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转的愚迷众生。他们不信佛法僧,深溺无明海,常为业风所吹,时为烦恼浪所漂,于大火坑中埋头大造十不善恶业,现世碌碌度过一生,来世堕入三途恶趣之中,何时何日方能复出?我等志求无上菩提的大乘学人,不但自己厌患三界,而且应想方设法教化一切众生厌离如不净厕,如污泥沼泽,如火坑如罗刹洲的三界,劝导他们自强不息趣向解脱。
以上痛苦的修法开示完毕。
丁四(观修人无我)分二:总述人无我、安住修习。
戊一、总述人无我:
颂曰:然此痛苦所依处,异体无常蕴聚中,
何者乃为所云我。
然而此痛苦所依之处,众多不同支体所组成的无常迁变的蕴聚之中,究竟什么是人们所谓的“我”呢?
追寻痛苦的来源,得知就是五蕴身心。而它又是刹那生灭,无常迁变的。凡夫执著的这个有漏身心,有色法心法,林林总总的众多分类,各自不相关的不同异体,都是可分析割离的。
现在我们用个推究法,细细看来,如此诸多分类之中,到底那个是人们所执的“人我”、“自我”、“补特伽罗”。
若身体是我,可见人的全身由二百零六块骨骼组成,那么就有二百零六个我吗?或问头是我?手是我?脚是我?……这样我会成为成千上万个。如此分析,所谓的身体是我也无法成立。若心是我,则有受想行识,其中每个又有诸多分类,则我也成无数,而且千差万别。若是身,则气断后我如木石般不动;若是心法之四蕴则刹那不住,千差万别,我也成了无常迁变的。如《中观四百颂》云:“地上恶异熟,唯见为损恼。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若识不正住,世说为颠狂,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圣者们观三有轮回无非火宅,众生如同待宰牲畜,恒时受损恼苦害,而且众生心识颠倒于无之中,横加分别,妄增执著,认为有恒常、实有、自在、主宰,所以如疯子心识狂乱,不能住于理智之中。又如饿狗贪吃不净物一般执著这个是可贪染爱恋的,那个是应该嗔恨打击的……稍加分析便会知道,谁也不会认为死尸是我,或散落的头发、牙齿、皮肤、血肉、骨髓、骨骼、内脏等是我。也不会认为苦受、乐受、无记受中的任一部分是我,不会认为想男想女、想好、想坏的某一分别心是我,也不会认为善恶心所是我,也不会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个体是我。既然五蕴中每个个体不是我,那么它们的总集体也又怎么能是我呢?
总之,在五蕴身心相续上根本没有一个我的本体存在。如《阿笈磨》云:“我实无我性,颠倒故执有,无有情无我,唯有有因法,谓十二有支,所摄蕴处界,审思此一切,无补特伽罗。”世亲菩萨云:“此法外诸所执我,非即于蕴相续假立,执有真实离蕴我故。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
修行者,如蝙蝠在一棵有五条枝的蜜果树上歇息,想我可以在此树上获得果实,探寻了一枝,不见任何果实,这样寻遍五枝一无所获。所以断定此树无果,飞入空中,劣往他去。五蕴如五枝树,修行者思惟观察色蕴中,不见可取之我,如是遍观其余四蕴都无所得,从而舍弃对蕴的爱执贪恋。愚昧的凡夫执五蕴为我与我所,如屋主食后上床入眠,以异体、无常、痛苦之观法而从梦中惊醒,生大恐怖,急忙找门要逃出。即修行人知道五蕴身心刹那坏变,无量苦火四面而起即将烧毁蕴身,所以精进修道寻求出离。依人无我智慧之门而安住在远离怖畏具足安乐的寂静涅槃。
若能修行证悟诸法无我,佛道即成,若不能修证无我,总是暂时修法或世间邪道。世亲菩萨云:“此涅槃宫一广道,千圣所游无我性,诸佛日言光所照,虽开昧眼不能睹。”说明涅槃宫殿,唯由无我大道方能通往。佛如赫日,佛语如光,照亮无我大道,但诸没有信心、邪慧外道,虽启开迷蒙的眼睛,仍然不能见无我大道。我们应当诚信佛语,专心修持人无我法。
五蕴四大假合的此身如幻、如梦、如水沫、如芭蕉、如阳焰,四大无主宰,则此身无我,反复寻找也了不可得。一切法中,都没有我的存在。四大本空,于五蕴非有。无常迁变,痛苦不净,随缘生灭不得自在,所以无我。此引《圆觉经》作一总结。经云:“晏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齿、皮、肉、筋、骨、髓、礅、垢色,皆归于地;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内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尘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自问自答说,正在行为动作的时候,怎么知道没有我呢?回答说,正在行动之时,一切都从因缘而生,才有三门运转,但其中根本没有一个主宰。所发出的音声如风吹铃响,随缘运作如机关木人,都是业力所致,没有我的体性可得。四大聚散,随因缘而生灭,以至在六道中投生确实没, 有个人我在六道中往来。《华严经》云:“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由于因缘所以升天,由于因缘所以堕入地狱。如果说有实有恒常的我升天入狱,不是业因缘,那作恶为什么不升天,行善为什么不下地狱?我难道喜欢下地狱受苦吗?所以善恶感召苦乐报应都是因缘,不是我的操纵。《唯识论》中云:“诸所执实有我体,为我思虑,为无思虑?有思虑,就是无常。非一切时有思虑故。无思虑如虚空。不能作业,亦不受果报故。所执我理俱不成,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若修习人无我法串习坚固,则会断除很多痛苦怖畏,获得自在轻安。此时一切修法功德都会衍生,出离心信心等会自然增上清净。同时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及上师善知识生起坚固信心,感激佛以不可思议悲心为我们宣说了四谛法门,精进修持解脱寂静的妙法。誓愿舍弃漏法,断除业障烦恼。因为通过观察与修习五蕴的异体、痛苦、有为、无常、无我等法,从内心体验获得觉受,是可摸可触的真实,确实与实际情况相符无差,证明佛法是千真万确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什么能不信受呢?如大法王无垢光尊者云:我心真如巨铁球,或如石头无有心。若能了知佛法用心体悟,则一切境界一切见闻觉知全部都是生起出离心趣向解脱涅槃的助缘,从而加功用力的走向寂静涅槃。
戊二、安住修习:
设若观察我本空,河流及雨空屋般,
如是知引定解生,乃至示散此中住。
设若能对我做面面具到的观察,则可得知所谓的人我是本来无有的空性,如同河流、雨滴,或如空无一物的房屋,只是一个假象,并无实质。明确了这样的本性后,当反复的串习使之融于自心引生不退转的定解。这样在心未散失他处之时,一缘安住。
以上主要是依靠教理抉择并观察,彻底明白了知“人我”“自我”“补特伽罗”是本不存在的空性,是本来无生的,不是通过观察后才变成万空,而是从本已来就未产生与存在过。众生没有认识这个本性,因五蕴起我见,因我见起我执而生死无穷。所以我们要解脱生死,就应当了知令我们缚于生死的根本与祸端。《定解宝灯论》云:“执著诸蕴为我许,乃至未除以彼力,非能断除烦恼障。”全知麦彭仁波切一针见血的指出轮回根本在于俱生我执,我执坚固地执著五蕴为我,以我执妄生好恶而造业,落入集谛之中,因果循环,生死无穷。但寻根逐源时发现五蕴当中根本就没有俱生我的存在,依靠龙树菩萨观察人无我的五项理论,或寂天与月称二大尊者发扬的七项理论彻底摧破瓦解俱生我,我没有则俱生我执的对境没有,这样通过实践证悟无我空性,现前无我智慧,获得解脱果。而且按照小乘经论中的理论,承认五蕴身心在胜义的本性上,色法是无方分的微尘与无时分的刹那。在微尘与刹那法的本性上,实有自在的无分的我无法立足,可知胜义中无我。龙树菩萨的《宝鬘论》云:“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从这个颂词完全可明白众生流转的过程及解脱还灭的方法。通过如理观察后,能彻底断除俱生我的颠倒邪见,追悔往昔无知,从而没有丝毫疑惑,在心中树立起如山王般无法动摇的无我正见。若此见特别坚固则对治俱生我执也极为容易。如大日轮高悬空中时,一切黑暗一时遁迹。诚所谓“千年暗室,一灯顿除。”
尔今时处末法,人心多好虚浮,才从文字中听到无我,觉得似乎是那么回事,从而起增上慢,说悟说证,以无我理拔无因果,以无我理作挡箭牌,大造恶业,这样贩卖解脱法,欺诳世人,后果诚不堪设想。敬劝修行者应发大勇猛心,长远心,务实心,具大刚骨,任他八风频吹,管他五欲曰欢,我只知佛语不虚。为了生死,为求解脱,而刻心镂骨的真参实学。
因为很多人都有宿世恶习,所以发问说:“虽知我是空,烦恼仍频生,苦痛难堪忍,问师当何从?”答曰:应如古德所说生起真实信解,若具定解而不知如何修行我不相信,若真实修行不得受用我更不相信。所以根本不是法的问题,而在于没有真实信法解法修法。
又有人问:“设若我本来空,怎么去思惟忆念修行?”这种提问与前面问题犯了同样的毛病。本来空但你无始邪分别坚固。所以现在用正的如理作意去驱除有我的执著,这样邪正斗争,最后正见占据心中,以修慧铲除我执种子,怎么会略知无我就无事可干呢?
所以听的时候认真谛听,如饥牛大口吃草,思的时候细细思维如牛反刍,修的时候如老鼠咬棺材。世间人为了暂时无义屑事都能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我们为了追求无上解脱更应锲而不舍的闻思修行。在一切时中不离法,体法、味法、证法,于出入定中实践佛法。若能这样,法力很快会在你的身心中起作用,而且效果显著,比如一人虽患重病久时,但得遇良医,巧觅病源…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