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要門▪P4

  ..續本文上一頁財,

  秉性惡故不會說好話,

  然與性情相應此忠言,

  爲滿汝願令喜而奉獻。

  

  敬獻給巴先(老維那師)

  

  

  岩洞老人顫抖道歌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佛陀以及佛子叁密舞,

  九乘佛法引導大車軌,

  恭敬祈禱大恩上師父,

  說此教言當利諸衆生。

  獲得善基人身之此時,

  若不獲得解脫之堅地,

  恐怖險地惡趣漂泊時,

  諸善之名亦是難聽聞。

  壽命無常猶如日落時,

  彼無住留漸趣死亡處,

  若不迅速修持甚深法,

  至身次第隱沒心必悔。

  雖生六道高低任何處,

  除苦之外無有安樂時,

  恒時不變究竟勝安樂,

  修持無漏之果正是時。

  于此因果無欺正道中,

  若不慎重行持取舍理,

  墮落痛苦泥潭之中時,

  顛倒心相真正顯露出。

  青春妙齡少男少女衆,

  心中若不思維定死亡,

  死主怨敵似空中劈雳,

  不知何時降臨真可悲。

  獲得大勢威力衆尊主,

  心中傲慢如旗高飄揚,

  然于狹長陌生中陰路,

  無伴漂泊之時定憂愁。

  擁有衆多財富諸富人,

  若爲此生利故大散亂,

  眼睛現量變爲灰白時,

  心欲看財眼神無力住。

  自認英勇傲慢權勢者,

  欲想于自領地長久住,

  若勤造作諸多無義罪,

  轉生地獄之時心定顫。

  身之四大衰敗諸老人,

  欲求長久住世許多年,

  好似彼與死主閻羅軍,

  共同達成之常住協議。

  法體漸衰具慧老修行,

  聖法叁學修持棄山涯,

  不淨信財贍養其家人,

  好似後世定與家人聚。

  具有名望某位大上師,

  欲求效仿世間之尊主,

  好似集結衆多之軍隊,

  作戰降伏威猛大閻羅。

  現今世上一切諸士夫,

  放棄一切善法福德業,

  好似地獄世界已滅盡,

  若非如此一切皆瘋狂。

  一切有緣之士男女衆,

  心應放松靜靜作思維,

  現時若不精進行善法,

  此後與法相遇則極難。

  彼者具有法相之上師,

  以歡喜心傳此深教言,

  難得如意寶珠無法比,

  不應舍棄彼教當修持。

  值遇聖教叁乘法船時,

  應當渡過輪回大苦海,

  若不到達解脫之彼岸,

  此心之外何有更劣者。

  叁學正道堅固之圖畫,

  若心決定無變善描繪,

  一切衆生雖作贊或毀,

  抓住關要從樂行于樂。

  聽聞此歌一切有情衆,

  皆樂趨向十種善法行,

  願于具樂刹土得安慰,

  叁身佛地之中獲自在。

  勝生木蛇年四月二十九日,日落之時阿旺洛珠宗美所說,願增吉祥。

  

  

  叁戒之教言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無等具恩上師住心間,

  宣說甚深修法與摯友。

  請聽無邊功德所依基,

  若具清淨戒律之勝飾,

  天等諸衆定會長時供。

  遍空有情安住佛果故,

  五髻佛子铠甲披身已,

  心當不懈行持六度行。

  其爲浩瀚諸佛已行道,

  若恒修習生圓二次第,

  俱胝法色身藏您喜得。

  此叁戒修持之叁句文,爲小和尚才旺,加日(上師之名)所寫。(此教言是上師法王如意寶少年時,在石渠江瑪學校安住時所說。)

  

  

  教誨甘露明點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何者聖號耳聞頃,心中久住愚癡暗,

  根本斷者妙吉祥,祈賜善妙鮮花雨。

  人格賢善戒清淨,勤學無垢智慧源,

  彼即叁世佛之子,亦吾究竟之摯友。

  何爲賢善之人格?心善誠實少欺詐,

  溫和穩重耐性強,廣學多聞心量寬。

  何爲清淨之戒體?佛經論典所宣說,

  一切取舍護如眼,于此濁時雖極難,

  然于顯密叁乘教,各乘得果直接障,

  根本墮罪于自續,當恒遠離精進行。

  何爲無垢之智慧?真實教誨諸經論,

  日日精進聞思修,彼將速獲菩提果。

  未入正道初學者,愚癡形象盲修者,

  世智辯聰傲慢者,此文將成消毒藥;

  爲利自心修習故,亦爲摯友作良藥,

  淨心善言所生善,諸衆願等妙吉祥。

  此具八瑞相數之頌,以大密成就光身靜處之僧衆爲主,凡是願依吾教言行持之徒衆,望牢記詞句,會融妙義于心中。土蛇年叁月十六日,阿旺洛珠宗美所說也。

  

  

  紀律教誡甘露文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五濁惡世極惱有情衆,

  大悲視爲我所具恩者,

  無等導師釋迦能仁王,

  身心苦痛呼喚祈垂念。

  現今我及如我形象僧,

  出離淨戒棄如厭患物,

  種種惡行穿著非法衣,

  遍知您能無睹盡舍棄。

  無量方便大悲智幻化,

  祈轉衆生心向菩提道,

  持教僧衆和合戒清淨,

  安樂之源聖教願興盛。

  現在對住于大密光身成就靜處及其它分校之徒衆,宣說應聽受之紀律。

  分叁:遮止、守持及開許。

  一者分二:根本學處、支分學處。

  根本學處:已被各支具足之根本罪所染且覆藏者、及飲酒、吸煙者不可住在學院;如是失壞金剛乘誓言不可恢複者不能參加密乘灌頂及僧衆法事活動;複次,自己于聞思修不精進且對他人作障礙之散亂者,于好轉之前應離開此地去往他處;于僧衆中起大爭論、心懷怨恨、長久不舍、惡行不改者,及同鄉親友拉幫結夥、起爭鬥、作離間、已平息之爭論又複挑起者,須依擯除羯磨處理。

  支分學處:被支分學處中僧殘罪過失所染者,當依大堪布托嘎如意寶之作法予以嚴厲呵斥;如是不聽上師教言且于道友少悲憫、唯以散亂行度日、依止惡友、常時攜帶傷害他命之器械者等等,未見好轉且惡劣過失不斷增上者,須給予溫和之教誡,令其遷往山林靜處或其它寺院。

  純以貪嗔而起,于他宗派及持教者生邪見作誹謗,及于他寺院因競爭、嫉妒心而爭論,如是諸等皆須遮止;被他十方僧衆開除之人不能住于此處;複次,新來無擔保人之喇嘛、覺母(大僧、二僧),接待人員又不認識、不能確信,則由各組管家按律藏要求,于四個月期間作觀察,觀察期未滿,不屬真實僧衆之列;穿衣、行住威儀、或參加誦戒、會供等應止語。喊叫、大笑、擁擠、遊戲、競賽、取外號、揭人短、說淫穢語等,如何勸令改過,由分區組長負責,不可違越;尤其講法、聽法過程中,未得堪布與輔導者開許而擅自中斷傳承之劣行,須徹底斷除。

  管家是僧衆總的代表,違背其教言、擾亂其心、或作譏毀、爭辯等,其行爲之對境即是整個僧衆。依戒律所說,以上座爲主之一切善知識應負起責任,令其發露、忏悔依戒而住,或呵斥、威懾治罰、開除,須何種處罰亦應如是而行。上師及管家等在宣布僧衆紀律、取舍學處時,唯應依佛陀之教言,不應說各種其它語言。

  另外,喇嘛、覺母經常會面、說各種绮語等如是因異性而生墮罪之行爲須遮止;去城鎮等時,作汙家行、以煩惱引發爭論、玷汙僧衆高尚形象等諸形象僧人,當時,僧衆應善加商議,依其惡作給予相應處罰,令其斷除;喇嘛、覺母無論是誰,若無其他戒友在旁而與異性一起坐車等,或有戒友在旁,然與異性身體相接觸而坐,皆爲不可;如是以煩惱及散亂引起而看各種電影、電視等、去熱鬧處、作遊戲、唱歌、跳舞、受用各種軍人用品、穿戴各種戲具、去城中閑逛等,均須舍棄。

  另外,盜用上師與僧衆名義獲非法財、欺騙、狡詐等與佛法及戒律相違之事,舍出家衣穿在家衣,尤其是違背前人良好傳統、令他人不生信心之裝束、行爲等,須徹底斷除。以此爲例須遮止的其它惡作亦分願意悔改和不願悔改二種,如律經中所說而作處理。

  二者守持學處:如教誨甘露明點中所說:人格賢善、戒律清淨及善學無垢智慧處,歸納爲此叁者,應如是行持。

  叁者開許學處:任何行爲,諸具智慧者若遇到戒律中所說之遮止與需要二者發生沖突,則所遮不爲主,所需爲主;觀待不同之時境,別解脫、菩薩、密乘叁者之學處,略說推製戒之理以自己智慧衡量類推,佛陀所製定之戒律及僧衆紀律未包括之學處,有把握者應行持;

  若智慧較低,不能如是衡量者,應問堪布管家等,獲開許後,方可行持。

  如是所說之所有要點若歸納宣說,一切功德之基礎即清淨戒律如眼而守護;佛子菩薩之願行承擔後,不放松講聞大乘法;作爲最後有之妙法無垢光明大圓滿之見徹底認識後,于修行恒時精進。此叁者以外更甚深之法,即便叁世一切佛陀聚爲一體亦無能宣說,請大家牢記于心。政治之憲法、法律、法規中之各種政策,在其它地方有說亦應了知。

  此爲導師所製戒,清淨僧衆之紀律,

  一切摯友之學處,切勿舍棄當行持。

  阿白拉江嘎Ra所著

  

《解脫要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