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六集▪P4

  ..續本文上一頁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債,你欠得多的,你到哪輩子才能還得完?麻煩真大。所以真正懂得因果的理事,人不敢做壞事;懂得倫理道德,人羞于作惡,不願意作惡。中國五千年長治久安靠什麼?靠教育,所以中國的價值觀是教育擺在第一,「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修身、齊家、格致爲本,中國人的價值觀是教育,不是財富。用財富做價值觀,人可憐,一生做爲金錢的奴才,死了之後一文帶不去,你好好想想,這一生爲誰辛苦爲誰忙?錯了!所以對于物質與精神,也就是身心世界,要放下執著,要放下分別。我們執著的習氣很深,分別習氣也很深,我們就執著倫理道德,我們去分別善因善果,這就好!這是教學第一步,佛菩薩、古聖先賢教我們轉惡爲善,從這裏開始;然後慢慢提升到第二個階段,轉迷爲悟;最後一個階段是轉凡成聖。下面我們再看第四: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

  這教我們放下念慮,這境界很高,念是念頭,慮是思慮,也就是佛法裏面講的妄想、妄念。我們的妄想、妄念太多,止不住,所以你的心情煩躁,你的情緒不穩定,都是這個太嚴重。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妄想、會有這麼多顧慮?是對于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我們具體的來講,不了解倫理,倫理是人與人的關系,這是大道;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都是屬于倫理,講到關系都是倫理。我們與花草樹木什麼關系,我們與居住的環境什麼關系,這是中國人所謂的風水。我們與一切動物什麼關系、與山河大地什麼關系、與整個宇宙是什麼關系,這些全部都包括倫理,還包括與天地鬼神什麼關系,天地鬼神真有,不是沒有。

  我今天還想到一樁事情,講到因果教育,我們認識一位黃警官,早期他編一本書,是最近臺灣大概六十多年刑事案件偵破的紀錄。這些案件曾經在報紙、在雜志上都登過,他把它搜集起來編成一本書,真人真事。這些案件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受害的亡者托夢給刑警才破的案,所以刑警他們真相信,真人真事,這是活生生的因果教育。我們在國外也找到這些例子。像這些東西是現實的真事,大家會相信,你講古人的這些因果報應,那是故事,或者是虛構的,這不是真實的,現前的是真實的,這一點都不假,社會上許多人都可以給你作證,說明人有叁世,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我們在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常常囑咐我,聰明人要有前後眼,前後眼的意思是知道過去、知道未來。我過去沒有修得好,這一生當中吃很多苦頭,那是什麼?報應;這一生明白了,吃苦不怕,好好的修因,來生就好了。可是來生最好的,給諸位說,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去,這才最好。如果想來生我要得人間富貴,那就壞了,你的富貴享完之後,你的罪業又出現了,所以這個不是解決的辦法。解決的辦法最殊勝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去作佛去,這才叫真正解決問題,永遠的解決問題。

  所以這一句講的,『定光』,定是止,光是觀,也就是放下、看破。『顯現無念』,放下念慮,然後你在這個世間無念事成,這一點不假,爲什麼?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甚至于十法界裏面四聖法界的聖賢,他們都常常到六道裏面、到人間裏面來做種種示現,幫助苦難衆生回頭是岸,多,不在少數,都顯示出這種能力,無念,事情成功。我們世間人所謂的心想事成,他不要想,事就成了,可不可能?可能。我們在幾十年大乘佛法的熏陶,對于這樁事情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無想是最殊勝的。實在講,對我們來說我們做不到,我們要把念頭妄想斷掉談何容易,那個斷掉就成聖人了。我們現在在初學的階段,我們要把惡的念頭斷掉、邪的念頭斷掉,培養自己的正念、正見、正思惟。

  正的標准,邪正標准是什麼?邪正標准是聖賢的教誨,最具體的是傳統聖賢教誨裏面的《弟子規》,認真去學習,那是第一步,這裏面是倫理道德教育;再學《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是因果道德教育;有這個基礎再學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是入佛門的基礎。你看這個經不長,我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教導我們這門功課,我記得好像大概只有五張紙,很短。世尊在這個短短小經裏面前後兩次提到,人天法、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的大根大本,這個話說得太重要了!記住,人天法,我們來生還要得人身不失人身,或者來生生天,都要依靠這個方法來學習,你才能得到人天。如果我們的思想言行跟十善相悖,那就叫十惡,人身就得不到了。得不到人身,那來生就是叁惡道:餓鬼、地獄、畜生,就到那裏去,所以愈想就愈可怕。好好的去學習儒釋道的叁個根,我們就不辜負這一生到人間來走一趟,這一生來得有價值、有意義。末後: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

  『事』指事相,『理』指的是性理,這是宇宙萬法一體的兩面,你要明了,你要通達。『玄通』,這就高明,玄字我們做不到,玄是奧妙,我們現在能夠說粗通就不錯了。「玄通非相」,他自自然然就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他就能得清淨心。我們現在不行,我們現在是粗通,還是著相,希望這個著相隨著我們自己學習的功夫一年比一年淡薄,我們的功夫就得力、就有進步。要怎樣把這個事情淡化?那就非放下不可,要認真去學習財施、法施、無畏施。可是你要記住,你愈施它後頭就有得,多施多得,得到之後要把得的又施掉。所以舍得是兩重意思,第一重意思,你能舍就有得;第二重意思,得到了要施,還要把它施掉。不施掉,後患無窮。這個後患指什麼?六道輪回,你出不了六道,所以得到的也要施掉,永遠保持清淨心。統統施光,我的生活怎麼辦?不要去想它,不想自成,你一點都不要去憂慮。這就是你命裏有的,有很多,到哪裏自然就有,不用操一點心,你多自在!你多麼的圓滿!

  這個我們知道怎麼學法,它這一句裏面是放下妄念,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體周法界;不動念,萬行紛然。雖然顯示出大慈悲心幫助衆生斷惡修善,幫助衆生破迷開悟,可是他一切的作爲不落痕迹,心裏頭幹幹淨淨,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不消極,他是真積極,認真在幹;利益一切衆生,他不居功,他不著相,真的止了,真正止住了,這個要做到理事玄通,『非相』是不著相。這個不著相在法身菩薩是不起心、不動念,在十法界裏面是不分別、不執著,在我們現前境界,我們所能夠學得到的是淡化,希望愈淡愈好,一年比一年淡薄,那你就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年比一年煩惱少、智慧長。要記住,認真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那你就大功圓滿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六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