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法界裏面的菩薩。《金剛經》上稱他們爲「諸佛如來」。你看一開頭,般若波羅蜜得到了,真實智慧得到了,大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生起來。大慈悲心生起來起作用,作用是什麼?作用就是教化衆生。教化衆生一定要懂得契機,那你要隨衆生的心,你不能隨自己,要順著他。應該現什麼身就現什麼身,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定法可說。說法要看衆生,衆生有什麼毛病,有哪些他想錯了,他說錯了,他做錯了,你把他錯誤統統糾正過來,這就叫法。所以佛無法可說,佛所說的是你有毛病,你錯了,你違背了自性,佛教給你回歸自性,這就是佛法。我們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妄盡還源」,這就是說法,幫助你還源,幫助你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讓你自性裏頭本來具足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相好統統現前,是這個意思。你得到的是一切圓滿,一切圓滿是你自性裏頭本有的,不是佛給你的,佛什麼也沒給你,佛就教你回頭,原來全是自己有的,這個道理要懂。真正明白了,我們真正感恩的心就生起來,佛是這麼樣的慈悲,我們迷失了自性,他幫助我們把自性找回來,就這麼個意思,所以叫方便波羅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的、要學習的,在此地要特別記住,要懂得隨衆生心,隨心應量。量是什麼?他的程度,他的程度不高,你講得太高,他聽不懂,他程度很高,你講得太淺,他不想聽,這叫觀機;或者你所講的東西他不喜歡聽,他就聽不進去,一定要逗機,還得要看他喜歡聽什麼,以善巧方便,這樣子你才能真正的成就衆生。
下面「願波羅蜜。經雲:菩薩成就一切衆生,供養一切諸佛等」。首先你要知道,一切衆生,實在講就是諸佛如來。我們凡夫迷了,不知道,佛菩薩知道,衆生本來是佛,他不是佛他怎麼能成得了佛,哪有這種道理,他本來是佛,所以成佛就不難,他本來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我們今天不覺,我們迷,迷惑不覺,本來沒有,自性裏面沒有;本覺本有。本覺本有當然可以還源,不覺本無當然可以離開,就可以放下,只要你肯放下,問題馬上解決。所以願很重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來幫助我們。這個十願,目的是成就一切衆生,這個成就是幫助一切衆生證得圓滿的佛果,這叫成就。用什麼方法?用供養一切諸佛。諸位要記住,前面講的一切衆生就是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就是一切衆生,這個意思聽懂了嗎?幫助衆生是把他當作佛來看待,才真正能做到。爲什麼?恭敬心真實,唯有真實的恭敬心你才能感動衆生,跟衆生一接觸,衆生就回頭了。爲什麼佛度衆生效果那麼殊勝、那麼快,法身菩薩度衆生,再頑劣的衆生,聽他一教,都回頭,都覺悟,什麼原因?真誠。什麼叫真誠?你能把衆生看到他是佛,心就誠了。現在一般人教化衆生爲什麼收不到效果?他是凡夫,他的根性很差,這種念頭,你怎麼能把他教好?佛能把衆生教好沒有別的,就是佛心中「那是佛,他迷了」。那個人是好人,他喝酒,酒醉了,發酒瘋,他不是壞人,趕快幫助他清醒過來不就好了嗎?從這個地方你去體會到佛菩薩本事在哪裏,原來這個本事我們都有,可惜我們沒用上,所以我們教化衆生的功力不如他,問題在此地。佛菩薩用的這些方法、這些手腕,我們要細心觀摩、要學習。他的秘訣是自己謙虛、尊重別人,所以人容易受感化。
「力波羅蜜。經雲:菩薩具深心力,無有雜染等」。這個力怎麼成就的?我們在這裏就學到了,沒有雜染,你的深心力就成就。你有能力提升自己的靈性,你有能力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這種德能是我們真正期望能獲得的。這經裏面講的簡單明了,只要沒有雜染,你看我們學習,只要不雜,日常生活當中不要染汙不好的習氣。什麼叫深心?好善好德的心叫深心。我們每個人都好善好德,爲什麼深心力不能現前?因爲有雜有染,我們的雜念太多。染是什麼?染是貪瞋癡慢、自私自利,這是染汙。雜念多,又有這些染汙的習氣,所以雖有深心,好善好德的心發不出來,甚至于愛心發不出來,我怎麼去愛人?我怎麼去忏悔?忏悔的心生不出來,都是深心無力,因爲有雜染,就這麼個原因。我們能夠去掉雜染,深心就有力,你的慈悲心就能現前,博愛,你忏悔的心、慚愧的心都能生出來。
末後「智波羅蜜。經雲:菩薩知一切法真實,知一切如來力等」。如來力就是平常講的十力,如來果地上十種大力,菩薩所不能比的。菩薩知道一切法真實,佛給我們講一切法虛妄,這個地方怎麼忽然來了個真實?真妄不二。先告訴你虛妄,你不要執著,然後再告訴你真妄是一不是二。你再起真妄的念頭,錯了。到什麼時候?真妄不可得,邪正不可得,染淨不可得,善惡不可得,生死涅槃不可得,你就真的知一切法真實。這個境界高,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智能靈活,你看應用得多巧妙,應用得多麼圓滿,這叫菩薩十度。經上說十度、說六度,雖然有簡略不一樣,實際上六度裏面包含十度,細講講十度,略說說六度,不增不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叁十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