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福報,修福感得的福報。如果他修的時候不分別、不執著,變成功德,那就超越了。那個福幫助慧,中國諺語所謂「福至心靈」,大福報現前的時候,人也聰明了,靈性也提升,這是明顯的說出功德它起的作用,福德不行。我們在曆史上看到,梁武帝就是修福的,他不是修功德,他修的福德。爲什麼?他很在意,就是很在乎他的福報。哪個人修福的時候不在乎,那是功德,這都是要有一分智能在其中。
知道一切諸法都沒有真正的和合相,這要怎麼解釋法,大家才好懂。就像我們看電影,你看電影的膠卷一張一張的,不和合,上一張不是下一張,下一張不是上一張。它是在銀幕裏快速度的移動,好像是産生有和合的相,其實它不是的,張張不一樣。我們說這種現象叫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它張張是一樣的,沒有變化的,那就叫相續相。它張張不一樣,連貫起來它相似。整個宇宙是個相似相續相,絕對沒有兩個相是相同的,什麼原因?我們現在曉得,相是念頭生的,彌勒菩薩講得很清楚,「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的,念頭不一樣,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它怎麼會有相同的現象出來?我在日本訪問的時候,特地到東京參觀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他也很難得,給我做詳細報告,告訴我這十幾年來做了幾十萬次的實驗,沒有一個結晶體是相同的,這就是說明念念不相到。我們是同一個念頭,譬如我以愛心對這瓶水,讓這個水起結晶,我前一念的愛心跟後一念的愛心,愛心相同,愛心程度不一樣,有差別。我用愛心,你也用愛心,結晶體都很美,它也有不相同,人人都不一樣,這是佛經上說的這個道理,到什麼時候一樣?念頭沒有,就一樣了。只要有念,不可能兩個念頭相同,極其微細的波動,波的幅度不相同,産生的變化就不一樣,大同小異,這是事實真相。
了解這個現象,我們不執著它,我們不分別它,你就得到淨法,你心清淨了,心清淨,法就清淨。人心清淨,我全身每個器官清淨、每個細胞清淨,這就健康了。也許有同學看過中國有一套光盤叫「山西小院」,這是有一批人,四十多個人,得了嚴重的癌病,醫院裏面的醫生放棄治療,告訴他們的家人,他的壽命頂多一個月到叁個月,他喜歡吃什麼東西都滿足他,他壽命不久了。這些人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壽命到了,所以他也不想再活下去,爲什麼?壽命到了,那還有什麼想頭?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也有人一心專念地藏王菩薩,念《地藏經》、念《彌陀經》,什麼都不想了。念了二、叁個月,再去檢查,癌沒有了,醫生說你們用什麼東西治療?沒有,就是在家裏念經念佛。這是奇迹!我們明了,什麼奇迹?清淨心,他對于一切法放棄了,不再分別、不再執著,不再想了,一心去想佛,所以心清淨。心清淨了,把病毒的細胞都恢複正常,病就好了,用自己的意念把它轉變了。你生病,也是正常的細胞由于貪瞋癡慢種種妄想把它搞成病毒的,病從這麼來的。要除這個病,念頭一轉,他的細胞恢複正常,這是正理。你明白這個道理,它不是迷信,這是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不是這個意思,是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知道病怎麼生的。
病,我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提到,基本的原因不外乎叁種。一種是感受風寒,傷風感冒感受風寒,飲食、衣著不小心。這是什麼?這叫生理的病,這種病醫生能治,你得找醫生。第二種病叫冤業病。冤親債主找來了,附在你身上,很多,中國外國都有,附身的。我還遇到有一個,有一百多個靈附在這一個人身上,苦不堪言,他頭腦是昏迷的,太多了、太複雜了。幾個靈附在身上的,一、二個,叁、五個,這種人非常多,像一百多個的人不多見,那太痛苦了。這個醫生治不了,這要用什麼方法?所以佛門裏面有超度,超度是調解,佛法來調解,跟他談條件,接受了,他離開了,你的病就好了。這是第二類的。第叁類就是業障病。它既不是傷風感冒感染,也不是冤親債主找到,自己造的罪業太多所感的。這個很難,這個也能治,真正忏悔,斷惡修善,回頭是岸,行。像「山西小院」,不管是哪種病,他真正是用意念來改變自己身體,這是最殊勝的。實在講就是叁種病,他用這個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療效。可是,要不要去看醫生?可以看醫生,佛不反對。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誡弟子可以接受四種供養。第一個是飲食,每天出去托缽,人家給一缽飯,可以接受。第二個是衣服,衣服穿壞了、穿破了,可以接受衣服。第叁個是臥具,晚上睡覺,因爲佛當年在世那個地方是熱帶,生活很簡單,不需要很多衣服,叁衣足夠了。晚上這叁件衣當被子蓋,下面有一塊布鋪在地面上,這叫臥具,這就可以接受。第四種,生病的時候接受醫藥。所以佛門不禁止,生病看醫生不禁止,生病應該看醫生。真的,像山西小院,醫生宣布不能治了,你就一心念佛,不要求長壽,不要求病好,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如果你壽命沒有到,就會好,壽命到了,你就到極樂世界去,好事情,不是壞事情。所以他心境非常平和,沒有恐懼、沒有憂慮、沒有煩惱,這對于醫療上起很大的作用。醫生給病人治病是緣分,什麼緣分?病人對醫生有信心,對醫藥有信心,大夫對病人也有信心,這個病就能治得好。如果沒有信心,對醫生懷疑,對藥物也懷疑,這個病一點辦法也沒有,再高明的醫生也不行,也治不了他的病。可見得人在生病的時候,能不能完全恢複健康,意念是第一,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原理就是此地所說的出生無盡、普周法界,理在此地,這是理論。
叁遍,後面這一種非常重要,「含容空有」,這是自性原本的心量,那個量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心量變成這麼小,兩個人都不能包容,甚至于小到什麼程度?自己對自己都不能包容。爲什麼?自殺的不就是這個事情嗎?他爲什麼自殺?自己對自己都不能包容,真可憐!不知道自己的心量原本跟虛空法界一樣。所以量大福大,這是一定的道理。學佛人要學把心量拓開,能包容一切,從哪裏學起?從冤親債主開始。這個人是我冤家對頭,不要說看見,聽到名字我都討厭他,從包容他開始。我教過不少人,怎麼下手?給他供個長生牌位,供在你家佛像面前,拜了佛之後,拜他一拜。有人告訴我,真做,拜了叁年,法師,我見到他還是討厭,怎麼辦?我說你還不夠,你再拜叁年,那個怨恨就自然化解。他對我不善,我對他善,時間久了就會回頭,回頭之後就是好朋友了。不給人樹敵,不給一切衆生樹敵,你的心多平和,理得心安,道理明了之後,心就安了。
這裏結論告訴我們,「一切染淨之法,皆攝于如來之性」,這就是真如,所以叫如來藏。這是佛學的名詞,叫如來,叫藏,含藏在其中。「易言之」,我們現在話講,換句話說,「則真如攝一切法,如來藏一切法」,這個藏就是收藏的意思,如來藏一切法。《楞伽經》第四卷有這麼一段話,「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衆生」,這句話說得好。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叫藏識,就是含藏一切善不善的種子。善的種子在六道裏面就是叁善道的業因,他爲什麼生到叁善道,不善的種子就是生叁惡道的業因,叁惡道是餓鬼、畜生、地獄,叁善道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阿修羅也算是善道,阿修羅、羅剎可以說是天神,也可以說是大魔頭、大鬼王,他的福報跟天人相當,福報非常大,住在天上。過去生中修福,跟諸天修福是一樣的,不會比人差。他爲什麼不是天而屬于阿修羅?修福他有好勝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有競爭的心。燒香,我聽說現在過年的時候燒香,寺廟裏有價錢的,第一炷香好像是多少萬,第二支香減一等,有這樣的。他一定要燒頭一炷,好勝、爭強,真修福報,果報是阿修羅,果報是羅剎,他的心不善,但是真修福。天人,天人修大福報,沒有不善的心,就是沒有跟人競爭的念頭,沒有傲慢,也沒有願求,那個福報純,就是他並沒有要求的,沒有附帶要求的。可是有一類人修福報他是有求,是附帶有條件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所以雖然修同樣的福報,感的果報不相同。
這就是說,不但是六道如此,如來藏,如來藏還包括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裏面的佛。爲什麼?因爲他們所用的心是阿賴耶,就是用妄心,他不是用真心。用妄心,爲什麼會生到淨土?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真正的佛子,佛弟子,依教奉行。佛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斷惡修善,標准就是十善業道,真正依照十善業道的標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個人生天。再提升,轉迷爲悟,了解這個世間的現象,《華嚴經》講得最清楚,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性相雖然不相到,它也不妨礙,真性不妨礙妄相發揮,妄相不妨礙真性如如不動,它不妨礙。能守住真性,觀察幻相,不生煩惱,他生智慧,不生煩惱是自受用,生智慧是他受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爲什麼智慧不是自受用?自己沒有問題,自己是清淨平等覺,沒有問題。可是六道十法界的衆生有問題,六道有生死的問題、有苦樂的問題,四聖法界裏面有不能見性的問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其中,幫助這些人解決問題,這要智慧。所以智慧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清淨平等,他受用是覺。
所以《楞伽經》上說得好,它是善的因,也是不善的因,善的因在六道裏頭,叁善道的因,不善的因是叁惡道的因。因,我們都有,善因也有,惡因也有,每個人都具足,但是因要變成果,當中要緣,沒有緣它不能結果的。好像樹的種子,我們以桃,桃的種子是因,單單有桃核,如果它沒有土壤、沒有水分、沒有陽光、沒有肥料,它長不好,長不出來。陽光、水分、土壤這些都是它的緣,緣具足,它就能生長,它就能結果。所以佛法強調緣生,不強調因生。沒有因是決定不能成就的,爲什麼不強調因生?因是各個人都有。每個人有成佛的因,有成菩薩的因,換句話說,十法界的因統統具足,沒有一個是有欠缺的,所以就不強調因,特別強調緣。緣是什麼?緣是現前的念頭。你本來有佛的因,你現在念佛,那你將來決定成佛,你緣接上了。所以念佛是個緣,學佛是緣,成佛是果,這是好的。不好的呢?鬼不好。你有沒有鬼的因?有!鬼的因是什麼?貪心,你見到財色名食睡都想貪,那你就接上鬼的緣,來生到哪裏去?到鬼道去。地獄因有,地獄因是什麼?瞋恚,嫉妒、傲慢都是屬于瞋恚的因。這些行爲要是常常發現,不是好事,跟地獄的因接上緣,那就到地獄道去了。所以,到哪一道去,沒有主宰,佛菩薩不主宰這個事情,上帝、神仙也不管這個事情。閻羅王有沒有?有,他也不管這個事情。誰在主宰?自己的念頭在做主宰,善的念頭決定感叁善道,惡的念頭決定感叁惡道,這是真正的原因,我們不能不知道。
都搞清楚了,理論上因搞清楚了,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想到哪一道去就跟哪一道結緣,不想到那一道去,把那一道的緣統統斷掉。貪瞋癡是叁惡道的緣,我能夠于一切法,總的來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面對著這些不貪、不瞋、不癡。不癡就是對于它的事實真相了解,佛說的,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再給你講得清楚一點,「當相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我們在現實環境裏面不起貪瞋癡。不起貪瞋癡,反過來是起什麼?起戒定慧。戒是什麼?好德是戒,定是好清淨,慧是通達明了。戒定慧跟貪瞋癡是相對的,貪瞋癡放下,戒定慧就現前。由此可知,任何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甚至于生生世世,一切染淨苦樂自己負責任,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是很大的過失,那是錯誤的。爲什麼?天沒有給你主宰,人也沒有給你妨礙,完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自己對自己要負責任,這是真正覺悟的人,真正聰明的人,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古德講「自求多福」,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這是一句真話,不騙人,自求多福,不造罪業。殺生要償命,欠債要還錢,因果通叁世,不是這一世就完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