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四)▪P2

  ..續本文上一頁的紙券有五千萬,五千元的紙券有叁千萬,一千元的紙券有一千萬,五百、一百、五十、十等的銅錢堆得很多很多。這些積累下來的錢全部是造幣公司印出的新錢。有人問她:“你爲什麼在房間裏堆滿錢呢?”她說:“把花花的錢堆得滿滿的,這樣看著很有意思。”

  設想一下,到這位老太太臨終時,在瞳仁迅速變青的一瞬間,雖然她心裏耽著這滿滿一屋的錢,卻沒有自在再安住一刹那。這一張張錢是她一生的成果,花費了她一生大量的精力。但最後眼睛一閉,只落得兩手空空,一生的心血都付諸東流。

  像這樣,把一生精力消耗在追求虛假的財富上,最終連一根針都帶不走。這樣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呢?當然是失敗。

  大家想一想:爲贏得生存的競爭,賺很多錢、掌握權力,這是很好的生活的路嗎?其實,大把的鈔票、名譽、權力等是像水上面虛幻的泡沫一樣,我們卻産生錯覺,執著不舍。但對自心萬德莊嚴的佛性卻藐視不顧。這樣迷失本性,過著內心被錢奪走的生活是很可悲的。最後甚至連從錢的旁邊走開,過自由放松的生活也成了非常困難的事。所以,在這裏要警覺。千萬不要被外在的假相欺騙,不要被物質欺騙。

  下面講正面的例子:

  清朝有個善女人叫陸安人。她到阿育王塔拜佛舍利,見舍利現出光明。從此行善特別努力,曾經出叁萬兩造佛像、修寺院、做很多功德,尤其很勤地放生,每年出千金也不吝惜。有人譏笑她,她說:“財富是不堅實的法,做善法的殊勝因緣才真正難得,能仗這份功德和四恩叁有早證無上菩提,我的心願已足,哪裏還留戀財富呢?”

  到34歲,她病發得嚴重,醫藥無效,就發誓放生一千萬,在師林寺建水陸大齋作爲往生資糧。這樣半年病就自動好了。

  40歲生日,又在師林寺供佛齋僧。親友們來祝壽,她就用自己印的《法華經》、《華嚴經》等經典回贈。

  這年秋天,夢到一個地方,有水流,開著很多花,不是凡俗的境界。自己站在一座橋上,聞到撲鼻的奇香。心裏想:這大概是淨土的七寶池吧!怎麼沒見到佛呢?這麼一想,很快現出佛的金容遍滿虛空。她生起大歡喜心,正向佛頂禮時,突然間就醒過來了。

  後來在她臨終時,叫人請一尊佛像供在床榻上方,眼看著佛像默觀了一晝夜。到第二天早上,急忙叫大家扶她起來,說:“大和尚已經來了,我要去西方!”叫大家一起念佛,她拈著香,向佛恭敬供養。旁人問:“大和尚在哪裏?”她說:“就坐在這張小桌上。(她指的是床邊供的阿彌陀佛像。)”這樣就朝西方結跏趺坐,結著印走了。當時41歲。

  像這位善女人,可以說做到了“不被財富所轉,而能轉財富”。要知道心被財富轉,就是把財富當做堅實的法,自己的心像獵犬捕捉獵物那樣,一直向外奔馳。這樣就是迷失了自己,跟著財富轉。而心能轉財富,就是知道財富是虛幻的,不把它當成實有。這樣不迷失自心,也不妨在幻化界裏,把幻化的財富轉成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樣,以貪求一己的心,轉而成爲供養叁寶、普施無量衆生,就使得一點一滴都轉成了無窮的福德,轉成了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陸安人就是這樣以供養叁寶、大量放生的大福德力作爲輔助,使得自己速疾往生淨土。

  丙四、勸強者

  

自诩英勇無畏者,希圖久占自領地,

  

猛利勤作無義罪,馳走地獄心定顫。

  自以爲英勇什麼都無所畏懼的英雄們,希圖在自己的地盤上站穩腳跟,以這樣的心態猛利造作無意義的罪業,將來馳走在地獄時,一定會內心顫抖。

  英雄們想在自己領地裏長久稱王稱霸,因此需要把一切敵人打倒。在你死我活的搏鬥中,爲了顯示他的“英雄本色”,常常造很大的罪業。死後在地獄的刀山火海中狂奔嚎哭時,還有大無畏的氣概嗎?絕對沒有!這個英雄只會恐懼得渾身顫抖。所以人不能沒有畏懼,因果是需要畏懼的。不畏懼因果,很大膽的造惡,到惡果成熟時,就只有痛苦地哀嚎。

  講到這裏,再給大家講個故事。這是說日本慕府時代,有位高官對當時的高僧白隱禅師非常崇敬。他妻子愛執心很強,決定去親近白隱禅師,來去掉不必要的愛執。

  當時這位官員事務纏身,就讓夫人自己去找禅師。夫人對禅師抱有很大期望。她很害怕在禅師面前失禮,心情非常緊張,顫抖著向禅師行禮之後,就坐在座位上。

  這時她聽到了意想不到的話——“脫掉!”雖然她感到特別惶恐,但因爲眼前是當代最高的大禅師,他的話無法拒絕,就只好把一件外套脫下。禅師又說:“繼續脫掉!”她再次脫掉一件。

  禅師又提出重複的要求——“脫掉!”這時夫人忍不住說:“因爲你是禅師,我才忍受屈辱脫掉衣服。你還叫我脫,你這不像話的出家人!”說後穿起衣服就回到家裏,對丈夫申述:“這樣的和尚居然是大禅師。他不是大禅師,是色鬼。請你不要再跟隨這樣的人。”

  她丈夫沒表態,從始至終平靜地聽她講,然後拍掌大笑說:“夫人,你給我臉上抹糞了!你在大禅師面前太緊張,因爲高官夫人這樣的身份,你活得很沈重。所以憐憫你,讓你脫掉那樣的執著!”

  大家都要想一想,我們的人生是不是活得很沈重,是不是套上了名聲、地位、財富、權勢、虛榮等各種各樣的外套。如果是這樣,就請你“脫掉”、“再脫掉”,這樣才能把寶貴人身全力以赴地用于修法,以成就無上大道。

  總之,如果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身不會恒常永住,就不會爲死、爲死後的來世做准備,這樣心就整個撲在追求現世利益上,從早到晚考慮的都是這一生的利益,不會爲來世努力地行善修法,積資淨罪,這樣一生就在做非法的事中無意義地空過了。如果能常常想到人命脆弱,死亡很快就會降臨,就能止息追求現世法無窮無盡的妄想、貪欲、傲慢、放逸等等。所以這個無常想是非常重要。只有常常想到死亡很快降臨,才念得到輪回的苦、死後墮惡趣的苦,才會開始爲後世擔憂,也才能爲後世、爲解脫、爲成佛盡可能地修善法。沒有這一點,人內心裏的欲望、狂想像烈火一樣燃燒,日夜在給自己奔向地獄加油,在加速度奔向地獄!

  丙五、勸老人

  

四大身衰老朽翁,猶計久活勤營作,

  

豈汝已與閻羅軍,達成友好協議耶?

  身體四大衰敗的老人,頭發白了、牙齒掉了、背也駝了,拄著拐杖一步一搖地走、說起話來吞吞吐吐,像這些老人心裏還以活很多年的打算,在做很多現世的法。難道你們已經跟閻羅王的軍隊達成了友好協議,在這些年當中不來招你嗎?

  實際上,柱子都已經歪歪斜斜,橫梁都腐朽了,房子還能支撐幾天呢?決定很快倒塌的。這樣很快就要死,還在對現世法做五年、十年的計劃,想在這段時間裏怎麼賺錢給兒女成家,怎麼給他帶孩子,這只是給兒孫做牛馬,不知道爲生死的事著急。

  人老了應當想到自己已經風燭殘年,很快就要告別人世。剩下來只有一點時間,要趕緊盡一切力量修淨土,准備好往生。不然很快死亡就降臨,子孫、財富、名聲等世間法做不到任何利益,自己又沒有把心系念在阿彌陀佛上,這時候就手忙腳亂,只有隨業力輪回。這一世就又錯過了解脫的機會。

  古代有個張祖留,天天忙世間事務。雖然他肯信佛,但沒有決心。有一天有個僧人來看他,勸他生死事大、趕緊念佛。他說:“我有叁頭還沒有了”。僧人問:“這話怎麼講?”他說:“我父母的百年大事還沒辦,兒子、女兒的婚事還沒辦。”僧人離去不久,張祖留忽然去世。僧人來吊念時,作詩說:“吾友名爲張祖留,勸伊念佛說叁頭;可怪閻公無分曉,叁頭未了便來勾。”意思是,我的朋友張祖留,勸他念佛說有叁件事沒辦完。閻羅王不分清紅皂白,叁件事沒辦完,就把他一筆勾消。所以無常迅速,必須抓緊時間修法。不能說:我兒女的債還沒了,等我了了再來修。鬼差隨時會把你提走的,到時候你不可能對著鬼差說:我兒女的債還沒了,等我了結了再跟你走。

  所以老人家們要知道自己在世的時間不多了。今天夜裏上床,不知道明天早晨能不能起來。趁著一口氣還在,趕緊辦好往生的事。如果還在按自己能活很長的時間而打算,這樣忙于世間事,不爲往生的事著急,一旦錯過這次機會,就又要千生萬劫輪轉了。

  老人更應當常常想到無常,每天要把死字貼在自己額頭上,時時警惕自己。要常常想到:說不定今天就會死,所以今天要爲死做好准備。在早晨一醒來時,就要想到:恐怕今天是最後一天了,要趕緊修淨業,祈禱佛接引我生西方。到中午吃飯時,又要想:說不定這是最後一次午飯了!我一定要盡量想佛、念佛,把握這最後一次機會,力求往生。到黃昏,又要想:說不定活不過晚上,我要盡量想佛、念佛,求佛接引我生西方。到夜晚,又要想:恐怕這一覺睡去,就再起不來了。所以我要盡最大努力想佛、念佛。第二天起床,又想:說不定這是最後一天,我要盡一切努力想佛、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像這樣要常常做已經到了臨終想,心就會轉過來放在阿彌陀佛上,放在求往生上,而不會耽著在世間法上。能這樣做,就能在這一生命終生到極樂世界而永遠超出苦海。

  下面再講幾個榜樣的事迹:

  清朝有個姓蔣的女人,四十歲時丈夫去世。等安葬完丈夫,她向兒子哭著說:“無常到來,誰也代替不了。如果今天我也死了,你們也奈何不了。以後我只持齋念佛,不再管閑事了。”兒子順從母親的命令,在自己住宅旁邊蓋了一間茅屋。從此蔣氏就閉門念佛,經曆有五年。到順治十七年五月二十號,忽然對孩子說:“你可以給我買木頭做木龛,我在二十叁號午時去極樂世界。”說完就跟鄰居告別。到這一天,就在念佛聲中往生了。不但是往生,念佛不久她就自己身體出火把身體燒掉。

  還有民國歐陽柱居士,他是廣東新會人,跟楊仁山學佛,皈心淨土。和別人談起淨土時,歡喜之情無以複加。在他看來,世出世間一切可喜可樂的事,沒有能勝過生淨土的。他的信願至真至切,所以常常能感動別人歸向淨土。1932年正月初,顯現有點病,每天一心念佛,沒有一句話談論家裏的事。有人問他家裏怎麼安排。他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只有念佛生西是真實的事,世間事一切不管了!”到十五號就往生了。

  他臨終時非常安詳,毫無痛苦。只是微微地動著臉唇默持佛號。直到斷氣時,臉唇才不動。第二天換衣服,四肢柔軟。第叁天大殓,臉上有光澤。第七天,他常做淨土功課的樓上忽然有白煙像雲一樣香氣濃郁,在整個屋子裏缭繞不散。當時家裏並沒有點香。家人走過棺材邊時,能聞到濃烈的香氣。以前他妻子曾問他:“你整天孜孜不倦地修淨土,有什麼能作證明?”他說:“來日我走後要放香給你聞。”他妻子以爲是玩笑,到這時果然應驗了。

  像以上這兩位老人都很有智慧,分得清輕重真假。世間的事只是很短暫的利益,死了就都用不上。往生的事是極長遠的利益,一往生就得到盡未來際永不退失的利益。所以人到晚年應當爲永久的利益努力。而且世間法都是假的,像泡沫一樣,一下子就破滅了,只有往生西方才能得到真實利益,得到永不失壞的安樂。所以一定要放下虛假、求取真實,放下世間的萬緣,一心一意修淨業力求往生。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