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住輪番淨心法▪P13

  ..續本文上一頁轉的愚迷衆生。他們不信佛法僧,深溺無明海,常爲業風所吹,時爲煩惱浪所漂,于大火坑中埋頭大造十不善惡業,現世碌碌度過一生,來世墮入叁途惡趣之中,何時何日方能複出?我等志求無上菩提的大乘學人,不但自己厭患叁界,而且應想方設法教化一切衆生厭離如不淨廁,如汙泥沼澤,如火坑如羅刹洲的叁界,勸導他們自強不息趣向解脫。

  以上痛苦的修法開示完畢。

  丁四(觀修人無我)分二:總述人無我、安住修習。

  戊一、總述人無我:

  頌曰:然此痛苦所依處,異體無常蘊聚中,

  何者乃爲所雲我。

  然而此痛苦所依之處,衆多不同支體所組成的無常遷變的蘊聚之中,究竟什麼是人們所謂的“我”呢?

  追尋痛苦的來源,得知就是五蘊身心。而它又是刹那生滅,無常遷變的。凡夫執著的這個有漏身心,有色法心法,林林總總的衆多分類,各自不相關的不同異體,都是可分析割離的。

  現在我們用個推究法,細細看來,如此諸多分類之中,到底那個是人們所執的“人我”、“自我”、“補特伽羅”。

  若身體是我,可見人的全身由二百零六塊骨骼組成,那麼就有二百零六個我嗎?或問頭是我?手是我?腳是我?……這樣我會成爲成千上萬個。如此分析,所謂的身體是我也無法成立。若心是我,則有受想行識,其中每個又有諸多分類,則我也成無數,而且千差萬別。若是身,則氣斷後我如木石般不動;若是心法之四蘊則刹那不住,千差萬別,我也成了無常遷變的。如《中觀四百頌》雲:“地上惡異熟,唯見爲損惱。聖者觀叁有,等同備宰處。若識不正住,世說爲顛狂,則住叁有者,智誰說非狂。”聖者們觀叁有輪回無非火宅,衆生如同待宰牲畜,恒時受損惱苦害,而且衆生心識顛倒于無之中,橫加分別,妄增執著,認爲有恒常、實有、自在、主宰,所以如瘋子心識狂亂,不能住于理智之中。又如餓狗貪吃不淨物一般執著這個是可貪染愛戀的,那個是應該嗔恨打擊的……稍加分析便會知道,誰也不會認爲死屍是我,或散落的頭發、牙齒、皮膚、血肉、骨髓、骨骼、內髒等是我。也不會認爲苦受、樂受、無記受中的任一部分是我,不會認爲想男想女、想好、想壞的某一分別心是我,也不會認爲善惡心所是我,也不會認爲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個體是我。既然五蘊中每個個體不是我,那麼它們的總集體也又怎麼能是我呢?

  總之,在五蘊身心相續上根本沒有一個我的本體存在。如《阿笈磨》雲:“我實無我性,顛倒故執有,無有情無我,唯有有因法,謂十二有支,所攝蘊處界,審思此一切,無補特伽羅。”世親菩薩雲:“此法外諸所執我,非即于蘊相續假立,執有真實離蘊我故。由我執力,諸煩惱生,叁有輪回,無容解脫。”

  修行者,如蝙蝠在一棵有五條枝的蜜果樹上歇息,想我可以在此樹上獲得果實,探尋了一枝,不見任何果實,這樣尋遍五枝一無所獲。所以斷定此樹無果,飛入空中,劣往他去。五蘊如五枝樹,修行者思惟觀察色蘊中,不見可取之我,如是遍觀其余四蘊都無所得,從而舍棄對蘊的愛執貪戀。愚昧的凡夫執五蘊爲我與我所,如屋主食後上床入眠,以異體、無常、痛苦之觀法而從夢中驚醒,生大恐怖,急忙找門要逃出。即修行人知道五蘊身心刹那壞變,無量苦火四面而起即將燒毀蘊身,所以精進修道尋求出離。依人無我智慧之門而安住在遠離怖畏具足安樂的寂靜涅槃。

  若能修行證悟諸法無我,佛道即成,若不能修證無我,總是暫時修法或世間邪道。世親菩薩雲:“此涅槃宮一廣道,千聖所遊無我性,諸佛日言光所照,雖開昧眼不能睹。”說明涅槃宮殿,唯由無我大道方能通往。佛如赫日,佛語如光,照亮無我大道,但諸沒有信心、邪慧外道,雖啓開迷蒙的眼睛,仍然不能見無我大道。我們應當誠信佛語,專心修持人無我法。

  五蘊四大假合的此身如幻、如夢、如水沫、如芭蕉、如陽焰,四大無主宰,則此身無我,反複尋找也了不可得。一切法中,都沒有我的存在。四大本空,于五蘊非有。無常遷變,痛苦不淨,隨緣生滅不得自在,所以無我。此引《圓覺經》作一總結。經雲:“晏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發、齒、皮、肉、筋、骨、髓、礅、垢色,皆歸于地;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內外合成,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爲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于中塵緣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自問自答說,正在行爲動作的時候,怎麼知道沒有我呢?回答說,正在行動之時,一切都從因緣而生,才有叁門運轉,但其中根本沒有一個主宰。所發出的音聲如風吹鈴響,隨緣運作如機關木人,都是業力所致,沒有我的體性可得。四大聚散,隨因緣而生滅,以至在六道中投生確實沒, 有個人我在六道中往來。《華嚴經》雲:“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由于因緣所以升天,由于因緣所以墮入地獄。如果說有實有恒常的我升天入獄,不是業因緣,那作惡爲什麼不升天,行善爲什麼不下地獄?我難道喜歡下地獄受苦嗎?所以善惡感召苦樂報應都是因緣,不是我的操縱。《唯識論》中雲:“諸所執實有我體,爲我思慮,爲無思慮?有思慮,就是無常。非一切時有思慮故。無思慮如虛空。不能作業,亦不受果報故。所執我理俱不成,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于中妄執爲我。”若修習人無我法串習堅固,則會斷除很多痛苦怖畏,獲得自在輕安。此時一切修法功德都會衍生,出離心信心等會自然增上清淨。同時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及上師善知識生起堅固信心,感激佛以不可思議悲心爲我們宣說了四谛法門,精進修持解脫寂靜的妙法。誓願舍棄漏法,斷除業障煩惱。因爲通過觀察與修習五蘊的異體、痛苦、有爲、無常、無我等法,從內心體驗獲得覺受,是可摸可觸的真實,確實與實際情況相符無差,證明佛法是千真萬確顛撲不破的真理。爲什麼能不信受呢?如大法王無垢光尊者雲:我心真如巨鐵球,或如石頭無有心。若能了知佛法用心體悟,則一切境界一切見聞覺知全部都是生起出離心趣向解脫涅槃的助緣,從而加功用力的走向寂靜涅槃。

  戊二、安住修習:

  設若觀察我本空,河流及雨空屋般,

  如是知引定解生,乃至示散此中住。

  設若能對我做面面具到的觀察,則可得知所謂的人我是本來無有的空性,如同河流、雨滴,或如空無一物的房屋,只是一個假象,並無實質。明確了這樣的本性後,當反複的串習使之融于自心引生不退轉的定解。這樣在心未散失他處之時,一緣安住。

  以上主要是依靠教理抉擇並觀察,徹底明白了知“人我”“自我”“補特伽羅”是本不存在的空性,是本來無生的,不是通過觀察後才變成萬空,而是從本已來就未産生與存在過。衆生沒有認識這個本性,因五蘊起我見,因我見起我執而生死無窮。所以我們要解脫生死,就應當了知令我們縛于生死的根本與禍端。《定解寶燈論》雲:“執著諸蘊爲我許,乃至未除以彼力,非能斷除煩惱障。”全知麥彭仁波切一針見血的指出輪回根本在于俱生我執,我執堅固地執著五蘊爲我,以我執妄生好惡而造業,落入集谛之中,因果循環,生死無窮。但尋根逐源時發現五蘊當中根本就沒有俱生我的存在,依靠龍樹菩薩觀察人無我的五項理論,或寂天與月稱二大尊者發揚的七項理論徹底摧破瓦解俱生我,我沒有則俱生我執的對境沒有,這樣通過實踐證悟無我空性,現前無我智慧,獲得解脫果。而且按照小乘經論中的理論,承認五蘊身心在勝義的本性上,色法是無方分的微塵與無時分的刹那。在微塵與刹那法的本性上,實有自在的無分的我無法立足,可知勝義中無我。龍樹菩薩的《寶鬘論》雲:“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複受生。”從這個頌詞完全可明白衆生流轉的過程及解脫還滅的方法。通過如理觀察後,能徹底斷除俱生我的顛倒邪見,追悔往昔無知,從而沒有絲毫疑惑,在心中樹立起如山王般無法動搖的無我正見。若此見特別堅固則對治俱生我執也極爲容易。如大日輪高懸空中時,一切黑暗一時遁迹。誠所謂“千年暗室,一燈頓除。”

  爾今時處末法,人心多好虛浮,才從文字中聽到無我,覺得似乎是那麼回事,從而起增上慢,說悟說證,以無我理拔無因果,以無我理作擋箭牌,大造惡業,這樣販賣解脫法,欺诳世人,後果誠不堪設想。敬勸修行者應發大勇猛心,長遠心,務實心,具大剛骨,任他八風頻吹,管他五欲曰歡,我只知佛語不虛。爲了生死,爲求解脫,而刻心镂骨的真參實學。

  因爲很多人都有宿世惡習,所以發問說:“雖知我是空,煩惱仍頻生,苦痛難堪忍,問師當何從?”答曰:應如古德所說生起真實信解,若具定解而不知如何修行我不相信,若真實修行不得受用我更不相信。所以根本不是法的問題,而在于沒有真實信法解法修法。

  又有人問:“設若我本來空,怎麼去思惟憶念修行?”這種提問與前面問題犯了同樣的毛病。本來空但你無始邪分別堅固。所以現在用正的如理作意去驅除有我的執著,這樣邪正鬥爭,最後正見占據心中,以修慧鏟除我執種子,怎麼會略知無我就無事可幹呢?

  所以聽的時候認真谛聽,如饑牛大口吃草,思的時候細細思維如牛反刍,修的時候如老鼠咬棺材。世間人爲了暫時無義屑事都能聞雞起舞,臥薪嘗膽,我們爲了追求無上解脫更應锲而不舍的聞思修行。在一切時中不離法,體法、味法、證法,于出入定中實踐佛法。若能這樣,法力很快會在你的身心中起作用,而且效果顯著,比如一人雖患重病久時,但得遇良醫,巧覓病源…

《觀住輪番淨心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