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中有許多教證公案說明過,佛菩薩以功德回向加持,有緣衆生能立即解脫,往生清淨刹土或立即證悟成就。即使是凡夫修行人,如果能以菩提心回向功德,地獄衆生也一定會得到利濟而擺脫苦境,這在許多因果公案或高僧大德的傳記中也有記載。
願彼寒者暖!亦願菩薩雲,
飄降無邊水,清涼炙熱苦。
願寒冰地獄中,受凍有情都得到溫暖;也願從菩薩的廣大福德之雲中,飄下無邊甘露水,清涼著熱地獄有情而息滅炙熱痛苦!
從此頌始分別爲不同地獄中的有情作回向,首先是寒冰地獄與熱地獄。寒地獄有八處,即具疱地獄、疱裂地獄、緊牙地獄、阿啾啾地獄、呼呼地獄、裂如青蓮花地獄、裂如紅蓮花地獄、裂如大紅蓮花地獄。墮于寒地獄中的有情,以惡業招感著不可思議的寒凍,乃至將身體凍裂,其壽命也十分漫長。想想平時我們對冬天的寒風都覺得寒冷難忍,更何況身處這些寒冰地獄中的有情,他們多麼希望能擺脫寒苦。熱地獄有複活地獄、黑繩地獄、衆合地獄、號叫地獄、大號叫地獄、燒熱地獄、極熱地獄、無間地獄。這八個熱地獄中的有情,恒時在烈火盛燃的燒鐵地上受著燒烤,其壽命最短暫者也以億萬年計。面對這些陷于極苦之中的衆生,菩薩首先以福德回向,願皆得遠離寒熱劇苦,獲得安樂。
願彼劍葉林,悉成美樂園!
鐵刺樹枝幹,鹹長如意枝!
願獄成樂園,飾以鷗鵝雁,
悅音美飛禽,芬芳大蓮池!
願地獄中的劍葉林,都變成天人的美妙樂園!願其中長著鐵刺的樹枝幹,都長成如意寶樹的枝葉和珍果!願地獄變成的樂園中,點飾著水鷗、大雁、天鵝等,鳴吟著和雅悅耳音聲的美麗飛禽,以及芬芳流溢的廣大蓮花池。
無間地獄四邊是煻煨坑、屍糞泥、利刃原、劍葉林四個近邊地獄,在其四隅還各有一座鐵柱山地獄。身處劍葉林中的有情,其身體會爲劍葉斫爲千百碎片,鐵柱山上的鐵刺樹,也會將其處有情穿成千瘡百孔。爲了這些悲慘有情,大家應跟隨菩薩發願,以自己所有善根回向,讓劍葉林等地獄變成天人的美妙樂園,讓鐵刺樹變成如意寶樹;在這些美妙樂園中,到處有著美麗的飛禽,它們婉轉地鳴吟著,發出和雅悅耳音聲;廣闊樂園中,到處都有美妙的蓮花池,清澈水池中,色彩缤紛的蓮花散發著芬馥妙香。
願煨成寶聚,燒鐵成晶地,
怖畏衆合山,成佛無量宮。
岩漿石兵器,悉成散花雨,
刀兵相砍殺,化爲互投花!
願熱地獄中炙燃炭堆都變成珍寶聚,熱鐵地基變成清涼水晶地;令有情怖畏的衆合山,化爲如來的無量宮;願複活地獄中岩漿、鐵丸、刀劍等,都變成缤紛散落的花雨,其中的刀兵互相砍殺惡鬥,變成相互投擲鮮花嬉戲!
無間地獄中的有情,于無量劫中飽受燃燒之苦,業力稍輕後,他們會感到地獄之門打開,便紛紛逃離。逃出鐵城後,遠遠見到有蔭涼之處,便前去休息,結果又會墮落在煻煨坑之中,坑中堆滿了燒熱的火炭,將他們焚燒成焦炭一般,感受著慘烈痛苦。因而菩薩在此回向功德,願這些火炭皆變爲珍寶,煻煨坑變成珍寶布滿的樂園。所有熱地獄地基都是熾燃著烈火的燒鐵,衆生處于其中,身軀恒時爲之煎燒,視一切衆生如愛子的菩薩,見狀哪能不起悲愍呢?以無量福德智慧加持,願燒鐵地基刹那變爲清涼悅意的水晶大地;夾擊有情身碎如泥、怖畏至極的衆合山,以清淨願力加持,化爲如來的無量殿,如同極樂世界、琉璃世界中無量宮一般,有情皆得享受無邊安樂。
在複活地獄中,有情因惡業所感,岩漿、鐵丸、刀劍等如雨而下,使他們無有片刻之甯;而且他們嗔心熾盛,隨手一伸便會得到刀劍等兵器,並相互砍斫,一旦死去,空中發聲“願汝等複活”,便馬上複活,又立即投入搏殺。墮入複活地獄之因,有些論中說是因爲在僧衆受齋、會供等時,用供品等相互投擲,或惡語相罵、誹謗僧衆,以這些惡業成熟而致。菩薩以清淨願力回向加持,願其中岩漿、鐵丸、刀劍等,化爲花雨;地獄有情相互斬斫的戰鬥,化爲相互投擲鮮花的嬉戲,如同天人之安樂。
陷溺似火燃,無極大河衆,
皮肉熔蝕盡,骨露水仙白。
願彼因吾福,得獲妙天身,
緩降天池中,天女共悠遊。
陷溺于無極大河地獄中的有情,皮肉爲似火一般熾熱的河水所熔蝕,露出水仙般白森森的骨頭。願他們因我修習善法的福德,而獲得美妙天趣之身,緩緩降落在天界清涼水池中,和天女們一起歡快地嬉遊。
關于無極大河,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爲,無極大河即是無灘河地獄;另一種觀點認爲,無極大河是中陰境中一條河,中陰衆生在尚未見中陰法王前,必須越過這條河。遠看無極大河,有情會覺得是悅意清流,然而當他們進入河流之中時,河水全是熾熱的鐵漿,將皮盡熔蝕至盡,僅剩白骨,然以業力,他們仍不會死。當抵達河邊時,岸邊鐵嘴鷹鹫會拼命啄食襲擊,地獄有情因此恐懼至極,不得不返回河中。此時河水沸騰翻滾,將有情身體抛至空中,重重落下時,河床上又湧出如同利刃之尖石,一一穿透有情身體。如是死而複生,有情于其中所受的惶恐痛苦,難以描述。菩薩發願以功德回向加持,其中有緣者一定可以得到解脫。佛經及一些因果公案中,記載著南贍部洲一些善士,以修善功德回向親人,使墮于地獄受苦的親人立即得到解脫,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載聖女婆羅門公案,便是一例。大家對此應生起正信,對感應道交的力量,對回向功德生起信心,並努力效菩薩之願,爲所有父母衆生作回向。以無欺緣起力,有緣者定能從中解脫,獲得微妙天人之身,在天界功德甘露池中,與衆天女共享悠閑安樂生活。
雲何此中隼,卒鹫頓生懼?
誰有此妙力,除暗生歡喜?
思已望空際,喜見金剛手,
願以此欣喜,遠罪隨密迹。
凶暴可怖的獄卒和鷹鹫怎麼突然恐慌起來呢?是誰的妙德威神力量,消除了黑暗而帶來光明喜悅?忽然離開了痛苦的地獄有情思維著,蓦然仰首空中,欣喜地見到威光赫然的金剛手菩薩,願他們以此極度歡喜之力,遠離宿罪,隨伴菩薩而往生。
爲了救度地獄有情,作者首先爲他們回向自己造論傳法功德,接著又爲他們祈禱金剛手、觀音、文殊等八大菩薩加持。在超度中陰及惡趣有情時,祈求叁怙主或八大菩薩加持,是很重要的修法。因爲金剛手菩薩是諸佛威德神力總集,觀世音菩薩是諸佛大悲心總集,文殊菩薩代表叁世諸佛智慧,各菩薩都有其特別象征意義。若能作虔誠祈禱,大菩薩的加持定能使有緣衆生,頓時脫離惡趣,得到解脫。
首先是祈願金剛手菩薩加持,金剛手菩薩手執金剛杵,也代表諸佛身語意叁密不分之總集威德。若菩薩顯現在有緣地獄衆生面前時,一切黑暗痛苦會刹那息滅無余,殘暴凶狠的獄卒、鷹鹫等惶恐而散,地獄有情因此而生起極度歡喜心,對金剛手菩薩那種感激、恭敬自是無法言喻。而以此對菩薩的喜心與恭敬之力,他們會即刻得到加持遠離宿罪,隨菩薩引導往生至清淨刹土,這是大菩薩不共度生能力。
願獄有情見,香水拌花雨,
自天迅飄降,熄滅熾獄火。
安樂意喜足,心思何因緣?
思時望空際,喜見聖觀音!
願地獄中受苦的有情,都能見到摻拌著香水的花雨,從天空紛紛飄降而熄滅熾熱的獄火,使他們頓得安樂、心意喜足,此時不禁內心思慮:這是什麼因緣呢?突然擡頭仰望空中,喜出望外地見到了手持蓮花的觀世音菩薩。
此頌是祈禱觀世音加持地獄衆生,解除痛苦。有關大悲觀世音菩薩解除衆生苦難的教證、公案,漢傳佛教修行人幾乎是人人都知道一些。“衆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這段《法華經》中的偈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若能至心隨作者一齊祈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地獄衆生,有緣者一定會得到解脫。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現在有不少正陷于地獄苦境中,有心者何不依言而行呢?在菩薩大福德力加持之下,甘露花雨紛紛飄降在有緣地獄有情身上,使地獄毒火熄滅無余,有情頓時獲得無比清涼安樂。當飽受痛苦折磨的有情得到了如是解脫,並能見到觀世音菩薩大悲聖相時,喜樂、信心定能猛烈地生起,由此能得到更大加持,刹那從惡趣中往生淨土。
願獄衆有情,歡呼見文殊,
友朋速來此,吾上有文殊,
五髻光燦燦。已生菩提心,
力能滅諸苦,引樂護衆生,
令畏盡消除,誰願舍彼去?
彼居悅意宮,天女齊歌頌,
著冠百天神,齊禮蓮足前,
花雨淋髻頂,悲淚潤慈目。
願地獄中受苦有情,能見到文殊菩薩而大聲歡呼:友伴們,不要害怕,趕快到這裏來!我們上空中有頂具五髻的文殊童子,他身閃金光,威力無比,已生起了殊勝菩提心,能滅除諸惡趣之苦,引安樂予衆生,使怖畏盡除,誰願意離他而去呢?他正坐在賞心悅目的宮殿中,四周飄揚著成千天女所合唱的贊歌,數百位冠冕華麗的天神,一齊在他蓮足前頂禮,無數天花妙雨淋在他莊嚴髻頂,大悲淚水濕潤了他仁慈的雙目。
文殊菩薩是千佛之師,他早已成熟了視一切衆生如同己身的大悲菩提心,並具足度脫惡趣衆生的不共功德。若地獄受苦有情,能見到金光燦燦的文殊菩薩身相,所有痛苦便會刹那消滅,從內心生起強烈歡喜心。許多成就上師在教言中說過:衆生在生前應與文殊、觀世音等菩薩結殊勝法緣,經常頂禮、供贊祈禱等,結緣者如果在後世墮地獄中,一旦見到這些聖尊,內心立即會生起歡喜心,並因此而解脫惡趣。在到處是燒鐵烈焰與酷毒獄卒的地獄中,文殊菩薩形相是多麼莊嚴,地獄有情見到身著天衣、安住于悅意宮,爲天神天女圍繞的菩薩時,他們絕不願離開,並由宿世善根力而生恭敬信心。能在痛苦煎熬中見到怙主,那種欣喜之情,我們也可相似推知,而有了這種欣喜之心,刹那之間,以菩薩加持即可解脫惡趣。
複願…
《入菩薩行廣釋(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