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9· 法身体用

  

(一)公案本文

  

僧问福州广平玄旨禅师曰:「如何是法身体?」(识起迷情於法身体,法身者本无形相,法身体者即本体也,本体之性无自性,是依他而起自性。)

  

玄旨禅师曰:「廓落虚空绝玷瑕。」(法身突破色阴束缚而入虚空,绝习气、断诸过错,始与虚空同。)

  

曰:「如何是体中物?」(法身体为何,体中物又如何?)

  

师曰:「一轮明月散秋江。」(明月喻法体,可应万种缘,毫不偏失。)

  

曰:「未审体与物分不分?」(理体、事用两者是一是二?)

  

师曰:「适来道甚麽?」(刚才我说的是什麽?)

  

曰:「恁麽则不分也。」(本是一体两用,同用一体,二者合一乎。)

  

师曰:「穿耳胡僧笑点头。」(六根依性起动,皆是法身之用也。)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佛性本具有两个功用,一个是空的如来藏性(体),一个是不空的如来藏性(用),体性是怎麽样的?法身体是空性,从「空性」悟得诸法生灭,慢慢要转入「有」,所以修行要先认识了空以後,你要把它有为的部份找回来。我们说修行有个过程,你首先要悟得到空、无黏,才能有解脱的力量;然後对一切现象既然能解脱後,你就能够再容纳世间的一切相。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从空体之中起一切的性用,我们都知道心明以後才能见性,要见的是从空体能应缘时,所现的一切妙用,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走完修行的路程。所以修行过程是弃妄有、证真如体空、得解脱道、回有相圆融佛性,次後即能得法身体空,进而起用之功能。

  

2. 释题

  

这个公案-法身体用,在说明清净法身起用的功能,修行第一个阶段是要求开悟,开悟是让你的法身活起来,所以先要证得「法身活」。法身本是清净,它是无形的,没有相,也没有色,法身是一无所有,皆是空!有如虚空,证得法身活以後,刚开始不是能马上认识它,我们刚开始是被一切的妄想习气蒙蔽,所以我们打开心的时候,所看到一切不净的心念,要把它灭掉,灭得不能再灭的时候,无心可灭时,那才是真正清净的体空,「法身活」会真正现起,现出来以後,你就能慢慢体会它怎麽来用。

  

法身体用在修行过程间,不是不能用,可以用!你也尝试地认识它---如何用,但是因为你的妄想习气毛病不灭,所以你去用它,恐怕会落到色阴区宇,那是在造业。我们说虽然知道它可以用,但不要随便去用,有所用都是为其他的众生用,这样你就慢慢的无求、无愿,虽然学佛法学了很久,若还是没有正知见,说佛法要干麻?佛法是用来求得解脱的。

  

要解脱就不能求一切都要顺利,比方说请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一切顺利,有所求就没办法证得解脱了。怎麽解脱?光修我们内心的毛病,顺逆境界都不去执着,能无辩、无求、无愿的话,才能真正的证到解脱,也就是真正的让我们的法身佛成就。

  

到这时候,慢慢再转回来,认识它以後才能用它,这个「用」是自然应缘的用,不必去学习要怎麽用,如果我要学习来用这个体,是不知法味,因为佛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它是不必去学的!若心清净的话,它就能起用,从我们清净的体,自己会去应缘,应缘就是心用,自性应缘当然会产生一切的法,这法怎麽起?自己也不知道何时该用何法,等到该用时,自法就自然会发起!不是说我要学某些招式、方法,这个要用这样,那个要用那样,都不对的!自性从空无间,去产生一个法,各个事要产生各个法来相对,所以说,无有定法。

  

法起,凭什麽?不是凭你的思想,不是凭你所学到的什麽法门,而是凭你一念之间清净的法身,它能够了知一切境界,然後自然流露,起什麽法就是什麽法,自性起什麽动作就是什麽法。

  

举个例子来讲,现在很多有外遇的男生,常常在上班的地方又结交女孩子。某甲她的先生有这个毛病,她来请教用什麽法,因你不认识她先生,不认识没关系,你当下能无念後而告诉某甲说:「顺他,不取一法。」过几天又有某乙也来找你,说她先生有外遇,你也不认识她先生,却告诉某乙说:「不顺他,而取一法。」这两个例子一顺从、一不顺从,心地所现之法不一样,从两个不同之间,你怎麽知道用什麽法?假设某甲对先生有点感情,不能走极端,这一切都是业在转,佛法是要求圆满,一切众生都造圆满,不管冤亲,都能得到圆满最好,所以你叫她暂时忍耐一点,顺了一点,不取一法,时间慢慢过,慢慢去转,也对!

  

某乙的先生不安好心,现叫她不能顺他,就是跟他过不去,「取一法」就是以进为退,第一例是以退为进,有的先生看到太太舍不得小孩子,好!他吃定你了,他想再婚,为什麽要小孩子呢?小孩子给 ,他不要。如果 说:「小孩子给先生照顾,他一定会照顾得乱七八糟,所以我一定要小孩。」不要想得那麽多!就改说:「小孩给你,你跟你未来的太太去照顾,然後我要钱、要赡养费、要房子、...」这是以进逼得他没有钱,没有钱提不出赡养费、房子、...,那就不要离婚。

  

怎麽教某甲这人这样?教那个人那样?没有定法!这是从心地不用一法之间,自然可以了解每一个人情况的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另一半的障碍是什样子,不用思考去想,这就是说我们的「体」能起性用,它能够认识一切境,能认识它,才能跟它合作得很好,也不必要像外道所用的一些有为之法。

  

3. 语体文解

  

这公案是阐述禅心如何地用,因为讲到法身体用,法身是无形无相,讲那麽多公案,在认识本性。现在才刚开始学习认识体性起用,我就举这个例子来参考,不是学有为法的用,是清净的体空去用。

  

僧问:「如何是法身体?」我们常常在讲法身的「体」时,知「体」是「性空」,大圆镜智的法身体是空的,要找它找不到,法身清净没有一个形相,但是它能够依外在的一切缘起自性,这自性虽然起时似有,但也是无自性,因为它是不真实的,是依空而短暂因缘起的法性,所起的这个法性,要找也找不到它。法身的体是天天在讲的,就是这个空体,从空里(不生灭体空)产生一切的生灭法。自性空如果遇声音会产生闻性,如果是对色相就产生见性,如此层层去了解:嗅性、味性、触觉性、心性等,慢慢它会现起一切法相,法性现起,法相就现起,至法相这个尘境就现起为止。

  

譬如说以耳根为例,耳朵听到声音,这是缘声(因缘法),空性遇到这「碰!碰!」的声音就会起闻性,闻性要转成法相的声音,它就现一个法尘,法尘谁来认识它?因为是从耳根入,闻性现起的,就由耳识来认识它,耳识来认知声尘,但仅只认知这是法尘,不加以分别这是好坏音声,因为耳识所认识的是声尘,所以它只认识这个声音,到此为止,不加以分别这是什麽声音,声音里面是什麽内容?是讲什麽意思?不清楚!所以仅只於了知。

  

如果能够达到不理此声尘的话,那就是「听而不闻」,听是听到,但是不闻入,不必去想里面是什麽意思。我们本心---阿赖耶识是无始无终跟着我们在一起的,我们去轮回也是它,跑到哪个界、地去受生也是它,所以这个是我们的本心,要认识这个声尘的法相,由自己的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法之四相来说明并认识它。

  

「见分」是了知其他所缘境的一个功能,所以它能够见诸尘境。五根对五尘境,均是经八识见诸尘。而耳识所认识的是声音,这是耳朵根门才能够对这个声尘境。八识本心遇声音时,现一法相是为声尘,是为法尘境像,是谓「相分」。八识所现相分,为前五识所缘之缘,亦为第七、第六识所缘之缘,前五识、六、七识等不是亲缘实境,而是疏缘八识的相分,故说八识相分为他识所缘之缘。故经云:「识之所缘,唯识之所现。」前之「识」字,指前五识及第六、七识,後一「识」字指第八识,所现者为八识之相分。故除八识外,无一心直缘实境。而这实境谁来缘?是照相机的镜头 八识来缘!其他的识不能缘;色相是用眼根来缘,是八识的根门头,不是你的眼识来缘色相,因眼识依托缘八识之相分。

  

现在耳识认知这个法相是「碰!碰!」的声尘,耳识去了知这个声尘,才产生声尘相。第八识的见分一见知声尘,然後产生相分後,本心八识里面产生这个声尘(相分),此相分声音、声波都要与原音一样,不能改变丝毫的,百分之一百相像,因为它只是翻版认知而已,「翻版」是指不能够改变它的大小和形象,因阿赖耶识仅有 照功能及记录功能,无有妄习可与之相应。

  

「自证分」是八识本心的性用,法身体用,法身的体产生用之时,可谓法的始觉位,亦是因缘法中的能作因,自能应缘而起一切法性。

  

「证自证分」是我们体空的根本,…

《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9· 法身体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