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公案禅機 貳、認識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來藏 9· 法身體用▪P2

  ..續本文上一頁法身體空的「體」能夠了知這四個相之境界,對外塵境的認知過程,是自身産生這些基本的功用,這也就是佛性本來的面目。

  

如果你對境所現,能不去加以分別、不加以妄想,那是聖人的境界,也就是能做到:聽是聽到了,但是沒有聽進去,即不起心去相應,所以就沒有煩惱可言。以後都要修到這個境界,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雖能照一切境,它只會 照, 照的功能是 照外在一切因緣,甚至於 照你八識裏面所藏的種子,從八識來的種子也會現在心田裏面,這是內在的因緣,而由外在的實境所來的,是外在的因緣。不管內、外因緣都是不真實的,真實的境在那裏,外境是真實的實境。但是諸識所緣的是八識相分(影像)這一個,所現的雖然是同樣底稿的翻版,但不是這個實物,所以是不真實,也就是說你看到、聽到的都是不真實、是幻有的法塵境,不要妄執法塵虛幻爲真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僧問和尚:「什麽叫『法身體』呢?」。「法身體」就是本體界,就是性之體空,我們碰到一切因緣要起一切自性的時候,那個體在這邊,我常常這樣畫圖說明,起了「性用」,體性是開始起用的第一步,如果沒有一切因緣法,一個自性也起不來;自性起不來,就沒有所謂的性用。有外在的因緣,你才起了自性,然後起一切的生滅法,第八識 照眼、耳、鼻、舌、身的一切相,都現在本心的心湖鏡裏來,就了知外境、了知內境。

  

以剛剛我們舉那個例子來講,雖然透過色相、言談,同樣都是只見到某甲、某乙兩位太太的身體,爲什麽你可以了知她們兩位的先生背景?你只是去了知第八識透過因緣所看到、掌握的法塵相,就能夠看到相背後的種種因緣,你要懂得心是很偉大的,若你的心一念不執著的話,它就有一切的靈通妙用。你把一切的妄想、習氣、毛病都放下,心放空!讓本來的體能清澈無所不照,這證自證分的體,清清澈澈地能無所不照,雖然你沒有直接看到,但是它能夠照得到。

  

玄旨禅師怎麽回答他?「廓落虛空絕玷瑕」。一個僧人問了什麽是法身體,禅師說:「法身體就像一個沒有輪廓的空體,亦絕無玷瑕的空性。」有輪廓就有受限製,如果一有 圍,就有一個限製。這在講什麽?虛空中輪廓不能有,有就代表局限在某個 圍內。因爲法身體是遍滿虛空,所以廓落虛空無所不到,除了布滿虛空之外,還要絕玷瑕,沒有絲毫瑕疵,沒有一點點的、一絲一毫的微塵、毛病在。如果有絲毫的微塵在,心就不靈光了,你的心怎麽能夠透過兩個女士,看到她們背後兩位先生的個性及他們的業力。只要心不要執著,也就是說有毛病的、有瑕疵的不是真心。什麽是法身體呢?法身突破色陰束縛而能夠入虛空的話,輪廓打破了,就等於色身打破了,有輪廓就有限製。

  

我們按語說:法身破色身束縛才能入虛空,進一步要斷絕一切的習氣、一切的過錯、一切毛病,這樣才能跟虛空有一點相同,虛空了無一物,虛空本來寂靜。

  

僧又問了:「好了,你說明法身體,這樣我懂了,那體中的物又是什麽呢?」僧越問越深了,法身體是我們的空體,從法身空體之間現一切物,怎麽現?法身體爲何,體中物又如何?我們常常講體跟物是合一的,沒有分別的,凡夫才有妄分別。

  

我們在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時,告訴你們外面的聲音其實就是在你的體內,兩個是融合在一起的,沒有分別的。如果你還是凡夫相,有所知障才有個距離感,你說這聲音就是從麥克風出來的,這是被現實的所知來障礙,你不知道一切的事物跟你合一的,萬物本同一體,當然也不是光懂就好,色身要突破,如果有一天你氣機好,氣脈通順了,你才能感覺:耶!真的!聲音不是從麥克風出來的,好像都是從腦筋裏跳出來的,是跟你心一體的。你要從體、物之間去強分別就有差錯,體可以映照一切物,包容一切物,沒有分別。

  

道家最認識不清楚就是有一個「神我」,然後來來去去,這是最大的敗筆,佛性不是這樣,佛性講體空,可以把所有外在的一切,容納到我的心田裏來,本來兩個是一體的;也就是說你要看你媽媽時,要不要靈魂出竅,跑到你家去看媽媽,不要!鏡子磨光亮一點,讓鏡子能現起像時,你媽媽就會現在你的心湖裏面,這不就幻現出來嗎!體跟物本來就合一的,體中物!物中體!本來是分不離的。我說這是實際的境界,你懂不懂?不懂還是要用功。

  

禅師怎麽回答他?:「一輪明月散秋江。」你說體中物的「物」是什麽?月當做我們的體,體本來是空的,你現在勉強要用一個有形相的物來說明,那我就講月亮好了,有水就能映現,有河它就映現,只要水清就能映照了;水不清,它就現不出來,所以水清時,千江有水千江月。

  

一個清淨心體,體跟物同時具現,你心清淨的話,最近什麽事情要來,會發生什麽障礙,你自己本身會映現或會感覺,感覺若不是很清楚,也知道有事,但不曉得是什麽事。「一輪明月散秋江」,「明月」在這裏,譬喻「法起」,法起後就是應萬種緣,毫不偏失。你清淨時,它就現。不清淨,它就不現,所以說「千江有水千江月」,它可以現一個月亮在每一江水上面,每一條江代表每一個清淨的體,你要撈月撈不到,這個「體」跟「物」本來就是不能分的。

  

僧問:「未審體與物分不分?」理體跟事相兩者是一?是二?是同?是不同?禅師反問他:「適來道什麽?」我剛剛在講什麽?不是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體中的物自己現,你要跟它抓出來,也抓不出來,譬如說你的體現一個影像,就像水中現一個月亮的形相一樣,你撈月亮給我看一看。撈不出來;你一撈,水起了漣漪,月亮就不見了。所以說,「體」與「物」說一也是一,說二也是二,分不出來的。

  

僧很快警覺地說:「恁麽則不分也。」物跟體是分不開,所以一體兩用,同用一體。有的人常常用手來譬喻,體跟用就像我們的手掌心跟手掌背一樣,你說這個東西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這樣看,是手心;那樣看,是手背。這手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所以我們的體可以現一切物,這是它的功用,清淨的空體就現一切物,一切物其實是與「空」合成一體的,沒有一個真正的空體又可以再現一個物、兩個物。體物兩者其實是一體的,所以不能分,聲音是在心中,一切十方衆生在你心中,不懂佛法者才強分辨你、我,強分別是外境、內心。

  

禅師說:「穿耳胡僧笑點頭。」胡僧是講天竺來的出家師父們,他們有的穿耳洞,有的留胡須,..,反正依他們的習氣穿金戴銀的一大堆。「笑點頭」是說帶點加許的樣子,笑就代表贊同了。

  

我們六根性在證得色、受、想、行、識五蘊滅以後,也是照樣以六根起性用,其實這些都是法身的用,沒有一個特別的用在。悟見根本的第八識後,眼、耳、鼻、舌、身等是八識所幻化的,然後第六識的分別心加上,第七識的妄想也依附於第八識上,第六識的見分抓(緣)第七識的相分,各識見分都是有連貫的,而源頭在這眼、耳、鼻、舌、身五根門頭,面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的外境,整個心就是這樣起法,一切法離不開自己體用。只是凡夫在性用後,隨之而起的是煩惱法;聖人心清淨,能照、能用後,均無所執著,因自在無礙故。

  

( 85 年 5 月 28 日 講於 法爾)

  

《公案禅機 貳、認識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來藏 9· 法身體用》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