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機說法 契合佛理▪P2

  ..續本文上一頁心的流露,所以金剛乘與淨土是不違悖的。但是修淨土的很多人只停留在淺顯的持名念佛的層次上,他們不了解觀想念佛、實相念佛的境界,對金剛乘的意思也不懂,就執著地認爲:你那個是密宗,我們修的是淨土,犯了謗法罪都不知道。

  其實,從金剛乘的角度來說,顯現的一切本身就是大淨,是以諸佛菩薩的果地來攝受的,你要有甚深的信心才能與之相應,這就是爲什麼我現在弘揚淨土,又多從金剛乘的角度來弘揚,這樣大家學佛才不會有障礙,也不會迷信。

  佛教是智信,是智慧,心靈打開了,原來佛法都是和合一味的,你就不會覺得佛講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金剛乘有什麼矛盾了。你要是分別的話,你說聲聞乘低不低?小乘哦,好像蠻低的,但是佛講的都是金剛語,佛的智慧裏流出來的聲聞乘,你敢說它低?佛講的法本身都有外、內、密、極密好多層含義,對了義的人來講,一切都是了義的;對不了義的人來講,一切都是不了義的。

  佛的經典一字都有無量義,當年天臺的智者大師開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整整講了九十天。我們打開任何一本佛經,開頭都是“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個“如”字是什麼意思啊?“是”字什麼意思啊?這裏面都有無量義,你什麼樣的根器去理解都可以,你敢把它定爲聲聞乘的還是緣覺乘的?唯識的還是中觀的?這些都是凡夫的分別念。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聲聞乘根機的人,聽到這個法得到了真實的智慧,這法對他而言就是聲聞乘,之後他絕對不會對佛法有毀謗的。

  有時候疑惑還是會有的,目犍連尊者曾經有一次對佛講法的聲音,到底可以傳多遠産生過疑惑,那是因爲阿羅漢的智慧神通畢竟有限。我們現在講話還要拿個麥克風,佛是正遍知,音聲無邊界,整個法界聲波震動的頻率都是一樣的,所以不可以凡夫的心去測度佛的無邊的功德。

  我們在初起步時,因爲不懂佛法有無量義、有甚深義,這時候最容易犯錯,所以現前來指引你的善知識的恩德是很大很大的,在成佛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千經萬論在強調善知識上都是一樣的,特別是《華嚴經》以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的典型事例,爲我們修行人做了最好的榜樣。《妙法蓮華經》更是這樣,不是善知識來開示的話,連聲聞緣覺對即身成佛都沒有信心,何況我們凡夫?所以我們要知道,學佛修行當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緣,就是——依止善知識。

  我們海南近幾年在物質上的發展很快,同時精神上的造業也是比較重的,但是我聽說,很多活佛堪布和法師都有來海南弘法,這很好,說明海南人還是有大福報的。年前語蔓和我們局長他們幾個人,大老遠地特意趕到我們慧日寺來誠心地邀請,作爲一個法的緣起,我也是很尊重的,我也是觀察因緣,隨順了這個法緣。現在看到這麼多菩薩聚在這裏,我很有感觸,迷惑的時候我們造業很厲害,覺醒的時候我們修善也是模範。如果我們這次能夠形成一個功德田,對世界能夠發出一個好的信息,我們生命當中也因此有了一份真實的禮物。

  以後世間的東西會越來越模糊,而佛法上的東西卻越來越清晰,臨命終時會更清楚,那時候滿心歡喜登極樂,所以修行人是越老越值錢。反過來說,世間人做了那麼多無功用的事,最後只有後悔的份。佛法不一樣,你一點點的功德只要融入佛的功德海中,猶如一滴水滴入大海,永遠都不會幹涸。

  我們這次法會初五是一個高潮,我們要誦《金光明最勝王經》,這部經是佛陀爲我們末法世間消大災難特意而宣講的,諸菩薩衆、諸天善神也都來加持祈福消災。如果大家都住在廟裏的話,早上很早就可以開始誦,到下午四、五點鍾大概就可以圓滿了。現在大多數人早上才趕過來,晚上還要做火供,爲了抓緊時間,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人分成兩半,一半人誦經的前半部,一半人誦經的後半部,兩邊同時誦,這樣時間可以縮短一半。法會過後,誦前五卷的人自己去補誦後五卷,誦後五卷的人去補誦前五卷,佛法是邊中皆甜,佛法也有很多方便。

  有信徒在網上問我:師父,有人告訴我學習經典,要以後面一句來解釋前面一句,前面一句來解釋後面一句,是這樣嗎?我說:是的,因爲佛經是圓滿的。比如“如是我聞”,這個“如”可以解釋爲“是”,“是”也可以解釋爲“如”,你不懂就老老實實參學善知識,善知識會告訴你。如果你“如”字真正懂了,那你全部經典就都懂了,一法通,法法通,就像十二因緣構成了我們的生死輪回,你真正明白了一環,一個因緣被你打破了,那麼環環皆脫。

  也有人來問我:師父啊,我的根本上師在哪裏?根本上師又不是你決定的,根本上師或許是一個乞丐也不一定,如果正好是乞丐的那句話令你開悟了,那這個世界上對你恩德最大的人就是這個乞丐,你說是不是?或許這個乞丐他自己也沒有開悟,他的話讓你開悟了,他卻沒辦法來印證你,但那個乞丐至少也是佛菩薩的一個示現。

  印度的那洛巴尊者當年已經是那爛陀寺的大班智達了,但他的護法跟他說:你的生死還沒了,了你生死的有緣上師在某個城市,名叫帝洛巴。然後那洛巴懷著強烈的信心及不變的熱忱開始尋覓上師,但卻由于凡夫的分別念,輕易地錯過了上師化現的十二個境界,以至于懊惱得一次次昏倒在地,最後甚至于想自殺,立志來生值遇上師。最後好不容易才見到帝洛巴,帝洛巴當時示現的就是一個瘋瘋癫癫的乞丐形象,那諾巴真的就跟著師夫學乞討,飯食討來供養給師父。師父覺得這個徒弟倒不錯,要飯要飯還要了個徒弟,好吧,就讓他跟著吧。

  然後師父就叫他去偷東西,結果被人發現打了個半死。又叫他從叁層樓上跳下去,摔了個半死。又叫他下到潭水裏搭橋,成群的水蛭咬噬他的身體。又將蘆葦削尖浸上滾燙的油,插到那洛巴的身上,那洛巴痛得渾身僵硬。又叫他跳進燃燒著檀香木的烈火中,全身嚴重灼傷……每次當他痛苦到極點時,師父一加持,弟子的身體完好如初。就這樣那洛巴經曆了十二大苦行和十二小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對上師沒有絲毫邪見和不滿。

  爲什麼那洛巴他能做到這樣?因爲,當你真正地把一位善知識當作你的上師了,這位上師就代表佛,他說的話就是法,他要你做的事就是戒律。師父要他做的事情都是有密義的,你千萬不要從相上去分別,所以這需要弟子對上師有著堅定的不共的信心。要想自己的心與上師的心連在一起,就要把上師當佛看,叫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的懷疑和討價還價。

  但那是古時候人心純樸,現在不行了,現在是師父倒貼他,他還懷疑不信呢,古時候不一樣。就像那洛巴與帝洛巴這樣的關系,還不能說就是根本上師,直到最後那洛巴被師父一鞋底打得暈過去,醒來之後徹徹底底地開悟了,才確定了帝洛巴是那洛巴的根本上師。根本上師確確實實代表了十方叁世的一切諸佛,確確實實讓你領受到顯現在這位師父身上的、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恩德,並且是他幫你開了“根本”,這就是根本上師的意思。

  你沒有受五戒,你哪來的五戒師父呢?你沒受菩薩戒,哪來的菩薩戒師父呢?根本上師是你開悟了以後才有的啊。不是說,我看哪個上師的名氣大我就自選,給自己臉上貼一個商標:我的根本上師是某某某,這是笑話不要去犯。

  學佛真的也有很多笑話,有人自己在家裏看書不親近善知識,還給別人講解“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南邊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邊。還有我們甯波人讀“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口音,別人以爲是釋迦美麗佛,女孩子聽到就很喜歡:好啊,到廟裏要拜,拜了之後不化妝也漂亮了。真正佛法的含義沒人講都不知道,學佛倒成了學迷信。

  佛法不要說甚深的了,就是最基本的頂禮,沒有人教很多人都不會。文殊菩薩就講過四種頂禮的心態:第一種以散漫心、我慢心在佛前禮拜,不但不如法而且有過;第二種以謙卑心、慚愧心向佛頂禮,與法相應;第叁種以恭敬心禮佛,這是有功德的的;第四種實相禮佛,也就是叁輪體空,這種禮佛的功德最大。

  還有的人說我已經皈依過了,怎麼還要皈依呢?我們出家人天天做早課要皈依,做晚課也要皈依,不論做什麼首先都要皈依,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皈依,皈依是我們一生的修爲。益西彭措堪布翻譯的《隨念叁寶經》譯得非常好,對佛法僧叁寶的功德、含義都講得非常圓滿,大家可以去學學,在藏傳佛教裏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修法。

  在我們漢傳佛教早晚課誦裏也都要皈依,每天在佛面前要皈依多次,甚至我們修加行,單單皈依就要念十萬遍、甚至二十萬、叁十萬遍,難道叁十萬遍念完就不要再念了嗎?“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正法菩薩衆,如是我皈依”,因爲隨著你智慧的升高,你體會的叁寶的含義就會越來越深。你像對“僧”的理解,一般來說僧指出家人;再深一點的話,在家人開智慧了也稱爲僧,因爲菩薩很多是顯現在家相的。

  當年文殊菩薩現童子相講法,佛忽然起來讓座,那些阿羅漢們看了很驚奇:世尊怎麼給這個小孩子讓座啊?世尊說:你們不知道,他是童真文殊菩薩。菩薩們化現,佛都是知道的,這不是他們自己封的,這在經典裏都是有佛陀印證授記的。像我們法王如意寶,釋迦佛陀和蓮花生大士以及一些大成就者們在經論裏都有過授記的,但是法王如意寶他卻常常跟我們說:不要說我白天不去想那些,晚上我也不會去想:我是什麼什麼化身……,爲什麼不想呢?因爲想的心不屬于空性,也沒有大悲。

  雖然我在國內外都是顯宗的法師身份,但是我對佛陀的教法普遍贊歎,而且很多時候,我尤其贊歎藏傳佛教的那些大成就者們,他們修法的那種精神,像米拉日巴尊者、宗喀巴大師等等,這對我們叁寶弟子來說,都是要我們隨喜隨學的。在我內心對我的恩師悟公上人、法王如意寶、和給我白瑪鄧燈傳承的安鸠活佛、還有白瑪鄧…

《因機說法 契合佛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奉獻生命之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