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叁冊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叁節課

  第四十叁節課

  現在正在講思維煩惱的過患而斷除。前面已經學習了煩惱的危害,在生死輪回當中,煩惱長期損害著我們,而且危害的程度相當高,世間上任何一個敵人也不能與它相比,因此,對每一個修行人來講,不應該依止和親近煩惱。

  今天接著以總結的方式給大家宣說,我們始終都要作意煩惱不能成爲自己的所依,不能親近煩惱。

  壬二、作意煩惱非爲所依:

  無始相續敵,孽禍唯一因,

  若久住我心,生死怎無懼?

  從無始以來,煩惱就在不斷地加害我們,一切禍害的根源就是煩惱,這樣的煩惱如果長期住在我的心中,那在生死輪回中怎麼會有快樂呢?根本不可能有。

  大家也清楚,從時間的角度而言,在無邊無際的輪回中,煩惱連續不斷地加害我們,讓我們感受了無量痛苦。這種加害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無始相續”,即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時間極其的漫長。如果我們還不如理對治煩惱,將來于無數劫當中,它仍會不斷地故伎重施。要知道,所謂的煩惱,除了害我們以外,沒有其他的工作可做,叁界衆生沒有一個不受煩惱的威脅、折磨和攻擊,所以理當認識到煩惱的迫害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者一生一世,而是非常長的時間。

  其次,煩惱在危害我們的時候,跟其他的危害方式並不相同,它的危害性是最大的。佛陀在經中說:“世間的怨敵不是最大的敵人,而所謂的煩惱,是最大的禍首、最可怕的敵人。”大家都清楚,有了貪嗔癡等煩惱後,就會不斷地造下惡業,不得不感受輪回的痛苦,尤其是地獄、餓鬼、旁生極其難忍的痛苦,以及地水火風災難、疾病等等,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禍害的根源、一切災難的根源,全都離不開煩惱,故從危害的嚴重性來講,我們一定要清楚認識到煩惱並不值得親近。有些人將煩惱視爲最親密的朋友,在煩惱的驅使下,經常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正住在羅刹國中,羅刹女終有一天會吞食自己的。所以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一定要認識到煩惱的危害。

  倘若煩惱一直居住在我們心中,把這裏當作它的永久客房,只要它一天沒有離開,我們在生死輪回中就不會有絲毫快樂可言。叁界中的衆生相當痛苦,表面上看來,有些人有財富、有地位,坐的是高級轎車,住的是星級賓館、豪華別墅,享受的是各種美好的生活,但是他們相續中的煩惱病沒有消除之前,始終都得不到真實的快樂。就像是一個身患重病的病人,雖然他睡的床非常舒適,但心裏始終離不開苦惱,同樣的道理,世間上有些人穿得好,吃的好,不管從哪方面講,他的生活幾乎跟天人沒有差別,但如果真正去親近他、了解他,就會發現他的內心十分空虛無奈,貪欲隨外境而不斷增長,整天考慮的就是感情、工作、生意,這樣的人,在他的煩惱疾病沒有療愈之前,永遠也不會有快樂的機會。

  頌詞中說,有了這些煩惱的話,我們不可能在生死輪回中獲得無懼的快樂。這一點,不用多說你們也非常清楚,有了煩惱的迫害和折磨,我們的心就會刹那也得不到自在,縱然想過快樂的生活,但真正快樂的人卻相當稀少。唯有依靠觀無我等佛法中的對治,才能令自相續中的煩惱逐漸減少,這種修行人和瑜伽士的生活才過得相當快樂。

  我經常都這樣想:現在一些大城市裏的大富翁、大老板、大老總,盡管他們的物質生活相當富足,但心中的快樂根本比不上山中的修行人。雖然從表面上看來,這些修行人住在山洞裏、森林中,吃穿全部都非常簡樸,但他們內心所享受的快樂,遠遠超過了世間上的這些富貴人。因此所謂的調心極爲重要,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假如有一天我們相續中的煩惱沒有地方住了,找不到屬于它的空間了,那個時候即使你遇到了再大的困難病痛,也會全部轉爲道用,都變成順緣了。

  所以,若按以前高僧大德的教言來修持,每個人都能獲得這種快樂。當然,這一點也需要觀待修行環境,如果我們到一些非常複雜的環境中去,修行的成就雖然也有,但這種力量肯定比較薄弱。很多修行人在寂靜的地方、學院裏、寺院中修行,本來效果非常不錯,可是一旦到了大城市或者家裏面,修行上就會底氣不足,對方方面面的壓力沒有承受力和忍耐力。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在修行時,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在座的有些修行人非常偉大,你們不貪著自己的家庭、親屬、名位及財産,將名聞利養全部抛之腦後,追隨前輩高僧大德的足迹前往寂靜的地方,在這裏以穩固如山王般的方式日日夜夜地聞思修行,如果這種精神不斷繼續下去,我想終有一天你們一定會豁然開悟,認識到自心光明的本來面目。

  要知道,不管你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凡是煩惱深重的人在世間上都不會有快樂。光是沒有快樂、痛苦一點也不要緊,但這種痛苦永無止境,乃至生生世世都不會窮盡。因此我們應當全力以赴、想盡一切辦法盡量製止自相續中非常可惡的煩惱,在它面前千萬不要修忍辱,不要認爲煩惱很調皮很可憐,讓它在自相續中多産生也不要緊,這樣一來,你有時候生嗔恨心,有時候生貪心,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尤其是貪心和嗔心,它們在煩惱中是最根本的、最可怕的,以前上師如意寶在講《入行論》時說:“給在家居士講煩惱的話,他們最容易搞懂的就是貪心和嗔心,愚癡無明恐怕剛學佛的修行人不一定懂,因爲從法相上來講,它的概念比較抽象。”對于貪心、嗔心、傲慢、嫉妒等這些煩惱,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會懂,一旦自相續中産生了這些煩惱,一定要盡量地去克製,盡量減少它的生起時間,在生起的當下認識到它,這樣的話,我們聞思修行、清淨戒律、弘揚佛法的善法財寶才不會被煩惱小賊一竊而空。不然,如果長期依止煩惱,它所帶來的危害,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程度上,都不是世間敵人所能相提並論的。

  生死牢獄卒,地獄劊子手,

  若皆住我心,安樂何能有?

  “生死”指的是輪回,此處將煩惱比作生死牢獄中的獄卒,它看管我們無法離開輪回、不得解脫,並不停地迫害我們、加害我們,這樣的劊子手如果居住在我們心中,那在叁界輪回中怎麼會有快樂呢?絕不可能有的。

  下面對這個道理進一步分析:大家應該知道,世間上犯了法的人被關在黑暗陰冷的監獄中,一刹那的自由也沒有,看守員經常看著他,假如行爲稍不如法,就以不同的刑罰來進行懲罰。同樣,在叁界輪回的牢獄中,不管你是人間的衆生還是天界的衆生,都被業和煩惱的鐐铐束縛得緊緊的,一點自在都沒有,煩惱把你一直關在輪回當中,正如華智仁波切所說,我們就像瓶子裏的蜜蜂一樣,上上下下地飛舞,始終都離不開瓶子 。同樣,很多人都特別向往解脫,渴望享受極樂世界等清淨刹土的妙樂,但是煩惱的獄卒就是不讓我們出去,自己想要好好地聞思修行,准備離開這個輪回,它就使我們生病,讓我們起煩惱、生嗔恨心。不僅如此,現在世間中造惡業的環境也非常多,有時候看一看大城市的公路兩旁,那裏設有各種各樣的門,但解脫的門是很少的,在離城市幾十公裏以外的郊區,那裏有一個小小的寺院,這就是前往解脫的門。可在茫茫人海當中,這樣的門又有多少呢?而且如今很多寺院都在提倡搞旅遊、搞展覽,真正如理如法的修行人極爲罕見,所以從這種環境也可以看出,解脫的大門幾乎是沒有的。

  煩惱是輪回中真正的獄卒,它不但讓我們感受輪回的痛苦,而且想方設法把我們推入最可怕的地獄當中,它來充當地獄的劊子手。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地獄裏各種各樣的惡狗、烏鴉等動物以及閻羅獄卒,全部都是我們心不清淨的自現形象,是煩惱的一種顯相,如果因煩惱深重而墮入地獄,自相續中的煩惱自然就變成各種形象的地獄獄卒,拿著非常可怖的兵器,以各種刑罰來折磨我們。比如在熱地獄裏面,獄卒把我們扔到鐵水翻滾的熱鍋中,使我們全身焦爛燃燒,生不如死;在寒地獄當中,我們也是感受無量的寒冷劇苦。本來想離開那個地方,但獄卒們拿著兵器打殺,不讓我們出來。其實,這些痛苦全部是自心的一種顯現,只要煩惱獄卒長期住在我們心中,跟我們的習氣以無二無別的方式來看守著我們,假如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性,沒有了解它的可怕行爲,經常隨順煩惱,在生起煩惱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這樣一來,我們在輪回中永遠也不會有快樂的時候。如佛經雲:“叁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彌勒菩薩和蓮華生大士也說過:“不淨室中無妙香,五趣之中無安樂。”所以,只要煩惱陪著我們、跟著我們,我們的生活就永遠不可能有自由和快樂。

  總之,我們首先應對煩惱的本體有個非常明確的認知,知道煩惱無始以來一直害我們到現在。然而,世間上的很多衆生根本不知道煩惱那麼可怕,我們身邊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煩惱深重不好,但也只認爲這是偶爾的違緣而已,根本沒有看重它,沒有認識到它的禍害性。作爲一個修行人,我們應該依靠傳承上師們的殊勝教言,通過空性觀、無我觀來對治煩惱,或者依靠密宗的見解來觀察煩惱的本性,當自己生起猛火般的煩惱時,通過各種方便方法讓它消于法界,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其實,所謂的煩惱只是一種幻化而已,《大圓滿禅定休息》中引用《幻師請問經》的教證說:“衆生是一種業力的幻化,而這種幻化依靠佛法的幻化來進行摧伏,最後現前智慧的幻化——佛陀的果位。”所以我們若認認真真地去觀察煩惱的本體,依照《大般若經》裏所講的那樣,以如夢如幻的竅訣來進行對治,或者按《俱舍論》的觀點通過不同的修法來消滅煩惱,這樣都是可以的。

  在知道了煩惱的危害性之後,我們要像遠離恐怖分子那樣千萬不能親近它,否則總有一天它會把你整個吞噬的。煩惱跟世間上的壞人完全不同,正如前面所說,世間上的壞人不可能長期地加害我們,而煩…

《《入行論講記》第叁冊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叁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