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二冊 第二品 忏悔罪業 第二十叁節課

  第二十叁節課

  接下來學習第二品中的忏悔支。現在宣講的是四種對治力,首先的“厭患對治力”分兩方面來闡述,第一個已經講完了,下面講第二個問題。

  醜二、依殊勝對境忏罪特殊罪業之方式:

  惑催身語意,于叁寶父母,

  師長或余人,造作諸傷害。

  無始以來,衆生因爲煩惱無明,在貪嗔癡的催動驅使下,以身體和語言對殊勝功德田的叁寶、有養育之恩的父母、具有法恩的上師,以及其他衆生造過各種各樣的罪業。大家都清楚,叁寶是非常嚴厲的對境,但無始以來我們由于無明愚癡,在貪嗔癡猛厲增上時,無法控製自己的煩惱,也曾造下過損害叁寶的罪業,比如以嗔恨心對僧衆用身體毆打、用語言毀謗、在心裏起惡心或生邪見。依靠自己的身口意,在叁寶以及父母、上師面前造的惡業非常嚴重,來世必定會墮入叁惡趣的。

  按理來講,每個人應該對叁寶十分恭敬,但是大家觀察一下,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有沒有對叁寶時時刻刻恭敬呢?不但沒有,反而經常以煩惱的催動,在無意或故意中造下很多罪業。我們本來對父母應該孝順,可有些人不但不懂得報恩,反而虐待、毆打他們,現在社會上這種現象也相當多。我們對根本上師或有法恩的上師本來應該心存感激,但在修行過程中卻對他們經常誹謗、生起邪見。這些罪業都是相當嚴重的,反觀一下,我們有沒有造過這些罪?通過觀察會發現,這樣的滔天大罪幾乎每個人平常都很容易犯,違背了佛陀與上師的教言。

  因昔犯衆過,今成有罪人,

  一切難恕罪,佛前悉忏悔。

  由于往昔業力所致,我在殊勝對境面前因毀謗、毆打而造過不少惡業,現在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這一切難以饒恕的罪業,我都要在諸佛菩薩、傳承上師面前以莫大的追悔心、慚愧心來一一發露忏悔。

  沒有這樣的忏悔,就永遠不能擺脫輪回或惡趣的痛苦,只有精進地忏悔,我們才有解脫的機會。忏悔非常有必要,《金光明經》中也說:我昔日所造的嚴重罪業,在具勢力的諸佛菩薩面前全部誠心忏悔。當然,忏悔並不是口頭上、表面上的,一定要在內心真心誠意地忏悔。以前百丈禅師在叢林中做香燈師,有一天起晚了,遲到五分鍾,他特別後悔,拿著香板跪在佛前發自內心地忏悔,心裏想:我一個人耽誤了五分鍾,但幾百個僧衆的時間加起來,那是多長的時間啊!他深切地發露,後來也造了很多忏悔文。

  我們在遇到一些嚴厲的對境時,有沒有造過惡業呢?肯定是有的。對自己的父母、上師,以及有恩德、無恩德的其他衆生,如果我們造過難以彌補的罪業,那一定要忏悔。有時,即使以身體和生命來忏悔也是值得的。《八十四大成就者傳記》中有這樣的公案:有一個在家人,他的上師是出家人,上師經常要求他看破世間,舍棄現在的一切瑣事,到寂靜的地方一心一意修持,但他認爲:我現在財源滾滾,非常有錢,可能是上師嫉妒我吧。後來上師又再叁勸他放棄世間法,認真修持佛法,但他一直都不聽。過了一段時間,他突然醒悟過來,反觀內心認爲世間的瑣事無有任何實意,于是放下世間的一切精進修持,但始終沒有得到一點感應。有天晚上,天尊告訴他:“你已經違背了上師的教言,如果不忏悔的話,即生根本得不到任何成就。”他問:“我該如何忏悔呢?”本尊告訴道:“若想真心忏悔,必須要砍斷自己的四肢。”于是他依教奉行,自斷四肢精進忏悔。因他曾經違背過上師教言,即生中沒有成就,中陰時才獲得了成就。這個公案乍聽起來,也許有些人覺得害怕,認爲這種忏悔特別殘忍。確實,沒有深入了解佛教的教義,一些境界和行爲接受不了也情有可原,但如果真正將佛法融入內心,有些虔誠弟子是會這樣做的。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中的很多高僧大德,他們依止上師的時候經曆了種種苦行,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們發自內心的一種忏悔。

  對現在的很多人而言,不要說以身體、生命來忏悔,就算平時的口頭忏悔也並不深刻,只是一種表面上的應付,不可能清淨自己的罪業。大家應該想一想:我們依靠上述殊勝對境,是否造過罪業?肯定造過。尤其是生長在大城市裏的人,以前根本不知道佛教的因果正理,那時候的生活完全離開了因果取舍的軌道,造下了無數罪業。不說其他,僅就殺生這一條,從小到現在,親手殺和讓別人殺的,根本無法統計,這樣看來,自己是不是一個大罪人呢?前段時間開“金剛薩埵法會”的時候,有一位居士是婦産科的醫生,她說這輩子可能殺過一萬個胎兒,我回去想了想,應該不會有這麼多吧,也許包括勸別人做的,還有自己隨喜的,不過看她樣子是個老年人,也許確實有這麼多胎兒在她手上失去過生命。這樣的罪業現在如果沒有忏悔,什麼時候得以清淨啊?!

  以前有個人告訴我,他開了幾十年的餐廳,殺過不計其數的衆生。這些老板看起來財力雄厚、生意興隆,但背後造下的惡業罄竹難書,無數衆生因他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有時候看來,這些富人還不如街上的一些乞丐,在藏地,乞丐每次要飯的時候,都會念一些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或“阿彌陀佛”,因爲他們知道,只有這樣做,別人才願意給他布施。相比起來,漢地的某些董事長,身價幾億的大老板,他們一生中造的惡業相當多,平時內心也特別痛苦,而藏地的有些乞丐,晚上睡的時候非常快樂,早上起來也沒什麼可顧慮的,十分開心。所以,到底當乞丐好,還是當富人好?我也是在猶豫不定當中,大家這方面也應該考慮考慮。

  子二(所依對治力)分叁:一、皈依原因;二、所皈依之對境;叁、如何皈依。

  醜一(皈依原因)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寅一、略說:

  罪業未淨前,吾身或先亡,

  雲何脫此罪,故祈速救護!

  爲什麼要忏悔呢?因爲我今生或前世所造的罪業相當深重,在沒有得以清淨之前,很有可能會提前死去,到那時有什麼辦法能擺脫這些可怕的果報呢?正如《四百論》中所說,凡夫人造業相當嚴重,大多數都是往下墮。如果來不及忏悔就提前死亡,那我一定是墮入惡趣,不能解脫。所以我心中特別著急,迫切希望能在諸佛菩薩面前,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忏悔清淨,祈請十方諸佛菩薩盡快加持護佑我,讓我千萬不要墮入惡趣,否則,一旦墮入惡趣,就很難擺脫這種痛苦了。

  我們相續中的罪業最好能在死之前得以清淨,開“金剛薩埵法會”時也講過,大家一定要精進念完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如果沒有念完就死去,這些罪業會一直伴隨著你,來世有沒有把握獲得解脫,這也是很難說的。所以,臨死之前,一定要盡量清淨自相續中的罪業。

  我始終有一個向往,能不能實現也不好說。我很想如果自己活得稍微長一點,晚年找一個寂靜的地方,兩叁年中專門忏悔、觀自己的心。雖然我出家的時間很長,一直給別人講經說法,自己也長期聞思修行,但真正依靠四種對治力來忏悔、觀察自心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很想抽出一段時間一心忏悔。但這個夢想能不能成真也不知道,畢竟我們的壽命太無常,死主閻羅什麼時候降臨,誰也定不下來,相續中的罪業如果沒有得以清淨就死去,來世這些果報成熟在身心上,這是非常可怕的。《賢愚經》中講過:拘留孫佛時有個人貪汙僧衆的財産,並且以惡語罵人,後來沒來得及忏悔就死了。死後變成一條特別醜陋的怪魚,生生世世處于肮髒不堪的糞坑中,即使賢劫千佛出世也不能得到解脫,累劫都在惡趣中受苦。我想如果他當時來得及忏悔,也不一定會轉生到這種惡趣當中。所以,在座的每個人都應該對來世有一點考慮,來世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都應該好好想想。如果希望自己的來世特別好,那要看你造過罪沒有,假如造過的話,那就一定要忏悔,否則,沒來得及忏悔就死去,會不會獲得解脫,誰也沒有把握。如果我在晚年的時候來得及忏悔,雖然自己沒什麼修行境界,但念了不少忏悔文,相續的罪業應該減少了很多,有這樣一種把握,也是可以的。

  學習佛法是用心來學的,不是表面上也不是形式上的,儀式再隆重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只要內心有所改變,佛法對你來講才是最有幫助的,這種幫助,唯一是從自相續的改變上來安立的。

  寅二(廣說)分二:一、思維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二、思維死亡極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

  卯一(思維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分叁:一、略說;二、廣說;叁、攝義。

  一、略說:

  這裏是講以皈依作爲所依對治力。實際上,漢傳佛教中也有四種對治力,比如白雲禅師的忏悔法中有叁種忏悔法和七種發心,其中叁種忏悔法是指作法、取相、無生,作法是指觀想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在他們面前忏悔;取相與厭患對治力沒有差別,即反觀自心,對所造的罪業生起極大的後悔心;無生指發起慚愧之心,發誓今後絕不再造這種罪業。此叁種方法類似于四種對治力。七種發心包括慚愧心、恐怖心、菩提心、厭離心、平等心等,以這些心態來忏悔。

  大家應該明白,此處的“略說”對應的是四對治力中的所依對治力。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淨否,

  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

  死主閻羅是不可信賴的,不管你的罪業有沒有清淨,有病也好、沒病也好,他隨時都會降臨。可見,人的壽命一點也不可靠,相當的脆弱。

  我們都知道,死主會突然降臨的,法王如意寶在《忠言心之明點》中說:“死主大敵如暴雷,誰也不知何時到。”所以,死神就像打雷一樣,什麼時候到來,誰也無法了知。

  有些人可能想:這麼著急幹什麼,慢慢忏悔不行嗎?實際上,修持佛法越快越好,如果沒有盡早忏悔,死主什麼時候到來,我們根本不知道,他不可能等你所有的罪業都清淨了,所有的修法都圓滿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才姗姗出現帶你步入死路,而是會突然降臨在你的頭上,令你不得不承受所有的業報。現實生活中也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病後死亡的,但有些人根本沒有任何四大…

《《入行論講記》第二冊 第二品 忏悔罪業 第二十叁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