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叁)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叁)

  丙四、勸思業果不懈取舍

  我們的願望都是想離苦得樂,而不是想離樂得苦。怎麼才能離苦得樂呢?方法就是遵循因果律,舍苦因取樂因,這樣就能在果上離苦得樂。如果不遵循因果律,取苦因舍樂因,那就是背道而馳,結果雖然想離苦得樂,卻成了離樂得苦。所以取舍業果是我們最切身、最緊要的事。

  業果唯一在自己心上,只要有起心動念,就不離因果。所以日常在身口意的行爲上,處處要正確地取舍。只有明辨善惡、是非,善加取舍,才是真正走上了離苦得樂的正道。

  

業果毫厘無欺處,若非取舍勤無懈,

  

身陷痛苦泥潭時,錯心自相當顯露。

  第一句是講不懈取舍的原因,後叁句是從反面講,如果不是毫不松懈地取舍業果而用錯了心,那在業果成熟時,因上用心錯誤的自相過患就會徹底顯露出來。

  首先,爲什麼要毫不松懈地取舍業果呢?因爲業果毫厘無欺故。所謂“毫厘無欺”,是指佛說的因果律沒有絲毫欺騙的地方。如果所說和事實不相符,就是不如實地說,是有欺騙性,叫有欺;如果所說和事實相符,絲毫沒有誤差,那就是如實說,沒有欺騙性,叫無欺。

  比如佛在經中說造十惡業,每一條怎麼造的,就怎麼感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等。造作之後,將來怎麼墮在地獄受苦、受多少年苦,怎麼墮在餓鬼界受苦、受多少年苦,怎麼墮在旁生界受苦、受多少年苦,而且從惡趣轉生爲人時,還要受哪種等流果,乃至怎麼行五戒十善,得人身、得天身,天裏面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種天,怎麼一一受生、一一感果,這一類叫做世間業果。這是佛陀現量見到的事實,沒有絲毫和事實不符的地方。所以,因果律貫穿在六道一切有情的身心世界上,毫無紊亂。不僅貫穿在世間法上,而且貫穿在出世間法上。比如,以修四谛法的業,如何得聲聞阿羅漢果;以修十二緣起法的業,如何得緣覺阿羅漢果;以修六度法的業,如何得佛果等等,所說的這一切出世間的因果也完全和事實相符。

  世出世間的業果既然這樣毫厘不爽,而自己又時時處處處在因果中,如果不能精勤不懈地取舍業果,下至一天中也會造下很多惡業,所以在取舍上不能有半點松懈,平常不論是待人處事,只要有起心動念、用口說話、用身體造作的地方,就存在業果的取舍,這時候,就不能隨心所欲地做,不能松懈、放逸。如果這種業是安樂的因,就要努力把它做圓滿;如果這種業是痛苦的因,就盡量遮止不做,在最初的動念上就要防護好。

  有人說:什麼事都只能中規中矩,不能越雷池一步,不是太束縛人性了嗎?其實,放縱自心胡作非爲,才是束縛自己,把自己束縛在無邊的惡趣苦海當中無法脫離。如果每個行爲都能按因果律行持,遮止苦因,修集樂因,以後就永享安樂、毫無苦受,這才是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要想到,我們的心經過無量劫無數次的串習,已經變成非常顛倒的習性,對于顛倒的心怎麼能跟它走呢?如果跟隨顛倒的心走,它就會像盜賊一樣掠奪光我們的功德財富,又會像最可怕的敵人把我們抛進惡趣深淵。所以怎麼能讓它當家作主指揮我們的一切呢?這裏只要稍微松懈,失去正念,它就會興風作浪,發起各種惡業。比如在高談闊論、信口開河時,一不小心就造下謗法、謗大德、說修行人過失等的大罪業。又比如稍微不把持住自己,就會在見到喜歡的人、事、東西時生起貪心。沒有安住在無我時,別人誇獎自己幾句,馬上就沾沾自喜;別人不滿自己的意時,馬上就氣惱;見別人比自己圓滿時,心裏就嫉妒難忍;稍微有一點功德,就生起傲慢。像這樣,身口意叁門很容易就造下惡業。

  所以,在心還沒得調伏時,最危險的不是別人、不是天災、不是不好的環境,而是自己的心!我們人坐在寬敞的屋子裏,好像平安無事,其實我們心裏有虎狼、有刀劍,如果不嚴密防範,有時候變得像修羅,是會競爭、攀比的;有時候變成豺狼,是會損人、傷人的;有時候又像自己王國中的小皇帝,會很傲慢、自大的……,所以這個心裏會出現很多惡心,要調伏它就不能松懈,一松懈就會跟著惡習氣走。

  所以,最危險的是心。心造惡業就受惡果,如果沒有時刻觀照好自己的心,隨它走,或者放松懈怠,惡業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因位造的時候也不太顯著,就像一個種子種下去時,看不出有什麼,一旦成熟時,就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是果位顯現的非常明顯的相狀。所以在因果規律裏有一條,就是業是增長廣大的。因位造業時很微小,成熟果報非常巨大。所以法王說:“身陷痛苦泥潭時,錯心自相當顯露。”就是到了身心陷入了痛苦泥潭中時,或者果報成熟在自己身上時,當初錯誤用心自己的果相就徹底明顯地揭露出來了!

  比如以前有個人生在外道家庭,後來他混到佛教裏跟佛教僧人辯論。辯論失敗回來,母親告訴他:辯不贏就罵,罵他牛頭、馬頭、驢頭、狗頭。他果然這樣做。因上只是動了煩惱,因爲爭強好勝,辯不過就罵,果上變現出一個長了十八個頭的旁生身體,這時就是陷在痛苦泥潭中了。當初錯誤用心的自相就非常大的顯露出來了。

  當下這顆心就是根身器界一切萬法的作者,心上一起念頭,就出現了往哪一道去的路頭。這樣用心錯誤的話,就像司機開車開錯了道,往地獄、餓鬼、旁生叁惡道裏開了,或者往生死的道裏開了,最終也就開到了惡趣、開到了輪回這些地方。雖然最初用心的時候,是在種子位,就只是那麼一點,但它自己的相到果位成熟時,就很明顯地現出來了!好比種子上有生果的功能,是什麼種子就結什麼果,不會錯的。比如:荊棘的種子很小,在很小的種子上看不到果的形態,但種子上確實有産生自果的功能,到成熟時所展現的自相是非常明顯、具體的。這個自相是怎樣的呢?就是長滿了刺的荊棘相狀!同樣,蓮子上看不到果上發出的那些莖、葉、花、果,但上面確實有能生這些的功能。一旦長成了果,它的自相就徹底現出來了,有綠葉、有白花、有蓮莖、有蓮蓬等等。

  就像這樣,如果我們在種子位用的是悭貪的心,到感果時餓鬼界根身器界一系列的相就很明顯的出來了。這就是用心悭貪的自相,到時候很明顯地顯現出餓鬼那樣一種苦相,身體上有受用的障礙,外障、內障等什麼都出來了!你要想到,樹的種子非常微小,爲什麼能長成參天大樹呢?那麼多的枝葉花果都發出來了,不正是從微小種子上生出來的嘛!心中的業種子遠比外在種子感果的力量大,不只是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而是會變現出一個世界來!

  比如,很多人用錯了心,用的不是施舍的心,而是悭吝的心,時時按這樣的方式用心,有東西就緊緊握在自己手上,即使窮困的人乞求援助也一毛不拔,後來悭吝心的果相就非常明顯地顯現了。怎麼顯現的呢?就是變現出餓鬼的身體,喉嚨像針眼一樣細,連少量食物都灌不進,即使灌進去,但肚子像山那樣大,根本得不到飽足,時時都處在受用貧乏的大苦中。

  嗔恚也只是一念嗔心,到果位就變出非常明顯的熱地獄相。因上只是動一點火,想損害別人,果上就變現出極度熾熱的地獄,身體整個在烈火中燃燒,連綿不斷地顯現億萬年。所以,錯誤用心在因上看起來並不明顯,但錯誤用心的果的自相徹底現出來時,是極爲明顯的!

  再往細處講,如果自己的用心沒有隨順出世間解脫的緣起,那就是更細一層的錯誤用心。比如,自己在做善法時,心裏用的是希求世間圓滿的心,而且用的是執著我要如何如何的心。這樣對叁有世間的果報有貪愛,又是在執著我的狀態當中做,那這樣一起念就往世間生死的道上走了,因上也只是一個起心動念,很小、很難察覺,但是這樣錯誤用心自己的果相是會非常明顯的顯現出來,就是會讓人長劫系縛在生死裏頭,不能超出!這也是錯誤用心,沒有合乎到解脫的緣起。

  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真正明顯的苦果現出來時,凡夫誰都害怕接受,但他不知道這些都是由因上一念錯誤用心來的,等到果報成熟,後悔已晚!而菩薩畏因,原因是菩薩深深知道因上用心錯一點,果上就有很明顯的果報出來。所以要毫不松懈地取舍業果。

  對于道歌金剛句的甚深內涵,要結合實際的事例來體會,這樣才會生起深刻的認識。所以下面就舉實際的例子說明:

  古代秀水有個屠潘奇,做了很多不義的事。他教人怎麼打官司爭辯,奪取別人的財物,又奸淫別人的妻子女兒。稍稍不如意,就怨罵上天、神靈。有一天,他忽然死去,過了一夜又醒來,把妻子和大家招來說:“閻羅王說:死者受報,生者不知;受者方苦,作者仍熾。真可悲痛!(意思是陰陽兩隔,死者所受的果報,活著的人絲毫不知道。受果報的人正感受劇烈的痛苦,活著的人還滿不在乎地猛造惡業。真是可悲!)現在屠潘奇罪大惡極,就借他來警戒世人。”這樣就拿刀自己割掉生殖器說:“這是宣揚邪淫的果報。”又自己剜掉眼睛說:“這是動嗔心看仙、佛、父母和衆生的果報。”又自己截斷手說:“這是屠宰生靈的果報。”又剖開腹部割掉心髒說:“這是陰險毒辣的果報。”又斷掉舌頭說:“這是欺騙、妄語、咒罵的果報。”這件事傳到遠近各地,見聞的人無不警醒畏懼。屠潘奇翻來覆去了六天,體無完膚地悲慘死去。(《感應篇彙編》)

  所以一個人把心用在殺盜淫妄上,就是用錯了心,用心來造集痛苦的因。一旦業力成熟,就會陷在痛苦的泥潭中,當初錯亂用心的自相就會極明顯地顯露出來。

  古代麻城有兩個人,一個信佛,一個謗佛,一起在地藏殿裏讀書。有人送狗肉來,信佛的人招呼他走,不許他進入,而且倉皇回避在門外。謗佛的人說:“我信奉儒教,不知道有什麼佛、老。(佛、老就是指佛教和道教。)”他就坐在座位上吃肉,而且夾著狗肉戲弄菩薩,要獻給菩薩吃。在他才舉起筷子時,只覺得空中有…

《岩洞老人顫抖歌講記(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