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什麼?那不善!我們唯有真正把善的念頭要提起來,不善的念頭要斷得幹幹淨淨。什麼時候?看到不善的人都是善人,看到不善的事都是好事,你的功夫算有一點成就!大乘教裏面,佛告訴我們,善惡不是真的,不是一個定數,隨著我們念頭轉,我們念頭善,惡人也變成善人,壞事也變成好事;我們念頭如果不善,好人也變成壞人,好事也變成壞事。境隨心轉,無論是人事環境和物質環境,這是決定的道理。爲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走佛道。佛心目當中沒有一個惡人,沒有一樁是惡事。如果還有惡人、還有惡事,方便波羅蜜就講不通,全是隨自己心念在轉。這是第一個,就是進趣果向方便。
第二個是「巧會有無方便」,有無是對立,我們把這個換兩個字大家就很容易懂,巧會對立方便。爲什麼?這個世界所有一切沖突、所有一切不善,從哪裏來的?從對立來的,對立是矛盾。佛法頭一個就是要我們從內心把對立消除,佛法不叫對立,佛法叫邊見,二邊,有一邊、無一邊。舉這個例子你就知道,二邊就對立。什麼人修的?最低級的菩薩,在《華嚴經》是初信位的菩薩修這個法門。實在講這個法門修成功,他才能夠得初信位的菩薩,就是小學一年級,他要有這個資格才能入門。這就是大小乘經教裏面所講的,五種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迷惑了自性,這有五種。第一種身見,執著我這個身體是自己,錯了,身體不是自己。《金剛經》上講「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哪來的身!身不是我,是什麼?是我所有,這要記住。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不是我;身體也是我所有,不是我的。如果是我,我不生不滅,這個身要是真正能做到不生不滅,那就是我,它有生滅。不生不滅的我,世俗人就講到靈魂,很多宗教都講到靈魂,靈魂不滅,它在六道裏面投胎,舍身受身。舍身就像脫衣服一樣,受身就換一件衣服,換個身體。如果你心行善,你身體愈換愈好,衣服愈換愈漂亮;心行不善就愈換愈差,換個畜生身、換個餓鬼身、換個地獄身,那就換得很差!不是別人主宰,自己主宰,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你不會怨天尤人。
所以真修行的人不但不怨天尤人,對于任何一個人都存感恩的心,好人他從正面幫助我,惡人他從負面讓我反省。我們看到這個惡的行爲,立刻就想到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提醒我,他是好人,他不是壞人。所以說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才真正是個善人。所以懂得身體不是我,那你何必爲身體操那麼大的心?錯了!你要提升你的靈性。所以靈魂,靈魂是六道裏面,出不了六道,它也不是真的自己。真的自己是什麼?靈性。靈性跟靈魂有沒有區別?有區別,靈魂覺悟了就叫靈性,靈性迷惑了就叫靈魂。諸位要知道,靈魂在六道之內出不了,它一覺悟之後就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就提升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什麼?是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就入到那個俱樂部去,提升了,那是叫靈性,不叫靈魂。所以靈魂還不是自己,這個東西得要搞清楚、搞明白。第一個身見看破了,什麼災難你就完全不在乎了。自己的心行正,心行善良,什麼樣災難自己不會受,就是不會感染。所以你要把這個身命看破,不在意這些事情。人真的像外面宗教講是永生的,佛法講是不生不滅,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第二個就是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巧會有無方便」,就對立。你要能有善巧把它融會,那怎樣?放棄對立,要從自己內心真正去修養,永遠不跟別人對立。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他有對立,我沒有對立。對立一定是兩邊,兩個拳頭才能夠對立;一邊沒有,這一邊怎麼打,它打空了。佛教給我們這個。對立沒有了,給諸位說,矛盾就沒有了;矛盾沒有了,沖突就沒有了;沖突沒有了,鬥爭就沒有了;再提升,戰爭沒有了,這世界是和諧的、是和平的。所以家和萬事興。家爲什麼不和?對立。凡是對立總是利害沖突,我們能夠舍棄利害,把利給別人就化解;如果我們跟人家爭利,那就錯了。所有一切利益都給別人,給別人是真正自己得益,我們常常布施別人,人家常常照顧我們,因果報應!平常四衆同修的供養很多,可是我這一生你看,應該說至少四十五年我沒有用過錢,自己生活所需,別人都送來。最近我的帽子壞掉,大家曉得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大概收了十幾頂帽子,可以開帽子店。去旅行,車票、飛機票都有人把它准備好,一點都不要操心。自己一生沒有道場,走到哪裏還都住得不錯,都有人照顧。我們肯念念照顧一切衆生,所以我們走遍全世界無論到哪裏都有人照顧,你說這多好,比自己有錢好。自己有錢操心!我這個不操心,衣食住行都不要操心,所以從來沒有用過錢。
十方供養,我就替大家做好事,好事裏面最殊勝的好事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怎麼做?印光大師給我們做出好樣子,他一生所有的供養都印經布施。所以我學佛將近六十年,我們不要說別的,小經那就沒法子計算。我們算《大藏經》,《大藏經》我們這麼多年來贈送全世界,應該超過七千套。現在印刷廠裏面大概還有兩千套,我們的發願是一萬套,送《大藏經》送一萬套;送《四庫全書》一百套,送《四庫荟要》大概將近七十套,這是大的;小分量、小部頭的不計其數。除這個之外,我們用于衛星電視、網絡、做光盤流通,都做這些事情。最近這幾年我們跟世界上許許多多宗教往來,我們也幫助他們做慈善事業,無論是哪個宗教,他們辦孤兒院、辦養老院、辦醫院,這些慈善事業我們都參與,我們都供養,普供養,沒有分別,沒有對立。所以巧會有無,這裏面有真智慧,只要你真的無我,念念爲別人著想,什麼樣困難都能化解,沒有不能化解的事情。爲什麼?宇宙是和諧的,在佛法,就是在《還源觀》裏面講和諧的,從宇宙的源起、生命的源起,它就是和諧,決定沒有沖突。
第叁種叫「不舍不受方便」,了達一切衆生真相,也通達一切萬物,《般若經》講的諸法實相,人事與環境都包括在其中,通達!諸法實相是什麼?是空寂。《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雖然了達,明了通達,依然不舍,不舍棄衆生。我們現在這個世間,衆生遇到空前的災難,這個災難是什麼?災難是我們迷失了自性,這叫真的災難,其它的災難是假的,因爲都是迷失自性才有的,所以這是根,我們從自性裏面覺悟,這個世間所有災難都化解了。要怎樣覺悟自性?這就要靠教育。這個教育,現在的術語叫素質教育,古時候稱之爲倫理道德的教育,在宗教裏面稱之爲因果的教育。確確實實,宇宙的和諧、星際的和諧、世界的和諧、人類的和諧,乃至家庭的和諧,沒有一個不是紮根于因果教育。因果講的什麼?因果講的是事實真相,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在現前這個社會,講給人聽,人家不相信;要做出來,做給人看,人才會相信。從哪裏做起?記住,一定從自己做起。
要想我們自己這一生真正能成就,成就最穩當、最可靠、最快速、最簡單的,就是取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最有把握的。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善導既然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那他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親口宣揚的,「萬修萬人去」。我們今天得人身遇到佛法,又聽到淨土法門,只要能夠相信,前面跟諸位所說的,你能夠專心、能夠守一,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臨走的時候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這是真自在,不需要靠別人幫助。我們講的這些例子,這些人往生都沒有要人助念,不求人!只有自己功夫做得不夠,這才需要求人幫忙。求人幫忙,那個問題不簡單,你遇的緣是善緣還是惡緣?善緣,大家幫助你往生;惡緣是找麻煩的,來幫你助念意見很多,那就麻煩了。可能對你往生就産生障礙,非常非常的可能,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要認真努力來修行,知道自己把什麼?把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樁事情,肯定爲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第一樁大事,其余的都是雞毛蒜皮小事,隨緣而已。
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好不好?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頭再來幫助衆生,那個有把握。現在我們自己能不能去還有問題,那你要把求極樂世界擺在第一,弘法利生、護持正法擺在第二、擺在第叁,這就對了。我們自己是不是真的成就智慧德能?如果覺得沒有把握,你就不能把它放在第一,那就要學普賢菩薩教導我們「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想幫助哪一個,你想度哪一個,不要緊,到極樂世界去,你就真正能夠滿願。你認識這個人,無論他輪回到哪一道,你到極樂世界都知道,你了解他的狀況,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度他。佛門裏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你會明了這句話的意思。什麼叫有緣?什麼叫沒有緣?有緣是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他能證,這是有緣;如果他不信,他不能理解,沒有緣。沒有緣的時候怎麼辦?等待,不著急,有的是時間。所以在六道裏頭,你細心去觀察,無論在哪一道,什麼時候他覺悟了,你會知道這個信息。覺悟,他能信,你可以跟他講,你可以在他面前示現,他看到你,跟你一接觸他就會有感受,他有疑惑,他向你請教,你就給他講解。所以諸佛菩薩,世間聖賢也不例外,幫助衆生是先用身去示現,就是身教,不是言教,要叫對方自己提出問題來請教,你教他才管用。如果不是他主動想學,來請教,教他很困難,那個時候就是示現好,就是身教比言教殊勝,盡量做給他看。
做出什麼樣子?幸福人生的樣子,大家很羨慕的。一般人在這個世間生活多痛苦,你怎麼生活得這麼快樂!他苦到頭了,他就想過一點快樂的生活,你怎麼這麼快樂!他就向你請教,這個時候你講給他聽,他能聽得進去。如果我們學佛的人,學得都很痛苦,他一看掉頭就去,學佛怎麼樣?你看這個人那麼痛苦,學他幹什麼?所以學佛的人要法喜充滿,要常生歡喜心,這就是你能接引衆生,你的形象好。我們底下第四段講到「威儀有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