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或自知重疾在身仍不敢接受事實的人,才是悲觀消極逃避現實的無知懦夫。真正勇士如何對待痛苦呢?答曰:”誰無生死苦,我觀苦性空。“依佛陀開示五蘊身心如不淨室,外界世間純如一大火宅,衆苦充滿,若知怖畏即希求于中解脫之門徑。真歇和尚偈雲:”病後始知身是苦,健時多爲別人忙,老僧自有安閑法,八苦交煎總不妨。“
叁有中衆生的苦千差萬別,若欲詳知,當廣閱經論,如《普賢上師言教》、《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對六道作分門別類的講述。若人未能認知自身的苦,那麼對叁惡道的痛苦更不可能有深刻的認識。反之,則會對叁有輪回一切皆苦深信不疑。所以在此從人們自身所見所聞或親身感受的八種痛苦來介紹衆苦之相,有心之人多加審察體會。
一、生苦:人大多是胎生,所以住胎出胎之苦是在所難免的。中陰身介入父母精血明點中的一刹那間昏厥,再漸次經曆各種階段和狀態。這些生長過程在佛教經論裏都有專門的名稱與特別的描述。從初具形狀肢體完具時開始感受到胎中狹窄,居所臭穢難耐,如處牢獄,母親吃熱食時,如火燒身般灼痛,母吃冷的時,如溺冰水之中般刺痛,母睡臥時如大山擠壓,母飽足時如夾在山崖間,饑時如墜深谷,行動時如于空中飄動晃蕩。十月圓滿後,被業風吹動翻轉,頭下腳上。從狹窄的産門出來時,強拉硬扯,硬從不淨處鑽出。若母盆骨狹小,則母子俱亡,血流滿地如屠豬羊。而母親感受的痛苦也是撕心裂肺、痛徹肝腸的。初生時,細嫩的皮膚被冷熱氣所襲時,難以抵擋,當爲洗濯擦拭穿衣之時,如剝皮如處荊棘叢中。《入胎經》雲:”次彼漸生一切腳節,從其糞腐爛滴墜,不淨暴惡生臭變臭,黑暗可怖,糞尿熏粘,臭氣垢穢,血水常流,瘡門之中,由其先業異熟生風,吹足向上,令頭向下,兩手縮屈,被二骨輪,逼迫遍迫周遍逼迫,由諸粗猛難忍非悅,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猶如初瘡難可觸著,一切根悉皆痛楚,極穢胎垢遍粘其身,由于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髒悉皆枯燥,住此迫迮難忍苦處,此由因緣增上,宿業異熟生風吹促,至極艱辛,始得産出,生已無間被外風觸如割塗灰,手衣觸時如利劍割,當受粗猛難忍非悅極大苦受。“因此祖師們喻之如活剝牛皮,衆蟲攢食,遍身膿爛糜壞,鞭抽等,寒不能穿衣,熱不能躲避,常處屎尿不淨之中,饑渴痛癢等等只能忍之奈之,嗷嗷啼哭而已。
二、老苦:到耄耋衰朽之年,腰似彎弓,發白如雪,皮膚皺紋遍布如粗糙樹皮,牙齒稀疏零落,不知不覺中老之已至,體力衰減,官能減弱,縱有可口美食也難消受,入口如嚼白臘,無有味道。老眼昏花暗濁,看任何景象都模模糊糊,耳朵漸聾,所聞聲音混亂難辨或聽不清楚。心越來越昏鈍,記憶模糊,迷迷糊糊。牙齒脫落口齒不清,說話語無倫次而且喜歡啰嗦。四大力量減輕,所以不能承受寒熱,稍熱即覺酷熱難當,稍涼又覺寒冷徹骨,衣少覺得單薄,多了又覺沈重。此時衆痛紛湧而至,致使惡疾纏身,渴望五欲享受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不堪能,稍不順心便耿耿于懷,郁悶不快。心眼極多,無端生嗔恨心、煩惱心,常處迷茫怅惘苦惱之中。行住坐臥特別艱難,坐時如大石墜地,起時如力拔木樁,行時步履龍種,蹑手蹑腳如孩童捕捉麻雀的樣子。而今的老人都是”現世美“,一味講究物質享受,可是到此日暮途窮之年,如老狗啃幹骨,無力無味,內心沒有什麼寄托,見兒女各奔前程,各圖己樂,更加煩燥難受,心中很渺茫很淒涼很害怕,不想多活,但又怕死。所以現代文明下的老人就更加痛苦。若他們能信佛念佛將是何等幸福啊!
叁、病苦:四大假合之身稍不調適,則風、膽、涎百病纏身。即使是身強體健,血氣方剛之人,若一朝染病在身,頓時體力消失,四肢乏軟,臥榻不起,如中彈之鳥。被迫接受難聞難咽的苦藥,針炙等諸多苦痛。有的病痛徹骨髓,無有片刻停息,有的病群醫束手,衆親哀泣。有的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自知病入膏肓,心中增上無限的憂傷與怖畏,晝夜沈浸在痛苦憂忡之中,徹夜難眠,心中焦慮,神情恍惚,漫漫時光度日如年。很快身肉消瘦,皮膚幹枯,坐臥不甯,如熱沙之魚,肢體無力,行動艱難,手腳酸軟沈重,眼神漸漸灰暗,口中想說話但有氣無力,見人飲食心中羨慕,但無法享用,縱吃下也只能全部吐出。若患重病無醫無藥無人照顧那就更加痛苦難言了。細心的人若能注意體味自身曾受的病苦,並且觀察周圍的人群,一定會對病苦有個深刻的認識。《大遊戲經》雲:”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衆生,當觀老病壞衆生,惟願速脫苦出離,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衆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令盡財谷及大藏,病常輕蔑諸衆生,作諸損惱嗔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
四、死苦:無論男女老少死亡對他們都一律平等,不徇私情。當它冷酷地降臨之時,無論高高在上的主席元首,文章蓋世謀略超群的要員,叱咤風雲馳騁沙場的將軍,或是財富如山腰纏萬貫的豪富,貌如天仙千寵集身的美女,都與普通的黎民百姓無別。往日的氣勢如雲消霧散,強痛逼迫折磨身體,身心即將分離,看著嬌妻愛子,念著如山財寶,想著美妙欲樂,依依不舍難以割離,伎倆用盡而回天無力。惡趣境界悉現目前,回想此生多造惡業,毫厘善法未曾修持,內心恐怖絕望,無依無怙顫顫驚驚地步向後世。此時四大冰消瓦解,如活生生的烏龜被剝下龜殼,或螃蟹落入滾湯之中極爲痛苦。睜著恐怖而絕望的雙眼,手抓胸口,一氣不來,長往而不返,頓成死人。真所謂”萬般世事一旦休“。《致弟子書》雲:”盡管死主踐踏自頂上,然我絲毫未曾覺察到,生起如同金剛之憂愁,心靈感受痛苦之折磨,親友悲痛哭泣淚漣漣,當知爲如金剛苦所壓,氣息分解巨苦所逼迫,如入極其難忍黑暗處,精心悉力所護之身體,相識已久即將舍棄之,閻羅王以繩索緊束縛,縱拽頭發放聲大哀嚎,彼之嚎聲已爲諸親友,各自哭聲淹沒而不聞,于難行河磐石淤泥間,鋒利荊棘叢生諸險途,凶狠閻羅獄卒持繩索,系頸棍擊驅趕而帶走。
一切有情都欣樂厭苦,人類更是希冀萬事如意,所以耗盡一生不擇手段追求財色名利,認爲只要擁有了這一切,幸福快樂就會相繼紛呈。如此不明咎理,盲目執著,只能破壞了一切美夢,如寂天菩薩說:“衆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爲實現膨脹的貪心欲望,如飛蛾貪求色法而投火被焚,如野鹿貪聞琵琶妙音而慘遭殺害,如蜜蜂貪著花香而悶死在花蕊中,魚兒爲誘餌所欺而遭捕殺,大象因貪著清涼之觸覺而亡命于淤泥中。所以貪享五欲如飲劇毒,世間劇毒也只能喪人一命,而五欲劇毒卻能斷取生生慧命,奠下無邊地獄的基石,令人永世不得超生。毒藥用咒語與解藥可消除毒性,善巧的醫師亦可令之造福人類,但貪欲毒心卻永遠無法解救,它可將人間變爲地獄。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雲:“貪著現世無法緣,享受欲樂增貪心,利樂稱譽求不得,如夢買賣故舍棄。”以貪欲之毒心機關算盡,想風流萬世,流芳千古,不知無常前來催命,仍舊花天酒地,不待兩鬓斑白,閻羅王已來索命。眼前逞風流快活于一時,死後千生萬劫受大辛苦,將根深植于地獄之中。一旦命根斷絕,四大的風刀剮割,手腳抽搐,肝腸痛裂,妻子兒女愛戀,骨肉親友圍繞亦無法挽留,古人雲:“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情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活著的空自悲啼痛切,死者免不了神識奔波,前途不見光明,舉目四顧沒有一個伴侶。過奈河橋,所見無不令人悲傷酸楚,入鬼門關,遇到的悉皆痛烈淒慘。世間才過七日,陰間已押往面見十殿閻王,判官據實審案不顧人情,獄卒禀公辦事不講義氣。平生作善送往人天善道,活著頻造惡業的則押赴鐵汁油鍋之中,灌注銅汁致使周身血肉一時糜爛,吞吃鐵丸,滿喉生煙,入寒冰中,皮膚凍裂,如蓮花開綻,遭锉鋸則血肉淋漓,經千刀萬剮之後,業風一吹,又複活起,再次命終之後,獄卒大喝一聲,重又複生……人間經過百年,獄內才一晝夜,《延光集》中雲:“镬湯爐炭詣幽壤,劍樹刀山聳太清,受罪要終八萬劫,獄卒牛頭始放行。”
人生到頭或一把火,或一坯土,最後成爲糞土。從前恩愛,到此成空,往日英雄,如今何在。所謂:“淚雨灑處空寂寂,悲風動處冷飕飕,夜闌而鬼哭神號,歲久而鴉餐雀啄,荒草畔漫留碑石,綠楊中空挂紙錢。”下場大都這樣,世人爲什麼不猛然警醒?寒山詩雲:“目前試問旁觀者,自把形骸仔細看。”敬請大家睜開慈眼,趁早向道,翻身跳出迷津,彈指裂破愛網,不要再作生死活計,早備解脫資糧。
五、愛別離苦:相親互愛的父母妻子兒女朋友,相惜相憐,欲長相厮守,共享快樂,同度時光。然而古人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骨肉情深,親人意厚,豈忍輕別?但如俗雲:緣至則聚,緣盡則散。縱然諸般現實令人心碎,無法忍受,但誰也無法抗拒。牽衣話別之時,淚流滿襟,依依難舍。上路的人一步叁回頭,送行的人目送親人的身影消失于遠方,心中無限酸楚,天地驟時淒涼。所謂:“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裏程。”又雲:“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尤其是爲人父母者,對兒女投注了所有的愛心與精力,每一根神經都爲之牽扯。如我等叁衣一缽而長往他鄉,只留下爲我們日夜操勞、殚精竭力的老父老母孤處空房,牽揚挂肚。黃昏晚風中向著我們所在方向眺望,無奈不得蹤影,盼到天黑方才失望的回家。父母生養我們一場,我們留給他們的只有愁悶痛苦和以淚洗面的殘生。身爲佛子,曾經幾度思憶父母的深恩,幾度爲他們的安樂著想?很多出家人視父母之悲痛于不顧,並說“活該”,不聞不問。或體知父母眷戀之情而生貪染,欲舍道還家,奉養父母。細思量,這二種心態都很…
《觀住輪番淨心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