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邁老父大恩此心語。
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
聚于清涼雪山之聖地,
師徒不離趨入佛子行,
積資淨障修行我心語。
切莫偏袒執著各宗派,
造下毀壞自他舍法業,
修持有緣本尊之法門,
淨觀一切他宗我心語。
叁界衆生皆爲父母親,
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
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
成苦衆生商主我心語。
正法精華即是此善心,
世法根本依賴利他行,
無愧谄诳惡行如毒棄,
護持高尚善規我心語。
今起我等師徒之會衆,
依于稀有總集之事業,
懷柔心境善巧之方便,
令衆往生樂國我心語。
以此善根彙合叁世資,
祈願彼果成熟于衆生,
趨至究竟斷證功德海,
無勤廣利無邊諸有情。
此乃藏曆十七勝生鐵龍年五月初八上午座間時,輪涅自在(即法王尊名)即性而言,隨即由戒律清淨、受持叁藏之堪布南震與齊美仁真造成文字。芒嘎郎!
公元二○○○年七月九日。
厭離今生之歌
——森林杜鵑妙音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遍智諸佛自色顯現善知識,
無量總持辯才功德寶藏主,
百部化基麥彭智慧無垢尊,
祈願無離無合歡喜住心蓮。
今生安樂圓滿如夢之諸法,
日夜不斷貪執苦惱衆有情,
心中顯現衆多無義世事時,
情不自禁唱起厭離之道歌。
所謂財富雖爲衆人希求處,
實爲勞碌身心增加諸痛苦,
即便善妙衣食亦不忍受用,
臨終引起貪執障礙解脫道。
如何圓滿唯僅衣食二者外,
于己帶來快樂絲毫絕無有,
若人擁有贍洲所有諸財物,
其猶不知滿足貪求散亂住。
卑微貧窮之身衆人雖不齒,
然思不斷積護被盜之痛苦,
具有多財之人生活情形時,
我想樂睡即眠乞丐真幸福。
夏季鮮花以及富人之財富,
現時看似美妙然其難穩固,
若于無有實義此物太執著,
難忍惡趣險路豈能不須行。
昔曾擁有四洲所有圓滿樂,
青春美飾勝似天人之尊主,
無常亦如空中彩虹悉滅盡,
吾等財富受用定如草尖露。
去年富比龍王多數富貴人,
今年步入痛苦乞丐行列中,
此等雖非夢境然如夢顯故,
于此輪回之樂不得不生厭。
衆人交口稱贊某某獲高位,
恰似秋雲無有恒常堅固性,
無有實義定同夏日彩虹故,
反複思維難道不增厭離心。
惱亂衆多開示解脫僧人心,
屬民無過亦以法律作懲處,
自诩賢善狀如毒蛇具威嚴,
步入後世險道之時當如何。
現時自部下中高高在上狀,
待見閻羅卒時汝貌當不同,
難以解脫惡趣感受痛苦時,
領地眷屬受用雖多亦無益。
風華正茂蜜蜂享受花精粉,
陶醉悅意花園難舍又難離,
秋末寒冷使者突然降臨時,
煩亂萦繞心頭無法排遣去。
如是于此現世耽執衆士夫,
死主閻羅怒目現量見到時,
回想一生懈怠散亂行爲時,
心中雖生猛厲後悔已不及。
與己俱生以及終生守護之,
自身若欲帶走自亦無自主,
親友受用如空繁星雖耀眼,
然定一切留于後世獨自行。
高貴喻如粉飾華麗衆妙屋,
無有穩固終成沙土瓦礫堆,
于此顯現應作詳細之觀察,
于諸喜愛處所貪執將減弱。
自己父輩祖輩前代諸世中,
不斷希求此生然亦未成功,
我雖如何精勤亦如彼無成,
故修甚深聖法豈非已是時。
前半生敵多數下半生爲友,
今日愛重之友然于明日時,
亦有可能成爲斷命之怨敵,
親怨無有定准何必強貪嗔。
自己身體所生可愛諸子女,
猶如自己心髒愛重而守護,
何日其身力圓當報恩德時,
不作利益只令生起厭煩心。
青春韶華同齡少男少女衆,
互相含笑睥睨戀戀又不舍,
情投意合心中雖願長相聚,
來日苦樂誰知由然悲心生。
不定長久相聚一家衆親屬,
猶如集市旅客雖然暫相聚,
然以昔業六道不定而去時,
互相各奔東西何方亦不知。
雖願與勝上師相聚不分離,
昔日所積業感誰人能遮止,
相聚猶如杜鵑時至南飛去,
金剛道友決定相離無須疑。
上面尊主如何恭敬無法喜,
下面眷屬如何守護無滿足,
于此輪回世事無有成辦時,
坦然放松安然休息正是時。
如何降伏敵人數量卻愈增,
如何慈護親屬煩惱卻更多,
雖吃衆多美食愈加增不淨,
現時乞丐流浪之行應希求。
于他如心守護合意之密友,
于自當面背後無有高興時,
其心之中唯有新交之女友,
無友獨自心喜安住正是時。
雖遇具足戒智利生善知識,
然初見時一切恭敬又歡喜,
若常相聚則唯精進宣過失,
濁時利益衆生自利難成辦。
贊頌具德大士之語不欲說,
微細惡行聞時不作少觀察,
遇到何人即便精進廣宣說,
于此衆生秉性如何不生厭。
自境所住智者看亦不欲看,
他處而來精通欺騙手段者,
老奸巨滑敬如天尊思此景,
佛教真實接近隱沒之征兆。
戒律智慧雖爲持教之勝飾,
然今衆人不敬具有功德者,
綢衣嚴飾唯得活佛名字者,
雖無一絲功德然居顯耀位。
自己充滿十萬過失亦不觀,
于他過失明裏暗裏精進宣,
見到與我相同此等朋友時,
厭離之心于己心頭久萦繞。
所積五谷春天播撒于田中,
心思秋季果熟收獲雖如此,
然而人壽無增漸減之顯現,
豈有于前無滅存在之把握。
心中雖有人生定死之信念,
然而未于死時無定精進修,
從生至今之間多年已逝去,
修此聖法成就心中無把握。
自然而然之中造下諸多罪,
漸積各種惡行心中無處容,
若于今日死主閻羅忽降臨,
去處唯有惡趣此外更無有。
雖獲暇滿未得佛法精華義,
雖遇上師未勤習學密意行,
雖獲甚深教言煩惱未對治,
一生空過生起猛厲悔恨心。
現今風燭殘年修持善法後,
昔日所造墮罪異熟淨無余,
祈願大恩上師如雨而降下,
臨終無悔聖法成就之加持。
淨與不淨浩瀚刹土範圍中,
依于人與非人等等無定身,
文殊怙主上師利生行者前,
我亦不離而住發此吉祥願。
無始以恩養護慈母衆有情,
無有遺余大樂清淨刹土中,
容易引導威力吾身獨獲得,
願能成辦文殊上師所欲義。
何者耳聞此歌願與吾一同,
消淨耽執今生如霧分別念,
無勤作中自在菩提叁十七,
成就究竟二利十力功德主。
具叁十七菩提分數之頌文,殊勝木龍年七月叁十日,阿旺洛珠宗美口中流出未作絲毫修改瞬間而成。茫呷郎!
引導取舍之教言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諸佛至親佛子童子相,
僅以憶念遣除叁有暗,
身色桔黃手持寶劍者,
祈願爲您散下吉祥花。
暇滿難得此生無空閑,
業果無欺輪回諸痛苦,
反複思維叁有之圓滿,
無貪出離之心當依止。
世出世間一切之功德,
究竟精華即爲賢善心,
無此其他功德無希望,
請戴唯一賢善之心飾。
智慧戒律猶如眼與足,
各自分開無法行善趣,
以及決定勝之歡喜洲,
是故諸時此二當雙融。
孩童之時受製于父母,
青壯之年受製于上司,
年老之日受製于兒孫,
愚人遠離自主極痛苦。
是故恒時自己應自主,
猶如善財常啼之傳記,
依止上師尋求勝教言,
當依無厭披甲精進心。
于此濁時壽短多疾病,
種種惡緣如風遍吹蕩,
精通廣大教理雖極難,
然依竅訣調伏自相續。
總之無論行持何種行,
念知無放逸心護自續,
自己作爲自之善知識,
一切所作當令具實義。
求解脫聰慧丹增嘉措,
雖曾勸請寫篇此類文,
如翁被童拉至歌舞場,
自己勞累他人恥笑因。
然爲新來相逢之弟子,
滿其所願並爲長相聚,
聖地五臺山之刹土中,
放逸老人流出如是語。
阿旺洛珠宗美所著。
給巴先之教言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諸佛智悲力之幻化舞,
如海壇城本尊射收主,
吾之唯一依處麥彭尊,
願菩提間相聚蒙守護。
少頃一心專注請谛聽,
暇滿所依若不令具義,
墮落無邊惡趣險地時,
修善樂趣之名亦難聞。
現今于此能有自主時,
恭敬加持來源根本師,
念修悉地來源勝本尊,
祈請遣除違緣護法衆。
尤其一切勝法之精華,
信心大悲恒時調伏心,
聖法基石善學賢人格,
護心方法銘刻于心田。
雖不能作廣大利他事,
不欺自己臨終無後悔,
應善思維何種善方便,
願于每日皆亦不空過。
歌舞樂等大寺諸法事,
伏敵護親尊主諸事業,
汝作如此事業時已過,
衣食避寒裹腹當知足。
善惡因果苦樂無欺故,
現時顯現唯由昔業生,
勤于希求無有大實義,
安樂放下自心轉向師。
無德唯具過失老人我,
作爲上師何言亦頂戴,
如心如眼愛重大喜悅,
不作報恩他笑亦無妨。
吝啬貪財之故不顯…
《解脫要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