏面很多螞蟻,這是新房子,牠從哪裏來的,怎麼這麼多?我洗手間就不能用了。我就跟螞蟻說,我說螞蟻菩薩,我早晨起來要用洗手間,希望你們在半個小時之內,你從哪裏進來,還從哪裏出去。半個小時之後,我到外面去散步,半個小時後回來,一只螞蟻都沒有了,聽話!有一次我在中國大陸,晚上我要做晚課,念經做晚課,蚊子很多。我就跟蚊子菩薩講,我說我現在做晚課,你可不能擾亂我,我做晚課歡迎你們聽。結果有叁、四十只蚊子就釘在牆上不動,我的晚課做完了,牠也還不動,我就去睡覺,第二天早晨還有十幾只。牠不擾亂我,跟我一起做晚課,我做晚課回向給牠。所以禮敬重要,從內心裏面牠感受到,我相信牠會感受到,我們對牠禮遇,牠對我們的回應也非常之好,這是對動物。對植物也一樣,你看我們種的菜園、種的果木樹,我們對樹禮敬。佛在經典裏面告訴我們,樹木高度有一個人的高,有一個人高就有樹神,我們得尊重它。不是樹成了神,是有靈依這個樹,他就住在這個地方,好像他把它當作房子一樣,他依這個住。幾百年的老樹,千年的古樹,他要住在那裏不走的話,我們一般講他成精,精靈。所以精靈是真的,草木的精靈。小草也有,也有靈住在裏面,那個靈就像小孩一樣,我聽的有同修告訴我,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菜園,對于樹木花草我們都禮敬。

  整個大自然,我們前面讀叁種周遍,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大師給我們舉例子,一微塵,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是物質裏面最小的,現在科學名詞叫基本粒子誇克,大概是屬于這類的,它都有見聞覺知。所以,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是同時發生的,物質現象裏面有精神,精神現象裏有物質,它分不開。這個說法跟法相宗講阿賴耶的意思是一樣,阿賴耶識裏頭叁細相,稱爲阿賴耶。阿賴耶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藏識,藏是含藏,它藏什麼?整個宇宙的信息都藏在裏面。我想現在科學家講的,或者是我們賢首國師在這裏面講的微塵,一塵,那一塵我相信就是阿賴耶,就是佛經裏講的阿賴耶。阿賴耶的叁種現相,第一個是業相,業就是動,振動,振動才發生的現象,第一個是業相;第二個是轉相,轉相也叫做見分;第叁個是境界相,也叫做相分。相分就是物質現象,見分就是精神現象,所以自性裏本來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不生不滅。物質裏頭都有見聞覺知,由此可知,遍法界虛空界它是個有機體,它不是死東西,一粒塵沙都有見聞覺知。我跟江本博士見過好多次面,我去參觀他的實驗室,我告訴他,我說現在水你實驗出來,它有見聞覺知,在佛經裏面講,所有一切物質現象統統有見聞覺知。現在他們也擴大領域在實驗,實驗確實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精神跟物質是一不是二,從阿賴耶的叁細相我們能了解。

  所以佛教給我們禮敬諸佛,這個諸佛就是包括遍法界虛空界,不單指有情,《華嚴經》上還有句話說「情與無情,同圓種…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