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四)▪P2

  ..续本文上一页的纸券有五千万,五千元的纸券有三千万,一千元的纸券有一千万,五百、一百、五十、十等的铜钱堆得很多很多。这些积累下来的钱全部是造币公司印出的新钱。有人问她:“你为什么在房间里堆满钱呢?”她说:“把花花的钱堆得满满的,这样看着很有意思。”

  设想一下,到这位老太太临终时,在瞳仁迅速变青的一瞬间,虽然她心里耽著这满满一屋的钱,却没有自在再安住一刹那。这一张张钱是她一生的成果,花费了她一生大量的精力。但最后眼睛一闭,只落得两手空空,一生的心血都付诸东流。

  像这样,把一生精力消耗在追求虚假的财富上,最终连一根针都带不走。这样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当然是失败。

  大家想一想:为赢得生存的竞争,赚很多钱、掌握权力,这是很好的生活的路吗?其实,大把的钞票、名誉、权力等是像水上面虚幻的泡沫一样,我们却产生错觉,执著不舍。但对自心万德庄严的佛性却藐视不顾。这样迷失本性,过着内心被钱夺走的生活是很可悲的。最后甚至连从钱的旁边走开,过自由放松的生活也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在这里要警觉。千万不要被外在的假相欺骗,不要被物质欺骗。

  下面讲正面的例子:

  清朝有个善女人叫陆安人。她到阿育王塔拜佛舍利,见舍利现出光明。从此行善特别努力,曾经出三万两造佛像、修寺院、做很多功德,尤其很勤地放生,每年出千金也不吝惜。有人讥笑她,她说:“财富是不坚实的法,做善法的殊胜因缘才真正难得,能仗这份功德和四恩三有早证无上菩提,我的心愿已足,哪里还留恋财富呢?”

  到34岁,她病发得严重,医药无效,就发誓放生一千万,在师林寺建水陆大斋作为往生资粮。这样半年病就自动好了。

  40岁生日,又在师林寺供佛斋僧。亲友们来祝寿,她就用自己印的《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回赠。

  这年秋天,梦到一个地方,有水流,开着很多花,不是凡俗的境界。自己站在一座桥上,闻到扑鼻的奇香。心里想:这大概是净土的七宝池吧!怎么没见到佛呢?这么一想,很快现出佛的金容遍满虚空。她生起大欢喜心,正向佛顶礼时,突然间就醒过来了。

  后来在她临终时,叫人请一尊佛像供在床榻上方,眼看着佛像默观了一昼夜。到第二天早上,急忙叫大家扶她起来,说:“大和尚已经来了,我要去西方!”叫大家一起念佛,她拈着香,向佛恭敬供养。旁人问:“大和尚在哪里?”她说:“就坐在这张小桌上。(她指的是床边供的阿弥陀佛像。)”这样就朝西方结跏趺坐,结着印走了。当时41岁。

  像这位善女人,可以说做到了“不被财富所转,而能转财富”。要知道心被财富转,就是把财富当做坚实的法,自己的心像猎犬捕捉猎物那样,一直向外奔驰。这样就是迷失了自己,跟着财富转。而心能转财富,就是知道财富是虚幻的,不把它当成实有。这样不迷失自心,也不妨在幻化界里,把幻化的财富转成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样,以贪求一己的心,转而成为供养三宝、普施无量众生,就使得一点一滴都转成了无穷的福德,转成了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陆安人就是这样以供养三宝、大量放生的大福德力作为辅助,使得自己速疾往生净土。

  丙四、劝强者

  

自诩英勇无畏者,希图久占自领地,

  

猛利勤作无义罪,驰走地狱心定颤。

  自以为英勇什么都无所畏惧的英雄们,希图在自己的地盘上站稳脚跟,以这样的心态猛利造作无意义的罪业,将来驰走在地狱时,一定会内心颤抖。

  英雄们想在自己领地里长久称王称霸,因此需要把一切敌人打倒。在你死我活的搏斗中,为了显示他的“英雄本色”,常常造很大的罪业。死后在地狱的刀山火海中狂奔嚎哭时,还有大无畏的气概吗?绝对没有!这个英雄只会恐惧得浑身颤抖。所以人不能没有畏惧,因果是需要畏惧的。不畏惧因果,很大胆的造恶,到恶果成熟时,就只有痛苦地哀嚎。

  讲到这里,再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是说日本慕府时代,有位高官对当时的高僧白隐禅师非常崇敬。他妻子爱执心很强,决定去亲近白隐禅师,来去掉不必要的爱执。

  当时这位官员事务缠身,就让夫人自己去找禅师。夫人对禅师抱有很大期望。她很害怕在禅师面前失礼,心情非常紧张,颤抖着向禅师行礼之后,就坐在座位上。

  这时她听到了意想不到的话——“脱掉!”虽然她感到特别惶恐,但因为眼前是当代最高的大禅师,他的话无法拒绝,就只好把一件外套脱下。禅师又说:“继续脱掉!”她再次脱掉一件。

  禅师又提出重复的要求——“脱掉!”这时夫人忍不住说:“因为你是禅师,我才忍受屈辱脱掉衣服。你还叫我脱,你这不像话的出家人!”说后穿起衣服就回到家里,对丈夫申述:“这样的和尚居然是大禅师。他不是大禅师,是色鬼。请你不要再跟随这样的人。”

  她丈夫没表态,从始至终平静地听她讲,然后拍掌大笑说:“夫人,你给我脸上抹粪了!你在大禅师面前太紧张,因为高官夫人这样的身份,你活得很沉重。所以怜悯你,让你脱掉那样的执著!”

  大家都要想一想,我们的人生是不是活得很沉重,是不是套上了名声、地位、财富、权势、虚荣等各种各样的外套。如果是这样,就请你“脱掉”、“再脱掉”,这样才能把宝贵人身全力以赴地用于修法,以成就无上大道。

  总之,如果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身不会恒常永住,就不会为死、为死后的来世做准备,这样心就整个扑在追求现世利益上,从早到晚考虑的都是这一生的利益,不会为来世努力地行善修法,积资净罪,这样一生就在做非法的事中无意义地空过了。如果能常常想到人命脆弱,死亡很快就会降临,就能止息追求现世法无穷无尽的妄想、贪欲、傲慢、放逸等等。所以这个无常想是非常重要。只有常常想到死亡很快降临,才念得到轮回的苦、死后堕恶趣的苦,才会开始为后世担忧,也才能为后世、为解脱、为成佛尽可能地修善法。没有这一点,人内心里的欲望、狂想像烈火一样燃烧,日夜在给自己奔向地狱加油,在加速度奔向地狱!

  丙五、劝老人

  

四大身衰老朽翁,犹计久活勤营作,

  

岂汝已与阎罗军,达成友好协议耶?

  身体四大衰败的老人,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背也驼了,拄着拐杖一步一摇地走、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像这些老人心里还以活很多年的打算,在做很多现世的法。难道你们已经跟阎罗王的军队达成了友好协议,在这些年当中不来招你吗?

  实际上,柱子都已经歪歪斜斜,横梁都腐朽了,房子还能支撑几天呢?决定很快倒塌的。这样很快就要死,还在对现世法做五年、十年的计划,想在这段时间里怎么赚钱给儿女成家,怎么给他带孩子,这只是给儿孙做牛马,不知道为生死的事着急。

  人老了应当想到自己已经风烛残年,很快就要告别人世。剩下来只有一点时间,要赶紧尽一切力量修净土,准备好往生。不然很快死亡就降临,子孙、财富、名声等世间法做不到任何利益,自己又没有把心系念在阿弥陀佛上,这时候就手忙脚乱,只有随业力轮回。这一世就又错过了解脱的机会。

  古代有个张祖留,天天忙世间事务。虽然他肯信佛,但没有决心。有一天有个僧人来看他,劝他生死事大、赶紧念佛。他说:“我有三头还没有了”。僧人问:“这话怎么讲?”他说:“我父母的百年大事还没办,儿子、女儿的婚事还没办。”僧人离去不久,张祖留忽然去世。僧人来吊念时,作诗说:“吾友名为张祖留,劝伊念佛说三头;可怪阎公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意思是,我的朋友张祖留,劝他念佛说有三件事没办完。阎罗王不分清红皂白,三件事没办完,就把他一笔勾消。所以无常迅速,必须抓紧时间修法。不能说:我儿女的债还没了,等我了了再来修。鬼差随时会把你提走的,到时候你不可能对着鬼差说:我儿女的债还没了,等我了结了再跟你走。

  所以老人家们要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今天夜里上床,不知道明天早晨能不能起来。趁着一口气还在,赶紧办好往生的事。如果还在按自己能活很长的时间而打算,这样忙于世间事,不为往生的事着急,一旦错过这次机会,就又要千生万劫轮转了。

  老人更应当常常想到无常,每天要把死字贴在自己额头上,时时警惕自己。要常常想到:说不定今天就会死,所以今天要为死做好准备。在早晨一醒来时,就要想到:恐怕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要赶紧修净业,祈祷佛接引我生西方。到中午吃饭时,又要想:说不定这是最后一次午饭了!我一定要尽量想佛、念佛,把握这最后一次机会,力求往生。到黄昏,又要想:说不定活不过晚上,我要尽量想佛、念佛,求佛接引我生西方。到夜晚,又要想:恐怕这一觉睡去,就再起不来了。所以我要尽最大努力想佛、念佛。第二天起床,又想:说不定这是最后一天,我要尽一切努力想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像这样要常常做已经到了临终想,心就会转过来放在阿弥陀佛上,放在求往生上,而不会耽著在世间法上。能这样做,就能在这一生命终生到极乐世界而永远超出苦海。

  下面再讲几个榜样的事迹:

  清朝有个姓蒋的女人,四十岁时丈夫去世。等安葬完丈夫,她向儿子哭着说:“无常到来,谁也代替不了。如果今天我也死了,你们也奈何不了。以后我只持斋念佛,不再管闲事了。”儿子顺从母亲的命令,在自己住宅旁边盖了一间茅屋。从此蒋氏就闭门念佛,经历有五年。到顺治十七年五月二十号,忽然对孩子说:“你可以给我买木头做木龛,我在二十三号午时去极乐世界。”说完就跟邻居告别。到这一天,就在念佛声中往生了。不但是往生,念佛不久她就自己身体出火把身体烧掉。

  还有民国欧阳柱居士,他是广东新会人,跟杨仁山学佛,皈心净土。和别人谈起净土时,欢喜之情无以复加。在他看来,世出世间一切可喜可乐的事,没有能胜过生净土的。他的信愿至真至切,所以常常能感动别人归向净土。1932年正月初,显现有点病,每天一心念佛,没有一句话谈论家里的事。有人问他家里怎么安排。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只有念佛生西是真实的事,世间事一切不管了!”到十五号就往生了。

  他临终时非常安详,毫无痛苦。只是微微地动着脸唇默持佛号。直到断气时,脸唇才不动。第二天换衣服,四肢柔软。第三天大殓,脸上有光泽。第七天,他常做净土功课的楼上忽然有白烟像云一样香气浓郁,在整个屋子里缭绕不散。当时家里并没有点香。家人走过棺材边时,能闻到浓烈的香气。以前他妻子曾问他:“你整天孜孜不倦地修净土,有什么能作证明?”他说:“来日我走后要放香给你闻。”他妻子以为是玩笑,到这时果然应验了。

  像以上这两位老人都很有智慧,分得清轻重真假。世间的事只是很短暂的利益,死了就都用不上。往生的事是极长远的利益,一往生就得到尽未来际永不退失的利益。所以人到晚年应当为永久的利益努力。而且世间法都是假的,像泡沫一样,一下子就破灭了,只有往生西方才能得到真实利益,得到永不失坏的安乐。所以一定要放下虚假、求取真实,放下世间的万缘,一心一意修净业力求往生。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