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五)
丙六、勸老僧
體衰具心老僧人,修持叁學抛崖下,
觀汝黑財養家眷,宛若後世定相逢。
這是講到老僧人,雖然身體衰了,但內在還是有心的。既然還有知苦知樂的心,爲什麼把修戒定慧這樣最具大義的事全部扔到懸崖下呢?看你拿著黑財養活自家的人,就好像來世一定會相聚一樣。
我們人都在生死的大河裏漂,就像在湍急的水流中有很多漂浮的草木,它們被大水沖著往下漂,前面的顧不上後面,後面的顧不到前面,是這樣毫無自在地漂流。同樣,世上的人各有各的業,雖然以業緣暫時聚合成一家人,但哪裏能永遠相聚呢?這口氣一斷,就你死你的、我死我的,各自被業牽引在六道裏。所以有的升天、有的做人、有的墮惡趣,再想見面就遙遙無期了!現在有什麼必要貪著不舍,結生死業緣呢?
出家本來要超出叁界的家,要全力以赴地修戒定慧。既然已經辭親離愛,哪裏能又入世俗的家呢?既然已經放下了世間事業,哪裏能再經營世間法呢?不然出一家入一家,哪一天解脫呢!老僧人忘記了自己出家的目的和所爲,把修持叁學的事抛在懸崖下,然後做個形象僧人,到處做做經忏佛事,得到的黑財用來養活俗家的親屬。像這樣忘失出家的本分,就像沒心的人一樣。
總之,這都是不認識世間是無常、是苦的過患。人的顛倒習氣不下一番苦功是很難轉變的。前行修心的基礎沒打好,在觀念和心態上沒發生根本的轉變,心確實處處都是顛倒的。
下面講一個公案:
有一位僧人繼祖,中年出家。到甯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又去高旻寺習禅。他平時修苦行,飲食粗劣毫不介意。可惜貪心沒有除淨,常常以經忏的收入作爲個人積蓄。他師父生前多次告誡過他。他把所得的積蓄拿給兒子買地、買房子。不到幾年,家産還是一無所存,兒子媳婦先後死亡。他自己弄得疾病纏身,一度垂危。後來住茅蓬,因爲多病,發願朝普陀,供養僧衆結緣。又把修建的小廟賣掉,用這筆錢放瑜伽焰口。但他舍了以後又放不下,心緒起伏不定,病也時好時壞。有時平地跌倒,神志不清,甚至切齒怒罵,偶然流露一兩句,都是說的從前營謀失敗因而抱怨別人的話。他的神經錯亂還是小小的業報。過不了幾年,胸部生了一個突出的瘡,痛苦而死。這還是眼前的業報,死後墮地獄的惡報就更嚴重了。(《釋門法戒錄》)
丙七、勸名僧
聲名赫赫諸長老,行爲效仿俗官員,
似與威名閻羅敵,對戰當能降伏彼。
佛教界中名聲顯赫的長老們,被世間法弄得迷惑顛倒。自己的行爲效仿世俗官員,爲求得名利,彼此勾心鬥角、你爭我奪,就像世俗官員那樣拉攏關系、打擊對方。或者爲了求得名聞利養,乍現威儀、邪命說法,以種種方式宣揚自己。在掌握權力時,侵占叁寶財物,大量揮霍信施。或者做種種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希求更多的人擁護,想占有更大的地盤、更多的徒衆等等。像這樣,有成千上萬的徒衆、有各種名譽頭銜、有各種享受,這些都聚在這些長老的身上,全是世間八法。
這樣的人好像跟閻羅王當場對戰都能勝利一樣。他是威振一方,閻羅王是威振叁界,能不能戰勝閻羅王呢?實際上不可能!
下面看幾則事例:
清朝有位長老,死後被青面鬼用鐵叉刺入脖子,挑在肩上,送到一處像衙門的地方。兩邊臺階下的人大多帶著枷鎖。上面坐的像是天官,很森嚴。一個拿本子的人用筆判決說:“長老某僧在寺院擔任監院時,曾經侵占十方常住財物,私送人情,拖去受罰。”鬼卒就用鐵叉挑著他走了,不知去向。(《舍利瑞應集》。摘編自《釋門法戒錄》)
還有南北朝時,有位僧人死後在閻羅殿裏看到融覺寺的昙谟最法師,他在世時講《華嚴經》和《涅槃經》,領衆一千人。閻羅王呵斥說:“你在僧衆前講經,心裏懷有人我,以驕慢淩駕他人,在比丘中是第一粗行。”說完,叫人押付給主管者。這樣就來了十個穿青衣服的,把他送進黑門。
南北朝,有位白塔寺沙門道昶,在經管寺院財物時,任意侵占使用。有一天大白天,忽然有幾個冥府官員走進他房屋,把他拖在地上,要砍他的腦袋。他驚恐萬分,大叫饒命。官員狠狠地警告說:“把你屋裏所有的財物,全部用來歸還寺院,可以饒你的性命。”他叩頭發誓說:“一定照辦!”說完馬上敲鍾,集合大衆,施舍自己全部財物,建造佛像和供齋。
冥府官員叁天後果然又來了,見他只剩一衲一缽,沒說什麼就走了。從此他勉勵修持,終于成爲高僧。(《梁高僧傳》。摘編自《釋門法戒錄》))
丙八、勸世人
今時大地凡愚衆,無余舍棄諸善法,
好似地獄全毀壞,不然決定皆瘋狂。
當今時代大地上的衆生把五戒十善全部抛棄,就好像十八大地獄、無數小地獄一夜之間全部毀壞一樣。在人們的觀念裏,好像沒有下地獄這回事。所以感覺非常自由,可以無憂無慮地隨意而行。
但是殺、盜、淫、妄、不孝父母、不敬叁寶等的大惡業,每一樣都是墮八寒、八熱、近邊、孤獨等地獄的因。如果這所有的地獄都已經毀壞,這樣做可以不下地獄受懲罰。但實際上,在21世紀的今天,地獄依然存在,因果律依然存在。如果是這樣,還每天無所畏懼地大造地獄業因,那就等于每天都在自己心上安置地獄種子,最後讓自己身陷在地獄中受苦無窮,這不是瘋狂的行爲嗎?
《居士傳》裏寫了一位活閻王的事迹,就是明朝居士徐成民。他是江南太倉人,18歲時,在崇祯六年六月十二號夜裏,夢到天帝召他到忉利天。天帝指示他宿世的因緣,讓他管理第五殿閻羅王的事一百天。
從此,他每夜坐在堂中作呼叱的聲音,好像官府斷案一樣。他父親聽到聲音,起來察看,只見一個王坐北朝南,旁邊站著一列判官、獄卒,面目猙獰。仔細一看,朝南坐的王就是他兒子徐成民。第二天天亮,就問這是什麼緣故。徐成民如實回答,這樣就讓他搬到廟裏住。
他的兄弟和遠近好事的人拿著紙筆,偷偷伏在牆壁後,記他判案的語言,得到九十多條。當時判決非常精嚴,造什麼業就判什麼罪,所以見到的人身上都汗毛豎立。
徐成民自己說:冥府裏的罪人,合計四天下,動不動一天就有上萬,除了交付給有關部門分別處理之外,我親自審問的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牢獄有十八種,刑罰分一萬條,受各種各樣的刑,按照本人造了什麼罪,就受什麼刑。這個刑比人間就多得多了!正受刑時,叫號聲充滿耳朵,眼前看到的都是淒慘的景象。諸佛菩薩和曆代祖師時時來救拔,但如果宿世沒善根,即使當面開示,也麻木不覺知……(《居士傳》)
所以要常想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不虛,常常想到墮在地獄裏是何等的痛苦。想一想,每天不間斷地遭受叁百根銳利尖矛同時刺身的苦,能不能忍受呢?如果不能忍受,就不能瘋狂地造地獄業因。不然業力成熟時,閻羅王和獄卒沒有情面可講,到時只有自己去受慘烈的果報,連佛菩薩也難以救度。所以,如果造惡的話,今天還是人的身體,明天就會成爲地獄中燃燒的幹柴,能不心驚膽戰嗎?
乙叁、結勸分四:一、勸此生勤善 二、勸奉行師教 叁、勸速度生死 四、勸堅持叁學
丙一、勸此生勤善
善緣具足諸男女,心應冷靜殷重思,
此生若不勤修善,未來遇法當極難。
所謂善緣具足,就是指得到了暇滿,自己心裏有誠信佛法的善根,外在又遇到了善知識等助緣。像在座各位,今生能皈依叁寶,發心學佛,就是具足善緣的人。所以對自己這一生要很珍重,因爲在自己身上已經出現了能成辦一切暫時、究竟利益的機會,不論是心裏具有的善根,還是外在依止的善知識、所學的法門,比起世間狂熱造惡的人確實要好千萬倍。在這樣的五濁惡世,能有這樣的善緣確實非常難得,所以要懂得珍惜。怎麼珍惜?首先心裏要冷靜下來,很殷重地考慮這一生怎麼來過。現在已經有了極好的修善法的機緣,如果還不精進修,那來世能不能再遇到殊勝的法呢?有沒有這樣修法的因緣呢?應該說非常困難!
下面講一則事迹。這是講明朝居士馬邦良,他考中進士後,做了丹徒縣的縣官。後來又遷到甘肅做官,因爲父母的喪事回到故鄉,住在慈山僧舍,每天拜阿彌陀佛求生西方。
有一次,他去蘇州見座主王荊石,到一個寺院拜佛。在稱佛名時,止不住流淚。當時的舉人黃鍾和他朋友來見他,問道:“你信佛念佛怎麼這麼真誠?”
馬邦良說:“人身難得,正法難遇,佛怎麼能不信呢?我念佛怎麼會不真誠呢?佛法利益人天,如果不是前世種過善根,多數都會生起懷疑誹謗。一失人身,受苦無量。每每想起,痛徹心髓。”
兩人說:“你說人身難得,舉目就是叁人,再加上左右這些人,不都是人嗎?”
當時是夏季,馬邦良扇子一揮,蒼蠅到處飛動。馬邦良問:“是蒼蠅多?還是人多?”兩個人很長時間沒有話。
馬邦良說:“以前我曾經奉上帝的旨意,掌管第五殿閻羅王的事。每天夜晚,坐在閻羅殿上,簿子堆得像山那麼高。亡者的叁屍神自己講他身口意造的業,根據律法斷案,千百人中不失人身的才一兩個。而且陽間最重的刑不過一死,陰間受罪,痛極了就死,死了又複活,怎麼造業就怎麼受罪,絕沒有僥幸能輕一點或重一點。只有信佛念佛往生極樂的人,不走冥府這條路。這樣的話,佛可以不信嗎?念佛可以不真誠嗎?”兩個人聽了毛發都豎起來。
這樣結合在淨土法門上說,今生已經遇到了淨土法門,不但遇到,還能生信發願,在這時就應當冷靜下來,殷重地…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