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守墓的時候,他父親死了,他守墳叁年,在這個期間當中豁然開悟,把這個道理想通了。從他這段經曆來看,跟禅宗裏面的參究那個原理跟方法、功夫完全相同,一心專注就想這個問題,這是禅宗裏頭的疑情。沒有答案,到心完全定了,沒有雜念,豁然開悟。所以疑情,古人講的,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他這是一樁事情,同情窮苦人沒錢治病,把心專注在這個問題上,他也能開悟,悟了之後居然就能治病,一直傳到現在還非常有效。他當年在世的時候,跟他學這種方法說病的,我看他的傳記裏面就有五、六十個人,跟他學的,個個都有效,不僅是他一個人,你學這個方法都有效。我從他的傳記裏面,把這一段節錄出來,文字不長,他用的原理與方法,諸位每個人要學會了,你們個個都有辦法給人治病。這利益衆生,就是四弘誓願的「衆生無邊誓願度」,可是利益衆生,先要利益自己,我們想度衆生,先度自己。王鳳儀自己本身有病,先把自己的病治好,然後才有把握幫助別人,愈試愈靈驗,遇到有病的人,說一個好一個,說一個好一個,信心十足,真的是得叁寶加持。
衆生根性不相同,信受、信解差別很大,『樂欲不同』,所以『應機授法』,這就是智慧,『應病與藥』。所以說病也是一門大學問,你一眼就看出這個人是什麼病,先看出他是什麼樣的根性,他講的根性跟佛法講的根性不一樣,他講的根性是五行的根性,金木水火土。你在算命的時候,算命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來排的八字,中國天幹地支裏面就有五行,五行裏頭又有陰陽,偏重在哪方面。他會看,一看就曉得,你是屬于五行裏頭哪一類的,你應該會得些什麼病,你的病是怎麼得來的,他全知道。給你一說清楚,你自己聽明白了,想想沒錯,真的。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到底錯在哪裏?把錯誤說出來,這就是忏悔。真心忏悔,後不再造,那個病就出來了,吐出來,會嘔吐。這個道理,病跑出來了,它在五髒六腑裏面它是病,它只要跑出來就沒事。我們一般治病,中醫治病發汗,病毒從汗裏面、從出汗裏面出來,刮痧、推拿都屬于這個道理。嘔吐、大小便溺,都把病毒向外排除,你裏面幹幹淨淨,什麼毛病都沒有了。所以在治病總的原理上,病怎麼好的,這原理原則上完全相同。他不是迷信,他不是不合科學,你細心去觀察你就明白了。
這個地方講的「與藥」,這是方法,這些八萬四千法門,教他學習哪一個法門。能不能有效?那就是最後這一句,『令得服行』,他肯不肯依教奉行?如果肯依教奉行,沒有一個人不成佛。佛給我們最高的、最微妙的、最殊勝的,這個方法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本來是佛,現在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爲我們有了妄想分別執著。雖有佛性,把佛性障礙了,佛性不能現前,只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跟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就完全平等,智慧一樣的,德能一樣的,相好一樣的。德能裏面我們講一個,無量無邊的分身,這個能力多殊勝,我們現在失掉了。可以分身,分無量無邊身,千變萬化,像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可以同時同處現無邊身,現許許多多身;同時異處,時間相同,不在一個地方現無邊身;異時同處現無邊身,不是一個時間,在一個地方也能現無邊身,昨天現了,今天現了,明天還現。神通廣大,不必要靠任何機械、儀器,無需要,自性裏頭樣樣具足,萬德萬能。這個裏頭有關鍵,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信心。
王鳳儀先生給人治病也談到這個,他信什麼?那個就最靈。所以他給人治病的時候,他先說出病情,最後要問他,你信什麼教?信什麼教,你就向那個教主去忏悔,他就靈,信就靈。不信宗教,家裏面供竈神的,我就信竈神,那你就向竈神忏悔,竈神就靈。如果實在沒有的,你就向祖宗忏悔,向父母忏悔,這不是佛法裏面常講的嗎?「一切法從心想生」。信什麼,什麼就靈,天經地義,你不能搞錯了。我信仰基督的,今天我叫你找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不靈,你去找耶稣,耶稣就靈,爲什麼?你信他。基督徒找耶稣很靈,找觀世音菩薩不靈;佛教徒找觀音菩薩靈,找耶稣就不靈。你信觀音菩薩找觀音就靈,你找地藏菩薩就不靈,信心要專一,那就非常靈。你要是信很多?很多就不靈,這一點要知道。你信一個人,那個人會關照你,你有二、叁個人,不要緊,我不照顧他,還有別人。那個人推了,沒有關系,還有那一個,結果個個都落空,那你就錯了。這個道理並不深,但是是事實,你不要搞得太多。
這麼多年來,我讓同學供養阿彌陀佛,我們都是淨土宗的,阿彌陀佛我也是主張供一尊佛像,就是你一生永遠供這一尊佛像。到將來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是什麼樣子?就是你供養的佛像這個樣子,他來接引你,你肯定不會錯。好多不同的樣子,到臨命終時,到底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這一個錯的念頭,把機會就錯掉,你就去不了,你看這個多重要!所以說供哪一尊阿彌陀佛像?你喜歡哪一尊你就供哪一尊,你一生都不要改變。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本尊供養在你家裏,出去旅行的時候,把他照一張照片帶著就行了。無論到什麼地方,旅館裏面你在房間,把阿彌陀佛像供在旅館裏面,你天天還拜他,天天看他,天天不離他,就是一個像,你的印象才深刻。我這麼多年來,供阿彌陀佛像就一尊,大家看到的藍底白瓷的,這一尊像的本尊在華藏圖書館,在景美,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常常在外面旅行,我就帶照片。現在這張像印得就很多,到處都是,在全世界到處我都看到,像很莊嚴,你愈看愈歡喜。這個很重要,不要看到是小事,對我們修學影響可不小,《維摩經》中對于這個意思就講得很多、講得很透徹。我們再看下面的文。
【又。】
他每個小段,用個『又』開始。
【以大悲故。名曰隨緣。以大智故。名爲妙用。】
慈悲、智慧都是性德,都是自性裏頭本來有的,我們現在也迷失了,爲什麼?因爲有分別、有執著,有執著,智慧就沒有了,有分別,慈悲就沒有了。佛在經教裏告訴我們,慈悲有四種。從凡夫來講,凡夫有沒有慈悲?有,叫「愛緣慈悲」,父母對他的兒女慈悲,這是愛緣慈悲。父母愛子女是真的,子女愛父母也是真的,在什麼時候?現在看起來應該叁歲以下差不多。叁歲以下,一歲到叁歲,愛父母是真的,再大一點就變了,慢慢就變質,變到他成年結婚的時候,他就不愛父母。他被這社會嚴重的染汙,對父母的那點愛心完全沒有了,甚至于只顧自己,他會愛他的小孩、顧他的小孩,對父母不照顧。這就産生什麼?上行下效。你到成年的時候遺棄父母,到你養小孩,小孩養大的時候,你的兒女會遺棄你,一報還一報,很現實!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如果要想將來兒女對你能行孝,你一定要孝順父母,你要做給你兒女看。你兒女從小長大,看到你怎樣對待父母,他將來縱然有染汙,他也不忍心遺棄你,他還是要照顧你。家和萬事興,叫愛緣慈悲。比這個心量大的,就是讀了聖賢書,像《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家族,我愛我的鄰裏鄉黨,我愛我的族群、愛我的國家,到最後凡是人都能愛,這叫「衆生緣慈悲」。這就是我們一般講世間的聖賢,大愛、博愛,他有這種胸懷,看到衆生苦,他會伸出援手去幫助。
第叁種,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叫「法緣慈悲」。他接受諸佛如來的教誨,知道佛經上常講的,一切衆生與我們是一體,是同體,這個同體他沒有證得,因爲他沒見性,沒見性之前,學習佛菩薩。所以他是以佛法爲緣,能夠愛一切衆生,這個比衆生緣的慈悲要大,衆生緣只是講有情衆生,法緣慈裏面包括無情衆生,也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自然現象,沒有不愛的。這是佛陀教育教出來的,他能愛大自然。最高的,明心見性,見性的人那個慈悲叫「無緣慈悲」,講緣是條件的意思,沒有條件,那個真的叫大慈大悲。上面加個大,沒條件,無緣慈悲才稱之爲大慈大悲。慈悲這是隨緣,他會幫助衆生,但是隨緣他有智慧。智慧反面是感情,情識,情識是煩惱,他的慈悲常常會變化,有的時候喜歡你,有的時候討厭你,那是無常的。可是智慧就是理性的隨緣,他是真的,他不會變的,永恒不變的,你隨順他,他喜歡你,你叛逆他,他還是喜歡你,他不變。就像一個慈母對她的兒女一樣,她兒女孝順,她歡喜,她兒女不孝她、背叛她,父母還是挂念兒女,還是沒有把兒女放下;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永恒不變。所以佛告訴我們,佛菩薩他覺悟了,他依智慧,依智慧起作用,他不是依感情,那就是妙用。下面一種說法,他說:
【又不壞假名而常度衆生。故曰隨緣。了知衆生性空實無度者。名爲妙用。】
這是真正見性了,不見性沒有到這個境界,就像我們前面講的這叁大段,一體、二用、叁遍,確實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相有性空,事有理空。如果起心動念沒有放下,因果不空;起心動念要是放下了,習氣也沒有了,因果也了不可得,爲什麼?完全回歸自性,自性裏頭沒有對立的。那你就想想,性相是對立的,理事是對立的,因果也是對立的,所有對立的全部都沒有,這是圓滿的回歸自性。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只有如來沒有因果了,等覺菩薩有沒有?有,《華嚴經》上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只有究竟圓滿的叫妙覺位,那個沒有了。雖然沒有,在度化衆生上顯出來又有,你看衆生有感,這不就有應嗎?佛菩薩就有應,那就是果,感應道交,又有這個現象出來。我們真起心動念的人有因果,可是佛菩薩雖然起這種作用,因爲他沒有起心動念,妙就妙在此地,真是妙用!我們在現前這個階段,真的叫博地凡夫,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去學習,學什麼?學放下,真的要常常想著,它就真的會放下。前人給我們很多經驗,天天想著我要放下身見,我不…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