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P16

  ..續本文上一頁發與指甲的佛塔,阿難尊者向世尊請問他頂禮的功德,世尊說:“頂禮一次將獲得身下所壓面積直至金剛地基以上所有微塵數量的轉輪王位,然其功德,尚不可盡。”《寶積經》說頂禮可圓滿無見頂相的相好!

  奉獻現有本圓普賢供

  此爲遣除悭吝之供養支。彼時應觀想:一切現有諸法之本性,即是本基淨等無二之自性,如是我入定于定解中,奉獻現(器世間)有(有情世間)本來圓滿之種種供品,即以前面所講的普賢大樂供雲的方式而供養。除陳設自己擁有的實物供品以外,並依等持力之加持,幻化無量殿、輪王七寶、八吉祥徽等無盡妙供,使一切聖境尊衆生喜,加持我與衆生迅速圓滿無量菩提資糧。

  無始所積罪墮皆忏悔

  此句爲淨障忏悔支。于忏悔時應具足四力,觀想自己無始以來所積累的所有罪墮,即叁門所造一切十惡、五無間、近五無間、四重、八邪、掠奪叁寶財物等一切罪業,皆化爲黑色氣團,聚于舌尖上,由上師聖衆的身語意放光,照觸彼黒團,一刹那間諸輕重罪業一並忏悔清淨。

  輪涅一切諸善作隨喜

  本句爲對治嫉妒之隨喜支。其隨喜分隨喜勝義之功德與隨喜世俗之功德二種。即:不論世俗輪回中,凡夫身語意過去、現在、未來所造的一切善業,還是安住勝義涅槃境界的聖者所證二無我的空性,爲度衆生演說九乘妙法,修持如海菩薩行等,一切諸凡聖所造之善業,我皆作遠離嫉妒之無僞隨喜。如此誠心誠意隨喜的功德,絕對勝過以競爭心對待他人行善或以傲慢心想我也要修此善法等裝模作樣地行持希求現世名聞、世間八法之毒所充斥的廣大善法。《彙集經》中說:“叁千須彌可稱量,隨意善根不可量。”因此說,此隨喜法是事半功倍之法,故當隨時隨地精進行持。

  乃至輪盡祈駐金剛身

  祈請常轉深廣正*輪

  此二句爲對治愚癡之祈請住世、請轉*輪支。因佛不住世,成佛不轉*輪,則輪回世間猶如一片漆黑,衆生不知取舍,極難超脫輪回,故而乃至輪回未盡之前,祈願上師佛陀留駐金剛身。由于佛、菩薩、上師等一切肩負廣大利他重擔之士,因衆生的邪行及憂勞而生厭煩,不想傳法時,應觀想自己幻化無數身體,在他們面前供養*輪、右旋海螺等,再叁祈請常轉深廣正*輪,以此不可思議緣起之力,唯願上師常住世間,廣轉殊勝妙*輪。

  無盡善聚回向成正覺

  爲使上述所修六支之所有善根不虛耗,成熟果報,並無盡增長故,應修此回向支。回向大致有叁類:回向世間圓滿;回向自得解脫;回向一切衆生成佛。前二種非大乘行者所應取,故應將自他叁世所造一切無盡善聚,回向一切衆生成就正覺佛陀之果位。

  又回向時若有實執,則是有毒回向。而了知能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善根及所回向的對象(衆生等)叁者皆空而作回向,則是無毒回向。但此回向對行者的要求甚高,普通人無法實行,此時則思維:上師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同時念誦回向文而回向之。

  若于皈依修法中未同時修頂禮,則在此處與七支供合修,即一邊頂禮、一邊念七支供偈:“所有禮贊供養福,諸佛住世轉*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法王如意寶說這樣修是非常圓滿的。

  叁、至心祈請

  祈請者:

  西方烏金自在無量宮

  善逝身語意之化現者

  爲利贍部衆生而降臨

  持明空行會衆作圍繞

  祈請烏金蓮師諸聖衆

  祈請烏金上師蓮花生

  祈禱賜予灌頂作加持

  古德雲:“如不祈請上師尊,欲求無分別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無有境心融合時。”吉祥金剛上師乃一切壇城之主尊,凡人見聞憶觸皆能種下解脫種子,所以祈請上師者,對于具信弟子求得解脫極爲關要。彼亦,觀想在西方烏金自在無量宮上師之刹土中,形相爲蓮花生大師,本體爲自己根本上師,如前所說,蓮師是善逝如來身語意之化現者,又以其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故又可說是阿彌陀佛之身語意之化現,爲了利益娑婆世界南贍部洲的罪苦衆生而降臨于人世間。尤其是從印度至藏地,調伏攝持了無量邪魔而作護法,使無數有緣衆生成熟解脫。其之周圍常有諸多持明空行會衆作圍繞,若是具有如此身語意功德事業之希有上師!我至誠祈請圍繞烏金蓮師的諸聖衆,尤其猛厲祈請烏金上師蓮花生,祈禱賜予我殊勝的灌頂,爲我遣除一切外內密障而作加持。如是行者多觀察上師之功德及希有傳記,以勝解虔誠之心猛厲祈請上師聖尊降臨加持後,觀想大恩根本上師蓮花生之所有加持化爲光明甘露,相續而入自梵頂,令弟子獲得一切悉地。然後念誦蓮師心咒,至少一千萬遍,按照上師所傳實修次第竅訣,行者應從此處開始誦咒計數。

  此修圓滿後,爲了祈禱上師加持遣除違緣、消除病苦、滅盡無明癡暗等,在有必要時可以修持上師與馬頭金剛、大威德金剛之合修儀軌。但恐怕不懂密義者,不以大悲攝持而修忿怒法,不僅無益,反而以此成爲墮惡趣之因,故雖然在本儀軌中有此金剛句,基于上述原因,于此處就不作解釋了。

  四、後行修四灌頂

  後行修四灌者:

  從于上師叁處叁字上

  發出白紅蘭色叁種光

  融入自身叁處作加持

  又複師偕眷屬化爲光

  由自梵穴融入心明點

  上師意與自心成無別

  心性本然法身中安住

  清淨四障獲得四灌智

  精熟四道現前四身果

  獲得一切灌頂及加持

  如是而觀想

  嗡啊巴紮格熱班瑪斯德

  (隨力數誦)

  經過觀修積資祈請之修法後,在後行爲了求得悉地應觀想修持四灌頂,其修法者即是:觀想從于上師白毫間、喉間、心間叁處,分別由白色的嗡字、紅色的啊字、藍色的吽字叁字上,發出白紅藍色叁種光明,融入于自身身語意叁處而作加持,次第淨除殺生、不與取、邪淫等叁身業及脈障;妄語、離間語、惡語、绮語等四語業及風障;貪心、嗔心、邪見等叁意業及明點障。又複上師蓮花生大師偕同眷屬聖衆悉皆化爲光明,由自己之梵頂穴融入于心間明點。以此緣起,上師之意金剛與自心成爲無二無別,使自己證悟心的本性,並于本來如是自然無改的法身中無勤安住,清淨了四種障礙(于前叁障後加所知障),獲得了上師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智慧金剛之加持,從而分別獲得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等四灌頂之智慧,精熟了相應之加行道之異熟持明、見道之壽自在持明、修道之大手印持明、無學道之任運自在持明等四種持明道,現前成就法、報、化、自性四身之果位等,(或釋爲:次第獲證資糧、加行、見、修四種有學道之後,現前具四身之無學道果位。)獲得一切灌頂及加持,如是而觀想。複次,灌頂之義,即是爲淨除心之無明障垢,令心獲得安住法界得大自在。一般灌頂分基道果叁種,此叁各個又分叁種,此處所修,即是道的道之灌頂。

  觀修四灌頂後,于此時若與會衆有會供,可發會供品等求取悉地,並念誦“嗡啊吽巴紮格熱班瑪德吽”上師蓮花生大師之心咒,隨力數誦,虔誠祈求獲得成就。

  行者應將此上師瑜伽修法作爲修行之要點,每天必修,于修每一法之前亦必修,平時威儀之中亦應按《大圓滿前行》中所說,不離上師本性,恒時憶念。若行者具足信心、清淨戒律誓言,則依此修法,必可速脫輪回。

  五、回向發願

  最後發願:

  生生世世不離師

  恒時享用勝法樂

  圓滿地道功德已

  唯願速得金剛持

  此頌是修上師瑜伽最後的回向文,亦兼顧發願,乃是麥彭仁波切以大智慧而造,初學者在念誦回向發願文時,當以不緊不慢的速度邊念邊思維其義,由大智者無二智慧所牽引,在寂滅了自己之分別心之中作殊勝回向,能夠獲得無邊資糧。其發願意義爲:我等了知上師之功德恩德後,自然會從內心深處生發如是的堅定誓願:願我等能在此後生生世世乃至證得究竟佛果之間都不遠離自己的大恩上師,恒時憶念上師,修持上師所傳教言,享用由感受殊勝正法義味所生之妙樂,如是精進不懈漸次圓滿諸地道之有學功德已,唯願急速獲得無學金剛持之果位。

  第五引導上師瑜伽竟

  經過長期修煉,內心不由自主地生起至誠恭敬的信心,每當聽聞、閱讀、祈禱、憶念、接觸、看見上師時,心緒會如潮水般澎湃,激蕩起強烈的信心與渴望上師加持之心,從心底深處,不時地自然發出“上師知”的呼喚,熱淚會情不自禁地流淌。或者夢見上師給自己傳法、灌頂、授記、遣除障礙;或夢見自己變成上師的形象,師弟無二無別;或夢見上師激勵自己修行長進,幫自己取舍善惡,助自己分別正道歧途等……這是修後的驗相,不能過于執著,如是勵力勤修上師瑜伽,直至相續生起證悟智慧之前,一定不能間斷此上師瑜伽修法。

  此上修持了皈依、發心、供曼茶、念修金剛薩埵、上師瑜伽等五種殊勝引導,相續將會發生很大改變,與以前相比,對叁寶的信心越來越堅固;對一切衆生遠離親怨,悉願饒益令至佛位;對積資忏罪的修法,會更加親近,當成修正行法要的助伴;對證悟菩提的希望,會情不自禁地寄托在大恩上師如意寶的身上。由于具足了九種引導的全部修法,心中會相似感受到法喜充滿,對正行修法生起無比的欣慕與信心,隨時都會感到解脫就在前方,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這也就達到了我們修加行的目的。

  不共加行圓滿

  此前行念誦儀軌爲麥彭降華吉巴所造

  增上善妙!

  在此所講授的《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爲甯瑪派的大德,文殊菩薩之殊勝化身,具足辯講著等一切功德之大恩上師全知麥彭降華吉巴仁波切所造,願一切增上善妙。

  吉 祥 圓 滿

  

《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紀律教誡甘露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