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P11

  ..續本文上一頁不容易馬上接受、並承認這是佛法的頂乘,在曆史上,就産生了這樣的辯論。

  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前格魯派的瓦蒙格西,他寫了一部《砸破童子瓶身之釘錘》來破斥大圓滿妥嘎的童子瓶身。全知麥彭仁波切對此回答說:“如果承認了新密宗,則無疑應同時承認舊密宗,如果舊密宗的童子瓶身不成立,則新密宗《密集金剛》中的“無毀智明點”也會被摧壞。如果佛的了義觀點有過失,則其余觀點更有過失了。這樣,他的論著實際上就否定了佛所說的新舊許多續部。”

  就象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的“頂加行品”中說:因爲頂加行最後一個次第的修法特別殊勝,而小乘弟子不可能馬上感受到,因此多有辯論。同樣地,因爲大圓滿特別高超殊勝,因此末法時代有些沒有很大福報,又有很重煩惱與業障的衆生會對此毀謗。雖然衆生都很可憐,但這種謗大圓滿法的人最爲可憐,現世顯現了魔的事業,來世墮到無間地獄或金剛地獄。因爲大圓滿法是叁世諸佛的究竟密意,一切聖教的來源,一切顯密究竟的修法,一切續部的續王,一切諸佛菩薩了義的修法,因此在無間地獄中,再也沒有比這種誹謗無上聖法更爲嚴重的罪人了。我們尤其應對他們回向善根,使他們在地獄中極快消完業障,獲得解脫。

  己四、一切經續、竅訣的究竟密意與光明大圓滿無二,並均源自大圓滿

  下面論述雪域各派各不相違,均包括在大圓滿之中:

  大圓心部竅訣義,各諸大德所修持,

  道果息滅大手印,無二中觀等異名,

  實上離心智慧故,一切皆爲許相同。

  大圓滿心部的零散竅訣,即是其余大德所修持的“道果”、“息滅”、“大手印”、“無二中觀”等法門,它們雖然名稱不同,但因爲實際上都是遠離了分別心的智慧,因此都是相同的。

  大圓滿的叁部密法所講意義雖然相同,但心部是側重于光明,界部側重于空性,竅訣部則是光明與空性二者的雙運。心部又有很多竅訣修法,雪域的薩迦、嘎舉、格魯等教派的了義修法正是大圓滿心部的部分竅訣。

  在藏地依據佛所宣說的不同經續以及傳承的不同,而形成了甯瑪、嘎舉、薩迦、格魯四大教派,也有的將嘎舉並入甯瑪中,而將甯瑪、薩迦、格魯、覺囊稱爲四大教派。

  薩迦派所修的“道果”法依據的是《喜金剛續》,“息滅”法是印度的父尊者帕單巴與母尊者瑪吉拉仲所創,爲息滅衆生在輪回中的無量痛苦之意,也稱“斷教”法,即直接切斷分別心煩惱的佛法。

  “大手印”是嘎舉派的修法,先以分別心修寂止,遣除相續中粗重的分別心,然後産生“勝觀”,出世時即以了義的止觀雙運而修。大手印又分爲基大手印、道大手印與果大手印叁種,真正的大手印基道果叁者實則一味一體,不可分割,故稱其爲了義“大手印”,馬爾巴大譯師、密勒日巴尊者等爲祖師。

  “無二中觀”在此處是指格魯派宗喀巴大師早年弘揚的大中觀,師承于阿底峽尊者。“等”包括了覺囊派和布頓派等等。

  又如覺囊派的顯宗依據主要是第叁轉*輪的了義經典、彌勒菩薩的《寶性論》、龍樹菩薩的《法界贊》等論典,著重抉擇如來藏光明的他空見,在密宗中主要弘揚新密宗的《時輪金剛》。

  下面用比喻說明各派一致之義:

  一切智者同聲說,如來成就同密意。

  就象凡是智者,都會承認如來和成就者是一個意思,因爲他們所證得的密意完全一致。

  此處如來和成就者指代上述的大圓滿和道果法等,同密意指代上述的離心智慧。

  關于各派互不相違,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其余的論典中也作了多次強調。在《中觀莊嚴頌釋》的“總義”中,詳細論述了雪域四大教派在所抉擇的離四邊的空性上,在以智慧安住的修道上,以及在最後所得的佛果上都相一致的觀點。注釋中說:“離戲之殊勝勝義法界本性,非爲甯瑪派之不共觀點,因佛在殊勝顯密經續中再叁宣說了遠離四邊之本性,且六莊嚴等聖者們以直接、間接等的方式作了極爲明顯的開顯,一切大成就持明者以意修持而感受,此是通向一切智智之唯一道路,故新舊各派的究竟觀點一致。”

  全知麥彭仁波切首先列舉了嘎舉派的究竟見:“瑪爾巴大譯師雲:“究竟不共雙運見,即是極爲不安住,此乃叁世佛密意,若欲分離方便智,墮于邊際故所破。””意即究竟正見是以遠離四邊而安住于無二的大雙運,這是叁世如來的究竟密意,如果有人想具有智慧但遠離方便,或者想具有方便但遠離智慧,都會墮于邊際,成爲所破。

  “雪域成就王喜笑金剛(密勒日巴)雲:“若解現空爲無二,即爲殊勝圓滿見。””意爲通達了現空無二的見解是殊勝圓滿的見解。

  其次是薩迦派的究竟見:“文殊菩薩對薩迦大上師的教言《離四邊耽著竅訣論》中說:“耽著今生非佛徒,耽著輪回非出離,耽著自利非菩薩,耽著實執非正見。””全知麥彭仁波切這裏引用了第四個耽著:“耽著實執非正見。”也即離開了耽著的智慧才是究竟的正見。

  接下來全知麥彭仁波切引用了薩迦班智達的觀點:“藏域智者王薩迦班智達在自己造的《釋迦密意顯現論》中說:“無論觀待于何人,顯現部分爲世俗,空性部分爲勝義,現空無離部分爲雙運。“顯現暨空性,精通各分已,何處成一體,彼名爲雙運。”意即如理了知叁相是所知基,以方便與智慧雙運而修持是道,證悟時,曆經暫時的道與地後,獲得究竟之叁身是果。此叁相不違教理,是一切了義經藏之究竟密意。””

  “顯現暨空性”四句是薩迦班智達引用龍樹菩薩《五次第論》中的話,叁相是境相、空相與雙運相。

  下面是格魯派的究竟見:

  全知麥彭仁波切先解釋宗喀巴大師宣說單空的原因:“衆多尚未通過以理觀察産生定解的初學者,僅將離戲義落于言說,無法摧毀實執,且已成邪道,故宗喀巴大師以大悲之手牽引,暫時著重宣說以觀察引出無自性之空執。”即宗喀巴大師以大悲心對初學者暫時在見解上示以無自性單空,在修行上教以空執。因爲很多初學者對般若經典及中觀的殊勝論典中的遠離四邊的空性尚未産生出以理觀察的定解,僅在口頭上說遠離四邊戲論的空性,故無法摧壞其相續中對萬法實有的執著,又如果將與空性雙運一味的光明執爲實有法,則又落入邪道。故宗喀巴大師以大悲心在《辨了不了義論》、《入中論善解密意疏》、《中論釋——理海》等論著中著重宣說了勝義谛爲單空,修行時不能遠離對單空的執著。

  接下來全知麥彭仁波切又引用了宗喀巴大師究竟的觀點:“究竟之教言,爲如《叁主要道論》中所說:“現相緣起不虛妄,性空離許之見二,何時見爲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一旦同時不輪番,已見緣起不虛妄,若證滅盡諸境執,爾時觀察見圓滿。””即在世俗中的現相與緣起不虛妄而真實存在,在勝義中則離開了一切有無的承認,若對這兩者仍見爲相違而矛盾,則尚未通達佛的密意。真正圓滿的見是,現與空不需輪番而見,能同時見到性空與緣起不虛妄而存在,這是顯宗與密宗最了義的定解,如果證到了這個境界,則已滅盡了一切實執,也就獲得了圓滿的見解。

  下面論述嘎舉派的究竟見:

  “第叁世Gmb自生金剛雲:“非有如來亦不見,非無輪涅一切基,非違雙運中觀道,願證離邊心本性。””即一切法不是堪忍實有,因爲如來也未見到實有的法,也不是斷滅的無,因爲一切輪涅諸法的本基是現空大雙運,證到了這本基的便名爲如來。這兩者互不相違,雙運一味,即是中觀之道,故第叁世Gmb發願證悟遠離邊戲的心性。

  而且嘎舉派的論師們在解釋般若現證、中觀以及第叁轉*輪了義經論時也都講到現空無二的大雙運是究竟的觀點。

  接下來全知麥彭仁波切講述了覺囊派的究竟見解:“覺囊派一切智智多樂瓦·喜饒江臣在《中觀了義海論》中說:“以出定時的分別妙慧觀察時,究竟果身智之本性爲如來藏,彼具常、堅、寂、不變、自體不虛之性,此是聖谛;抉擇入定之時,則應離戲修習,如是所說極爲深要。””

  即菩薩在出定時以妙慧的分別心觀察時,究竟佛果叁身五智的本性是無爲法的如來藏,不管是就衆生還是就佛而言,這如來藏的本體並不刹那變動,故具有常、堅、寂滅、恒時不變、自體不虛的特點,此是殊勝真實之義,應該注意的是這是在出定時以分別妙慧觀察時的結果,在真正入定時,則應該遠離一切邊戲、的承認,不管是凡夫的分別心還是菩薩的分別妙慧都歸屬于無明,菩薩只能見到部分的如來藏光明,真正圓滿了達如來藏本性的唯有佛智,對于菩薩來說,圓滿的如來藏光明仍是難以測度的境界。

  覺囊派的他空相似地抉擇了圓滿的如來藏光明,無論我們轉生在輪回中,遭受著猛厲的痛苦,或往生到了清淨刹土,或證到了見道、修道,或證到了無學道的佛果,如來藏光明恒時未變,與無生的大空性雙運而存在,光明並不寂滅,只是“他”——不清淨的世俗假立法寂滅在法界中,故稱爲他空。

  全知麥彭仁波切最後引用了覺囊派達拉那他論師的話作爲結尾:“此外,達拉那他說:“如是愚迷世間衆,猶如兔角絲毫無,或分別爲谛實有,故墮常斷二邊際。由于緣起除斷邊,又由空性除常邊,緣起是故爲空性,由于空性普生故,空與緣起爲無二。”等等表示一切聖者同聲而說如來成就同密意。”

  頌中的意義,即輪回中愚昧的世間衆生,對其說無則執爲如兔角那樣,即使在名言中也絲毫不存在,墮入象“順世派”那樣否定因果、輪回的斷邊;對其說有,則執爲在勝義中也實有存在,而墮入常邊。而如果了知了一切都是假立的緣起顯現,在世俗中顯現不滅,便可遣除斷邊,又雖然有緣起的顯現,但其自性空寂,故能遣除常邊。緣起與空性又互不矛盾,因爲緣起是假立、虛幻的法,其實質正好是空性,又因爲是空性,才能産生出萬法,故緣起與空性其實無二無別。這觀待于證悟的聖者,已是究竟的雙運…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