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九節課▪P3

  ..續本文上一頁恒常都會生長果實,非但不會窮盡,反而會蒸蒸日上。〗

  〖《寶箧經》中雲:“文殊,各種樹以四大攝持而增長。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攝持、回向佛果,則日益增長。〗不管什麼樣的樹,依靠地、水、火、風四大的助緣才能不斷增長,同樣,不管什麼樣的善根,若能首先以菩提心攝持,中間無緣行持,最後作回向,善根永遠也不會耗盡,這一點相當重要,所有高僧大德反複強調叁殊勝的原因就在于此。我們講經說法也好,做其他任何善事也好,首先應盡量改變自己的念頭,要想“我這次做事情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衆生”;在中間行持的時候,盡量以正知正念來攝持;最後將做這件事的功德全部回向衆生,如果能這樣,那我們的所作所爲都可以變成菩提的因。

  以前我也講過,藏地有一位嘎秋喇嘛,他在五、六十年代時,遭受紅衛兵的批鬥。每次他上臺挨批時,都發願“我今天爲了一切衆生而修忍辱波羅蜜多”;中間時紅衛兵打他、罵他,他就一直對他們發悲心;批鬥結束後,他默默回向:以我今天所修忍辱的功德,願凡與我結緣的所有衆生獲得圓滿正等覺佛果。這樣了不起的行爲,的確令人非常隨喜。我們很多人不要說別人打自己,就連平時行持善法時,也想不起要爲衆生發願,到了中間的時候,心不能專注,最後也是迷迷糊糊地作回向。但真正的高僧大德,就算遇到了極惡劣的環境,也會如理如法地行持善法,將所作的善根全部回向給衆生。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工作,還是出家人修行,在遇到種種不悅意的對境時,一定要想:爲了衆生,我今天要……比如要跟某個脾氣不好的道友說兩句話,首先自己在家裏發一個菩提心,然後在交談的過程中,盡量把正知正念守護好,最後將今天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若能這樣,那就是最好的了。

  辛四、以護送者之喻說明罪業之果:

  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如同有人雖然犯了特別嚴重的罪,但依靠勇者的保護,可以遣除相續中的畏懼,同樣,菩提心能令人在很快的時間中獲得解脫,有罪業的人爲什麼不去依止呢?

  有些講義中說,此頌的側重點是定罪能被壓服,下一頌側重于不定罪能從根本上遣除。

  論中說:〖即便是造了危害叁寶等不堪設想的彌天大罪,然而就像依靠一位護送者的勇士能夠擺脫怨敵的嚴重威脅一樣,對于頃刻間就能脫離重罪異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謹慎罪業的人們爲什麼不依靠呢?理應依靠。〗有些人可能造過特別可怕的彌天大罪,比如誹謗叁寶、殺父母、殺阿羅漢,或是破別解脫戒、密乘戒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修持菩提心的話,能夠消除罪業,去除怖畏。就像犯了特別嚴重罪業的犯人,假如具有威望的勇士保護他,他就不會有任何恐懼。比如說我在色達有一個怨敵,我不敢去色達,但如果有個更厲害的人說:“沒事,你跟我來,那個人我可以對付,你一點都不用害怕!”這時我就可以跟著他順利去色達了。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以前造過無量的罪業,但如果修持菩提心,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臨死時這些罪業都會逃避,不會對你的解脫有任何障礙。因此,在所有的忏悔法門中,菩提心是最好的方法。

  以前上師如意寶講《入菩薩行論》時說過:“如果我們以前犯過戒、造過五無間罪、誹謗過叁寶,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必定不會墮入惡趣,即便是暫時墮入了,也會如籃球拍地般非常短暫,到了地獄馬上就能獲得解脫。”對此,他老人家還講了一些自己的光明夢境,其內容在《入菩薩行廣釋》中有,希望你們仔細翻閱。以前高僧大德學習任何一部論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會參考好幾本書,比如說學習《入菩薩行論》,就會參閱甲曹傑和其他論師的各種講義,如果只是蜻蜓點水般地聽一下,恐怕無法深入其中內涵,所以大家有必要多看看書,參考其他的講義。

  有了菩提心不一定會墮入惡趣,即使墮入也不用怕,很快的時間就會得到解脫。以前未生怨王造過叁個五無間罪,後來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他墮地獄的時間相當短暫。還有《格言寶藏論釋》中的大天比丘,也曾造過叁個五無間罪,他在生前給人講經說法,令很多弟子證悟了阿羅漢果。他圓寂後,有一次他的一個阿羅漢弟子到施主家應供,在洗手的時候,這個弟子想:不知道上師轉生到什麼刹土去了?于是以阿羅漢的無漏神通來觀察,結果發現大天比丘墮入了寒地獄,但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只是在不停地說:“我的房子怎麼這麼冷啊……”看到這些,這位弟子覺得特別遺憾。等他洗完手後,又想:不知現在上師在哪兒了?一觀察,發現大天比丘已轉生于叁十叁天。可見,有了菩提心的攝持,就算是業力深重,難免墮入地獄,時間也是相當短暫,在很快的時間內就能獲得解脫。

  所以,大家若想迅速解脫,就一定要修學菩提心。我們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中行持善法非常少,阿賴耶識上的白法只有一點點,黑業的空間卻相當大,尤其是一些在家人,不管平時吃飯還是做事,造過無數殺生的惡業,如果這輩子沒有依靠菩提心來忏悔的話,恐怕其他的方式根本不能忏悔清淨,這一點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觀察。

  〖《無盡慧經》中雲:“善男子,譬如依勇士可不懼諸怨敵,同理,依真實菩提心勇士之菩薩不畏一切罪行怨敵。”〗《華嚴經》中也有類似的教證,意思是說,依靠勇士的保護,根本不用擔心任何怨敵,同樣,相續中如果真的生起了菩提心,不管造過什麼樣的罪業都不用害怕。

  我們每個人,誰也不敢說自己從小到大沒有造過任何罪業,這些惡業,一定要依靠菩提心來遣除。希望大家勵力認真地修學菩提心!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九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