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給我們講依正莊嚴是心現識變,唯心所現的。心是清淨心,能現,爲什麼能現?惠能大師說得很好,清淨心「本自具足」,雖然具足,它不現,不現在佛法叫隱,你不能說它沒有,自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你不能說它沒有物質、沒有精神,你不可以這樣說它;末後說「能生萬法」,它能夠現物質、現精神,雖現物質、雖現精神,你不能說它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理很深,我們常常討論到這個問題,我用電視屏幕做比喻,電視的屏幕就好比清淨心、好比是自性,能生萬法是屏幕裏現的相。我們這個電視屏幕能夠收到幾十個頻道、一百多個頻道,當我們頻道不打開的時候,你不能說裏頭沒有現相,你不能說它沒有;頻道一打開,影像現出來了,你不能說它有形相。屏幕確實它不染,你關掉就沒有,打開就有。我們把屏幕比喻作自性,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它能現相;不管是現相也好,不現相也好,總而言之都了不可得。
你要能作如是觀,能作如是觀,你才不執著,你才知道執著是錯誤,執著帶來痛苦。哪些痛苦?所有煩惱都是從執著裏頭生的。執著甩掉之後,六道裏面的煩惱沒有了,我們通常中國人講的五欲七情,這個都沒有了,你只要把執著斷掉,這都沒有,你就得大自在。我們煩惱習氣很重,放下從哪裏放起?就從這裏放起,最初方便,這要知道。當初老師教我從什麼地方下手?從身外之物舍,布施,先從身外之物學習施財。我們有財物,看到別人缺乏,他非常需要,我們能布施、能舍。而且舍它後頭就有報,這報是什麼?叫得,舍得。舍得是佛教的名詞,現在在社會上普遍被人運用,你舍財你得財,愈舍愈多。東方有不少人相信命運,你看找一個算命的、看相的,看看我會不會發財。算命確實看看你這個人財庫裏頭有沒有財,財庫裏面有財,無論你經營什麼生意都會賺錢;如果財庫裏頭沒有財,空空的,你看別人做那個生意賺錢,你去學他跟他一樣做,你就虧本,你就賺不到錢,爲什麼?財庫裏頭有是因,我做種種行業那是緣,因加上緣,果報就現前。所以每個人財富不一樣,過去生中修的因不相同,這一生怎麼會得到同樣的果報!哪有這個道理!佛把這個因緣說穿,我們就明白了。過去生中我們沒有修,現在修行不行?行,來得及,只要你肯舍,你就有得。我在年輕的時候確實很可憐,人家給我算命,我財庫裏頭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命裏頭沒有官印。沒有官印就是你做事情可以做幕僚,你做不了主官,再小的主官,命裏頭都要有官印;出家,沒有官印就做不了住持,做住持也得有官印。命裏注定,前世修的,這就很難了。這個命是貧賤之命,貧賤就是討飯的,叫化子命,壽命又短,我都相信。
所以老師教我改造命運,教我修布施,修財布施。我說我自己生活非常困難,一個人養自己都養不活,我哪有錢布施?章嘉大師就問我,他說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還可以勉強。你就從一毛、一塊布施。我很聽話,就照做。一毛、一塊怎麼布施?從認識章嘉大師之後,我就進入寺廟,以前不進去,以爲它是迷信,現在要進去幹什麼?到裏面找經書看,寺廟有經書,那時候一般書店買不到,這差不多是五、六十年前,到寺廟去找經書、抄經書。寺廟裏面有放生的,拿個紙填了名字,大家湊一點錢去放生,我也出個一毛、二毛,開始學。寺廟有印經的,我們也出個五毛、出個一塊,他都收,不限多少,他統統都收。經書印出來,後面還有功德主的名單,我們錢雖然很少,一毛、二毛,他都會寫上。就從這裏開始,我這樣就幹了五十八年,真的愈施愈多。你看現在我布施《大藏經》差不多到一萬套,這從前連作夢都不敢想;壽命四十五歲,我今年已經八十叁,沒有生過病;法布施,聰明智慧增長;財,雖然沒有財,財用不缺乏,真是一般所講的心想事成,我不要錢,但是用錢不缺乏。所以你看看,財不缺乏、聰明智慧天天增長、健康長壽,這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金融風暴對臺灣會不會産生影響?不會,所以馬總統盡管可以放心,不要爲這個事情操心。爲什麼?在這個世界裏面,臺灣人最喜歡布施,我們在世界上做很多好事,錢從哪裏來的?大多數是臺灣同修貢獻的。所以從臺灣人修這個因,他能夠免除這個金融風暴,縱然受害,不深,不是很嚴重,這個地區人民好施,喜歡布施。從這個因上,我們就看到整個金融風暴,各地方有受到嚴重災害,臺灣很輕。哪些人會受這個果報?借錢賺錢的人他會受到這個影響,將本求利的絲毫影響都沒有,你們諸位想想有沒有這個道理?貸款去做生意賺錢的,這個會受影響,銀行倒閉,他的財物就一場空,你要明白當中的道理。所以我們的老祖宗、諸佛菩薩教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怎麼會有災難!再說得貼切一點,一般人有災難,學佛的人不會有災難,都能夠遵守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你怎麼會有災難!
這句裏面講到緣,講緣當然就會有因,有因、有緣、有果報,因緣都不可得,果報是假的。《維摩經》上說,「法」,就是一切萬法,不屬于因也不屬于緣,所以叫『照法清虛離緣止』。因緣的現象有,相上有、事上有,性上沒有、理上沒有。所以你的心要定下來,你不要有這種妄想,有這種妄想,你心就不定,你就錯了。無論外面環境怎麼變,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緣也好、惡緣也好,契入境界的人如如不動,這就叫照法清虛離緣止。
【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
這是教給我們放下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這一條裏面是人事,『觀人』,人事環境指身心。我們連著下一條看,下一條:
【叁者性起繁興法爾止。】
這個『性』是自性,起就是起二用,『繁興』就是能生萬法,宇宙裏面的萬事萬法,所以這一條是講物質環境,指的是世界;第二是講人事環境,最重要的是指我們自己的身心,合起來講,身心世界都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虛妄不能說它沒有,事上有,相上有;真的說,不能說它有。爲什麼?性體上沒有,理上沒有。面面觀察,你才能把事情看清楚、看明白它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看清楚了,就看破!看破之後心就定下來。最初方便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要不然我們把身心世界都放下,放不下!我爲什麼要放下?不放下又怎麼樣?放下有什麼好處?不知道。統統搞清楚、搞明白,即使身心世界完全放下,你命裏有的決定有,丟不掉,命裏沒有的你決定得不到。你要是不懂這個道理,一昧去妄求,那真叫白操心,你所得到的是煩惱,你沒有得到真正的好處。
真實的好處是在認真努力學習聖賢的教誨,更殊勝的是能夠遇到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稱之爲法寶,那真的是寶。寶是什麼意思?寶能解決問題,世間得的珍寶代表財富,解決你物質生活的問題;佛法的大寶如果你得到,不但解決你物質、精神上的生活問題,還能解決你生死的問題,解決輪回的問題。這個寶到哪裏去找?臺灣有,臺灣叫寶島,生在寶島裏頭把寶丟掉不去學習,這叫真可憐!其它地方說實在的話,都沒有臺灣這麼完備。你看五十多年當中,臺灣重印《大藏經》很多次,印《四庫全書》、印《四庫荟要》,這都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典籍,流通到全世界,這是法布施。法離不開財,沒有財這書印不出來,有法、有財,裏面自然就有無畏。真正依教奉行的人,他理明白,心安了,有定有慧,定慧等學。
臺灣這些亂象,諸位講,「你說得這麼好,爲什麼臺灣這幾年不景氣,社會亂成一團?」亂成一團是什麼原因?我們把老祖宗的教誨疏忽了。我在國外有人跟我談到臺灣,臺灣的政府是依照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五權憲法」建立的,這就是講民權主義。民權主義最早是外國人講的,從外國傳到中國來,可是中山先生在的時候就說,民權發達的國家産生很多流弊,這是大問題,這個問題到現在都不能解決。這是孫中山那個時代,現在是愈演愈糟糕,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今天認真仔細去反省,我總感覺到人的素質教育最重要,製度在其次,人要是個好人,什麼製度都好,他都能夠真正爲人民服務;如果素質不好,什麼樣的好製度都被他利用,滿足他自私自利的欲望,問題出在這裏。最後我們做一個結論,叁民主義不是不好,毛病出在哪裏?缺德,沒有德。所以我們才提出來,民族主義因爲沒有孝悌忠信,所以它失敗了;民權主義沒有禮義廉恥,如果人人都講禮義廉恥,那民權好,肯定是世界上的模範;民生主義沒有仁愛和平。所以不可以離開老祖宗,中國老祖宗真了不起,只要把十二個字補進去,叁民主義就活了。
所以目前迫切需要的是補缺教育,缺就是缺德,把德給它補起來,什麼問題都解決。所以價值觀非常重要,人活在這個世間不是爲賺錢而來的,爲賺錢而來的毫無意義。中國傳統的,中國最傳統,五千年來長治久安最大的貢獻是家,可憐現在沒有家,現在說家沒有人懂得。中國人傳統的家是大家庭,五代同堂,天倫之樂,現在哪裏有!這種好的製度,滿清亡了之後就衰了;跟日本人八年抗戰的時候,就整個把中國傳統文化消失了,我們才有這樣悲慘的命運,過這樣痛苦的生活。所以我們自己要反省,要把這個病根、病源找出來,能夠消除,這就有救了。我們的老祖宗是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德行的人,爲後世設想得太周到,只要遵守老祖宗的教訓,你就會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綱領很簡單,倫理、道德、因果,倫理是講人與人的關系;道德是教給我們如何隨順這些關系,把自己的義務做出來;因果是事實的真相,善因決定有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
一定要知道因果通叁世,人一生不是這一生就完了,一生都完了,我們什麼都不要學了,絕對不是說死了就了了。這個話我這幾十年當中常說,死了就不得了,不是說死了就了了,死了就真的不得了,欠…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