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五)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五)

  丙六、劝老僧

  

体衰具心老僧人,修持三学抛崖下,

  

观汝黑财养家眷,宛若后世定相逢。

  这是讲到老僧人,虽然身体衰了,但内在还是有心的。既然还有知苦知乐的心,为什么把修戒定慧这样最具大义的事全部扔到悬崖下呢?看你拿着黑财养活自家的人,就好像来世一定会相聚一样。

  我们人都在生死的大河里漂,就像在湍急的水流中有很多漂浮的草木,它们被大水冲着往下漂,前面的顾不上后面,后面的顾不到前面,是这样毫无自在地漂流。同样,世上的人各有各的业,虽然以业缘暂时聚合成一家人,但哪里能永远相聚呢?这口气一断,就你死你的、我死我的,各自被业牵引在六道里。所以有的升天、有的做人、有的堕恶趣,再想见面就遥遥无期了!现在有什么必要贪著不舍,结生死业缘呢?

  出家本来要超出三界的家,要全力以赴地修戒定慧。既然已经辞亲离爱,哪里能又入世俗的家呢?既然已经放下了世间事业,哪里能再经营世间法呢?不然出一家入一家,哪一天解脱呢!老僧人忘记了自己出家的目的和所为,把修持三学的事抛在悬崖下,然后做个形象僧人,到处做做经忏佛事,得到的黑财用来养活俗家的亲属。像这样忘失出家的本分,就像没心的人一样。

  总之,这都是不认识世间是无常、是苦的过患。人的颠倒习气不下一番苦功是很难转变的。前行修心的基础没打好,在观念和心态上没发生根本的转变,心确实处处都是颠倒的。

  下面讲一个公案:

  有一位僧人继祖,中年出家。到宁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又去高旻寺习禅。他平时修苦行,饮食粗劣毫不介意。可惜贪心没有除净,常常以经忏的收入作为个人积蓄。他师父生前多次告诫过他。他把所得的积蓄拿给儿子买地、买房子。不到几年,家产还是一无所存,儿子媳妇先后死亡。他自己弄得疾病缠身,一度垂危。后来住茅蓬,因为多病,发愿朝普陀,供养僧众结缘。又把修建的小庙卖掉,用这笔钱放瑜伽焰口。但他舍了以后又放不下,心绪起伏不定,病也时好时坏。有时平地跌倒,神志不清,甚至切齿怒骂,偶然流露一两句,都是说的从前营谋失败因而抱怨别人的话。他的神经错乱还是小小的业报。过不了几年,胸部生了一个突出的疮,痛苦而死。这还是眼前的业报,死后堕地狱的恶报就更严重了。(《释门法戒录》)

  丙七、劝名僧

  

声名赫赫诸长老,行为效仿俗官员,

  

似与威名阎罗敌,对战当能降伏彼。

  佛教界中名声显赫的长老们,被世间法弄得迷惑颠倒。自己的行为效仿世俗官员,为求得名利,彼此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就像世俗官员那样拉拢关系、打击对方。或者为了求得名闻利养,乍现威仪、邪命说法,以种种方式宣扬自己。在掌握权力时,侵占三宝财物,大量挥霍信施。或者做种种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希求更多的人拥护,想占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徒众等等。像这样,有成千上万的徒众、有各种名誉头衔、有各种享受,这些都聚在这些长老的身上,全是世间八法。

  这样的人好像跟阎罗王当场对战都能胜利一样。他是威振一方,阎罗王是威振三界,能不能战胜阎罗王呢?实际上不可能!

  下面看几则事例:

  清朝有位长老,死后被青面鬼用铁叉刺入脖子,挑在肩上,送到一处像衙门的地方。两边台阶下的人大多带着枷锁。上面坐的像是天官,很森严。一个拿本子的人用笔判决说:“长老某僧在寺院担任监院时,曾经侵占十方常住财物,私送人情,拖去受罚。”鬼卒就用铁叉挑着他走了,不知去向。(《舍利瑞应集》。摘编自《释门法戒录》)

  还有南北朝时,有位僧人死后在阎罗殿里看到融觉寺的昙谟最法师,他在世时讲《华严经》和《涅槃经》,领众一千人。阎罗王呵斥说:“你在僧众前讲经,心里怀有人我,以骄慢凌驾他人,在比丘中是第一粗行。”说完,叫人押付给主管者。这样就来了十个穿青衣服的,把他送进黑门。

  南北朝,有位白塔寺沙门道昶,在经管寺院财物时,任意侵占使用。有一天大白天,忽然有几个冥府官员走进他房屋,把他拖在地上,要砍他的脑袋。他惊恐万分,大叫饶命。官员狠狠地警告说:“把你屋里所有的财物,全部用来归还寺院,可以饶你的性命。”他叩头发誓说:“一定照办!”说完马上敲钟,集合大众,施舍自己全部财物,建造佛像和供斋。

  冥府官员三天后果然又来了,见他只剩一衲一钵,没说什么就走了。从此他勉励修持,终于成为高僧。(《梁高僧传》。摘编自《释门法戒录》))

  丙八、劝世人

  

今时大地凡愚众,无余舍弃诸善法,

  

好似地狱全毁坏,不然决定皆疯狂。

  当今时代大地上的众生把五戒十善全部抛弃,就好像十八大地狱、无数小地狱一夜之间全部毁坏一样。在人们的观念里,好像没有下地狱这回事。所以感觉非常自由,可以无忧无虑地随意而行。

  但是杀、盗、淫、妄、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等的大恶业,每一样都是堕八寒、八热、近边、孤独等地狱的因。如果这所有的地狱都已经毁坏,这样做可以不下地狱受惩罚。但实际上,在21世纪的今天,地狱依然存在,因果律依然存在。如果是这样,还每天无所畏惧地大造地狱业因,那就等于每天都在自己心上安置地狱种子,最后让自己身陷在地狱中受苦无穷,这不是疯狂的行为吗?

  《居士传》里写了一位活阎王的事迹,就是明朝居士徐成民。他是江南太仓人,18岁时,在崇祯六年六月十二号夜里,梦到天帝召他到忉利天。天帝指示他宿世的因缘,让他管理第五殿阎罗王的事一百天。

  从此,他每夜坐在堂中作呼叱的声音,好像官府断案一样。他父亲听到声音,起来察看,只见一个王坐北朝南,旁边站着一列判官、狱卒,面目狰狞。仔细一看,朝南坐的王就是他儿子徐成民。第二天天亮,就问这是什么缘故。徐成民如实回答,这样就让他搬到庙里住。

  他的兄弟和远近好事的人拿着纸笔,偷偷伏在墙壁后,记他判案的语言,得到九十多条。当时判决非常精严,造什么业就判什么罪,所以见到的人身上都汗毛竖立。

  徐成民自己说:冥府里的罪人,合计四天下,动不动一天就有上万,除了交付给有关部门分别处理之外,我亲自审问的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牢狱有十八种,刑罚分一万条,受各种各样的刑,按照本人造了什么罪,就受什么刑。这个刑比人间就多得多了!正受刑时,叫号声充满耳朵,眼前看到的都是凄惨的景象。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时时来救拔,但如果宿世没善根,即使当面开示,也麻木不觉知……(《居士传》)

  所以要常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常常想到堕在地狱里是何等的痛苦。想一想,每天不间断地遭受三百根锐利尖矛同时刺身的苦,能不能忍受呢?如果不能忍受,就不能疯狂地造地狱业因。不然业力成熟时,阎罗王和狱卒没有情面可讲,到时只有自己去受惨烈的果报,连佛菩萨也难以救度。所以,如果造恶的话,今天还是人的身体,明天就会成为地狱中燃烧的干柴,能不心惊胆战吗?

  乙三、结劝分四:一、劝此生勤善 二、劝奉行师教 三、劝速度生死 四、劝坚持三学

  丙一、劝此生勤善

  

善缘具足诸男女,心应冷静殷重思,

  

此生若不勤修善,未来遇法当极难。

  所谓善缘具足,就是指得到了暇满,自己心里有诚信佛法的善根,外在又遇到了善知识等助缘。像在座各位,今生能皈依三宝,发心学佛,就是具足善缘的人。所以对自己这一生要很珍重,因为在自己身上已经出现了能成办一切暂时、究竟利益的机会,不论是心里具有的善根,还是外在依止的善知识、所学的法门,比起世间狂热造恶的人确实要好千万倍。在这样的五浊恶世,能有这样的善缘确实非常难得,所以要懂得珍惜。怎么珍惜?首先心里要冷静下来,很殷重地考虑这一生怎么来过。现在已经有了极好的修善法的机缘,如果还不精进修,那来世能不能再遇到殊胜的法呢?有没有这样修法的因缘呢?应该说非常困难!

  下面讲一则事迹。这是讲明朝居士马邦良,他考中进士后,做了丹徒县的县官。后来又迁到甘肃做官,因为父母的丧事回到故乡,住在慈山僧舍,每天拜阿弥陀佛求生西方。

  有一次,他去苏州见座主王荆石,到一个寺院拜佛。在称佛名时,止不住流泪。当时的举人黄钟和他朋友来见他,问道:“你信佛念佛怎么这么真诚?”

  马邦良说:“人身难得,正法难遇,佛怎么能不信呢?我念佛怎么会不真诚呢?佛法利益人天,如果不是前世种过善根,多数都会生起怀疑诽谤。一失人身,受苦无量。每每想起,痛彻心髓。”

  两人说:“你说人身难得,举目就是三人,再加上左右这些人,不都是人吗?”

  当时是夏季,马邦良扇子一挥,苍蝇到处飞动。马邦良问:“是苍蝇多?还是人多?”两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话。

  马邦良说:“以前我曾经奉上帝的旨意,掌管第五殿阎罗王的事。每天夜晚,坐在阎罗殿上,簿子堆得像山那么高。亡者的三尸神自己讲他身口意造的业,根据律法断案,千百人中不失人身的才一两个。而且阳间最重的刑不过一死,阴间受罪,痛极了就死,死了又复活,怎么造业就怎么受罪,绝没有侥幸能轻一点或重一点。只有信佛念佛往生极乐的人,不走冥府这条路。这样的话,佛可以不信吗?念佛可以不真诚吗?”两个人听了毛发都竖起来。

  

  

  这样结合在净土法门上说,今生已经遇到了净土法门,不但遇到,还能生信发愿,在这时就应当冷静下来,殷重地…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持戒的功德总说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