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裏?犯了這個地方所講的毛病,他不專心,他不守一,所以他不能成就。如果專心、守一,真的是萬修萬人去。

  我在美國見到一個人,以前講經我曾經提過,華府周老先生,中國人,在當地開一個面包店,他不學佛,好像沒什麼宗教信仰,人是個好人。我們在美國那個時候,他突然生病,再一檢查,癌症叁期,醫院也放棄治療,待在家裏那也是痛苦不堪。家人這個時候求神問蔔,找到我們淨宗學會,那時候還不叫淨宗學會,叫「華府佛教會」,我們人也不多,只有大概四、五十個人,在那裏成立這麼一個小會,華府佛教會。我們就有幾個熱心的同修去看他,看他那樣子不行了,就勸導他,人生太苦,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把淨土法門介紹給他,勸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人有善根,他一聽就接受,就告訴他的太太、他的家人,不要給他求醫問蔔,不要了,統統全家幫助他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天,他就告訴家人他不感覺到疼痛了,他說很好,日夜不斷的給他念,好像是叁、四天,他就往生了,走得很清楚很明白。交代家人,臨終的時候他看到佛來接引他,他走了。真正給我們證明《彌陀經》上所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他從前沒有學過佛,也沒有聽過經,他也不知道有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臨終前叁、四天才聽到,他就成功了。我們親眼看到,這給我們非常大的欣慰,證明《彌陀經》上佛講的話不是假的。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裏面看到宋朝瑩珂法師,也是念佛念了叁天,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那是古時候。沒想到在二十多年前,我們在華盛頓DC親眼看到這個周先生,他是開面包店的。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真的是不難,就是專心、守一,這周先生他做到了,雖然時間不長,叁、四天,專心、守一,他就成功。

  我們念佛念了這麼多年,我們心不專,我們念佛的時候心裏夾雜著雜念,我們的意不誠,對于淨宗法門、對于經教裏面的教誨沒有圓滿的信心,那就半信半疑,你不能說他不信,你也不能說他真信,是在這種狀態之下。雖念佛,他夾雜,尤其是現在人,日夜都不能安甯,什麼原因?身上帶著手機,這個東西麻煩。在從前連電話都沒有的時代,人心清淨多了。手機是什麼?手機是魔,魔障,不是好東西,有什麼方便?叫你胡思亂想它給你帶來方便,除這個之外,它對你有什麼好處?沒有一點好處。可是現在人他放不下。放不下那你就接受幹擾,接受幹擾又沒有定力,所以修行的功夫全被它破壞了。現代的社會誘惑力量太大,誘惑在佛法裏面講就是魔障,它擾亂你,讓你心神不安,讓你幾分鍾的定力都沒有,這個太痛苦了。特別是從政的這些人,如果做到高級領導人,真正是日理萬機。我也曾經遇到過這些高級領導人,我奉勸他,每天早晚,因爲他們並不信佛,每天早晚至少要靜坐十分鍾到十五分鍾。早晨一次,晚上一次,身體放松,什麼念頭都沒有,能夠幫助他恢複精神,恢複體力,對他健康有好處,這個他很樂意接受。諸位要曉得,十分鍾到十五分鍾靜坐下來也不是容易事情,不相信,你自己試驗試驗看,你就知道,別說十分鍾,一分鍾裏頭都好多個妄念出來。得沒有妄念才行,功夫才得力,有妄念,功夫就不得力。我們念佛人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執持名號,也就是說名號一句一句接一句,裏面決定不會有一個妄念夾雜,這就行,這叫真功夫。

  這個話說得容易,做到不容易。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面講過很多次,有真正修行人向他老人家請教,念佛念了叁年五年,一支香裏面還有幾個妄念起來,向老和尚請教。老和尚告訴他,你功夫不錯了。一支香,長香是一個半小時,平常的香是一個小時,在中國從前,寺廟裏連時鍾都沒有,講堂、禅堂、念佛堂用什麼來計算時間?用香。我們就算普通香,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裏面起的念頭不超過十個,那功夫就不錯了。所以印光大師勉勵這些人要繼續努力,所謂功不唐捐,你認真努力繼續下去,慢慢的妄念愈來愈少。真能把妄念減少、降低,秘訣沒有別的,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放下。古大德有兩句話教導我們,「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能夠不必要接觸的人不需要接觸,能夠避免的事要盡量把它避免,保持你心地的清淨。譬如現在在家庭裏面,電視不能看,它完全是擾亂我們。家裏擺個電視,就是大魔王在那裏,你要能修清淨心,談何容易!現在年輕人不但有電視,還有網絡,他還有計算機,那就更麻煩。從前古時候沒有這些科學這些儀器,還要選擇山林裏面去住個小茅蓬,跟農村至少距離要叁裏路以上,就是他這個茅蓬所在地叁裏之內不可以有人家,這種地方佛經上的名詞叫「阿蘭若」,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寂靜處,就是這個地方是很安靜的地方,安靜到聽不到聲音。農村裏面,叫的聲音最大是牛叫,牛叫的聲音聽不到,幫助自己修定。現在我們要找這樣的環境可不容易,所以現在人的成就,不成就則已,成就,功夫決定比古人高,因爲古人要是讓他生活在現代環境裏面,他也不會成就。所以現在的環境考驗是非常的嚴峻,在這種考驗當中你都能如如不動,你能夠專心守一,你的成就決定超過古人,道理在此地。

  在現前這個時代,人的價值觀變了,倫理道德觀念也變了,現代人講的是人權,是自由、是開放、是創新,這個麻煩可大了。父母不能管兒女,老師不能管學生,下一代怎麼辦?所以你冷靜往前面一看,你沒有辦法不悲觀。在中國幾千年來,父母教兒女、老師教學生嚴格,所謂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現在不能教。你要是教導嚴格,你犯法,你還要去坐牢,這世界怎麼辦?所以,今天能不能成就全靠自律,已經沒有人來管你,不是父母不慈悲,不是老師不管教。在這個時代,法律規定不許父母管教兒女,不許老師管教學生,這種法律,我們能夠想到,將來的社會是一代不如一代。這樣下去能夠綿延幾代?我的看法不過叁代,那就像一些宗教裏面所講的,世界末日現前。現在這個世界災難這麼多,今天有個同學下載一篇新聞告訴我,就是最近這個流行感冒,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嚴重警告,可能在全世界有叁分之一的人會感染。現在世界上人口是六十億,叁分之一就是二十億人會感染,你說多可怕!不能不小心提防。

  所以我是勸勉同學們,不怕,什麼樣災難都不怕,念佛早生淨土。對這個世間不要再留戀,你的心善行善,念念憶念阿彌陀佛,念念存心極樂世界。如果你不該在這個災難走,你平安無事,如果該在這個災難走,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事,不是壞事,完全沒有恐懼的心,沒有貪生怕死的念頭,好!在大乘佛法,我們在學《華嚴經》,尤其學這個《妄盡還源觀》,這個裏面告訴我們,人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是身體,靈性不死,我們的靈性是不生不滅。到這個世間來,唯一的目標不是別的,是提升自己的靈性,這就對了。像在學校念書一樣,唯一的目標是要升級,年年往上升。我們這一生是在人道,來生生到天道,那就比這一生強多了,天人的德行比我們高,我們要向上爬。最高、最完美、最殊勝的是極樂世界,因爲你要是生到極樂世界去,你就成佛了,那真叫一了百了。我們應該把這一生當中所做的一切好事,都回向求生淨土,不求人天福報。你要知道,求人天福報當然求得到,可是輪回太苦,你脫離不了六道輪回。又何況在六道裏頭,生生世世跟衆生結的冤業,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多可怕。所以文殊菩薩十波羅蜜裏面,這一段我們最要緊的就是要學到一個專心守一。今天的專心、守一,在哪裏?就在阿彌陀佛,我們這一生才真正有穩穩當當的成就。《華嚴經》能不能聽?能聽,爲什麼?《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華嚴經》到最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可以聽,不要去學,除非你是發心走弘法利生這個路子。我學講經,我發心續佛慧命,留在這個世間把這些大乘經講給大家聽,這個你就要學。如果沒有發這個心,這個東西也不是隨便發的,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智慧、還有沒有緣分?你真的是有智慧、有能力,沒有緣分也不行,這個路子是很艱苦的。如果覺得我這個能力不夠,那不如我先到極樂世界,我到極樂世界學成了再來,那就太穩當了。總而言之,學佛要有智慧,要懂得怎麼選擇法?

  下面說,「禅有二種」,這是一般講的,一個是「世間禅,謂色界、無色界、凡夫所修禅也」。這是什麼?色界四禅,無色界四定,還是禅定,合起來我們稱它爲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是四禅四定,四禅定、四空定,合起來稱八定。四禅八定是凡夫修的,佛經裏面講得很多,也講得很詳細,諸位要想了解,你就看天臺大師的著作《摩诃止觀》、《小止觀》、《六妙門》,都是講這些。要曉得這些東西不是佛門的,雖不是佛門,佛門修定要從這裏開始,這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所修的。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釋迦牟尼佛出生的那個時代,可以說在全球宗教、學術最發達的一個地區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曆史悠久,我跟他們有接觸,而且是很多次的接觸,現在他們不叫婆羅門教,叫興都教。我們有些人也把它翻作印度教,實際上它叫興都教,這是婆羅門教的後身。他們告訴我,他們的曆史有一萬多年,這我能相信,他們這個宗教重視禅定,不重視曆史,所以它沒有曆史記載。但是今天在全世界宗教界裏面,一般承認它至少有八千五百年。所以我們在新加坡,九個宗教在一起聚會的時候,總是把它擺在第一位,它曆史最久。我們是按曆史長久來排列,它是排在第一,它有八千五百年。第二位是猶太教,猶太教有四千多年。第叁位是拜火教,拜火教人雖然不多,它至少有叁千五百年,比佛教至少要早五百年,所以它在第叁位。第四位才排到佛教。四禅八定就是婆羅門教修的,這個裏面功夫有淺深不同,修定。

  定功是修了,修的不到家,我們稱它叫未到定,修這個考試不及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